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有了避水珠,收集木炭的工作就進行地順利地多了。

一顆避水珠大約能維持兩個小時的效果,但很多時候,麥冬根本用不上避水珠——咕嚕本身就能避水,她只要緊挨在咕嚕身邊就可以了。

砍樹也很簡單:被燒得焦黑的樹幹,咕嚕爪子揮幾下,樹幹斷成整齊的幾截,剛好方便放入藤筐。於是一人一龍分工,咕嚕砍,麥冬撿,效率非常高。

幾座山的樹木數量巨大,將帶去的兩個藤筐都裝滿也才只清理了一小片地方。一人一龍往返許多次,到傍晚時,撿回的木炭已經將山洞能放置雜物的地方都佔滿了,但山上還有大面積的燒焦的樹木。

第二天繼續掃蕩被大火焚燒的山頭。

忙碌了整整三天的時間,客廳、儲藏室、原本爲咕嚕準備的臥室都堆滿了木炭,麥冬又指揮咕嚕將儲藏室擴大了將近一倍,這纔將幾片比較集中的木炭都收集了,至於其他零零碎碎邊邊角角的地方就實在沒有餘力了。

如果這些木炭都能夠正常燃燒,足以支撐一人一龍一年的燃料所需。

第一天的時候,麥冬就挑出一些木炭放在竈臺旁,借用火的溫度將木炭上的水分烤乾。當然這要注意距離和程度,靠太近將木炭點燃就搞笑了。

好在,烤乾後的木炭能夠燃燒,而且真的比干柴燃燒的時間更久一些。

木炭數量太大,不可能所有的都按照這個辦法烤乾,不過好在也不急用,麥冬就分批將木炭在客廳攤開陰乾,還將冰室裡的大石板拖出來,石板上擺放木炭,下面用火燒,待木炭中的大部分水分蒸發後就換另一批,剩餘的水分則等待慢慢陰乾。這樣每天做一點,用不了多久就能將所有的木炭都整理完畢。

看着竈臺中火苗小小但很穩定的木炭,麥冬瞬間覺得這幾天的辛苦有了回報。

但是想到那些被淹沒的蔬菜和果苗,她瞬間又鬱悶了。

這三天中,大雨仍舊一刻不停歇,小湖的水位一漲再漲,最終完全將菜園淹沒,果園也變成一片汪洋,根系淺些的果苗都像浮屍一樣飄在水面上,完全絕了她雨後挽救的心。

但事實上,大雨的危害還不只是淹了她的菜園和果園,臨湖的許多低矮些的小樹都已經被淹沒了,原本恐鳥棚的地方也被完全淹沒,因此即便小恐鳥已經完全康復,她也不能像咕嚕兌現當初的諾言,讓恐鳥一家一痊癒就搬出山洞,這使得咕嚕怨念不已,盯着恐鳥一家的眼光簡直要化成實質。

第三天收集木炭的時候完全是依仗咕嚕的避水能力,有水的地方她就坐在咕嚕身上,咕嚕就像滑冰一樣從水面滑過,到沒水的地方再停下來。而沒水的地方也只有山上,所以後面兩天收集的木炭基本都是山上的,山下的基本都已經被淹地只看到一小截焦黑的樹梢。

麥冬終於明白爲什麼山下的樹都那麼矮小,看起來沒生長多少年的樣子。還有海邊的樹木,也大多都是些小樹,完全不像剛來到這個世界時的那個森林,樹齡成百上千年的都隨處可見,這裡的樹木連樹幹的皮都還是青嫩的。

如果每年都有這麼一場曠日持久的大雨,樹木能長得起來纔怪了。說不定那些小樹都是在春季長出來的,畢竟這裡的春季那麼長。

樹木的事不用她擔憂,如果這是這裡的自然規律,那麼生物總會有適應的方法,她擔憂的是:山洞有可能被淹沒。

到現在,水位離山洞口已經不到十米了。

原本山洞口距山下的垂直高度約爲十五六米,中間是一條長長的坡道,麥冬還用碎石子鋪了路。但現在水已經漫到了石子路的中段。

這樣不到十米的高度,實在不能讓麥冬安心。

她讓咕嚕馱着自己去了海邊一趟。

海邊的情況卻更加糟糕。

寬廣的海面上掀起巨大的風浪,遠遠地就看到海獸的身影在白浪間時隱時現,其中就有那種海蛇,它們一躍數十米,在風浪中仿若龍穿雲海。海浪拍打着礁石,濺起無數晶瑩的碎沫,無數的小型海洋動物被巨浪捲到岸上又被帶回海中,小型海鳥的蹤影也幾乎消失,只有少數幾種海鳥和翼龍還在風浪中覓食,它們鼓起雙翼,被飄忽不定的狂風吹地身形不穩,必需不停地調整着方向。

