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塞爾維亞被佔領

915年10月5日,按照三國軍事協定的約定,德奧兩軍開始了進攻。同盟國軍集中了1700門重炮,72具擲雷器對塞軍陣地進行炮火準備,在長達兩天的炮火轟擊之下,塞軍一線陣地被摧毀百分之90,傷亡慘重異常。

10月7日,右翼的奧匈帝國第3集團軍(共7個師)在奧匈帝國科維斯上將指揮下橫渡德里納河。

隨後不久,由德國高維茨將軍指揮的德國第11集團軍(7個德國師)也在奧匈帝國多瑙河艦隊的淺水重炮艦的支援下,渡過多瑙河向貝爾格萊德進擊。

然而,在瓦礫遍佈,幾乎已經是廢墟了的貝爾格萊德市區,殘餘的塞爾維亞部隊進行了頑強的抵抗,這些來自幾乎27個不同單位的殘餘部隊自發組織起來,在後援斷絕的情況下,進行了慘烈而艱苦的逐房逐街式地巷戰,每一條街道,每一處廢墟,都要鋪幾層屍,染幾層血,才能決定最後的歸屬。

在德奧軍的猛攻之下,10月9日貝爾格萊德陷落。

前線吃緊的情況下,在保加利亞與塞爾維亞邊境集結的應對保加利亞總動員的塞爾維亞第2集團軍開始抽調部隊增援應對德奧兩軍的塞爾維亞第1集團軍和第3集團軍。

於是保加利亞於10月13日參戰了。在隨後早已部署在左右兩翼的保加利亞軍隊向塞爾維亞攻去。其中右翼攻擊南線塞屬馬其頓和科索沃地區,而左翼攻擊尼什。尼什位於摩拉瓦河流域北部和瓦爾達爾河流域南部,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位於連接希臘與中歐主要交通走廊的途中,連接索菲亞和伊斯坦布爾的鐵路也通過這裡。

佔領了尼什意味着德奧土保四國貫通一體,對急需德奧軍火補充奧斯曼土耳其可謂是久旱逢甘霖,當時奧斯曼土耳其幾乎獨力在加里波利半島、西奈、高加索和美索不達米亞4條戰線同時作戰,比奧匈帝國還忙。

保加利亞第1集團軍雖然兵力最多,裝備最好,面對的塞軍也不強,實力只有保加利亞第1集團軍一半不到。但由於主攻的皮羅地區有塞爾維亞預設的要塞羣,惡劣的氣候導致道路非常泥濘,經常性的大霧使得能見度極低等等不利條件,前期進展並不快。一直到11月5日,保加利亞第1集團軍才終於佔領尼什。

相比於第1集團軍的緩慢,保加利亞第2集團作爲偏師卻表現最好。第2集團軍在1915年10月16日,也就是保加利亞參戰才3天就佔領了凡蘭傑鎮,這個鎮位於塞爾維亞南部,科索沃地區的正東面,因爲是貝爾格萊德--薩洛尼卡鐵路中一站,佔領了凡蘭傑,就截斷了塞爾維亞與馬其頓的聯繫,進一步截斷了協約國補給塞爾維亞的大動脈。

第2集團軍攻勢非常順利,勢如破竹。10月20日攻佔了庫馬諾沃,10月23日攻佔了馬其頓最大城市斯科普里。塞屬馬其頓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居住在這裡,是馬其頓地區政治、文化、經濟、學術的中心。奧斯曼帝國時期城市的名稱爲於斯屈普,後來被塞爾維亞人改名爲斯科普里。

1915年10月5日好象是一個命運的交匯點,巴爾幹半島其他地方也並不寧靜,身處其中其他國家如飛蛾撲火一個個身不由己地捲入了世界大戰。

也是在這一天,希臘國王康斯坦丁一世又一次解除了埃萊夫塞里奧斯·韋尼澤洛斯的首相職務,把希臘加入協約國參戰的時間差不多又延後了兩年。從親戚論,英國德國俄國皇室從血緣上都挺近的,不妨礙國家之間民族之間打生打死。

