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衣帶詔

呂布回到關上,打開揹包想要查看朱治將魂,揹包裡找了一圈也不見朱治將魂圖標,打開民心商城纔看到多了一欄朱治將魂的選購。

“沒掉將魂?只是激活了朱治圖標?”呂布還想故技重施,用朱治來嚇唬孫策,一看之下有點失望,難道這將魂掉落也是有機率?

朱治將魂:可花費五十萬民心召喚出朱治爲主公戰鬥一個時辰。

用五十萬民心換朱治戰鬥一個時辰?呂布除非瘋了纔會這麼做,直接將朱治將魂永久拉黑。連夏侯淵、夏侯惇兩員一流武將呂布都不打算用民心來購買,更不要說朱治。從價格上就能看出朱治果然是個小嘍囉,呂布殺了孫策一員大將的喜悅都沒有。

呂布從揹包裡拿出孫策的霸王槍揮舞了幾下,比張飛的蛇矛更不趁手,太重了,影響發揮。武器可不是越重越好,到了呂布這種程度,一把趁手的武器才能將武藝發揮到巔峰。

霸王槍:項羽、孫策專屬武器,裝備後攻擊增加6%。

“主公,可把這把大槍給我試試?”李大目見呂布又要變沒,慌忙上前說道。

“喜歡就拿去。”呂布自己留着除了觀賞,當燒火棍都沒人使得動。

“謝主公。”李大目接過去,手上一沉,慌忙使力纔沒砸到腳。用力揮舞幾下,臉都憋得通紅:“哈哈哈...真合手!”

聽到李大目暢懷大笑,一旁的張遼、臧霸滿頭黑線。

“你都舞不動,能殺敵?”呂布忍住大笑,板着臉說道。剛揮舞幾下就沒力氣了,還怎麼上陣殺敵?

“主公且放寬心。我日練夜練,終有一天會將這把大槍使得如同小刀。”李大目豪氣的說道,單論蠻力,他堪比呂布。

見呂布讚許的點頭,李大目朝身邊的死亡軍團吩咐道:“來兩個力大的,幫我扛槍。”

“...”關上大小將軍十分無語。

呂布看着李大目喜滋滋的讓人把霸王槍扛回他自己大帳,轉身看着正徐徐撤回大營的孫策大軍:“他們今日陣前折將,士氣低落,不知會拖延到什麼時候纔來奪關?”

“孫策大軍新敗,接連陣亡兩員大將,正是士氣低落之時,今夜可前去劫營。”張遼獻策說道。

“江東周郎豈非等閒之輩,必然會猜到我軍會半夜劫營,此計不成。”呂布否決張遼的提議,周瑜的才華不在諸葛亮之下,行軍打仗或許還比諸葛亮更勝一籌,呂布豈敢輕視周瑜。

“袁術有無動靜?曹操任命誰爲淮安、淮陰一地守將?打探清楚了嗎?”呂布問道。如果可以,他不想把陳矯放了,綁也綁在案几上讓他處理公文。呂布身邊識字的人太少了,現在他手下只有廣陵城,郡下其他縣治還沒派兵去佔領,也懶得去佔領,處理公文的人才都不夠,真將關中和西涼偌大的疆域拿下之後,更沒人管理。

“還沒得到任何消息。”

呂布走進中軍大帳,滿身泥土的蔣欽正被五花大綁跪在地上。呂布坐在主位上,威嚴的朝蔣欽問道:“可願降?”

“我呸!忠臣豈會事二主!呂布匹夫要殺要刮儘管來,某要是皺一下眉頭就不是一條好漢!”蔣欽一副捨身取義。

呂布可不在乎他忠義不忠義,對敵人他可不手軟,不過蔣欽只算一員猛將,在呂布眼中死活無所謂,他現在糧草有點入不敷出,留着和孫策換糧草纔好:“押往廣陵,等擊敗孫策之後,用來換糧食。”

呂布看也不看蔣欽一眼,回頭對堂下衆將吩咐道:“張遼聽令,你爲三門關主將,謹守此關,不要輕易出擊,守不住時往廣陵

城退。肖熊留下保護好張遼將軍,不得有誤。”

“末將領命。”張遼和肖熊領命回道。

“臧霸、魏越、李大目和本將回廣陵城聽候徐庶、陳宮二位軍師調遣。”

現在廣陵城內沒有值得託付的大將,呂布出城來三門關,只是爲了接應張遼和臧霸,不然他也不會輕易離開廣陵城。

——————————————————————

國舅董承見曹操大殿殺人,他正值與曹操爭權不利的局面,擔心曹操完全控制住朝堂再無他容身之地,等曹操大殿擅殺大臣一事過了十數天,風聲過去之後,董承假意進宮見天子。

出宮之後董承派人招來心腹種輯、吳碩,他對二人謊稱:“帝忌操專逼,乃密詔於吾,使結天下義士共誅之。”

種輯是長水校尉,深知曹操手握重兵,擔憂無法圖謀曹操:“惶懼不敢當,且兵又少。”

董承反駁說道:“郭汜數百之兵,壞李傕數萬之衆。曹賊專權,不尊帝旨,擅殺大臣,已生篡漢之心,我等身爲漢臣,世受皇恩,此應各舍三族,以報君恩。將軍麾下數千壯士足可爲國除賊,何懼有之?”

