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望鄉臺(中)

bookmark

池田中一帶着黑衣教士下到石洞的時候,洞裡已經橫七豎八地躺滿了日本士兵的屍體,石壁上青藍色光芒大盛,整個石洞較黑暗中顯得更加鬼氣森森。

塵霧早已散盡,石洞深處的朱漆大門前站立着兩個人影,整個洞中似乎只有這兩個人才是活物了。

地面上的日本兵源源涌至,默不作聲地排列在池田中一的左右。這些習慣於在戰場上拼殺的第一軍的士兵,雖然願意爲天皇陛下賣命,但並非不愛惜自己的生命,很多士兵身上都有着驅邪避兇的護身符,只可惜大概是水土不服的原因,這些護身符全然無用,在戰場上死亡的日本士兵越來越多。這些士兵在異國殺人放火,最怕的就是死在這片自己行兇作惡的土地上,淪爲異鄉鬼魂。他們以爲只要屍身回國,靈魂就能回到家鄉,所以在作戰中不肯棄屍,不願就地埋葬,寧願把屍骨燒成灰燼裝進骨灰罐裡帶回,八年抗戰中,就地掩埋的鬼子屍首很少,其原因就是和日本人的這種信仰有關。

池田中一認得石壁上的戮魂道符,這些黑符咒可以對生人的魂魄施加影響,但效果緩慢,石洞中迅即喪亡的皇軍士兵不可能來自這些戮魂符的詛咒。死亡士兵的屍身並無外傷,卻是一擊斃命,自然是那個中年茅山道士所爲。“格殺勿論!”,他一擺手,身後的黑衣教士已結成圓圈形狀,向中年道士急捲過去,轉眼間就把他困在中央。這種四符太極陣法是神道教從高麗密宗學來,以衆擊寡,對付單個的術法高深人士極爲有效。圓圈猶如太極,內中萬般殺伐,乾坤坎離四方位猶如鐵壁,在四周對中間的目標進行點殺。那中年道士猝不及防,在四符太極陣中間似乎有點驚慌失措。

池田中一微微冷笑,那三個逃走的中國人應該就在這朱漆大門裡面,皇軍人多勢衆,今日已成翁中捉鱉之勢。不怕他們逃得出去。想到這裡,池田中一不覺有些激動起來,那符上描繪的成仙儀式,或許就在那朱漆大門裡面吧。

不知道自己成仙后,天皇陛下和那些內閣大臣會不會爭搶着來接見自己呢?

又或許成仙后地自己,對這些世俗的高官厚祿並不那麼在意了吧?

池田中一想了又想,忍不住又要微笑,但他只流露出半個笑容。笑意就在嘴角凝固住了。

這種四符太極陣法已把中年道士困住,眼見就要一舉而擒時候,“砰”的一聲巨響。位於坤位的黑衣教士頭部爆裂了。

爆裂的頭部猶如炸開的煙花,呈放射狀向四周散落,隨之噴出的是五臟六腑的碎片。這不是外部產生地重壓。而是黑衣教士的身體內部產生了內爆,更爲恐怖的是。這個無頭無內臟的黑衣教士居然並沒有立即死亡,依然在坤位不停地走動,彷彿被人控制了靈魂,轉眼間人鬼殊途,成了一具殘缺不堪的行屍。

四符太極陣法不再運轉,所有的黑衣教士都停住了身形。在一起並肩戰鬥過的人突然間喪亡,而且喪亡的如此慘烈詭異,這讓每個人地臉上都呈現出悲傷和恐懼神色。

慘死的黑衣教士是四符太極陣的首領。居於陣法地樞紐地位。在這羣黑衣教士裡術法最爲精深。四符太極陣是高麗密宗的不傳之秘,依這座陣法。他們配合軍隊的掃蕩,在關內關外剿滅過不少中國地大術士。這些中國的術士不乏精深廣遠之輩,但被四符太極陣圍困後,始終找不到破解之道,終至力竭而死,其中原因是他們始終參不透這種陣法地奧秘。四符太極陣雖然創自高麗,其淵源卻來自中國最早的伏羲太極圖。相傳伏羲“河圖旋太極”,最早只推演出四卦,乾坤坎離分別代表東西南北四個方位,並非後來摻雜了更多玄虛的易學八卦。伏羲時代是中國的母系氏族時期,遠古人類尚陰,以陰爲首,“萬物化生,玄妣之門”,伏羲作卦,自然也是以坤爲首。這種四個卦符的太極圖又稱璇璣圖,實際上是我國八卦的最原始形態。