這位韋尼澤洛斯首相一開始就是積極主張加入協約國參戰的,根據1913年塞希同盟條約當雙方任何一方受到保加利亞攻擊時另一方有義務參戰,康斯坦丁一世以攻擊方是奧匈帝國不是保加利亞爲由保持了中立。實際上康斯坦丁一世是親德的,老婆是德皇威廉二世的親妹妹,並且在1914年8月8日接受了德意志帝國元帥的榮譽,那時候大戰纔剛開始。

同樣是這一天,以法軍爲主力協約國軍打着支援塞爾維亞的名義,登陸了當時中立的希臘港口帕拉利亞,聚集在以帕拉利亞爲中心的協約國軍越來越多,最終形成了一戰歐洲戰場第4大戰線—馬其頓戰線,在這個戰線上保加利亞幾乎是獨立支撐。

法軍一登陸就解除了帕拉利亞希軍炮臺的武裝,接管了整個港口,當時希臘並未參戰,協約國這麼做算是粗暴侵犯了希臘的中立。英國一戰參戰的理由是德國借道比利時粗暴侵犯了比利時的中立,對法軍此舉沒有任何史料做道德上的指責。

薩洛尼卡到貝爾格萊德是有一條鐵路直通的,如果登陸的法軍3個師從帕拉利亞立刻投入對薩洛尼卡攻擊,那麼不僅在人力物力有力支援了塞爾維亞的抗戰,在精神上也會激發協約國同仇敵愾的士氣,絕對可以起到四兩撥千金的效果。只是法軍就在帕拉利亞止步不前,莫名其妙停了下來。

這時候正在攻擊馬其頓地區的保加利亞第2集團軍,立刻將自己左翼調往薩洛尼卡一線,防禦法軍可能的攻擊。同時保加利亞從國內給薩洛尼卡一線調集了3個師兵力,於是保加利亞在薩洛尼卡平原地帶組建了第2集團軍平原集羣,用6個師兵力擊敗了前來奪取薩洛尼卡的協約國4個師兵力(法軍3個師、英軍1師)。

保加利亞第1集團軍攻佔了尼什,打通了德奧支援奧斯曼帝國的通路,德國的主要目的已經達到,開始抽調兵力轉進東線。

塞爾維亞軍在老帥普特尼克指揮下敗而不亂,一邊撤一邊堅壁清野,焚燬戰備物資,一路破壞道路。

保加利亞第1集團軍前進道路上摩拉瓦河上所有橋樑都被塞軍炸燬,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渡過去兩個師,德奧軍也一樣,天氣道路導致後勤跟不上,影響了兵力火力的投送。

馬肯森元帥三路合擊聚殲塞爾維亞軍於科索沃平原的計劃成了紙上談兵,卻給了塞爾維亞一個稍縱即逝的良機。

1915年塞爾維亞戰役的最後一場大戰科索沃戰役就此展開了。塞爾維亞軍以科索沃的普裡什蒂納爲軸心,以內線優勢準備逐一擊破同盟國軍。

一開始把目標對準保加利亞第1集團軍,向普裡什蒂納東北尼什方向的保軍發起了進攻,兩天內就佔領了塞爾維亞南部的普法普列。

然後順時針右旋向已經攻入科索沃的保加利亞第2集團軍北部集羣發起了乾坤一擲的一擊。在格拉尼內,保加利亞第二集團軍北上集羣和塞爾維亞進行了慘烈的戰鬥。雙方都是傷亡慘重,最終塞爾維亞以傷亡3萬餘人被繳獲火炮200門而告終。