彷彿一鍋翻滾的沸水,嘈嘈雜雜,熱熱鬧鬧,是大自然肆意表現自己的秀場。

麥冬坐在咕嚕肩上遙望海邊,明知海水和雨水都進不到咕嚕身周,也不可能落在她身上,她卻總覺得臉頰上有雨水的冰涼。

海龜沙灘完全被淹沒,海岸邊的稀疏樹林也被淹了大半,再往上便是當初發現恐鳥的樹林了。

麥冬仔細觀察那些樹林,終於發現,兩片樹林之間似乎有一道分界線?靠海洋這一邊的樹木又矮小又稀疏,樹齡也不長,明顯是新長出來的,靠岸一邊的樹木則茂密許多,年輪也久一些。這條分界線並不明顯,水平地圖上也不是一條直線,但在垂直高度上,它們卻是嚴格地在一條直線上的。

麥冬不禁睜大了眼睛。

蔓延的海水距離這條線還有約五米。

這是否意味着,往年海水最多隻到這個高度?如果每年的降水規律的話,今年應該也是差不多到這個高度,麥冬預估不出還要多久海水才能漲到這個高度,但起碼她看到了雨停的希望,連續數天的暴雨幾乎讓她產生雨再也不會停的錯覺。

而且如果只是再上漲五米的話,山洞還是不會被淹沒的。

得到了想要的結果,麥冬返回山洞,安心等待雨停。

等待雨停的時間,她基本都在烤乾木炭,因爲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沒幾天就將大部分木炭都烤乾。

其他零碎的時間她也沒閒着,搶救回的大蔥和椒苗栽地太擠,她又騰出一個石槽,分間距重新種上,但由於沒有陽光,不論是大蔥還是椒苗都徒長地厲害,高高瘦瘦弱不禁風,但這卻不是她可以努力便能改變的了。

再剩下的時間,她都在努力跟咕嚕交流。

經過幾次事件,她發現自己對咕嚕瞭解地還是太少,也從來不主動思考它的一些異常,尤其牽扯到咕嚕的種族時,由於不想咕嚕離開的自私心理作祟,她總是下意識地逃避問題,因而忽略了許多本來可以察覺的東西,加上咕嚕現在已經可以基本流利地對話,許多事她都可以向它詢問,但她卻很少主動詢問,因此直到現在,她所瞭解的關於咕嚕的事情,大多都還只是猜測。

但交流進行地卻不算太順利。

咕嚕雖然已經能流暢地與她通話,但很多事情它自己也不清楚。但好歹,她搞清楚了很多關於龍族的事。

咕嚕的講述順序有些顛倒,表達也不夠清楚明晰,許多時候都要停下來想一想,有時還會突然停下來,然後跳過正在講述的部分,開始講其他的事情。

好在,麥冬能夠聽懂。

講述從咕嚕的誕生開始。

它其實已經不能很清楚地記起誕生時的記憶。它說,它誕生在一座巨大的山峰上,給予它生命的是一條優雅而驕傲的巨大黑龍。誕生後,它孤零零待在一個滿是熔岩的山洞裡,它待了上百年,終於等到了又一顆蛋,然後保持着每百年一顆蛋的頻率,一直到它離開山洞,熔岩山洞中加上它一共有五顆蛋,但這並不是這些年中誕生的所有龍蛋,在它之後進入山洞的兩枚龍蛋早就已經孵化,反而是最早誕生的它,還一直維持着蛋的模樣。

它偶爾聽到巨龍們討論,討論大陸上有討厭的物種挑釁龍族的威嚴,但很快,巨龍們討論的話題變了。它們討論海水上漲,海水淹沒了大陸的許多地方,同樣淹沒了龍山的部分,龍山上徹夜不熄的熔岩流漿正在漸漸減少。

