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做人做狗

“要想做人,先學做狗”

這一句話或許道盡了滿清官場的心經,諸王公大臣、文武官員們,無不是對這句話深有體會,甚至可以說,做人要先做狗,這是滿清這拿大臣當奴才的官場物有之“風氣”。

作奴才,自然要像狗一般忠心。狗的忠心是給主子,可狗轉身身來,又可以狗仗人勢,對其它人,更狠、更毒。在晚清的官場上,有一個名氣不算大,但卻誰都不敢忽視的“一條狗”,幾十年“後眷不減”的榮祿。

儘管有人傳着說榮祿的後眷不減是因爲一些宮緯之事,但瞭解榮祿的都知道,在官場上,這條狗從來都是一頭野狼,與他競爭的對手一個個被踢出局,任何對他有威脅的人他都要要盡辦法弄掉,維新派自然不用多說,就連李鴻章,最後也被他逼得靠邊站,爲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先是縱容載漪父上竄上跳的與八國聯軍對抗,而他又做些小動作,最後載漪父子人頭落地,而他榮祿卻是護駕有功,更受重用。

榮祿是條兒,但是條很厲害的狗,這一點,幾乎是舉國公認,同樣的也是慈禧最爲看重的隨身近侍,這等恩寵許是他人實所難及。

榮祿是狗,同樣的李蓮英也是狗兩條狗有着一個主子,那就是慈禧,一內侍,一外官,狗與狗之間,有時也需要勾通、聯絡,尤其是主子需要的時候。

入夜了,榮祿府內,李蓮英大大咧咧地坐着,呷了口茶,然後尖細聲音在廳裡響了起來。

“榮大學士。太后老佛爺,是心不安啊……”

只是一句話,卻說得榮祿心下一驚,

“李公公,不知此話從何說起”

“兩江”

心下一驚,趁着端着茶杯的作請茶時,榮祿卻是在心下尋思起來李蓮英說出這話來的原由了。

打從兩江總督劉坤一逝後,兩江總督的缺就被的各方盯上了,今個朝會上張之洞疏陳將劉坤一忠君體事之心大加讚賞時,卻又直接提到一句“兩江實屬國之要地,南洋通商大臣不可一日無缺。”的話來,而他也以湖廣總督曾兼屬兩江,所以直接要了暫屬兩江的職位來。

國家財富,悉出兩江。兩江總督下轄的省份是清廷財源的主要來源,因此兩江總督的位置僅處在名義上的疆臣之首的直隸總督下面,但論及實權,兩江總督的實權是最大的,自發匪亂後兩江全爲湘淮所控,雖說裕祿的兩次短屬兩江,可最爲後了江山安穩,還是不得不交給那引起手握兵權的湘淮漢臣。

今個朝會上,張之洞這麼提着,一是髮匪亂後的慣例,二怕也是因爲兩江總督已出缺月餘,自然的這南洋通商大臣也就缺下了,他張南皮請旨暫屬,實際卻是給朝宮廷提個醒。

至於是什麼醒,榮祿知道,慈禧也知道,同樣的滿朝的王公大臣也知道,而榮祿自然的就順着張南皮的意思,出言請太后下旨令張南皮暫屬兩江。

難道是爲了這事?一生的黽勉誠懇,以事太后的榮祿聽着李蓮英提到兩江,自然的也明白太后那裡不高興了,可太后的意思是……

接着李蓮英卻是輕呷口茶,看着榮祿在那細細思量着,便知道自己該說的已經說了一半,剩下的就要靠榮大學士去品味了。

“榮大學士,老佛爺說過,庚子禍時也就屬您忠心耿耿的,從京城一路艱辛跟着太后的到了西安”

聽李蓮英這麼說,榮祿連忙賠着笑道。

“爲國家安危,榮祿肝腦塗地,在所不辭,兩宮西狩,倒是李公公那纔是一路艱辛……”

兩人雖同樣都是狗,可兩人都明白彼此,榮祿受着寵同樣的李蓮英也受着寵,像太監這種人只能捧着,千萬不能得罪,這種廢人心眼最小,最易記恨,一個不小心被這等沒了卵子的人記恨上,一輩子都不得安穩。

