第236節 千魔法會(下)

不過下一刻,孔璋的臉色便微微變了,冷哼了一聲:“幾隻小蟲子也來了。”

就見南方天空幾道遁光亦是電馳般向定軍山飛來,孔璋緩緩立起身,負手而立。

先前地上響起異響的地方卻是有幾道色彩各異的光芒亦飛上了空中。

那從南方飛過來的幾道遁光中都是些僧人,其中有兩人正是先前與米氏姐弟分開不久的觀自在僧和那黑紗罩面的僧人,另外還有兩個僧人便是心禪三僧中的另外兩人,色即是空和須彌子。

從地上飛起攔阻四僧的卻是奇形怪狀,什麼都有。

有兩人依稀是人族模樣,只是渾身上下一身邪氣,一個作儒生打扮,另一個卻長得像屠夫一樣。

這兩個也還好,大約原本就是人族,只是修煉了太平記上的邪術。

另外幾個就完全是妖類了,一道墨綠色光華中的怪物長了六對半透明的鞘翼,不停的輕輕扇動,腹下長了七八對節肢,如勾似刀,偏偏還長了一個碩大的腦袋,腦袋上至少有三分之一是複眼,那些複眼佈滿了他的腦袋頂上一圈,令得其幾乎沒有死角。

還有一道翠黃光芒,光芒本身便極爲刺眼,讓人無法直視,只隱約看得到像有什麼東西盤桓其中不停的流動似的,但又始終不離開那黃色光芒。

孔璋的調製本就是人妖不分,其中對於靈智已生的人族調製後,便可直接賜以太平記,讓其按自己設置好的步驟加以修煉,以緩慢催化體質的轉變。

而對於一些妖類,若是調製中靈智大增,孔璋同樣會賜以太平記一卷,太平記上的法訣本就是孔璋以神念烙印上去,妖獸只要神智一生,便可微生神念,雖不能用傷人,但時時帖身,一樣能感應到其中的法訣,但一如當初孔璋在萬象宮遇上的墨聖那縷神念一般。

這類妖獸靈智大增,已是可以從妖獸列入妖族了。

若是靈智不增,孔璋便暫時不會賜以太平記,但此種妖獸一樣可以調製,只要其本身體質強悍,雖靈智不足以修煉法訣來催化質變。

但卻通常另一番好處,便是這類妖獸因體質強悍,在最初的調製中所能接受的上限便比一般妖獸大。

只是之後因靈智不足,而不能直接從太平記中汲取法訣修煉。

這類妖獸此次法會也來得最少,因爲靈智不足,雖經孔璋調製,但就算孔璋在調製時建立上位階的威壓,也只能形成獸類的畏懼,仍難以如臂指使般的掌控。

故此這類妖獸,孔璋索性當放養,除了最初的調製外,並不以其他手段控制其變化,而是任其野生野長,看其能自由發展出什麼自己都沒推衍出來的變化沒有。

當然,這能給他的驚喜是非常之少,倒不是說這些妖獸未必發展不出來什麼新變化,而是天生靈智不足,猝長力量,調製後更是需要大量進補,這些妖獸通常都會食量大增而到處捕食,最易驚動道門,大都還沒成長多久,便死在四處降妖伏魔的道門弟子手中了。

今日能來的妖邪,絕大多數是靈智已生,身上擁有一卷太平記的生靈。

半空中佛門的四人已經與升上空中的妖魔戰了起來,這最先升空與佛門四人相鬥的妖魔在平時還未必敢與佛門四僧相鬥。

佛門四僧猝然現身,若在平時衆魔並不齊心大有可能作鳥獸散,但今日是孔璋借太平記告知召開法會之日,卻是要鼓起勇氣一斗,免得被這幾個僧人干擾了法會,影響了聽經釋義。

只一個照面,那長着六對鞘翼的妖蟲就首先折翼敗亡,那長了數百隻複眼的腦袋被須彌子以大勢至無相光明金剛大*法咒轟爆。

這個妖蟲得孔璋“點化”而成妖,雖生靈智,能汲取太平記中的法訣修煉,但是靈智卻仍稍嫌不足,所以身體大部份都沒有化形,只是體形膨脹了數萬倍,而且個別器官出現異化,例如頭上的複眼便從以前的數十個增生成了現在的數百個,再無視線死角。

