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把他們拉進來

“對於世界而言,中國似乎一夜之間,通過一場海戰扭轉了自己的命運,一躍實現了從弱國到強國的轉變,而海軍無疑是這場戰爭中的英雄,海軍的勝利爲中國贏得這場戰爭加上最後一塊籌碼。

在南京,在中華帝國心臟,在過去的幾天之中,幾乎每一天,都會成千上萬人在皇宮前聚集,他們高呼着皇帝陛下萬歲的口號,爲勝利歡呼着,所有人都把這場勝利歸功於皇帝,是皇帝的英明決策引領着這個國家走向勝利,正如他保證的一樣,將帶領中國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當然,也沒有人忘記海軍,每當街道上出現一名海軍官兵的時候,總會有人試圖把他拉進飯店、酒樓中,甚至激動的年青人會喊着“陛下萬歲”、“海軍萬歲”的口號,把海軍軍人拋至半空!

……但最終,真正的勝利者,卻是那位居於宮中的皇帝陛下,他纔是真正的勝利者,這對於中國國內的立憲派而言,不可不謂之一個沉重的打擊,戰爭的勝利,至少是即將勝利爲皇帝本人贏得了前所未有的聲望……”

《南海大海戰後的中國》莫里遜“皙子,聽說了嗎?英美兩國都介入調停了”

傍晚時分,袁世凱邀楊度一起在江邊散着步,這似乎是一次再正常不過的官員與諮議院議員間的談話。

走着走着,他突然停下來問道楊度,袁世凱的問題只讓楊度一驚,沉思良久之後,他纔開口說道。

“坊間到是有些傳聞,不過似乎國務院還未知會諮議院!”

楊度如實答道,同時在心裡思索着袁世凱說出這番話來的意思。

“那皙子對這事怎麼看?”

“袁部長,想來是陛下已經有了主意了吧!。”

楊度在心下笑笑,自己怎麼看重要嗎?只有陛下認定的事情,不人可以改變的。

“皙子,畢竟這最終還是要靠諮議院審議的!”

袁世凱語重心長的說道,在提及“審議”時又特意加重了聲音,楊度指了指江邊上的一艘小漁舟說道。

“我們坐到船上去說吧!”

“行!”

袁世凱點頭答應了下來,他知道楊度這麼說,無疑就是相信自己了。

楊度先走到船邊,扶着袁世凱上了船後,解開纜繩,拿起竹篙,輕輕地對着岸邊的石頭一抵,小漁舟便平平穩穩地向江面前進了兩三丈。

瞧着楊度撐篙的模樣,袁世凱點頭說道。

“皙子,你原來還是個撐篙的能手啊!”

“湖南人天生都會駕船,不然當年何來威震天下的湘軍水師?”

楊度不無得意地說。他把竹篙放下,坐到袁世凱的對面,任漁舟在水上漂浮,實際上這漁舟也漂不遠,這是江心洲和江岸間的河道,水流並不急。

“英美兩國紛紛要求調停中日戰爭,無論如何,陛下都是要給他們面子的!”

袁世凱坐在漁舟中,雙手扶着一根藤手杖。袁世凱的左腿在朝鮮時受過傷,治好後並沒有留下多大的痕跡,平時走路與常人無異,只在快步前進時纔可看出不太靈活。先前他從來不用手杖。可是不知道爲什麼,打從來到南京,從那以後他一直拄着一根藤手杖,儼然真的患有足疾似的。

而皇帝陛下本人在看到他的這副樣子之後,更是親自賞給他一根手杖,只不過那根手杖被袁世凱置於正堂,用架子撐着,上面還蒙着層紅布,全是當成聖品的供着。

“嗯,這倒也是,英國和美國的面子總是要給的。”

楊度點點頭,不無乖巧的說道。

“皙子,你說說,如果咱們想拒絕英美調停,還要給他們面子,要怎麼辦!”

