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大使館內的政治

“日不落帝國”一詞擴展應用於這些國家,則和“全球帝國”的概念相重合,即只要符合“領土上空太陽不落”條件的全球帝國都可被稱爲“日不落帝國”。“日不落帝國”一詞最早是用來形容16世紀時的西班牙帝國的,它來源於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的一段論述:“在我的領土上,太陽永不落下。”

在19世紀這一詞則被普遍作爲大英帝國的別稱,特別是在維多利亞時代,地球上的24個時區均有大英帝國的領土。英國霸權領導下的國際秩序被稱爲“不列顛治下的和平”。英國出版的大英帝國全球地圖通常用紅色把帝國的領土標出,可以清晰地瞭解到這個龐大的帝國在全球的影響力。

當20世紀初世界基本被列強瓜分完畢時,英國獲得的份額最大。在歐洲大戰爆發之前的1914年,英國的殖民地面積已達3350平方公里,統轄3.94億人口,佔世界人口的14;這相當於英國本土的137倍,本國人口的8倍多,被稱作“日不落帝國”。英帝國在形成過程中,既有對當地土著人的鎮壓,也有與其他殖民國家的爭奪。這一過程對英國社會發展、世界近現代國際關係史和政治地理的發展演變,均有着重大影響。英帝國建立在強大的經濟基礎上,在19世紀中,英國的煤產量佔世界的60%,鐵產量佔世界的50%。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當時航行於各大洋中的商船有13以上飄揚着米字旗,乃至整個19世紀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被稱作“英國世紀”。

然而,“不列顛治下的和平”卻在“英國世紀”結束的時候。面臨着來自各方的挑戰,先是南非的布爾戰爭,讓不列顛第一次品嚐到戰爭帶來的經濟衰落的滋味,德國的崛起和其在海洋上的挑戰,更是直接威脅英國龐大的“世界利益”,最終,爲維護英國的殖民地利益,英國選擇和德國兵戎相見。

也正是從那天起。曾幾何時,照耀着整個世界,在世界各地高揚的米字旗,開始一點點的失去他的影響力。所謂的“不列顛治下的和平”更是在這場戰爭中成爲了一個“笑話”。

不列顛的世紀已經終結!在歐洲燃起全面戰火的時候,一些英國人如此憂心仲仲的說道。儘管如此,可是對於絕大多數英國人來說,他們卻從未有過這種意識,在他們看來。“日不落帝國”依然是那個“日不落帝國”,或許這正如那位19世紀的政治家索爾斯伯利勳爵在1861年所說的那樣“……僅僅滋養了一大堆軍事駐地的和一種“日不落帝國”的自滿情緒。”

在世界範圍內,米字旗,依如往日一樣高高飄揚。如果那種“日不落帝國”的自滿情緒一樣,依然在這個小小星球的上空縈繞着。只有極少數的人能夠意識到,英國早已不再是昨天的那個“日不落帝國”。比如,駐外使館的工作人員,就可以充分的意識到這一點。

星期一早晨,和任何一座大使館一樣,南京使館區的英國駐華大使館內,每個人都開始在辦公室裡處理週末積壓的大量事務時,任何一個人只要一進入這間大使館,頓時便可以感受這個龐大機構的工作節奏。

有時候,一個國家的地位變化,可以從這些大使館中窺見一二,當強國開始重視這個國家的時候,強國駐此國的大使館官員會迅速增加,而且業務會變得極爲繁忙,在過去的三年間,英國駐華大使館的職員從最初的不過四十餘人,增加到現在的六百餘人,甚至在下關區,其還設立了英國駐華海軍武官處,而在紫金山區,又設立了陸軍駐華武官處,對於英國而言,現在的中國變得比任何時候都更爲重要。