然後直到有一天,那條給予了它生命的巨龍,它的母親,將它帶出了山洞,帶到了他們最初相遇的那個熔岩山洞。

之後的許多年中,它再也沒見到它的母親。

麥冬是它在熔岩山洞見到的第一個生物。

講完這一段,咕嚕的情緒有了明顯的低落,它變成小小的一隻,爪子抱着尾巴,將自己縮成一團,彷彿還是一顆蛋的樣子。

麥冬的心不可抑制地疼了起來。

與此同時,還有一股強烈的憤怒——對給予咕嚕生命的,那個被它崇敬和嚮往着的巨龍的憤怒。

雖然咕嚕沒有說,但她感覺的到,那絕對不是多麼美妙的經歷。

上千年的時光,它一直孤獨,沒有任何生靈陪伴,哪怕是沒有離開種族前,似乎也沒有多麼快樂。

它絮絮地說着其他龍蛋的母親來看望自己的孩子的過程,說它們怎樣小心翼翼地將龍蛋抱在懷中,陪龍蛋遊戲玩耍,爲龍蛋講述外界的精彩。但它卻沒有提及一次自己的母親來看望它的過程——除了最後那次。

她伸出手,將縮成一團的小動物緊緊地抱在懷裡,一遍遍撫摸着它的背脊。

她一直沉浸在自己離開家人的悲傷,卻從沒有想過,一直陪伴她的咕嚕,也有着那樣的經歷。

他們不同的地方在於,她曾經擁有過,而它卻連擁有都不曾擁有。

得到再失去,和從未得到,她不知道哪一種更悲慘。她只知道,這一刻,她心疼懷裡的這個,孩子一樣的幼龍。

講過了誕生,接下來就是那次不明不白的失蹤。

海底、龍山、堆積成山的海獸屍骨、吸引它前進的引力和排斥它的斥力,待咕嚕艱難地將這些一一講出,麥冬心裡冒出了無數疑點。

巨大的山峰被海水完全淹沒,而且已經龍去山空。

巨龍去哪兒了?

咕嚕只說——它們“不在了”。

不在了又是什麼意思?是死了,還是離開了?

麥冬不相信那樣強大的種族會輕易死去,因此她比較傾向於龍族集體搬遷了。但搬到哪兒了?而且,爲什麼沒有帶着咕嚕一起走?即便咕嚕的母親再不喜它,也不至於刻意拋棄它吧?但聯繫咕嚕前一段描述,她不得不相信,它的確是被刻意拋棄了。

爲什麼龍山周圍會有成山的海獸屍骨?而且還都是大型海獸的屍骨?如果是龍族的威壓尚在,那爲什麼沒有小型動物的屍骨?生物都是趨利避害的,有無數前車之鑑在前,爲什麼還有無數海獸紛紛送死?難道龍山中有什麼吸引着海獸?

最讓她不解的一點,龍山爲什麼會排斥咕嚕的靠近?

根據咕嚕的描述,它是被海流帶到了龍山附近,然後被冥冥之中的吸引力吸引到龍山,但到了龍山一定距離後,它卻開始寸步難行,強行靠近便會被巨大的龍威壓制地根本無法動彈,甚至可能像那些海獸一樣葬身海底。

龍族的故居爲什麼會拒絕自己後裔的進入?如果說無法識別,咕嚕一開始根本不會感受到那股引力,又排斥又吸引,簡直就像龍山的威壓系統除了故障,無法正確辨別咕嚕的身份。

但麥冬不覺得龍族會鬧出無法辨別這種烏龍。

如果龍山本身沒問題的話,會不會問題出在咕嚕身上?

麥冬忽然想起咕嚕敘述中的一句:“水長高了,山泡在水裡,火走了”,之後,咕嚕就被送到那個他們相遇的熔岩洞穴。

爲什麼海水上漲就要把龍蛋送到其他地方?還有,爲什麼龍居住的地方會有火焰?難道不只是孵化,它們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火焰麼?但現在龍山已經空了,跟海水上漲有關係麼?

有沒有可能,龍族無法離開火焰生存,更甚至,無法在水中生存?

所以龍族纔會消失,龍山纔會寂靜地沉在海底,所以——龍山纔會拒絕咕嚕的靠近。

因爲咕嚕明顯是不同的。

它不怕火,卻也不怕水,它擁有水火雙重屬性,而在海中時,它恰好是水屬性狀態。

龍族遺留下的威壓依據什麼辨別後裔呢?麥冬想,無非是血脈和力量形式。

按血脈來講,咕嚕無疑是符合的,但按力量形式來說,它的力量屬性卻是跟龍族相悖的。

所以,這纔是它又被吸引又被排斥的原因?