更何況,老佛爺性情多變,自然的多一個在宮裡的眼線,總是沒壞處,所以一直以來榮祿對李蓮英非常巴結,送了不少銀子不說,平常也是捧着敬着。

被榮祿這麼一捧,李蓮英看他一眼心下倒是好些。

“食君之祿,自需忠君之事,庚子禍時,見忠心那,像榮大學士自是忠心耿耿,可不像有些人那,那可不是沒忠心那麼簡單啊”

李蓮英的一句話,差點沒把榮祿的汗給逼出來,原本回京後身體便不太好的榮祿雖說這廳裡點着德國暖氣爐,可身上那冷汗卻差點沒把衣裳給浸透了。

這老佛爺不是又想發癔症了吧前年腦子一熱,讓八國佔了京城,現在又想在南方的那些個督撫身上下手了,心裡這麼想着,可嘴上他卻不敢說出來。

想了想,榮祿小心的說了一句。

“公公,據我看來,有時候,對一些人,咱們就得忍着讓着,就像那洋鬼子一樣,他們一發起狠來,可不就把京城給佔了”

榮祿的話聽的李蓮英心下一驚,他自然明白榮大學士爲什麼說出這話來,也知道他說的不是那些個洋鬼子。

老佛爺是氣極了,兩江總督到現在舉薦的人沒有一個是合老佛爺心意的,甚至連榮祿今個也和老佛爺唱了對臺,她豈能不惱,可有些話卻偏偏不能明白。

或許身子有些虛,也可能是心底有些恐慌,榮祿臂肘搭着桌子,繼續說道。

“有時候,對那些人,咱們就得忍了,就像洋鬼子一樣,若是沒當初,他們又豈會佔了京城,可是佔京城時,咱們不砍那些王公大臣的腦袋、不賠銀子,他們又豈會罷後,公公你想想,若是當初,咱們真和洋人繼續扛下去,這可不就是明擺着……”

被榮祿這麼一說,李蓮英卻是有緊張點點頭道。

“有點道理,我有點琢磨過來了。”

見李蓮英這麼說,榮祿卻是乾乾的笑兩聲。

“公公自然是聰明人,所以你說堂堂朝廷跟一些人記較什麼啊”

李蓮英斜睨着眼睛看着榮祿,卻是無奈的嘆口氣。

“大學士,您老是什麼都明白,有些事情,正像您說的那樣,不能做,可……您就快支招吧”

“事情難辦就在這裡,公公,有些事情,咱們不能做,至少現在不能做,有時候,還是拖着好,拖着拖着,事情可不就解決了”

李蓮英撓撓腦袋。

“我都被弄懵了,拖着是好,這不都拖了這麼些年了嗎?可若是拖不下去了呢?況且,況且你也是知道的。”

打從進了九月,這些日子以來,兩江總督的人選問題一直困擾着慈禧太后,冷靜下來,她自然知道,現在不宜在那些漢臣接受的人選之外選任兩江總督,直得逼急了他們,恐怕是周馥、張之洞、許應他們可能真的會爲自保興了兵,到那時甚至就是袁世凱都有可能捲入其中。

可若是白白放棄這一個收回東南大權機會,卻又是慈禧心不甘情不願的,打從庚子禍後,在西安的時候,她就想明白了,這忠君還得靠自家人,至少要靠那些忠臣,像東南的那些人,沒一個能靠的住的。

雖說下了旨意,着張之洞暫屬兩江,可月來慈禧太后召見了那麼多大臣,召開了數次軍機會議,討論的只有這一個問題,就是兩江總督的人選。而且衆說紛紜,其說各有千秋,且利弊兼有,要想得出一致的結論,真是難上加難。

就在慈禧太后左右思量,難以決定的太后正在沉思,李蓮英突然在門外唱道。

“榮大學士到”

李蓮英的話打破了慈禧的沉思。

榮祿進了門,行過了禮,慈禧看了看榮祿病央央的模樣,心下倒是生出些憐意,可這時候,不問他又能問誰?

“榮祿,這兩江總督的人選,你看怎麼辦?”

