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香港的變化

1842年,英國通過鴉片戰爭,強迫清政府簽定《南京條約》,割佔了香港島,英國發動侵華戰爭的目的,就是想憑藉武力,強行打開中國的門戶,爲英國的工業品開闢一個廣闊的市場,而英國之所以的選擇香港,完全是看中了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英國佔領香港,除了在軍事上將經用作侵華的橋頭堡外,在經濟上,英國人更是處心積慮的將其打造成英國開展對華貿易的基地。

因此在香港開埠後不久,英國即宣佈香港爲自由港,以吸引各國商人來港交易,而英國實施的自由港政策,不斷吸引了世界各地商人攜資金、貨物來港,香港臺的轉口貿易隨之發展起來。

歷經六十五年的經營,香港漸漸發展成爲英國在遠東地區傾銷產品的基地和對亞太地區、特別是對中國進行轉口貿易的中心,不僅成爲對中國內地的貿易中心港,而且還成爲遠東地區首屈一指的商港。

作爲遠東地區最大的商港,每天,都有超過130艘超過十萬載重噸的各國貨船駛入香港。但是在過去的幾個月中,中英關係的冷淡卻給香港的貿易帶來了負面影響,進港船隻數量的減少是直最直接的反映,而更爲直接的反應,恐怕還是滯留在港內的數百艘商船,這些商船滯留於港,大都是因爲沒有足夠的貨物,不得不滯留於泊區,每天支付高昂的泊位費。

位於九龍的美和洋行是一家專利航運的美資洋行,在過去的幾年間,美和洋行早已經成爲全香港最大的美資船商,而其在過去的十幾年間一直從事中國貨物進出口承運,作爲香港最大的的美資船商,在這場因抵制而起風暴之中,理應受損最爲輕微,可是對於欲同香港爭取遠東商港地位的廣州、上海等商港而言,這次抵制恰正是爭奪香港遠東貿易大港地位的良機。

在商人們的操縱下,不僅英資遭受抵制,同樣的作爲英國遠東貿易中心的香港也受到了抵制,任何一艘從事香港轉口貿易的商船都很難得到貨物運單,而在國家的半配合下,這一抵制對香港轉口貿易以及船運的打擊不可不謂之嚴重,此時在香港各港泊區上泊停的數百艘從千噸甚至萬噸的各國商船,就是明證。

而港英政府爲了維持香港遠東貿易大港的地位,不惜在抵制期間提供減免泊費的措施,以確保各國商船不至轉移,但事實直,對於船東而言,他們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商船滯留於港口,無貨可運。

而在另一方面,中國多家航運公司在抵制期間紛紛購買舊輪、開闢遠洋航線,這一眼前的衝擊,卻又是其不得不考慮的事情。

“上個月,僅招商船局就購買了十二艘計四萬三千五百載重噸遠洋商船,一個月,中國國內遠洋商船噸位增加了十萬噸,開闢遠洋新航線多達二十三條,三天前,中國商船第一次駛抵紐約港……”

在美和洋行三樓的辦公室內,布魯斯?福爾薩斯看着面前的洋行大班傑克?約翰遜做着彙報。

“現在,可以說,我們每停於香港一天,中國人就會開闢一條新航線,低於我公司10%的運價,使得他們可以得到更多的定單,英國公司或許可以爲了英國的利益犧牲公司的利益,但是對於美國公司而言,我們完全沒有這個義務!”

看着大班,布魯斯又特意強調道。

“美國人沒有爲英國犧牲的義務!”

“可是,布魯斯,你必須要知道一點,在過去的十幾年間,我們曾多次得到英國銀行的支持,在這個時候,他們向我們提出了請求,無論是出於什麼,我們都必須要幫助他們!這關係到我們的將來!”