袁世凱十分認真地問,藤手杖在船板上“噔噔”響了兩下。

見袁世凱這麼頭號自己,楊度卻不無謹慎的沉默下來,打從來到這南京之後,他對政局和政治有了太多的瞭解,政壇上殺人不需用刀,而陛下無疑又是其中高手。

“有幾點,我想您一定早已想到了,如果咱們想回他們,可又能要避免傷到英美兩國的面子,怕是要提出一個日本不可能接受的媾和條件,想來也只能如此了!”

袁世凱點了點頭。這和洋人打交道並不難,其實和中國人打交道沒什麼兩樣。

“從咱們這邊來說,朝鮮、琉球,這兩個地方,肯定是要回來的,如果政府提出這個要求來是順應人心的。”

“這個可以提,而且日本人即便是再不願意,也要把這兩個地方吐出來。”

袁世凱豈會不知道這兩個地方,陛下肯定是要回來,更何況那邊陛下可是都拿定主意要讓自己去那個朝鮮總督了。

“所以,如果咱們提出這個條件,反而會適得其反”

楊度心裡冷笑,他知道袁世凱問自己這個問題,實際上只是借話扯話而已,臉上卻嚴肅地說。

“既然如此,咱們索性就再多要點地方,順便再多要點賠款。”

“地方,嗯!日本人不是逼咱們割過臺灣嗎?咱們是該從日本身上挖塊肉下來,至於賠款,這兩年日本人自己折騰的動靜不小,日本的國庫大概也被他們掏空了,想要賠款的看來要向洋人借,如果,咱們想讓外國人站在咱們這邊,怕得從這賠款上面動動腦子。”

袁世凱這句不經意的話,令楊度十分吃驚,他隱隱明白,怕這英美介入調停的事,不單不是傳言,甚至於,連陛下本人都想着藉機就坡下驢了。

“皙子啊,聽說了嗎?張部長帶着的考察團快要回國了!”

“嗯,想來些番考察定會收穫頗豐吧!”

“不錯,張部長一行或是回國後,這各項改革怕也就要全面施展了,皙子,你是憲政專家,想來到時定會一展所長!”

袁世凱的一句話,反倒是讓楊度沉默下來。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您考慮,不知想到沒有?”

“啥?”

袁世凱把藤手杖收回胸前,專注地聽着。

“人心。”

楊度將身子向着袁世凱傾斜,說出一番他思慮至深的話來。

“袁部長,你也看着了,這次大戰一勝,陛下威望必定如日中天,人心向背皆往陛下,陛下更爲千古明君,至此……只恐怕,中國立憲亡矣。”

聽着這話,袁世凱沉吟着,沒有做聲。突然,他哈哈大笑起來。

“皙子,我總算知道了,你爲何要把船撐到這,原來是怕別人聽到你這番反叛朝廷、反叛陛下的話,你難道就不怕我告發嗎?”

一聽這話,楊度卻是一愣,然後又是一笑。

“我就是一個無權無勢的諮議院投票之人,也值得您去告發嗎?”

“說下去吧,皙子!”

袁世凱笑着揮了揮手,他等着楊度要怎麼說下去。

“陛下曾允諾,九年之期必定立憲,可……。”

“皙子,你需知,陛下已將大量議案交由諮議院審議,陛下誠意不可見?”

袁世凱盯着楊度,兩隻眼睛裡包含着不可測試的深意。

“不錯,陛下爲千古聖君,陛下更爲千年難得之明君!中國能得陛下,實爲百年幸事!”

楊度坦然承認道,雖說陛下手段衆多,但他還是不能不承認這一點,在容人之量上,陛下遠甚於他人。

“可誰能保他日……陛下之後,亦爲明君!”