聽太后又提到這事,榮祿猶豫着語氣顯得有些沉重。

“稟老佛爺,臣以爲,兩江總督之位,還是暫時先擱着,讓張之洞暫先屬理的妥協。”

榮祿的一句話,只把一直難以決斷的慈禧太后驚得二目圓睜,張口結舌,她沒想到榮祿思來想去,到了現在,依然還是這個建議。

看着低首而跪的榮祿,慈禧冷笑了一聲。

“榮大學士好主意啊”

“太后……”

榮祿只喊了聲“太后”就說不出話來,感覺到太后在冷眼看着自己,他在心下一咬牙。

“太后……不知道太后是否還記得同治九年之事。”

榮祿低着頭咬牙說道。

一句話驚的幾說不出話來,慈禧瞪眼看着跪在那的榮祿,她當然知道榮祿在說什麼,而一旁邊的李蓮英同樣是目瞪口呆朝榮祿看去,這榮祿今個怎麼提到了這事。

慈禧太后雙眼直盯着榮祿,等着他的回答。

“以奴才之見,目下沒有比張之洞贊屬兩江更合適的人選了,若是冒然選派他人,只恐到時會生出些不必要亂子,不知老佛爺意下如何?”

榮祿跪在那,頭也未擡,現在大清國豈是同治九年的大清國,同治九年時,他們可以刺馬,換作現在,只恐到時就不單單是刺馬那麼簡單了,沒準他們真來個清君側,到那會一切可就都晚了。

慈禧太后雙目瞪着榮祿半晌卻是說不出話,最後張張嘴想說什麼的時候,卻又突然止住了。“也只能如此了。”

說出這句話時,慈禧像是力氣被抽去一般,脊樑骨一輪,手扶着椅撐半晌沒回過神來,難道真要錯過這次機會嗎?任由那些個逆臣掌控東南嗎?

她不甘心,可即便是不甘心又有何用。

在慈禧準備讓榮祿退出去時,榮祿卻是跪在那又繼續說了下去。

“奴才以爲,暫時先拖着,讓張之洞屬理兩江,兩江之位,乃是天下第一督,各方人等現在無不窺探此位,時間長了,自然的也就可以換人了。”

狗咬狗咬到最後骨頭還是落到了旁人家裡。

榮祿的話聲一出,站在慈禧身旁的李蓮英便是冒出了這麼一個詞來,同樣的,他似乎也看到了大傢伙搶着給他送銀子,以便得到個消息、換上幾句美言,雖是心裡樂着,但李蓮英卻是不敢表露出來。

“奴才聽說,有人舉薦袁世凱出任兩江總督,也有人說他升遷過快”

榮祿依然跪拜,但卻又說出了一句讓慈禧驚訝不已的話來。

“奴才以爲,老佛爺何不把直隸總督袁世凱找來,問問他的意思”

“袁世凱、袁世凱”

聽着榮祿話,慈禧自然明白他話裡的意思,先把用兩江那條骨頭讓那羣狗奴才自己咬起來,等狗咬了起來,自然的也就想着主子了,到最後大家都咬個差不多的時候,主子自然可以安排其它人去了。

在義和團剛起時,剛任山東巡撫的袁世凱就軟硬兼施地平復了山東的義和團,他也沒有參與庚子國變的活動,故而在整個北方正折騰的起勁的時候,山東省卻風平浪靜,庚子禍時,京津官紳避難者雲集濟南,莫不言袁世凱爲山東福星、大清之偉人。

庚子禍後,尤其是李鴻章和各國達成議和後,袁世凱就成爲各方都認爲的接管天津最佳人選。宮裡頭認爲,袁世凱手握八千裝備一點不比聯軍差的精兵,是其完成任務的物質保證,袁世凱的能力是完成任務的保證,聯軍方認爲,袁世凱與其他官員不同,比較乾淨,沒有參與滅洋運動,且過去對袁的印象也不錯;百姓認爲,袁世凱是收拾亂局,恢復安定的不二人選。

先是以山東巡撫一職收復天津,李鴻章吐血死後,官聲、民聲、洋聲都不錯的袁世凱自然成爲直隸總督不二人選,出任直隸總督後,他先是觀察官場形勢,又派員與東南各督聯絡尋求官場上的援助,身居官場,他自然知道如何保住自己的官位。

就待他準備以赴湖北、江蘇考察兩地鐵廠、工廠爲名,與張之洞聯絡時,卻接到了回京的上諭,不知京中又有何變故,便不敢停留,匆匆乘火車趕回京師。

到了京師,歇息一夜,次日一早上朝,入見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面上似真帶着菩薩般的笑容,先是看了坐,然後又賞茶後,纔開了口。

“你什麼時候到京的?”