被剿殺的術士們道法高深,怎會認不出這種極尋常的太極陣法?只是他們再也想不到四符太極陣法地樞紐竟是坤位,出手攻擊總是奔陣法地乾位而來,結果往往徒勞無功。日本人狡詐異常,自高麗學得這套陣法後又加以改進,他們目的明確,極富針對性,對中國道術後來以乾爲首,男尊女卑地觀念有着深刻了解,這種觀點形成的痼疾和弱點正是他們對付中國道士的最佳切入點。四符太極陣法改進後,位於乾位的黑衣教士不過是一隻掩飾很好的屍傀儡,中國術士噬魂奪魄的攻擊術法對它根本無效。雖然屍傀儡並不參與攻擊,卻牽制了所有被攻擊者的注意力,迄今爲止,從沒有一個術士能夠逃出這套陣法的圍困。

然而現在,在這個並不起眼的石洞裡,一向所向披靡的四符太極陣被破掉了,秘密已經顯露,這種陣法從此不再是一種無敵天下的剿殺工具了,而且隨時有被反噬的可能,一種巨大的未知的恐懼感驟然襲來,徹底粉碎了這些黑衣教士的戰鬥信心。

青藍色光芒明滅不定,那隻恐怖的黑色人影正在緩緩收回手中的黑色鐵鏈。剛纔正是這條鐵鏈自地面由下而上,擊殺了位於坤位的黑衣教士。黑白無常,各負其責,白無常奪魂,黑無常散魄,那黑衣教士並未被奪取三魂,所以並沒有真正死亡。無常之說,起源於中國道教,漸漸流傳於民間,成爲所謂地獄中的死亡使者,其實道士們臆造出黑白無常的目的,不過是渲染自身術法的神秘和功效而已,他們本身就並不相信。這兩隻無常鬼是術法高深的道士爲修仙(煉魂)製作的金童玉女,只不過製作的比屍傀儡更加精巧而已,世上本無鬼神地獄,無常之說更是荒唐滑稽。

池田中一又驚又怒,他一直以爲那個中年道士纔是真正的大敵,對侍立在一旁的黑色人影並沒有放在心上。這人影來自墳地下的石洞,充其量是那中年道士術法控制的屍傀儡,怎能有這麼大的能力,一眼認出坤位纔是這座四符太極陣的樞紐?

池田並不知道,茅山控屍術製作的這隻黑無常(金童),確是不能辨認出四符太極陣法的樞紐位置,但它卻能認出乾位並非陣法的要害。憑着屍傀儡殘存的本能,它能感覺出在乾位上活動的東西和它同屬一類,並非真正的活物,不具備和相合的靈魂,它的鎖魄鐵鏈對乾位的攻擊自然就不會有什麼效果,所以它轉而攻擊坤位上的敵人。那黑衣教士被它的鐵鏈擊中後,魂魄被硬生生分開,並在體內引發了內爆。

中年道士喘息稍定,對黑無常出手相助也是大感驚奇,隨即便明白了其中道理。這黑無常的製作者也是茅山道士,屍傀儡對掌握控屍術的道者會生有一種本能的親近,只可惜那隻白無常被太常師姐破壞掉了,不然這黑白無常勾魂索命,對這些日本人倒是一個極大的威脅。

黑衣教士們紛紛後退,一小隊日本兵跨前一步,在地上支起了幾門小炮。中年道士從未見過日本人的重型武器,現在看見日本士兵一個個跪在地上,心下好生奇怪。他轉身推了幾推身後的朱漆大門,那門卻似生根一般紋絲不動。

中年道士心中大怒,正要開口痛罵門內忘恩負義的一對狗男女,突然間耳邊一陣轟鳴,眼前一片火光,一身道袍已被密集的彈片割裂成絲絲碎片,回頭看時,黑無常已被轟擊的蹤跡全無,空氣中隱隱傳來波動,那是它體內被鎮壓數百年的魂魄已然逃離。