清晨,因爲朱爾典大使事先向科爾交待了任務,自然也就擠掉了他向以往那樣,在各個辦公室間從容轉悠的時間。可他還是來了,爲的是週一例行的看材料。他不想假充自己能未卜先知,可他相信自己的直覺勝於那些成簍的絕密報告,儘管他是大使館參贊,可事實上,他卻承擔着,大使的絕大多部分職業工作,因爲那位朱爾典公使往往會把更多的時間用在——同中國官員打交道上,而不是處理大使館事物。

今天早晨,他匆匆繞過行政處,大使館下屬六個處中的一個。這是是保持大使館正常運轉的部門,處理財務、交通、人事、安全及通訊聯絡等事宜。他原本的負責人——約翰遜平時就在這裡工作,不過最近約翰遜卻因爲重感冒住進了皇家醫院。

今天早晨他也沒進公共關係處。這裡的工作人員將忙着從週末大量的報紙雜誌上剪下有價值的文章。該部門與中國的新聞傳媒合作,設立教育交流項目,贊助學術報告和重要會議。這裡收藏了不少參考書,爲研究英國政策和當前時事的人提供資料,在某種程度上,英國大使館會設立這個部門,是在中國成功的海外公關之後,吸取其經驗設立的一個新的部門,而這個部門設立不過只有兩年而已,在過去,不列顛可以不去理採中國的想法,但是現在,英國卻必須要考慮如何讓這個國家更傾向於英國。

像最近,公共關係處正在中國的新聞傳媒到處傳播着一個“新聞”,更準確的來說,應該是進行着一個“公關”——如何讓中國人相信,英國的利益和中國的利益是一致的,並最終促成中國通過諸如向英國提供貸款、購買英國債券之類的決議,當然,他們更渴望的卻是中國把他們上千萬陸軍派往歐洲。

“只要他們願意派出兩百個師,一年內。歐洲戰爭就可以結束……”

一些人如此幻想着,可是作爲大使館參贊的科爾卻非常清楚,那些中國人骨子裡反感英國,“爲英國的殖民地利益。流那怕一盎司血,也是愚蠢的!”,何止是愚蠢,甚至在中國政府內部,一直都存在着一個聲音,那就是中國真不應該加入英國的陣營,應該加入德國的陣營,如果那樣。中國或許可以得到更多的海外利益,即便是不考慮海外利益,至少收回香港也不會像現在這樣,困難重重。

反正。對於公關效果,科爾一直都持懷疑態度,可每個月十萬英鎊的公關開支,卻是不可避免的,儘管科爾明知道。中國不同於英國,更不同於美國,公關或許會有一定的效果,但事實上。中國所有的一切都是皇宮裡的那位皇帝決定的。除非能夠說服他,否則一切都是白談。來到中國十年的科爾,對於這一切。實在是太清楚不過了,他之所以會有這種想法,原因非常簡單,因爲他是這間大使館內,少有的幾個不用“舊眼光”看待的問題的人。

政治處和經商處的工作最繁忙,涉及許多政策性很強的事務,尤其是涉及到現在極爲重要的中英經濟事物,因此外人無法對其中的工作人員進行便捷的社交訪問。這裡的工作實在太多,誰也不敢奢望能偶有閒暇隨便聊幾句。他們起草的報告和擬定的方案全都初步整理成文,送到他的案頭。科爾只要等他們送來就行了,他所需要確保的就是,新舊訂單的執行跟進,確保每天,都有源源不斷的物資運往英國,當然,他還需要考慮的事情就是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那有限的信用擔保,並在那一界限內,爲英國購進更多的物資。

接下來是領事處,那是同中國以及各國外交界打交道最多的部門,下設三科,分別負責簽發護照、登記英國公民的出生和死亡、對文件作法律公證、代表一些政府部門行使職權。如果他是一個打算去英國旅遊的中國人,就得向領事處申請簽證。在這頂巨大的保護傘的掩護下,還有幾個從倫敦派來的人,他們像中國的帝國情報局的特工一樣行動詭秘,悄悄地做自己的分內事。這個處的領事事務全由參贊負責——也就是他負責,任何人要見他的時候,都需要提前通過他的秘書一個身材纖巧頎長,膚色微黑,長着一頭烏黑秀髮的女子,名叫簡?珍妮,一個從倫敦來的受過高等教育的女士。

科爾走過簡的身邊,衝她一笑。

“珍妮小姐,請給我倒杯咖啡!”