“回皇太后,昨天下午到的”

“地方上的情形怎麼樣?”

“託皇太后、皇上的福風調雨順今年直隸一帶的莊稼收成老百姓都念叨着,是聖母皇太后、皇上還了京的福氣”

手端茶杯的袁世凱,小心謹慎的輕拍着慈禧的馬屁,這一句話,只讓慈禧露出些笑臉來。

“庚子年的那場亂子,百姓可受苦了。現在戰爭已息,你這做地方長官的,可要勵精圖治,致力除弊,爲民造福啊”

一聽到太后這麼說,袁世凱連忙起身跪拜下去。

“微臣謹尊聖母皇太后懿旨一定盡力興利爲民”

這次慈禧到是沒讓袁世凱站起身來,而且接着問他。

“這滿朝文武都知道,你向來都是會練兵的,去年你接直隸總督時,上摺子,唯有編練新建陸兵,才能保得大清,我也準了,依你看,這新軍什麼時候才能練成?”

跪在那裡的袁世凱覺得這個問題不好回答,便沉默一會想了想。

“現在練兵,不比過去,各樣條件必須具備,首先是糧草軍餉,其次是電報、輪船、鐵路等,有了這些基礎,才能齊軍律,整兵制。如此練來,短則三年,長則五載,便可練出個樣子來。”

說着跪在那的袁世凱又哭起了窮來。

“編練新軍追到底,還是要銀子,雖聖母聖母皇太后許向各省攤派練兵費,可銀子總還是不夠的,餉械乃是大項,尤其現如今按議和大綱兩年內大清不得向各國構買軍械,練兵所用械彈,無不是舊式槍械,便是洋行賣得私貨,也是價高難得”

“哦歸到底還是銀子啊”

慈禧點了點頭,向各省攤派軍費先練六鎮新建陸軍是袁世凱請的摺子她準的。

“練兵,自然是要銀子的,若是沒銀子,便是你會練兵,也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啊”

“謝皇太后體諒微臣良苦,皇太后放心,微臣即便是粉骨碎身也定把這新軍練出來,保大清的江山社稷。”

聽着皇太后的話,袁世凱連忙跪下叩頭謝了恩。

“沒了銀子即便是你粉骨碎身恐怕也練不出兵來”

慈禧這麼一句話,差點沒把袁世凱打朦了,這……這是什麼意思誠惶誠恐的跪在那琢磨着皇太后話裡的意思時,慈禧卻又繼續說了下去。

“原本的有人舉薦你出兩江總督,尋思着這兩江自非直隸貧瘠所能相比,若是你是屬理兩江,一來洋人會放心,二來百姓們也會放心,三來兩江的稅廣地富,協餉練兵也不假人手……”

皇太后的這麼說着,跪在那的袁世凱差點激動的沒把淚流出來,雖說他身爲直隸總督,雖爲疆臣的首領,但地近京畿,上有政府,下有順天府尹,位尊而權輕,所以不算好缺。可兩江卻是不同,國家財富,悉出兩江,若是得了兩江總督之位,別說是六鎮新軍,即便是十幾鎮新軍,難道說太后有意讓自己屬理兩江

就在袁世凱心下激動時,可慈禧接下來的一句話,頓時把一盆涼水當頭倒了下來。

“哎,旁人卻說着你升遷過快?再則兩江之位,牽涉甚多,也就壓下來了……當下好好的把你的兵練好,有一天朝廷會於你,於新軍都是有大用的。如果沒有什麼事就先回去吧”

慈禧太后下逐客令了。袁世凱向慈禧道了別,便回北洋公所去了,可心裡卻被慈禧三言兩語的埋下了一個種子。

(痛哭流涕中,今天網線斷線了,發現這便宜真不佔,這是第幾次了,斷線,斷了足足一天,對修復已經絕望了,明天無語去申請寬帶,我的光纖啊,痛哭中今天只能三更了,明天一定四更今天的發出所有存稿,到月底了,最關鍵的時刻到了,希望大大們繼續支持無語,支持滿江紅求月票拜謝)