震耳欲裂聾的爆炸聲響起,中年道士已貼在石壁的頂部,幾發炮彈轟擊在朱漆大門上,大門並沒有碎裂,但門四周的石牆卻倒塌了,咆哮着的水聲傳來,裡面的奇異景象暴露在日本人的眼前。

所有的日本人都驚呆了,誰也沒有想到在這個墳地下面的石洞裡,不但有樓臺亭閣,還會有奔騰不息的河流。池田中一更是驚疑,這河水酷似消失的深水潭水,難道這石洞竟然和那處深水潭連接在一起麼?更讓他驚異地是,河對岸的樓臺刻繪着三垣宮的形狀,其中紫微垣中的北斗被一圈戮魂符圍住,發出青藍色的光芒,這正是他夢寐以求的修仙道場。

池田中一雖然精研中國的道教,但只囿於學術上的研究,對於中國民間的道術符等並不清楚。他知道中國的地獄傳說,但對眼前上寬下窄,上下殿有七級陡梯相連的平臺建築只是好奇,並不認識這是傳說中的望鄉臺式樣。

“望鄉臺上鬼倉皇,望眼怔怔淚兩行。妻兒老小偎柩側,親朋濟濟聚靈堂。”傳說望鄉臺是亡魂眺望陽間的地方。中國的絕大多數地方對殯葬時的儀式並不講究,但對死者五七時的儀式最爲看重,只因爲五七那天才是亡魂登上望鄉臺,回頭最後一次看見陽間親人的時候。

池田中一如果瞭解這些傳說,或許能在心中警醒一下,望鄉臺接納的只是亡魂,怎能在此修證真仙?日本人在異國的土地上早犯天譴,這望鄉臺的含義對他們來說本就不吉。只是他求仙心切,即便知道這些含義,怕也要置若罔聞,孤注一擲了。