議郎吳碩依然覺得這是在把身家性命當兒戲:“我等人單勢孤,何以成大事?”

種輯心知吳碩說的是實話,就憑他們手中這點力量,根本就無法扳倒曹操,見董承是鐵了心想要扳倒曹操,建議道:“忠義之士,不可多得。若所與非人,則反相害矣。我與偏將軍王子服交好,他手握上萬大軍,可說來一同圖賊,大事可期。”

三人密議一番,取來白絹書名畫字立下義狀。

曹操聽說董承入後宮見劉協之事,心中惱怒,不知道董承又要給他出什麼幺蛾子,董承被他架空了權力,心中不滿,想要藉機奪權也不無道理。

“劉玄德去試探一下董承,看看他去後宮是爲何事。”曹操殺了宗正卿和議郎趙彥十分後悔,爲了劉備的事情他算是把滿朝忠於天子的文武大臣得罪了個遍,曹操叫來正在自家府邸裡種田的劉備說道。

劉備害怕曹操懷疑他有異心,從到了許昌之後,曹操不給他實權,只給他各種虛名頭銜。便專門在曹操送他的府邸裡圈了塊地學種菜,韜光養晦。曹操聽說劉備在家種菜,完全對劉備沒有一絲疑心,心中還暗暗自責未委劉備大任。

劉備領了曹操的命令,帶着關羽、張飛就朝董承的國舅府走去。

這幾日董承正在和王子服、種輯、吳碩三人商討如何圖曹操,忽聞門吏皇叔劉備相探,董承推諉說道:“告訴劉備,我生病了,不能接見。”

吳碩慌忙止住說道:“此人雖爲皇叔,今正依附曹操,實乃曹操派來刺探國舅動向的爪牙,若是推諉不見,曹操反心生疑。”

董承隨即出了密室,親自到大門外迎接劉備,遠遠的就躬身下拜:“承見過左將軍皇叔玄德公足下。”

董承將劉備迎上大堂,兩人禮畢之後分賓主落座,才問道:“不知玄德公造訪寒舍有何要事?”

“備受曹公所託,特來試探耳。”劉備毫不掩飾的將他來的目的說了出來,他背後站立的張飛、關羽盡是不解。

董承聽了,心中大定,看來曹操並不知道他的意圖,輕笑道:“曹丞相乃治國之能臣,上報聖恩,下扶黎明,國之棟樑,老臣閒暇一身輕,丞相何須試探耶?”

劉備轉變話頭,嗟嘆一聲:“汝非救國之人也!曹賊專權,擅殺大臣血濺大殿,吾尚氣滿胸膛;公與備乃國之至戚,備每每思曹賊欲效仿王莽,心憂祖宗基業,夜不能

寐。汝確猶自殆於酒色,而不思討賊,安得爲漢家救難扶災之人乎?”

曹操擅殺大臣,起因卻是劉備,劉備此時反而指責曹操,董承心下將信將疑,假裝驚呼:“曹丞相乃國之大臣,朝廷所倚賴,公何出此言?”

劉備做這麼多就是爲了能冠冕堂皇的離開曹操,曹操舉薦他之故才擅殺大臣,如果找不到一個天下人所信服的理由反叛曹操,那他以前經營的一世英名可真個毀了。

聽了董承所說的話,劉備怒發倒豎,咬破舌頭,流血滿口,怒指董承:“汝去歲以天子還洛陽、拒韓暹、曹洪,數度拼死護駕天子,吾以爲汝乃大漢忠臣。今曹賊殿上戳臣,以爲汝忠心不改,今見之不過一貪生怕死之徒,不足以論大事之輩。”

董承見劉備血水噴出,怒髮衝冠,一副爲天子忠心耿耿,不似有假,又擔心劉備是曹操派來的耳目,閉口不言。

劉備見董承不說話,心中拿捏不準董承到底有沒有大動作,只有天子託董承圖謀曹操,劉備纔可順勢反叛曹操,不然他反叛曹操不佔大義。董承不言語,劉備只好要回去覆命,告訴曹操,他幾番巧詐董承,董承無恙就行。

劉備邊走邊哭:“公乃漢庭國舅,備乃漢庭皇叔,故剖肝瀝膽以相告,公何不信?”