第200章 暴雨第122章 順勢而爲第62章 彰德第129章 什麼樣的人第30章 大連內外第31章 星夜第86章 運氣啊!第12章 心有餘悸第201章 問題第125章 悲慘世界第128章 無可奈何第105章 寶藏!第192章 白色的第31章 星夜第60章 時間第171章 湘潭會第18章 沙皇的心思第77章 陸戰之王第5章 書房中第169章 戰雲現第57章 日本的機遇第153章 初戰第155章 截然不同的理想主義者第128章 無可奈何第163章 間行第122章 絕不可能接受第29章 夢想第159章 政治之物利至上 卓如卻被精衛忽第69章 毒蛇第4章 德屬東非第249章 斥怒第38章 交易第51章 新月第21章 轉變第123章 汗毛孔裡的罪惡第33章 他們不知道……第220章 安保條約第178章 革職之將第72章 反對第70章 猶太人的本質第182章 從廣東至上海第56章 大字輩的門房!第93章 會師第178章 革職之將第107章 拾了個芝麻,丟了個西瓜第278章 上緊發條第119章 驚恐第22章 奪橋第62章 彰德第283章 謠言的作用第11章 希望第48章 價值第229章 青春期第67章 怕什麼第20章 小算盤第212章 矛盾第80章 人才第36章 一千萬第61章 好與壞第14章 袁世凱的發現第129章 什麼樣的人第183章 上海第153章 初戰113章 交易上求定閱第182章 我們贏得了這場戰爭第109章 影響未來的決定第57章 白宮貴賓第130章 劇變第31章 星夜第128章 無可奈何第55章 要下決心第281章 伏刑第117章 石油第137章 悲憤之事第170章 南北心思第155章 截然不同的理想主義者第156章 人與奴才第47章 理由第96章 運氣與震撼第92章 反應第120章 王國與國王第26章 南京東京第61章 好與壞第216章 盟友間第28章 繃帶所新兵第118章 是我……第50章 小規模衝突第219章 只是意外第224章 兄弟第32章 告別第220章 敲打第52章 象的雄心第68章 利益的紛爭第67章 潛伏者第196章 清流縣第11章 希望第181章 啊!東鄉第18章 沙皇的心思第211章 增援第29章 不克
第200章 暴雨第122章 順勢而爲第62章 彰德第129章 什麼樣的人第30章 大連內外第31章 星夜第86章 運氣啊!第12章 心有餘悸第201章 問題第125章 悲慘世界第128章 無可奈何第105章 寶藏!第192章 白色的第31章 星夜第60章 時間第171章 湘潭會第18章 沙皇的心思第77章 陸戰之王第5章 書房中第169章 戰雲現第57章 日本的機遇第153章 初戰第155章 截然不同的理想主義者第128章 無可奈何第163章 間行第122章 絕不可能接受第29章 夢想第159章 政治之物利至上 卓如卻被精衛忽第69章 毒蛇第4章 德屬東非第249章 斥怒第38章 交易第51章 新月第21章 轉變第123章 汗毛孔裡的罪惡第33章 他們不知道……第220章 安保條約第178章 革職之將第72章 反對第70章 猶太人的本質第182章 從廣東至上海第56章 大字輩的門房!第93章 會師第178章 革職之將第107章 拾了個芝麻,丟了個西瓜第278章 上緊發條第119章 驚恐第22章 奪橋第62章 彰德第283章 謠言的作用第11章 希望第48章 價值第229章 青春期第67章 怕什麼第20章 小算盤第212章 矛盾第80章 人才第36章 一千萬第61章 好與壞第14章 袁世凱的發現第129章 什麼樣的人第183章 上海第153章 初戰113章 交易上求定閱第182章 我們贏得了這場戰爭第109章 影響未來的決定第57章 白宮貴賓第130章 劇變第31章 星夜第128章 無可奈何第55章 要下決心第281章 伏刑第117章 石油第137章 悲憤之事第170章 南北心思第155章 截然不同的理想主義者第156章 人與奴才第47章 理由第96章 運氣與震撼第92章 反應第120章 王國與國王第26章 南京東京第61章 好與壞第216章 盟友間第28章 繃帶所新兵第118章 是我……第50章 小規模衝突第219章 只是意外第224章 兄弟第32章 告別第220章 敲打第52章 象的雄心第68章 利益的紛爭第67章 潛伏者第196章 清流縣第11章 希望第181章 啊!東鄉第18章 沙皇的心思第211章 增援第29章 不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