11月23日,德軍101師和保加利亞第1集團軍的第9師兵不血刃開進了科索沃的首府普裡什蒂納,不過塞軍主力早已渡過斯汀查河脫離德奧和保加利亞的追擊。

11月25日塞軍總司令普特尼克發佈總撤退令,塞軍共分四路跨越崇山峻嶺,撤退到阿爾巴尼亞亞德里亞海沿岸港口,並由協約國艦隊接應安置在希臘的島嶼上。

第一路從科索沃米特羅維察出發,經黑山--阿爾巴尼亞斯庫臺--都拉斯。

第二路從普裡什蒂納出發,經佩奇----阿爾巴尼亞萊什--都拉斯。

第三路也從普裡什蒂納出發,經普里茲倫---阿爾巴尼亞地拉那--都拉斯。

第四路是馬其頓的殘軍,從斯特魯加出發---阿爾巴尼亞地培拉特--發羅拉。

於是塞爾維亞侵犯這個新生的小國阿爾巴尼亞中立。而且當時塞族軍民經過天寒地凍,缺衣少食,那麼很自然就從阿爾巴尼亞徵集。對於阿爾巴尼亞的民衆來講,這是一羣搶奪自己物品的土匪。

42萬塞爾維亞軍民逃亡,最後被英法艦隊從阿爾巴尼亞接走的塞族軍民,在抵達希臘的時候是26萬人,其中15萬5000軍人,在希臘諸島上很多人又因爲過度虛弱和傳染病(主要是傷寒)而陸續死去。

1915年塞爾維亞戰役結束,以保加利亞12月12日結束與英軍小規模衝突,佔領了整個希塞邊境而告終。

整個戰役中保加利亞前後共計投入42萬4375人蔘戰,傷亡3萬7000人,其中第2集團軍傷亡2萬4000人。取得的戰果是塞爾維亞陣亡9萬餘人,被俘17萬4000人。

現在塞爾維亞全境被奧匈和保加利亞瓜分,他們都各自滿意這次的成果,現在只需要保加利亞防守好馬其頓一線就可以。這次除了最慘的黑山和塞爾維亞被佔領全境之外,希臘算是最爲悲催的中立國。兩大陣營完全無視希臘的中立,任意在希臘作戰。尤其是英法不僅佔據希臘港口,還強行使用希臘的海島安置被擊敗的塞族軍民。