劉備哭得昏天暗地,似乎被悲憤抽空了力氣,雙腿一軟,跪坐在地上無聲哭泣。關羽、張飛慌忙將劉備扶了起來。

關羽倒杵青龍偃月刀,長嘆道:“國戚亦不肯盡忠討賊,何談滿朝文武,漢室休矣。”

董承見關羽發自內心的嘆息,爲之動容。此人一身忠義之氣,不似奸猾之人,忙出聲說道:“皇叔且留步。”

“吾所某之事甚大,滿城盡是耳目,不敢輕易視人。請皇叔勿怪。”

劉備聽了,大喜慌忙表態:“備願爲天子分憂。”

董承臉上出現一絲尷尬,緩緩說道:“吾欲廢伏後立舍女董貴人爲後,皇叔意下如何?”

“公何詐也?”劉備怒指董承。見董承根本就不信他,還藉口廢立皇后來搪塞他,劉備心知不下味猛藥,董承是不會把真正的想打算告訴他。劉備拔出腰間長劍,一劍當胸刺入,鮮血順着長劍沾滿手,血手直指董承:“國舅既不信,備便剖肝瀝膽昭示吾之忠心。”

董承見劉備血水滴落不停,臉色數變,沉思良久才道:“恐有詐,故相試耳。”

董承將劉備請入密室,將王子服、種輯、吳碩介紹給劉備認識。而後幾人暗中點頭認可劉備值得信奈,這才命人取來一根被火燒燬半截的玉帶,從中間抽出一書來,低聲在劉備耳邊咐道:“此乃天子衣袋血詔,皇叔請看。”

劉備鄭重的結果衣帶詔,假意觀看起來,他纔不管這詔書是真是假,只要董承說他是真的,那就是真的。他纔不會管爲何火只將衣帶燒了,沒將裡面的詔書一同燒燬。

劉備看完之後,跪伏在地,泣不成聲:“公既奉詔討賊,備敢不效犬馬之勞!”

董承再次取來白絹讓劉備也書名畫字立下義狀。劉備擔心董承還是防備他,找張飛要來水酒歃血爲盟。

劉備名分撈道了,他當然不會跟着這幾個無知之輩送死,現在得想個辦法離開曹操了,劉備心中一邊暗想,一邊勸告道:“曹操勢衆,我等勢微,切宜緩緩施行,不可輕泄!”

“玄德所言不虛,昭信將軍吳子蘭乃吳碩族親,眼下在關中,年底回都入覲復職,那時方可圖之。”

劉備當然不會和幾個死鬼扯皮,藉口胸口傷悶,回去見曹操覆命去了。

(本章完)