傑克?約翰遜顯得有些無奈,作爲一名冒險家,二十三年前,他購買一艘舊式的飛剪船來到東方,用了二十三年的時間,才建立了現在這家擁有十二萬噸遠洋商船的船運公司,而在這個過程中,曾得到英國匯豐銀行的支持,他知道,現在是自己回報英國人的時候,其它的德國、意大利、奧匈甚至荷蘭公司都可以離開香港,但自己卻不能,至少眼下不能。

可是作爲船東,他卻清楚的知道,現在自己滯留在香港的九萬三千噸商船,每天需要支付超過的十萬元的泊位費,儘管根本港英政府的指示,公司得以享受70%的優惠,但每天超過四萬元的泊位費和白白支付的人員工資,卻使得公司正承受着嚴重的經濟損失,雖然匯豐銀行在一個月前,向公司提供了一筆一百萬港元的無息貸款,但是事實上,這一百萬元,還無法彌補公司一個月的損失,每天損失數萬元,這絕不是美和可以承受的損失。

但是在道義上,他知道自己必須要這麼做。

“大班,自中日宣戰之後,我們已經損失了超過三百萬元,我們在道義上再也不欠英國人什麼了,他們和中國人之間的矛盾如果在未來一年都得不到解決,那麼是不是我們就要在這裡呆上一年,如果是那樣的話……”

稍做沉默,布魯斯不無遺憾的說道。

“我想我本人和公司每一名職員都不得不去考慮接受其它公司的聘請,那時美和洋行將因爲鉅額債務,而不復存在,大班,這是我們必須要考慮的事情!”

“可能會持續一年嗎?”

傑克?約翰遜反問一句,不過語間卻沒有一絲的底氣。

“日俄戰爭進行了一年半,而現在,誰知道中日兩國間的戰爭會持續多長時間,英國人和日本之間,有着英日同盟,在這場戰爭中,他們勢必將會站在日本的一側,正是這個原因使得的英國陷入了目前的尷尬境地,從而拖累了英國的商業利益,但是,英資公司可以直接得到英國政府的補貼,可是我們呢?”

苦笑着,布魯斯聳了聳肩膀說道。

“的確,爲了向我們表示支持,匯豐銀行向我們提供了無息貸款,但是這些貸款總有一天,洋行需要去償還,如果持續一年的話,那麼公司將需要承擔超過一千萬元的債務,到那時,我的約翰遜大班,恐怕對我們早就是虎視眈眈的英資船商,會一口吞下我們,而今天向我們提供幫助的匯豐銀行,還有可能站在我們的身邊,支持我們嗎?不!他們會非常歡快的站在英資船商的身邊,用向我們逼債的方式,迫使我們出售美和,到那時,美和也就完蛋了!”

望着自己的大洋,布魯斯又認真的說道。

“約翰遜先生,或許,西部的脾氣告訴你,我們應該遵守道義,但是,我們要看是和什麼人講道義,英國人?”

用嘲弄的語氣哼出最後三個字,布魯斯又繼續說道。

“英國人,從來沒有任何道義可言,這一點我們必須要清楚的認識到!”

布魯斯的警告讓約翰遜沉默了下來,他在沉默良久之後,看着布魯斯問道。

“那麼,布魯斯先生,你告訴我,我們應該怎麼辦?”

面對事實上的損失再聯繫英國人在過去的二十幾年間對香港的外資船商的打擊,約翰遜明白,無論如何,現在自己必須要在美和還有一絲資本的時候,做出適當的選擇的。

“關閉香港洋行,將洋行總部轉移至上海,同時,向中國農商部船運署遞交清單,向他們保證,美和洋行願意在任何時候,接船運署的支配!”