一身修爲其實只算得上煉氣境巔峰,不過仗着天生長有鞘翼,能飛天遁地,器官異化後,身體強韌,天性又好鬥,便是和開始化形,等若真人境的妖魔也敢一斗。

但卻是一個照面便死於須彌子之手,大勢至無相光明金剛大*法咒是心禪宗三大絕學之一,這裡的佛門四僧,最差的也有真人境巔峰的修爲。

另一個黃芒逼眼的妖魔卻是逃得一命,不過原本護住其身的黃芒卻是被震得潰散,露出形如蚯蚓的身形來。

那黃芒質性屬土,是被孔璋調製後,便天生具有極強的土性,能從體內凝聚出這種黃芒,既可護身,又可攻敵,還能如遁光般四處遨遊。

但遇上心禪三僧之一的色即是空,亦是被其大自在心觀無相降魔大*法所制。

好在下方的妖魔也被激怒了,不停的有各種妖邪向四僧飛來,而且其中人形生靈越來越多,這些要麼是本身便是人,被孔璋調製後,自然靈智較高,修習起太平記來更加容易領悟,只是人不比妖獸,身體素質卻是要差一些。

若是由妖獸轉爲的人形生靈則更加可怕了,這表明至少已經步入真人境,開始化形了,若是化形完全,便不亞於真人境中的巔峰了。

四僧雖然了得,但是這正趕來的妖魔卻是足足上千,就算只是上千名煉氣境修士,只要能飛空,他四人也難以正面相抗,何況還是些身體更加強悍的妖魔。

“到我這裡來!”觀自在僧喝道。

片刻間又有十餘個妖魔被他們斬殺,但是四周也已經被百十個妖魔團團圍住,而且其中不乏有化形階的妖魔。

三僧向觀自在僧靠攏,觀自在僧伸手結印,便見一點精光從他胸前亮起,以驚人的速度化成一個光環向外擴展。

衆僧一退,羣妖便惡狠狠的撲了過去,正好撞上那擴展出來的光環上,便宛如被列焰焚過般,頓時化爲飛灰。

只有兩個已經化形的妖魔退得即時一點,但仍是半個身子潰滅,慘不忍睹。

最奇的是那光環並非一現即滅,而是前一個光環剛滅,立即又有一點精光從觀自在僧胸前閃出,化爲下一個光環。

“哈哈哈,不知死活的東西,安知師兄十住大乘禪法的厲害。”色即是空笑道。

心禪宗的三大絕學,十住大乘禪法,大勢至無相光明金剛大*法咒,大自在心觀無相降魔大*法,後兩者雖然威力並不遜於十住大乘禪法,但是卻是不擅於羣攻,要對付眼前衆多的妖魔,除非已經達到天人境的第二階,能將兩種大*法結合空間法則施展,方能不懼圍攻,色即是空和須彌子卻還差了一些。

而十住大乘禪法卻是可以做到攻防一體,八風不動,本就是佛門護身降魔的根本大*法,用來應付眼前狀況最是適合。

四僧聚在一起,以觀自在僧爲中心,十住大乘禪法的佛光護身,色即是空和須彌子精神大振,便可毫無後顧之憂的以大勢至無相光明金剛大*法咒和大自在心觀無相降魔大*法向衆妖魔轟擊。