接着,他便走進了自己的辦公室,這是一個位於走廊拐角處的屋子,從這裡既可以俯瞰整個英國大使館,只需要一擡頭,他就可以看到大使館的那個極爲漂亮的花園。

分鐘後,珍妮不動聲色地走進辦公室。科爾知道他的秘書走了進來,可是他並沒有擡頭,直到一杯咖啡放到他的桌上,接着一個聲音傳了過來。

“科爾先生,大使先生請您在他回來後,第一時間去見他!”

這時,科爾才擡起頭看着他的秘書,珍妮一頭烏黑的長髮,兩邊稍稍攏起,鬆鬆地挽成一個頂髻。

“是大使先生從中國外交部打來的電話!”

珍妮的話卻讓科爾的眉頭一皺,同時問道,

“怎麼去那麼早。”

他神情憂鬱地嘀咕道,現在不過才只是九點半,這意味着,大使很有可能在八點左右就到了外交部。

“難道有什麼大事嗎?”

“大使打來的電話中什麼都沒有提到,如果算一下時間的話,大使應該在半小時內回到大使館——”

覺察到科爾先生的異樣,珍妮連忙把她所知道的一切都告訴了科爾。

“他是在兩個小時前離開的大使館!”

微微搖搖頭,科爾示意他的秘書不要再說下去,至少在他問其它問題前不要再說下去,稍後他卻是沒頭沒腦地問了句:

“知道他是去和誰見面嗎?”

辦公室中存在着太多的辦公室政治,對於許多事情。他不得不去考慮,尤其是現在這個時候,他盡然沒有得到通知。

“電話是從外交大臣辦公室打來的!”

“哦……沒問題。”

像是明白些什麼似的,科爾的臉上突然露出了笑容。接着他又說道。

“好了,我想接下來我們也許得忙上一陣,也許來不及吃飯。”

“嗯?”

珍妮一愣,對於科爾先生的話,似乎有些不太理解。

她的不解卻是讓科爾微微一笑。

“這意味着,中國很有可能做出了讓步,這是一個好消息,珍妮。”

“狗狼養的!”

十幾分鍾後。在二樓的大使辦公室內,傳出了朱爾典厲聲怒罵,此時,他甚至都沒有脫去身上的大衣。他的臉上帶着怒容,更多的卻是濃濃的不滿。

“這個決定是倫敦絕不可能接受的。”

科爾冷冰冰的聲音在辦公室內響起。

“如果中國人堅持的話……”

不等他說完,喝了一杯威士忌酒的朱爾典卻說道。

“中國人告訴我,法國人同意交出廣州灣了!所以,他們希望我們交出香港!”

“即便是法國人做出了讓步。倫敦方面也不可能接受這個要求!”

科爾提醒着眼前的大使,必須要注意到這一點,儘管他獲得了倫敦的全權授權,但是。在一些問題上,倫敦同樣有着倫敦的堅持。

“沒有用。”

用手指輕輕摩挲着面頰。朱爾典在竭力使自己鬆弛下來。

“我費了不少口舌,好言勸說中國人應該考慮首先作出貢獻。等到戰爭結束之後,再同英國商討香港的歸屬問題,可是,現在看來中國人依然堅持他們三年前提出的條件,沒有幾個人讓他們發生改變。現在法國人的讓步,使得他們看到了希望,三年前,法國人提出的是隻有英國交出香港,他們纔會交出廣州灣,而現在,法國人卻主動提出了交出廣州灣。”

“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情?爲什麼我們會沒有任何消息呢?”

