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可能不知道孫振益是誰。
那蕭奇如果提一個人,以及他和孫振益的關係是什麼,那大家夥兒就知道了。
這個人叫做馬耘,在創建阿利巴巴的時候,到處找人投資的楊志遠一開始還有些看不上,但當馬耘遇到孫振益時,孫振益只聽他說了不到10分鐘,就已經拍板要入股阿利巴巴了。
而且他還不像楊志遠那麼的小氣,正是他鼓勵阿利巴巴大膽的、快速的‘花’錢,並且提供充足的資金,馬耘纔有那個心氣兒發展阿利巴巴。
甚至於以後成立陶寶網,和ebay死磕的時候,也是因爲有孫振益的支持,才得以那麼順利的把ebay幹‘挺’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孫振益是馬耘踏入互聯網行業的導師。
只不過在以後,馬耘這個天生有大才、歪才的人物,經過了華國市場的磨礪,反過來超過了孫振益罷了。
但孫振益手中阿利巴巴集團30%的股份,卻一直握在手中,從來沒有賣回給阿利巴巴的意思,這讓馬耘傷透了腦筋,卻又無可奈何。
按照2013年年底對阿利巴巴的估值來計算,起碼這30%的股份就要價值450億美金,比現在軟銀集團整個兒的市值都要高。
等到2013年,軟銀集團的市值突破了890億美金,其中多半的緣由,也要落在這阿利巴巴的股票上。
蕭奇並不喜歡軟銀集團,更不可能跑到日本來控制他們的電信、移動通話業務,他看中的唯有孫振益手中的阿利巴巴股票而已。
前世馬耘幾乎到了每週跑到日本,和孫振益商量贖回股票的意願,但孫振益都沒有同意,在國內叱詫風雲的電子商務老大,在孫振益面前可謂是無計可施。
不過相對於馬耘,蕭奇卻是有很多優勢的。
首先,馬耘是辛辛苦苦把陶寶網做得佔據華國市場80%的份額後。纔去找孫振益,那時候白癡都能看出來陶寶網和資付寶的不可抵擋的泰勢了,孫振益怎麼可能賣掉股份?
現在則是不一樣,陶寶網還在緩慢的經營,沒有經過2008年之後經歷經濟危機的爆發,沒有網絡時代到來,華國網民的購物習慣改變……馬耘現在還只是一個很出‘色’的商人,遠遠沒有達到日後他互聯網商貿教父的高度。
孫振益此時也只是很看好阿利巴巴和陶寶網,並不是完全的不能割捨。
之前蕭奇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
他一開始就給楊志遠開了100億美金的天價來購買40%阿利巴巴的股份,以他今時今日的地位。這不明擺着告訴別人。他非常非常看好阿利巴巴嗎?
要是換作其他美國人還好。反正他們也不求最大利益,爆賺了就可以放手,但偏偏遇上的是一個固執倔犟的楊志遠,所以100億美金的天價不但沒有起到好的作用。反而讓楊志遠覺得,自己手中的阿利巴巴股份乃是無價之寶。
現在回想起來,如果蕭奇從15億開始報價,然後慢慢的磨,說不定100億就能下來。
但重生之後,也沒有如果。
蕭奇只能吸取教訓,重新佈局之外,在孫振益這邊也要小心謹慎。
要知道,孫振益是比楊志遠更加自戀、更加固執的暴君。甚至於楊志遠都不能和他比較,因爲孫振益自始至終都掌握着軟銀集團,而楊志遠前前後後被趕了幾次下去。
然後第二點,孫振益既然是這麼謹慎又想要把控一切的人,蕭奇和他正常的談買賣。那就沒有什麼可能‘性’了。
特別是孫振益是以日本樂天商城作爲模板,去看待的阿利巴巴。
想想樂天商城在日本不可一世的情形吧,比日本人口多了十幾倍,地域寬廣了二十幾倍的華國市場,該是多麼的讓人心馳神往吧。
況且孫振益自始至終都沒有缺過錢,想用金錢來‘誘’‘惑’他賣出股份,可能‘性’仍舊很低。
那麼就只有硬碰硬了。
蕭奇的打算很簡單,手裡握有軟銀集團的股份後,再和孫振益談。
孫振益手裡有20.9%的軟銀集團股份,這在日本的上市株式會社來說,簡直就是一個無比巨大的比例,這也保證了孫振益在軟銀集團的地位。
可在這個世界上,除了中東石油富豪,以及某些隱藏起來的世襲家族之外,沒有一個人可以和蕭奇比錢多。
軟銀集團如果不是上市公司,那還比較難辦一點,既然它是上市公司,那麼在談不攏的情況下,蕭奇直接來惡意收購,直到51%的股份爲止,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
不就是‘花’錢擡價買股票嘛!
有着‘花’旗的幫忙,蕭奇還可以用更少的錢來達到自己的目標。
到了那個時候,孫振益的股份都比蕭奇低,他還牛什麼?
爲了不喪失掉軟銀集團的控制,他只有服軟,把阿利巴巴的股份賣給蕭奇。
或許有人要問了,如果蕭奇掌控了51%的股份,怎麼不以絕對控股股東的身份,直接宣佈把阿利巴巴的股份賣給仙‘女’公司呢?
在這個世界上,其實並不是51%就能爲所‘欲’爲的,那只是在一般的情況下。
如果涉及到了非常嚴重的事情,管理層和控股大股東發生天大的分歧矛盾,必須要通過三分之二的股東贊成,才能讓決議生效。
也就是說,如果軟銀集團的第一股東蕭奇執意要賣阿利巴巴的股份,那麼孫振益直接可以召開股東大會,讓大家來公投——你覺得那些日本人,是相信孫振益好一點,還是相信蕭奇好一點?
甚至於,如果蕭奇買到了66.7%的股份,那也沒有用。
孫振益可以向日本的證券監管部‘門’、經濟產業省等等相關的職權部‘門’提出申請,以非法損害中小股東爲名,要求宣佈蕭奇的決定無效,然後日本人一起慢慢的來折騰蕭奇,不讓他退出軟銀公司就誓不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