另外那個黑紗罩面的僧人則是從頭上冒出一朵金色雲彩,凝化成一隻金色大手,大手或抓或擊,妖魔沾着便粉身碎骨,威力竟然也是絲毫不弱於心禪三僧。

如此四僧配合,雖然被成千妖魔圍困,但是卻是氣定神閒,若非人數遠遠不及妖魔,而且妖魔吃了幾輪虧後,也學精了,只在外遊鬥,否則說不定反倒要被四僧殺個精光。

遠處山峰上的孔璋看得搖了搖頭,自己隨手調製的這些妖魔還是不成氣候,只能堪作炮灰。

這些妖魔如果真的團結一心,又有進退章法,雖然不說是能肯定滅殺四僧,但要逼退四僧本應是輕鬆之事。

但是衆妖根本沒有一個核心指揮,看似人多勢衆,上前去都是各自爲政,而四僧雖然人少,但單獨力量無不勝於羣魔中的絕大多數,配合得又天衣無縫。

衆魔這場圍攻,倒成了飛蛾撲火式的自殺了。

當然也不是絕對沒有勝機,畢竟妖魔人數太多,那修煉十住大乘禪法的觀自在僧離天人境還有一線之差,真人境修爲補充氣機能否一直支持到底還是個未知數,但總的來說若這樣下去,倒是四僧的贏面高一點。

孔璋看得搖頭,四僧又何嘗不是,他們此來是要找出那幕後黑手,卻是不想與羣妖糾纏。

如此一斗,恐怕已經驚動了那幕後黑手,若是一走了之,日後要再尋他便麻煩得多了,但四人被團團圍住,要想速勝也是困難,經過幾輪相鬥,這些大都已生靈智的妖魔已是不會蠢到再自行撲上來,而是御空飛行,在十住大乘禪法的佛光之外遊走不停。

“和尚他們在那邊!”