仰起臉瞅着大使,科爾的語氣中盡是不滿之意。

“英國爲法國付出瞭如此大的犧牲,可是最後關頭,法國人還是把英國的利益出賣了!”

“法國人已經沒有堅持下去的餘地了,戰爭進行了三年,法國早已筋疲力盡了,現在只是全靠着最後一口氣支撐着!”

此時朱爾典的聲音裡透出一絲苦澀的意味。

“這幫猴崽子精得很,他們想用廣州灣去換取法蘭西,還有阿爾薩斯和洛林,要知道,廣州灣不過只是租界地!”

“可是香港卻是由條約割讓給英國的,法國可以得到阿爾薩斯和洛林,可英國能得到什麼?”

長嘆一聲,科爾吐出心中深藏已久的怨懣。

“英國除去流盡了血液之外,還得到了什麼?”

“英國只得到了“日不落帝國”的榮耀!準確的來說是悍衛了“日不落帝國”的榮耀!”

大使的話,卻讓科爾冷冷一笑。

“倫敦的人們沉浸可以於那不列顛的自滿之中,但是我們卻不能!”

說着,他又看着大使說道。

“中國人是如何表態的。”

“只要我們同樣向他們交還香港、九龍、新界,他們就同意派出不少於一百個師前往歐洲,而且是一百個精銳師!”

這就是朱爾典爲什麼會急匆匆的在中國外交部就給科爾的秘書打來了電話,他需要同他做出一個決定,是否贊同中國的提議,如果他們兩人的意見一致的話,那麼他們可以向倫敦如實轉告中國的決定,同時,向倫敦轉達他們的意見。

“還有呢?”

在科爾看來,中國人不可能只提出一個軍事上的建議,同樣,他們也許還有其它的建議。

“他們還願意向英國提供債期不超過二十年的長期貸款,貸款總額不少於三十億華元,而且利率非常優惠……”

“這更像是我們轉身美國定貨的應急手段,他們只是拿本應該做出的讓步,換取倫敦並不願意交出的香港。”

“可不是嗎!”

朱爾典毫不掩飾的說道,但他接着又說道。

“不過就現在看來,或許,這是英國能得到的最好的回報了,至少倫敦會這麼以爲!”

“該死的!狗孃養的!”

科爾罵了一句,他總算是明白朱爾典爲什麼會罵出這一句話來了,中國人在合適的時候,作出了一個合適的讓步,而這個讓步,卻足以讓倫敦陷入兩難的選擇之中,是將殖民地交還給中國,還是拒絕他們的條件,拒絕那一百個精銳師和數十億華元的貸款。

無論倫敦做出任何決定,對於中國而言,都是百利而無一害。

“如果這樣的話,倫敦很有可能會接受他們的條件,不過他們會考慮到大使館的建議。”

朱爾典竭力使自己的語氣緩和些,然後他看着科爾說道。

“所以,科爾先生,我希望你能告訴我,你的選擇是什麼?”

一句話,朱爾典把問題踢給了科爾,無論如何,他們總要做出一個選擇。

“該死的老滑頭!”

朱爾典的話只讓科爾在心下嘟囔着,他知道朱爾典的意思,或許幾十年後,在朱爾典的回憶錄中會如此記錄這件大使。

“……在科爾參贊的建議下,我做出了……決定……”(未完待續。。)