一聲問讓袁世凱沉默下來,他看着江面半晌不語,他知道今天自己和楊度在這談的實際大都是大逆之言,可他也明白,自己必須要抓住機會,明年,也許自己就要赴朝鮮走馬上任,自己必須在要南京留下些什麼。

在袁世凱眼中,明年的走馬上任朝鮮總督時,朝鮮總督只是一塊跳板,下一步,就是內閣總理大臣,而自己要當的這個內閣總理大臣,可不是張香帥那樣的“不管大臣”,自己要做的是掌握實權的總理大臣。

所以在這一點上,他需要楊度的幫忙,只有立憲,自己的才能安安穩穩當這中華帝國的官,也只有立憲,才能讓自己成爲手握實權的總理大臣,可是,恰就像楊度說的那樣,此戰之後,得萬民之心的陛下,想立憲便可立憲,若不想,自然也不會有民衆牴觸。

立不立憲的有什麼關係,現在沒立憲咱中華帝國不也把東洋人打敗了嗎?而再過幾年,隨着中國一天比一天強大,租界收回、治外法權收回,這些權益的收回,只會讓陛下的江山做的越發穩固,越得萬民擁護,到那時,立憲之事,自然也就被人有意無意的遺忘了。

“皙子,”

袁世凱身體向前一傾,面對着楊度吐出一番話來。

“這立憲之事,怕還是得靠你啊!”

一言一語中透出來的意思讓楊度一愣,愣神之後,楊度又是苦笑一陣。

“怕立憲在於諸公!”

勝利的滋味是什麼?

過去,即便是當上這個皇帝的時候,陳默然也不曾真正體會過,可是當擊敗聯合艦隊的消息傳來之後,陳默然激動的整整一夜未睡,甚至於在過去的幾天中,也一直處於激動之中,作爲一個隨時都有亡國之危的一國之君,絕不是什麼好差事。

而現在呢?

面上笑容,陳默然望着坐在那的張之洞、管明棠諸人。

“羅斯福出面了!”

揚了揚手中美國駐華大使柔克義遞交的公函,陳默然心裡是那個得意啊,現在自己也是左右世界格局的大國國君了,直到這會,才真正深刻體會到那種身爲大國之人的感覺,過去甚至連自己這個當皇帝的都要給那些個大國大使面子,可現在……“一樣的話語,”

冷嘲一聲,陳默然又吐出一句話。

“爲了亞洲的持久和平!”

“羅斯福也希望我們停戰?”

張之洞輕問一句,這無疑是一句廢話。

“美國人有可能會站在我們這一邊!”

管明棠非常肯定的說道,“也不盡然,按照現在的局勢發展,美國人很有可能站在日本的一邊!”

樑敦彥搖頭說道,作爲外交部長,從宣戰後他頻繁同各國大使會晤,多少的總能從他們的話語中,探究出他們所代表的國家表現出來的意思。

“無論是英國,或是美國,他們所看重的都只是利益,過去美國人傾向於我們,是因爲我們可以平衡日本在太平洋對美國形成的壓力,而現在,我們卻有可能對美國形成同樣的壓力,所以對美國人而言,面對這種情況,出於利益考慮,他們更容易傾向於維持日本的利益,而不是犧牲日本的利益,一個被嚴重削弱的日本,是不符合美國的利益的!”

“同樣也不符合英國的利益!”

接過的樑敦彥的話,陳默然一聲冷笑。

“英國人也好,美國人也罷,他們都很難站到咱們這邊來,支持咱們提出的要求。”

“也許,我們可以從德國方面動些腦子!”

樑敦彥適時的提出自己建議。

“在這場戰爭中,德國明顯傾向於我國,所以,我覺得,或許可以考慮把德國拉入調停之中,相信德國亦有這方面的意願!”

“德國!”

眉頭一皺,陳默然深思片刻。

“德國人是想擴大自己在亞洲的影響力,這一點可以考慮,甚至還可以……”

遠交近攻,話語稍頓之餘,陳默然在腦海中思索着那位“大西洋艦隊總司令”的野心,以及德國同英國的矛盾,德國的確是一個可用的棋子。

“把德國拉進來,咱們要借德國去擋英國的牌,只要德國表示支持,爲了避免咱們倒向德國,英國勢必會做出讓步,這樣,咱們就能各個擊破!”