布魯斯吐出了一個曾讓各國船商牴觸的條款,外國船運洋行必須要同中國船運署簽署合同,而這個合同等於交出了半家公司,香港的轉口貿易之所以在過去的一年中,得到大發展,正是因爲中國船運署的這一規定,這意味着交出了洋行對商船的部分控制權,像現在,如果一但接受這一點,那麼就意味着美和洋行必須要退出香港,退出新加坡,當然日本,早就退出了,現在美和還有兩艘商船因爲運輸輸往日本的武器,被扣壓在高雄港接受調查,儘管美國駐華大使館曾就此提出抗議,但是中國外交部給出的解釋非常簡單,商船會在接受調查之後歸還,但至於何時調查會結束,就沒有人知道,而中國方面也沒有具體的時間表。

每一次洋行派人和中國政府的有關部門進行接觸的時候,他們都是在推脫,船運署說那是海軍的事情,海軍說那是調查局的事情,而調查局又說那是船運署的事情,最後,連負責同中國政府進行的談判的布魯斯對於調查結束都沒有了任何信心。

“這等於交出了我們的公司!”

約翰遜幾乎是本能的排斥着這個條款,當初正是因爲不願意屈從於這一條款,他纔會將註冊地改爲香港。

“只是一部分權力而已,美國的船運公司不也是要向郵政部承擔相似的義務嗎?而且,如果我們簽字的話,對於公司還有一個有利的地方!”

反駁着大班的話,布魯斯又特意強調一句。

“如果我們這麼做的話,中國的有關部門會很快結束他們對我們的商船調查!”

有關部門,在布魯斯提出這個部門的時候,約翰遜的神色微微一變,顯得非常無奈,實際上這種表情幾乎浮現在每一個商船被扣押的船運公司老闆的臉上,有關部門實在是一個非常“扯淡”的部門。

“戰爭不結束,只怕有關部門都不會結束調查!”

有關部門,這是在過去的幾個月中,布魯斯認識最爲深刻的一個“機構”,而且各國船商也是深有體會,沒有人知道有關部門到底是那個部門,也不知道有關部門在幹着什麼,他們只知道,那些禮節十足的中國官員總會回答他們“現在有關部門正在負責此事,與他們無關”,但至於有關部門在什麼地方,恐怕就是中國官員都回答不上來。

“有關部門是一個深不可測的部門,它就像鬼魅一樣時時刻刻在你身邊,每個人都有可能面對有關部門,但每個人都不知道有關部門到底是什麼部門!”

甚至就是在歐美各國,現在都知道有關部門的威力,他的威力強大到,即便是官僚十足的英國,面對有關部門的時候,都會顯得無從下手,無所是從,更何況是美國,而美和洋行,則更弄不明白有關部門到底是什麼玩意,當然也不可能知道有關部門什麼時候會結束對扣壓船的調查。

覺察到約翰遜似乎還有一些猶豫不決,布魯斯連忙開口說道。

“大班,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一點!”

“嗯?”

約翰遜一愣,注意到什麼?

“最近,中國船運公司的擴張似乎非常快!”

“這很正常,他們在排斥我們!空出的運力,自然需要他們迅速擴張,以便的佔有原本屬於我們的市場!”

約翰遜不無遺憾的說道。

“也許,要不了幾年,中國船運公司就會像當年的日本一樣,他們先把我們擠出沿海航線,然後再一步步的把我們擠出遠洋航線,最終,在中國,所有的外國船運公司,都將被排擠出去,這個國家正在發展他們的海運業,這是發展造船業的必然。”

“可爲什麼,他們在運力得到發展的時候,又需要大量租用各國商船呢?”

“因爲他們的運力根本無法滿足需求,所以他們在一面打壓的同時,又借租用合同,買好那些願意同他們合作的公司,胡蘿蔔加大棒,這是過去美國政府最擅長的手段,現在只不過是被中國人拿出來模仿罷了!”