正自焦急間,遠處天空又有遁光向這邊紛紛飛來,而且數量還不少,至少有數十上百條遁光。

這些遁光急速的向四僧這邊飛來,一見四僧被妖魔困住,遁光中便飛出各種法器,大多是各色飛劍,品階也各不一樣,五至七階爲主,甚至有一兩把是八階飛劍。

這些飛劍一出,但如斬菜剖瓜般向妖魔襲來。

頓時便有數十個妖魔躲閃不及或死或傷,一時陣形大亂。

第178節 靈州大戰(下)第4節 借室一用(上)第252節 壽誕(五)第240節 鬥法(上)第258節 鬥法(二十三)第244節 劫殺(中)第1節 他鄉遇故知(上)第92節 交易(上)第21節 入門第8節 捕蟬(上)第230節 互噬(上)第79節 義莊屍變(中)第134節 問訊傳法(上)第252節 壽誕(五)第96節 煉丹(上)第186節 殿中大戰(上)第99節 轉折(上)第88節 救人(上)第248節 降臨(四)第260節 亂乾坤(九)第157節 奪寶(上)第17節 交*媾(下)第11節 上路(下)第78節 趕屍之術(下)第252節 壽誕(三)第261節 時光長河,萬古長魔(四)第224節 黑風峽(下)第113節 鬥妖魔(三)第260節 亂乾坤(十)第106節 元辰道(上)第117節 調教(中)第120節 指路(下)第8節 捕蟬(上)第57節 江州(下)第114節 妖魔鬥(中)第173節 各有打算(上)第126節 元辰道尊(中)第15節 亂鬥(下)第94節 道侶(下)第202節 再相見(下)第16節 逃亡(上)第87節 外道內魔(下)第156節 內外交戰(上)第209節 美人兒師傅(下)第202節 再相見(上)第200節 毀器(下)第149節 舊帳(三)第223節 在路上(上)第105節 初臨貴境(下)第245節 先天五太(上)第80節 煉屍宗(上)第135節 敕封(下)第219節 神識共振(下)第147節 劍斬軒轅第16節 逃亡(下)第114節 妖魔鬥(上)第102節 議事(下)第178節 靈州大戰(上)第120節 指路(下)第192節 天魂(上)第236節 千魔法會(下)第135節 敕封(下)第154節 賭鬥南海(中)第69節 返回宗門(上)第88節 救人(下)第211節 守株待兔(上)第83節 修煉感悟第231節 太古隱秘(上)第259節 第四魔奴第245節 先天五太(中)第90節 玄化質詢第131節 爭祭(三)第258節 鬥法(十)第238節 會京師(上)第54節 休整第258節 鬥法(十七)第191節 人妖之戰(六)第170節 故人(中)第13節 得寶(上)第132節 論功行賞(中)第58節 半路遇敵第24節 入閣(上)第111節 龜蛇之相(下)第113節 鬥妖魔(二)第115節 攤牌(中)第77節 斬俗緣(下)第131節 爭祭(二)第254節 蜀山會(四)第33節 宗門獎勵(下)第3節 孤墳野鬼話淒涼(下)第110節 雷芒峽之戰(四)第191節 人妖之戰(八)第252節 壽誕(五)第236節 千魔法會(中)第196節 一雷天下響(中)第195節 崆峒山(下)第24節 入閣(上)第242節 選擇(上)第121節 反算(上)第70節 渡劫前語(上)
第178節 靈州大戰(下)第4節 借室一用(上)第252節 壽誕(五)第240節 鬥法(上)第258節 鬥法(二十三)第244節 劫殺(中)第1節 他鄉遇故知(上)第92節 交易(上)第21節 入門第8節 捕蟬(上)第230節 互噬(上)第79節 義莊屍變(中)第134節 問訊傳法(上)第252節 壽誕(五)第96節 煉丹(上)第186節 殿中大戰(上)第99節 轉折(上)第88節 救人(上)第248節 降臨(四)第260節 亂乾坤(九)第157節 奪寶(上)第17節 交*媾(下)第11節 上路(下)第78節 趕屍之術(下)第252節 壽誕(三)第261節 時光長河,萬古長魔(四)第224節 黑風峽(下)第113節 鬥妖魔(三)第260節 亂乾坤(十)第106節 元辰道(上)第117節 調教(中)第120節 指路(下)第8節 捕蟬(上)第57節 江州(下)第114節 妖魔鬥(中)第173節 各有打算(上)第126節 元辰道尊(中)第15節 亂鬥(下)第94節 道侶(下)第202節 再相見(下)第16節 逃亡(上)第87節 外道內魔(下)第156節 內外交戰(上)第209節 美人兒師傅(下)第202節 再相見(上)第200節 毀器(下)第149節 舊帳(三)第223節 在路上(上)第105節 初臨貴境(下)第245節 先天五太(上)第80節 煉屍宗(上)第135節 敕封(下)第219節 神識共振(下)第147節 劍斬軒轅第16節 逃亡(下)第114節 妖魔鬥(上)第102節 議事(下)第178節 靈州大戰(上)第120節 指路(下)第192節 天魂(上)第236節 千魔法會(下)第135節 敕封(下)第154節 賭鬥南海(中)第69節 返回宗門(上)第88節 救人(下)第211節 守株待兔(上)第83節 修煉感悟第231節 太古隱秘(上)第259節 第四魔奴第245節 先天五太(中)第90節 玄化質詢第131節 爭祭(三)第258節 鬥法(十)第238節 會京師(上)第54節 休整第258節 鬥法(十七)第191節 人妖之戰(六)第170節 故人(中)第13節 得寶(上)第132節 論功行賞(中)第58節 半路遇敵第24節 入閣(上)第111節 龜蛇之相(下)第113節 鬥妖魔(二)第115節 攤牌(中)第77節 斬俗緣(下)第131節 爭祭(二)第254節 蜀山會(四)第33節 宗門獎勵(下)第3節 孤墳野鬼話淒涼(下)第110節 雷芒峽之戰(四)第191節 人妖之戰(八)第252節 壽誕(五)第236節 千魔法會(中)第196節 一雷天下響(中)第195節 崆峒山(下)第24節 入閣(上)第242節 選擇(上)第121節 反算(上)第70節 渡劫前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