第八十一章 扶乩第六十二章 亡靈之軀第四十二章 神鴉社鼓(中)第七章 失魂引第四十二章 道妖(下)第二十章 轉世第七十九章 蛇化鳥(下)第九十三章 秋墳鬼唱鮑家詩(上)第六十二章 亡靈之軀第四章 火葬場第七十五章 棺解(上)第二十二章 鎮嶽宮第四十九章 血光之災(上)第六十七章 白衣拜相(上)第六十八章 白衣拜相(中)第五章 少女太常(下)第二十三章 千葉白蓮玉井下第四十一章 道妖第二十六章 身外化身第二十七章 勞燕分飛第二十九章 客棧中(下)第六十六章 靈鍾東應第十四章 願得此生長報國第五十九章 鬥法(中)第九十四章 秋墳鬼唱鮑家詩(下)第六十八章 開宗立派(中)第七十四章 煉屍丹(中)第六十四章 胎養之功第六十六章 靈鍾東應第三十二章 順逆陰陽(下)第八十一章 扶乩第八章 金童玉女第九十一章 世間利鈍非偶然(中)第三章 往生咒2第六十一章 危局之僞第四十章 道是有情卻無情第七十八章 棺解(下)第六章 紅紗劫第七十一章 丹陽金第七十六章 遊棺第五十二章 百棺之地(下)第十八章 桐花萬里丹山路(中)第八章 〈琴心三疊〉之白棺材第三十二章 茅山黑巫第九十八章 迷惘之看墳人往事(下)第十六章 新娘子第三十六章 靈魂離體第五十四章 如花和尚第四十九章 遇合有數第七十四章 煉屍丹(中)第七十七章 棺解(中)第三十一章 再見勝光第六十六章 靈鍾東應第六十七章 開宗立派(上)第四章 火葬場第六十七章 白衣拜相(上)第二十二章 鎮村之寶第十一章 望鄉臺(下)第八十六章 山嬈第二十一章 假象第六十四章 張鐵嘴之死(上)第十三章 邵大師2第三十四章 投胎奪舍(中)第七十四章 煉屍丹(中)第三十八章 玉石之光第八十七章 龍虎山第六十六章 張鐵嘴之死(下)第五十七章 守屍鬼(下)第三十一章 順逆陰陽(中)第六十章 文君當壚(下)第四十一章 道妖(中)第六十五章 張鐵嘴之死(中)第四十七章 此心如玉明似月(下)第二十三章 千葉白蓮玉井下第四章 少女太常(中)第十八章 桐花萬里丹山路(中)第七十章 白衣女人第六十五章 銅山西崩第五十二章 梅花信風第四十一章 道妖(上)第十二章 留取丹心照汗青第八十六章 靈寶三奇第四十二章 神鴉社鼓(中)第七十九章 蛇化鳥(下)第七十八章 棺解(下)第七十三章 吉凶轉換第七十三章 吉凶轉換第十七章 魚龍居第八十四章 鬼掩天羅(中)第六十六章 靈鍾東應第七十二章 陰陽貴人(下)第二十九章 客棧中(下)第七十四章 煉屍丹(中)第八十五章 鎖魂屍第三十一章 順逆陰陽(中)第三十五章 投胎奪舍(下)第四章 少女太常(中)第二十九章 兩個人的客棧(下)第四十五章 此心如玉明似月第十四章 大開剝
第八十一章 扶乩第六十二章 亡靈之軀第四十二章 神鴉社鼓(中)第七章 失魂引第四十二章 道妖(下)第二十章 轉世第七十九章 蛇化鳥(下)第九十三章 秋墳鬼唱鮑家詩(上)第六十二章 亡靈之軀第四章 火葬場第七十五章 棺解(上)第二十二章 鎮嶽宮第四十九章 血光之災(上)第六十七章 白衣拜相(上)第六十八章 白衣拜相(中)第五章 少女太常(下)第二十三章 千葉白蓮玉井下第四十一章 道妖第二十六章 身外化身第二十七章 勞燕分飛第二十九章 客棧中(下)第六十六章 靈鍾東應第十四章 願得此生長報國第五十九章 鬥法(中)第九十四章 秋墳鬼唱鮑家詩(下)第六十八章 開宗立派(中)第七十四章 煉屍丹(中)第六十四章 胎養之功第六十六章 靈鍾東應第三十二章 順逆陰陽(下)第八十一章 扶乩第八章 金童玉女第九十一章 世間利鈍非偶然(中)第三章 往生咒2第六十一章 危局之僞第四十章 道是有情卻無情第七十八章 棺解(下)第六章 紅紗劫第七十一章 丹陽金第七十六章 遊棺第五十二章 百棺之地(下)第十八章 桐花萬里丹山路(中)第八章 〈琴心三疊〉之白棺材第三十二章 茅山黑巫第九十八章 迷惘之看墳人往事(下)第十六章 新娘子第三十六章 靈魂離體第五十四章 如花和尚第四十九章 遇合有數第七十四章 煉屍丹(中)第七十七章 棺解(中)第三十一章 再見勝光第六十六章 靈鍾東應第六十七章 開宗立派(上)第四章 火葬場第六十七章 白衣拜相(上)第二十二章 鎮村之寶第十一章 望鄉臺(下)第八十六章 山嬈第二十一章 假象第六十四章 張鐵嘴之死(上)第十三章 邵大師2第三十四章 投胎奪舍(中)第七十四章 煉屍丹(中)第三十八章 玉石之光第八十七章 龍虎山第六十六章 張鐵嘴之死(下)第五十七章 守屍鬼(下)第三十一章 順逆陰陽(中)第六十章 文君當壚(下)第四十一章 道妖(中)第六十五章 張鐵嘴之死(中)第四十七章 此心如玉明似月(下)第二十三章 千葉白蓮玉井下第四章 少女太常(中)第十八章 桐花萬里丹山路(中)第七十章 白衣女人第六十五章 銅山西崩第五十二章 梅花信風第四十一章 道妖(上)第十二章 留取丹心照汗青第八十六章 靈寶三奇第四十二章 神鴉社鼓(中)第七十九章 蛇化鳥(下)第七十八章 棺解(下)第七十三章 吉凶轉換第七十三章 吉凶轉換第十七章 魚龍居第八十四章 鬼掩天羅(中)第六十六章 靈鍾東應第七十二章 陰陽貴人(下)第二十九章 客棧中(下)第七十四章 煉屍丹(中)第八十五章 鎖魂屍第三十一章 順逆陰陽(中)第三十五章 投胎奪舍(下)第四章 少女太常(中)第二十九章 兩個人的客棧(下)第四十五章 此心如玉明似月第十四章 大開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