“但是陛下,國與國之間只有永恆的利益,我們很難保證,引入德國,會不會導致不可預料的事情發生,畢竟,我們同德國有青島的糾葛,這一點,我們必須要考慮,同樣,德國人也不會忽視這一點,隨着中國的強大,收回青島只是遲早之事,這一點很有可能在未來的談判中,爲英國人所用,從而造成對我國不利的局面!”

管明棠就事論事的提醒着陛下。

青島!

眉頭一皺,陳默然的臉上浮現出些許無奈,這就是滿清給中國留下的,從北到南,到處都是各國租界和租借地,甚至在華北,現在還有多國駐軍,如果不是自己定都南京,只怕睡個覺都睡不踏實。

“如果我們進行外交背書……”

樑敦彥的建議一出口,他就後悔了起來,陛下絕不可能接受這個建議,果然,不等他說完,陳默然便立即打斷了他的話。

“國土,是不能用來交易的,青島一定要收回來,香港也是,而且很快我們就要和他們去談,這一點不需要做任何考慮!”

“陛下,”

一直沉默不語的袁世凱這會卻主動開口說道。

“現在法國人用信貸迫使俄國倒向英國,德國正在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東西壓力,而且德國人也意識到這一點,如果我們能夠讓德國意識到,在未來的戰爭中,我們有可能選擇同德國結爲盟友,我想他們絕不會介意向在這場調停中支持我們,甚至樂意將青島歸還給我們!”

一句話從袁世凱的口中吐出時,陳默然驚訝的看了他一眼,這正是自己在考慮的事情,雖說過去幾天自己得意洋洋,可情報局的情報簡報卻一天不落的看着,俄羅斯現在正陷入動盪中,日俄戰爭後搖搖欲墜的財政信用,使得沙皇需要大量資金,但卻無法得到外部貸款,而法國人卻在用貸款迫使俄羅斯同英國簽訂協約,可以說這筆貸款的性質將直接決定未來俄羅斯的走向,如果歷史不發生變化的話,俄羅斯肯定會倒向英法,德國並沒有幾十億盧布借給俄羅斯。

“和德國結盟是不理智的!”

管明棠直接開口否決倒。

“德國的海上力量遠遜於英國,其地緣決定了他的未來並不樂觀,他需要面對世仇法國以及現在世界第一強國英國,如果再加上俄羅斯的話……”

“雖是不理智,但……”

微微一笑,陳默然直接開口說道。

“但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美國對中國的警惕導致未來中國很難同美國展開全方面的合作,不過德國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德國的軍事、技術、科學都是的中國需要學習的,如果做爲一個盟友可以得到這些,似乎是一個非常划算的生意。

“陛下!”

聽着陛下的決定,管明棠禁不住一驚,或許其它人可以說出聯德的好處,可他卻能看出聯德的壞處來。

“德國根本就沒有挑戰英國的資本,沒有比英國更強大的海軍,他們根本不可能切斷英國的海上貿易線,如果不能切斷英國的海上貿易線,其就不可能擊敗英國,如果我們要……”

“要締結同盟,不是不可以,日本人有《英日同盟》,咱們也可以締結一個《中德同盟》,只要……”

狡黠的一笑,陳默然又繼續說道。

“只要規定時間也就行了,比如說……嗯八年!”