PS;今天更新完畢,這幾天饅頭都在家中所以更新不能穩定,希望大家見諒。

第十九章 汽車工業第340章 喀山黃金(四)第280章 丘吉爾的方案(下)第429章 威廉港的寒冬(上)第759章 空降塞浦路斯(上)第二十五章 貨車第九十一章 奧匈行 下第二十九章 自行車第217章 坦克(上)第八章 軍隊整編 中第509章 裝甲師第八十章 嘉獎第六十四章 投機人選第440章 轉型的霍克(下)第252章 一月革命第477章 局勢的變化第645章 卡魯斯特的新安排第470章 庫爾圖瓦退役第168章 新式裝甲車第172章 新編部隊第639章 R20中型坦克樣車(上)第481章 魯爾危機第245章 胡狼坦克第731章 最後通牒第八十三章,海軍方案 下第795章 突尼斯角海戰(中)第708章 會師華沙第313章 後續(三)第679章 青黴素第291章 突襲(三)第470章 庫爾圖瓦退役第三十五章金融戰 下第745章 克里特戰役(一)第692章 圖靈之死第348章 無名英雄第425章 影響第404章 烏克蘭亂局第166章 喀山黃金的準備(下)第658章 訪問(終)(爲小興上盟主加更)第353章 戰前準備(上)第726章 走入正軌的德國海軍第516章 德國加入國聯第752章 克里特戰役(終)第190章 被訂單埋沒的大衆第六十章 危機結束第156章 布加勒斯特談判(二)第311章 目標克盧日(完)第423章 潰敗(下)第664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一)第492章 羅德互助合約第786章 插曲第439章 轉型的霍克(上)第672章 不一樣的慕尼黑會議(上)第123章 奧斯曼求和第800章 準備提前的中東戰役第448章 羅波友好協定(下)第407章 羅烏合並(上)第173章 懷孕第394章 奪取布達佩斯第264章 加速進程第135章 保加利亞的軍事計劃(求訂閱)第613章 揭露第127章 阿爾巴尼亞問題(二合一章節)第753章 薩拉丁計劃(上)第670章 希臘危機第六十七章 橡膠危機 二第十五章 問題延後第464章 新首相第268章 俄國退出一戰第九章 軍隊整編 下第378章 巴黎和會(中)第509章 裝甲師第109章 巴爾幹同盟初現第八十二章 海軍方案 上第332章 多骨米牌第312章 後續(二)第651章 無題第694章 雷達第775章 海中刺客(上)第217章 坦克(上)第728章 被打劫的埃德爾第338章 喀山黃金(二)第187章 一戰開幕二十八章 海軍第258章 黃金第260章 瘋狂的走私第二十五章 貨車第431章 人才的爭奪第168章 新式裝甲車第114章 巴爾幹同盟成型(求訂閱)第550章 羅蘇局部衝突(三)第四十章 攪局者T型車第706章 七日下華沙(一)第123章 奧斯曼求和第214章 巴庫石油(上)第293章 德瓦戰役(三)第757章 意大利求援第435章 索卡爾煤礦第二十一章 流水線第462章 瓦爾納造船廠 (上)
第十九章 汽車工業第340章 喀山黃金(四)第280章 丘吉爾的方案(下)第429章 威廉港的寒冬(上)第759章 空降塞浦路斯(上)第二十五章 貨車第九十一章 奧匈行 下第二十九章 自行車第217章 坦克(上)第八章 軍隊整編 中第509章 裝甲師第八十章 嘉獎第六十四章 投機人選第440章 轉型的霍克(下)第252章 一月革命第477章 局勢的變化第645章 卡魯斯特的新安排第470章 庫爾圖瓦退役第168章 新式裝甲車第172章 新編部隊第639章 R20中型坦克樣車(上)第481章 魯爾危機第245章 胡狼坦克第731章 最後通牒第八十三章,海軍方案 下第795章 突尼斯角海戰(中)第708章 會師華沙第313章 後續(三)第679章 青黴素第291章 突襲(三)第470章 庫爾圖瓦退役第三十五章金融戰 下第745章 克里特戰役(一)第692章 圖靈之死第348章 無名英雄第425章 影響第404章 烏克蘭亂局第166章 喀山黃金的準備(下)第658章 訪問(終)(爲小興上盟主加更)第353章 戰前準備(上)第726章 走入正軌的德國海軍第516章 德國加入國聯第752章 克里特戰役(終)第190章 被訂單埋沒的大衆第六十章 危機結束第156章 布加勒斯特談判(二)第311章 目標克盧日(完)第423章 潰敗(下)第664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一)第492章 羅德互助合約第786章 插曲第439章 轉型的霍克(上)第672章 不一樣的慕尼黑會議(上)第123章 奧斯曼求和第800章 準備提前的中東戰役第448章 羅波友好協定(下)第407章 羅烏合並(上)第173章 懷孕第394章 奪取布達佩斯第264章 加速進程第135章 保加利亞的軍事計劃(求訂閱)第613章 揭露第127章 阿爾巴尼亞問題(二合一章節)第753章 薩拉丁計劃(上)第670章 希臘危機第六十七章 橡膠危機 二第十五章 問題延後第464章 新首相第268章 俄國退出一戰第九章 軍隊整編 下第378章 巴黎和會(中)第509章 裝甲師第109章 巴爾幹同盟初現第八十二章 海軍方案 上第332章 多骨米牌第312章 後續(二)第651章 無題第694章 雷達第775章 海中刺客(上)第217章 坦克(上)第728章 被打劫的埃德爾第338章 喀山黃金(二)第187章 一戰開幕二十八章 海軍第258章 黃金第260章 瘋狂的走私第二十五章 貨車第431章 人才的爭奪第168章 新式裝甲車第114章 巴爾幹同盟成型(求訂閱)第550章 羅蘇局部衝突(三)第四十章 攪局者T型車第706章 七日下華沙(一)第123章 奧斯曼求和第214章 巴庫石油(上)第293章 德瓦戰役(三)第757章 意大利求援第435章 索卡爾煤礦第二十一章 流水線第462章 瓦爾納造船廠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