約翰遜在吐出這番話時,他的臉上帶着一絲嘲弄,他當然知道這是什麼招術,這根本沒有任何技巧可言,對於每一個願意和他們合作的公司,他們都會提供相對優惠的待遇,而不願意合作的,那就藉助商業的和官方的雙重打壓,最終迫使對方與其合作。

但是這一切,都無法改變一個事實,隨着未來中國船運業的發展,他們勢必會一個接一個吞掉這些拱手交出一部分權力的公司,在二十年前,當他在日本的美和分行,就在這方面吃過日本人的虧,最後不得不賣給日本公司三艘商船,以換取所謂的“運輸配額”,未來,也許中國人會比日本人更狠。

“他們最終的目的,還是會吞掉我們美和,以發展自身的船運!”

“當然,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也正因如此,我們纔要在現在,儘可能的謀求更多的利益,利用現在我們所掌握的資源,充分發揮他的潛力,而不是浪費我們的手中的資源,你覺得呢?大班先生!”

布魯斯在贊同之餘又提出一個反問,而這個反問卻又讓約翰遜沉默了下來。

直到這個時候,布魯斯才拋出自己早已經掌握的信息。

“中國農商部船運署的官員,前幾天和我進行了非正式的接洽,假如,我們願意將洋行註冊地遷往上海的話,那麼他們承諾將按照市場平均價,向我們提供超過去年我們洋行運輸量30%的運單,這意味着,我們今年的贏利可以增加20%,同時!”

接着布魯斯又繼續說道。

“作爲以中國爲註冊地的航運公司,我們將會享有每噸運力,每年一華元的標準補貼,這完全是中國政府提供的促進本國航運發展的鼓勵,不需要公司償還的一筆額外收入!”

聽着布魯斯的這番話,約翰遜立即心動了起來,增加的運單以及每噸一華元的補貼,這是讓人無法拒絕的優惠條件。

“你確定嗎?”

“當然,提出這個建議的是農商部船運署的署長!”

“這些洋鬼子那!”

遠在南京農商部的李幕存放下手中的電報,這是美和洋行接受自己建議的電報。

“眼中只有銀子,只要有銀子,他們連自親爹都可以賣出來!”

感嘆之餘,李幕存卻拿起一份合同,作爲船運署的署長,他的職責是發展本國航運,抵制外國航運公司的發展,但這些合同顯然違背了這一職責。

“等等,等海軍用完這批船,就可以慢慢收網了!”

話時,李幕存的眼中閃過一道冷光,現在船運署之所以滿世界的找商船,一方面是對英國船運公司以及香港的抵制,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爲海軍一次抽走了在船運署內註冊的十二萬噸,性能最好、最新的商船,運力驟然減少30%的船運署,自然要想法子補償這一損失。

可求於外,並不等於要出賣利益,至少在李幕存看來,這是一個機會,把那些外國在華船運公司一網打盡的一個機會。

“5年,”

冷哼着,李幕存明白,五年之後,就是收網的時刻了,那些公司都接受了這個“市場均價”可是這個均價是由誰制定的呢?是船運署,而船運署又是參考誰的價格呢?自然是中資大公司,未來只需要一次降價,就足以讓那些外國公司要麼退出中國市場,要麼就出售自己的商船。那些中資公司可以得到政府銀行的“商業貸款”作爲支持,外國人嘛……他們只是洋鬼子而已。

“真不知道海軍爲什麼抽走那麼多商船!”