第74章 夢幻之地第49章 中國需要一個獨裁者第23章 民企龍頭第167章 怎麼對待彼此第140章 戰爭的目的第203章 責任與義務第41章 幫助第2章 選擇第49章 革命者第66章 兩個輸家第131章 悲涼第29章 夢想第8章 是個好人第198章 好戲第8章 必須承受第171章 利益第36章 一千萬第46章 歷史會證明第50章 小規模衝突第201章 爾計我算第40章 買一個名望第41章 美女美鈔!第129章 最大盛事第82章 專家第56章 初見上將第133章 革命風潮第100章 教導隊第70章 非國所能受第283章 謠言的作用第200章 香港的變化第73章 出門喜鵲叫第115章 官與兵第146章 對話第36章 野心第188章 決定權第233章 西安第11章 俄羅斯第97章 斥第119章 我嫡造、我創造,我……第130章 第二偵緝課第180章 微笑第117章 石油第88章 蛇窟的陰謀第45章 最後一個小時第135章 大事件第252章 解決第42章 城破第87章 米氏父子第92章 反應第154章 阻斷第198章 好戲第148章 選擇第38章 交易第39章 收美鈔不第107章 理念第132章 革命!革命!第169章 學與工第22章 奪橋第3章 火第29章 不克第135章 真理製造者第110章 大使館內的政治第266章 最後一次第28章 推手第283章 謠言的作用第267章 達賴第155章 截然不同的理想主義者第231章 夜探第157章 總理大臣議糖果 糖果之後論鞭子第92章 反應第163章 冷與熱第8章 必須承受第29章 夢想第71章 明天……第185章 達里尼條約第205章 前夜第127章 這個國家啊第91章 有什麼好怕的第54章 見諒第48章 價值第42章 什麼事該做第102章 原罪第70章 猶太人的本質第165章 東京第210章 冷與熱第73章 出門喜鵲叫第196章 清流縣第134章 對馬(上)第133章 革命風潮第85章 袁氏屬朝留餘悸 武漢城郊硝雲現第263章 最後一次第214章 火攻第29章 挖個坑等你跳第94章 何爲真理第130章 實況轉播第1章 幕第143章 決定第1章 多事之春第25章 爭論第24章 戰胡兒
第74章 夢幻之地第49章 中國需要一個獨裁者第23章 民企龍頭第167章 怎麼對待彼此第140章 戰爭的目的第203章 責任與義務第41章 幫助第2章 選擇第49章 革命者第66章 兩個輸家第131章 悲涼第29章 夢想第8章 是個好人第198章 好戲第8章 必須承受第171章 利益第36章 一千萬第46章 歷史會證明第50章 小規模衝突第201章 爾計我算第40章 買一個名望第41章 美女美鈔!第129章 最大盛事第82章 專家第56章 初見上將第133章 革命風潮第100章 教導隊第70章 非國所能受第283章 謠言的作用第200章 香港的變化第73章 出門喜鵲叫第115章 官與兵第146章 對話第36章 野心第188章 決定權第233章 西安第11章 俄羅斯第97章 斥第119章 我嫡造、我創造,我……第130章 第二偵緝課第180章 微笑第117章 石油第88章 蛇窟的陰謀第45章 最後一個小時第135章 大事件第252章 解決第42章 城破第87章 米氏父子第92章 反應第154章 阻斷第198章 好戲第148章 選擇第38章 交易第39章 收美鈔不第107章 理念第132章 革命!革命!第169章 學與工第22章 奪橋第3章 火第29章 不克第135章 真理製造者第110章 大使館內的政治第266章 最後一次第28章 推手第283章 謠言的作用第267章 達賴第155章 截然不同的理想主義者第231章 夜探第157章 總理大臣議糖果 糖果之後論鞭子第92章 反應第163章 冷與熱第8章 必須承受第29章 夢想第71章 明天……第185章 達里尼條約第205章 前夜第127章 這個國家啊第91章 有什麼好怕的第54章 見諒第48章 價值第42章 什麼事該做第102章 原罪第70章 猶太人的本質第165章 東京第210章 冷與熱第73章 出門喜鵲叫第196章 清流縣第134章 對馬(上)第133章 革命風潮第85章 袁氏屬朝留餘悸 武漢城郊硝雲現第263章 最後一次第214章 火攻第29章 挖個坑等你跳第94章 何爲真理第130章 實況轉播第1章 幕第143章 決定第1章 多事之春第25章 爭論第24章 戰胡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