第47章 理由第66章 總理官邸第20章 小算盤第26章 友誼第135章 對馬(中)第142章 輿論第5章 書房中第26章 友誼第78章 江東霸王鞍第71章 江船話第155章 截然不同的理想主義者第33章 交談113章 交易上求定閱第242章 戰地觀察第102章 上鉤第154章 阻斷第16章 北難南安第121章 魔鬼的末日第163章 觀察報告第146章 聖裁第105章 勞動者聯合報第219章 保障第75章 疲憊第182章 從廣東至上海第204章 臣子本份第120章 王國與國王第103章 他會放棄嗎?第81章 感恩戴德第111章 怒嘆第46章 歷史會證明第120章 江面與江畔第58章 現實問題第137章 到頭了第66章 取得!取得!第38章 交易第139章 限制第7章 談話第221章 你想當誰?第75章 一事相求第153章 波羅美拉尼亞灣的炮聲第159章 壯士斷臂第66章 取得!取得!第29章 陷害第208章 善哉、善哉第252章 解決第92章 衝動的代價又是準六千!!第118章 得願第153章 不離與不棄第251章 郵輪第21章 轉變第175章 湖南夜第171章 湘潭會第19章 外交第152章 私利與大義第82章 賞你個耳瓜子第64章 疾風掠草第141章 抉擇(下)第207章 四九城內外第116章 炮第15章 達累斯薩拉姆港第144章 威脅第260章 艱難的選擇第128章 國民的勝利第151章 說故事的人第208章 中日親善第103章 革命者的遠征第121章 魔鬼的末日第152章 現在,我們需要等待第148章 選擇第199章 無路可選第26章 友誼第210章 冷與熱第80章 人才第49章 中國需要一個獨裁者第51章 騙子的掩飾第109章 建設性的決定第94章 東京上海第63章 探詢第118章 是我……第270章 華北司令官的憂慮第51章 新月第190章 水師第106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146章 聖裁第53章 夢想第171章 利益第106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58章 我需要嗎?第38章 臣與君第97章 斥第107章 理念第201章 問題第145章 使館區第248章 內憂第77章 公平第63章 江畔第11章 希望第8章 德國人的鬱悶第162章 士爲何死,唯正義第19章 放映室
第47章 理由第66章 總理官邸第20章 小算盤第26章 友誼第135章 對馬(中)第142章 輿論第5章 書房中第26章 友誼第78章 江東霸王鞍第71章 江船話第155章 截然不同的理想主義者第33章 交談113章 交易上求定閱第242章 戰地觀察第102章 上鉤第154章 阻斷第16章 北難南安第121章 魔鬼的末日第163章 觀察報告第146章 聖裁第105章 勞動者聯合報第219章 保障第75章 疲憊第182章 從廣東至上海第204章 臣子本份第120章 王國與國王第103章 他會放棄嗎?第81章 感恩戴德第111章 怒嘆第46章 歷史會證明第120章 江面與江畔第58章 現實問題第137章 到頭了第66章 取得!取得!第38章 交易第139章 限制第7章 談話第221章 你想當誰?第75章 一事相求第153章 波羅美拉尼亞灣的炮聲第159章 壯士斷臂第66章 取得!取得!第29章 陷害第208章 善哉、善哉第252章 解決第92章 衝動的代價又是準六千!!第118章 得願第153章 不離與不棄第251章 郵輪第21章 轉變第175章 湖南夜第171章 湘潭會第19章 外交第152章 私利與大義第82章 賞你個耳瓜子第64章 疾風掠草第141章 抉擇(下)第207章 四九城內外第116章 炮第15章 達累斯薩拉姆港第144章 威脅第260章 艱難的選擇第128章 國民的勝利第151章 說故事的人第208章 中日親善第103章 革命者的遠征第121章 魔鬼的末日第152章 現在,我們需要等待第148章 選擇第199章 無路可選第26章 友誼第210章 冷與熱第80章 人才第49章 中國需要一個獨裁者第51章 騙子的掩飾第109章 建設性的決定第94章 東京上海第63章 探詢第118章 是我……第270章 華北司令官的憂慮第51章 新月第190章 水師第106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146章 聖裁第53章 夢想第171章 利益第106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58章 我需要嗎?第38章 臣與君第97章 斥第107章 理念第201章 問題第145章 使館區第248章 內憂第77章 公平第63章 江畔第11章 希望第8章 德國人的鬱悶第162章 士爲何死,唯正義第19章 放映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