第一百一十章 欲進壽春第二二六章 血戰第二百九十九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四百九十三章 孫十萬要攻城第三百九十九 六萬大軍旦夕亡第四百三十五章 鼎足之戰(二)第十七章 計中計第三百六十六章 路遇‘王’平第二七零章 敗北第三百五十五章 攻破許昌第一百七十二章 賈詡反擊第二百零四章 定渭南第二百零九 徐州之戰第二十五章 偷樑換柱第四百零七章 曹操挖坑,劉備跳坑第四十一章招魂臺 (求收藏)第六十六章 回馬槍第九十章 張遼殺出第三百五十五章 攻破許昌第四百二十七章 佈疑陣第一百三十二章 陳宮偷城第三百七十四章 金城首戰第二七二章 鍾繇歸西第二三一章 攻城第三百七十三章 十萬鐵騎出蕭關第八十章 高順破孫權第一百五十四章 故人之子第三百八十八章 西涼步兵?第三百八十七章 擊退馬超第二百二十章 先滅士氣第四百一十五章 內水爭岸第一百六十六章 民心依附第三百零四章 嫁禍黃忠第四百八十四章 周瑜襲營第二一三章 攻打陳倉第二百八十四章 英雄救百姓(第四更)第四百零七章 曹操挖坑,劉備跳坑第二百二十章 先滅士氣第二百零八 魏延奇計定關中第三百八十九章 馬超敗走第一百二十七章 騎兵對決第四十三章 單槍匹馬第三百一十五章 蔡昭姬第四百六十三章 決一死戰第四百三十七章 鼎足之戰(四)第一百一十一章 豬隊友車騎將軍第二七一章 鍾繇西歸第二十章 大漢忠臣呂奉先第一百六十八 疲憊之師第三百九十三章 神級閃避第二三九章 陸遜定計破長安第三百二十一章 八路大軍齊殺出第二十四章 民心商城第三百零六章 有子呂騎雲第三百五十章 敗走嵩山第二三三章 陳倉守城戰第六十六章 回馬槍第二七八章 坑爹孩子第三百五十二章 兵臨許昌第四百四十五 分屍許褚第二三九章 陸遜定計破長安第二百零六章 詐長安第二二四章 陷阱第二十五章 偷樑換柱第三百八十七章 擊退馬超第三百五十六章 血洗許昌第一百六十章 設計坑劉表第一百九十二章 擒黃忠第二百零九 徐州之戰第三百一十九章 火燒單于庭(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舉薦劉曄第二百零二章 賒賬的呂蒙第三百三十二章 計取上黨第三百零七章 重甲騎第二百九十六章 汗血騎逞威第二一四章 破陳倉第二七零章 敗北第三百九十八章 抗打沙包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城失利第三百二十七章 突襲晉陽第二一五章 瑣事第七十二章 長溝決戰 (下)第一百零九章 納妾第十五章 天下豪族皆是敵第六十六章 孫策要北伐第一百三十五章 劉曄謀呂布第一百章 算敵第四百七十二章 孫十萬御駕親征第二十二章 暗潮洶涌第二百九十三章 諸葛亮跑了第三百四十八章 下襄城第四百三十八章 鼎足之戰(五)第三百五十二章 兵臨許昌第四百二十五章 火燒蠻兵第二一二章 主動投誠第九十六章 被抓現形第六十章 單弓退強敵第三百六十五章 姜維第四百四十章 火燒糧草
第一百一十章 欲進壽春第二二六章 血戰第二百九十九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四百九十三章 孫十萬要攻城第三百九十九 六萬大軍旦夕亡第四百三十五章 鼎足之戰(二)第十七章 計中計第三百六十六章 路遇‘王’平第二七零章 敗北第三百五十五章 攻破許昌第一百七十二章 賈詡反擊第二百零四章 定渭南第二百零九 徐州之戰第二十五章 偷樑換柱第四百零七章 曹操挖坑,劉備跳坑第四十一章招魂臺 (求收藏)第六十六章 回馬槍第九十章 張遼殺出第三百五十五章 攻破許昌第四百二十七章 佈疑陣第一百三十二章 陳宮偷城第三百七十四章 金城首戰第二七二章 鍾繇歸西第二三一章 攻城第三百七十三章 十萬鐵騎出蕭關第八十章 高順破孫權第一百五十四章 故人之子第三百八十八章 西涼步兵?第三百八十七章 擊退馬超第二百二十章 先滅士氣第四百一十五章 內水爭岸第一百六十六章 民心依附第三百零四章 嫁禍黃忠第四百八十四章 周瑜襲營第二一三章 攻打陳倉第二百八十四章 英雄救百姓(第四更)第四百零七章 曹操挖坑,劉備跳坑第二百二十章 先滅士氣第二百零八 魏延奇計定關中第三百八十九章 馬超敗走第一百二十七章 騎兵對決第四十三章 單槍匹馬第三百一十五章 蔡昭姬第四百六十三章 決一死戰第四百三十七章 鼎足之戰(四)第一百一十一章 豬隊友車騎將軍第二七一章 鍾繇西歸第二十章 大漢忠臣呂奉先第一百六十八 疲憊之師第三百九十三章 神級閃避第二三九章 陸遜定計破長安第三百二十一章 八路大軍齊殺出第二十四章 民心商城第三百零六章 有子呂騎雲第三百五十章 敗走嵩山第二三三章 陳倉守城戰第六十六章 回馬槍第二七八章 坑爹孩子第三百五十二章 兵臨許昌第四百四十五 分屍許褚第二三九章 陸遜定計破長安第二百零六章 詐長安第二二四章 陷阱第二十五章 偷樑換柱第三百八十七章 擊退馬超第三百五十六章 血洗許昌第一百六十章 設計坑劉表第一百九十二章 擒黃忠第二百零九 徐州之戰第三百一十九章 火燒單于庭(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舉薦劉曄第二百零二章 賒賬的呂蒙第三百三十二章 計取上黨第三百零七章 重甲騎第二百九十六章 汗血騎逞威第二一四章 破陳倉第二七零章 敗北第三百九十八章 抗打沙包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城失利第三百二十七章 突襲晉陽第二一五章 瑣事第七十二章 長溝決戰 (下)第一百零九章 納妾第十五章 天下豪族皆是敵第六十六章 孫策要北伐第一百三十五章 劉曄謀呂布第一百章 算敵第四百七十二章 孫十萬御駕親征第二十二章 暗潮洶涌第二百九十三章 諸葛亮跑了第三百四十八章 下襄城第四百三十八章 鼎足之戰(五)第三百五十二章 兵臨許昌第四百二十五章 火燒蠻兵第二一二章 主動投誠第九十六章 被抓現形第六十章 單弓退強敵第三百六十五章 姜維第四百四十章 火燒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