心裡嘀咕着,李幕存則開始準備着要同美和準備的合同。

第226章 約定!第143章 決定第63章 再畫藍圖第227章 張楊113章 交易上求定閱第54章 巴格達上空的大象第84章 炒第122章 順勢而爲第54章 最爲憂慮之事第46章 歷史會證明第244章 第一步第219章 保障第118章 幸運的人第277章 對話第132章 決定命運的一天(上)第170章 亂局第80章 差距第129章 什麼樣的人第120章 魔鬼的復活第146章 疑惑第2章 罵摔第190章 把他們拉進來第141章 打撈第113章 皇家舞會第202章 聖與賢第157章 總理大臣議糖果 糖果之後論鞭子第79章 轉變第19章 放映室第14章 袁世凱的發現第214章第72章 什麼決定腦袋第38章 臣與君第65章 無價第128章 兵馬未動,宣傳先行第87章 米氏父子第80章 差距第290章 帝國的誕生第210章 各種心思第129章 就在這第146章 對話第60章 計劃第193章 焦土第101章 人與狼第84章 尊重敵人的方式第105章 寶藏!第236章 彼此之局第109章 影響未來的決定第194章 就這麼點骨氣第25章 放蕩那就不羈第269章 在關東第289章 君王的責任第3章 提前第40章 買一個名望第79章 瘸子救美第11章 俄羅斯第115章 對話第150章 另一場戰爭第55章 作派第40章 反差第114章 陰影第106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105章 兵與民第77章 公平第224章 兄弟第202章 老夥計第95章 三羽烏第81章 軍人的本份第161章 集中營與迷徒者第198章 中與德第22章 奪橋第203章 權賊第285章 新的一頁第34章 袁世凱的建議第139章 限制第60章 時間第200章 暴雨第144章 威脅第83章 餘地第136章 對馬(下)第61章 擠兌第84章 炒第43章 拍賣會!第187章 大帥府第23章 外交第250章 對不起了第228章 貴族院的好處第102章 原罪第62章 彰德第275章 形象與國家第84章 尊重敵人的方式第61章 土匪就是土匪第74章 士兵與帝王第33章 交談第155章 北南難第19章 無法拒絕的第131章 悲涼第113章 皇家舞會第272章 啓航與美齡第22章 針氈也要坐第153章 波羅美拉尼亞灣的炮聲
第226章 約定!第143章 決定第63章 再畫藍圖第227章 張楊113章 交易上求定閱第54章 巴格達上空的大象第84章 炒第122章 順勢而爲第54章 最爲憂慮之事第46章 歷史會證明第244章 第一步第219章 保障第118章 幸運的人第277章 對話第132章 決定命運的一天(上)第170章 亂局第80章 差距第129章 什麼樣的人第120章 魔鬼的復活第146章 疑惑第2章 罵摔第190章 把他們拉進來第141章 打撈第113章 皇家舞會第202章 聖與賢第157章 總理大臣議糖果 糖果之後論鞭子第79章 轉變第19章 放映室第14章 袁世凱的發現第214章第72章 什麼決定腦袋第38章 臣與君第65章 無價第128章 兵馬未動,宣傳先行第87章 米氏父子第80章 差距第290章 帝國的誕生第210章 各種心思第129章 就在這第146章 對話第60章 計劃第193章 焦土第101章 人與狼第84章 尊重敵人的方式第105章 寶藏!第236章 彼此之局第109章 影響未來的決定第194章 就這麼點骨氣第25章 放蕩那就不羈第269章 在關東第289章 君王的責任第3章 提前第40章 買一個名望第79章 瘸子救美第11章 俄羅斯第115章 對話第150章 另一場戰爭第55章 作派第40章 反差第114章 陰影第106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105章 兵與民第77章 公平第224章 兄弟第202章 老夥計第95章 三羽烏第81章 軍人的本份第161章 集中營與迷徒者第198章 中與德第22章 奪橋第203章 權賊第285章 新的一頁第34章 袁世凱的建議第139章 限制第60章 時間第200章 暴雨第144章 威脅第83章 餘地第136章 對馬(下)第61章 擠兌第84章 炒第43章 拍賣會!第187章 大帥府第23章 外交第250章 對不起了第228章 貴族院的好處第102章 原罪第62章 彰德第275章 形象與國家第84章 尊重敵人的方式第61章 土匪就是土匪第74章 士兵與帝王第33章 交談第155章 北南難第19章 無法拒絕的第131章 悲涼第113章 皇家舞會第272章 啓航與美齡第22章 針氈也要坐第153章 波羅美拉尼亞灣的炮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