麥冬早就覺得咕嚕有些怪,卻沒發現,原來在龍族中,它也是個小怪胎。

而怪胎,通常是不爲世俗所容的。

麥冬沒有忽略咕嚕講起同族時的低落,那種渴望靠近又怕被厭惡的感覺。

會不會咕嚕被拋棄也是這個原因?

——它是一個怪胎

但這章很粗長哦o( ̄v ̄)o

ps,上章忘記感謝me.腐女姑娘的地雷了,躺倒任抽打_(:3」∠)_

第四十六章 第七十三章 第四十六章 第34章 種菜第27章 失去第11章 吃蛋殼第五十二章 第70章 傷離別第33章 山居第17章 終醒轉第24章 海灘第117章 雪人番外(三)第22章 崩塌第25章 改造第七十七章 第七十六章 第三十八章 第五十三章 第110章 第三十九章 第114章 再見(二)第113章 再見第九十七章 第七十二章 第28章 活着第七十一章 第27章 失去第三十五章 第34章 種菜第6章 深夜狼襲第七十二章 第七十六章 第六十七章 第六十五章 第17章 終醒轉第四十六章 第22章 崩塌第七十四章 第九十四章 第五十一章 第115章 雪人番外(一)第三十七章 第17章 終醒轉第14章 遇險情第2章 走出叢林第五十六章 第四十四章 第17章 終醒轉第五十七章 第29章 龍山第15章 夢還鄉第116章 雪人番外(二)第33章 山居第七十六章 第三十九章 第31章 歸來第11章 吃蛋殼第五十一章 第三十七章 第8章 奇怪的蛋第15章 夢還鄉第五十八章 第40章 想當然第109章 啦第17章 終醒轉第八十二章 第102章 迫第八十章 第八十六章 第五十二章 第12章 取名字第15章 夢還鄉第五十三章 第九十四章 第八十三章 第116章 雪人番外(二)第四十三章 第九十七章 第七十五章 第3章 尋找水源第23章 記憶第一百一十二章 第2章 走出叢林第六十七章 第五十七章 第八十三章 第113章 再見第21章 肥皂第五十四章 第九十八章 第九十一章 第11章 吃蛋殼第六十二章 第七十四章 第四十一章 第七十六章 第31章 歸來第四十一章 第16章 龍的血
第四十六章 第七十三章 第四十六章 第34章 種菜第27章 失去第11章 吃蛋殼第五十二章 第70章 傷離別第33章 山居第17章 終醒轉第24章 海灘第117章 雪人番外(三)第22章 崩塌第25章 改造第七十七章 第七十六章 第三十八章 第五十三章 第110章 第三十九章 第114章 再見(二)第113章 再見第九十七章 第七十二章 第28章 活着第七十一章 第27章 失去第三十五章 第34章 種菜第6章 深夜狼襲第七十二章 第七十六章 第六十七章 第六十五章 第17章 終醒轉第四十六章 第22章 崩塌第七十四章 第九十四章 第五十一章 第115章 雪人番外(一)第三十七章 第17章 終醒轉第14章 遇險情第2章 走出叢林第五十六章 第四十四章 第17章 終醒轉第五十七章 第29章 龍山第15章 夢還鄉第116章 雪人番外(二)第33章 山居第七十六章 第三十九章 第31章 歸來第11章 吃蛋殼第五十一章 第三十七章 第8章 奇怪的蛋第15章 夢還鄉第五十八章 第40章 想當然第109章 啦第17章 終醒轉第八十二章 第102章 迫第八十章 第八十六章 第五十二章 第12章 取名字第15章 夢還鄉第五十三章 第九十四章 第八十三章 第116章 雪人番外(二)第四十三章 第九十七章 第七十五章 第3章 尋找水源第23章 記憶第一百一十二章 第2章 走出叢林第六十七章 第五十七章 第八十三章 第113章 再見第21章 肥皂第五十四章 第九十八章 第九十一章 第11章 吃蛋殼第六十二章 第七十四章 第四十一章 第七十六章 第31章 歸來第四十一章 第16章 龍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