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回京

秦瓊也知道將李靖這麼輕鬆的放走很是可惜,當時兩人在一起慷慨激昂的討論天下大勢,切磋兵法,兩人可以說是莫逆之交。

但是李靖也是心高氣傲,二十多年過去了,秦瓊已經從一員七八品的小將成爲了當朝從一品的大員,加上楊廣的信任,可以說是權傾天下。可是李靖還僅僅是一個從六品的知縣。

李靖絕對不會覺得自己比秦瓊差多少的,唯一有一點遺憾的就是他的武藝無法與秦瓊相比。可是作爲一軍統帥來說,這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但是現在兩人之間的差距已經太大了,李靖從心底還是覺的有些不服氣的。若是前去投靠秦瓊的話,李靖那顆高傲的心是絕對受不了的。在當時的情況下,秦瓊勢必無法勉強李靖來自己這裡,現在就算是想強行綁來都沒有機會了。

聽到秦瓊對徐茂公的評價之後,秦懷玉對魏徵也是相當的期待,問道:“父帥,徐茂公如此不凡,魏徵向來也是不凡,不知那魏徵的才能又如何?”

秦瓊笑着說道:“想要打天下,徐茂公這樣的人就絕對不能少,但是在天下平定之後,更加需要的則是魏徵這樣的人。

如果說徐茂公是吳起一般地人物的話。那魏徵就是關龍逢一般的人物。更重要的是,魏徵的大局觀極爲的卓越,瓦崗寨能夠發展到現在這個程度,魏徵可以說是功勞最大的。”

如果說秦懷玉剛纔是興奮的話,現在就是狂喜了。身爲一個人,就肯定有犯錯的時候,沒有人能夠一輩子不做錯事。

如果是一般人做錯事還沒有什麼大問題。但是如果帝王做錯事,那就會相當地嚴重,甚至會讓一個國家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既然犯了錯,那就需要改正,可是如果沒有人指出來的話,正常人一般情況下是察覺不到自己所犯的錯誤的。

如果是普通人的話,自然會有師長、朋友來指出他犯錯的地方。但是帝王犯了錯誰來指出來?沒有幾個人有這樣的單子的,這時候就需要正直的,不會畏懼帝王的威嚴,爲了百姓江山可以將自己地性命放在一邊的諍臣來將帝王的錯誤之處指出來。\\/*\這也就是國有諍臣。不亡其國的道理。

夏桀殺死了關龍逢,商紂殺死了比干。最終大夏與殷商都亡國了,可以看出諍臣對一個國家、王朝地重要性。

秦懷玉不認爲自己會有夏桀那樣的荒淫,如果能夠有一位像關龍逢這樣的爲政呆在自己地身邊。那麼自己一定會很少犯錯。

心中對魏徵也是比徐茂公更高看了一分,並不是說徐茂公才能不如魏徵,而是魏徵這樣地人更加的難得而已。

看到秦懷玉極爲地興奮。秦瓊微微笑了一下。說道:“你若是想要爭奪天下,這兩位你是絕對不能放過的。不過你若是現在改變主意。想要成爲大隋地忠臣,爲父也是相當的高興。”

隨即自嘲地笑了一下說道:“那個位置畢竟是相當誘人的。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坐在那個位置上的害處。你已經準備了一年了,想來是已經想的很通透了。現在想要讓你改變主意也是圖費力氣。你下去吧。爲父我說的話,你都要記清楚。”

秦懷玉見父親的精神也是有些不好,便點點頭退了出去。

秦懷玉出去之後,張毅走進來說道:“大都護,您也早點休息吧。”

秦瓊輕嘆一口氣說道:“張毅,懷玉所做的事你們都是知道的吧。”

張毅遲疑了一下方纔說道:“是,大都護,卑職等人都是知道的,欺瞞了大都護,請大都護責罰。”

秦瓊擺擺手說道:“你既然已經做了,還會害怕我責罰嗎?”看到張毅有些尷尬,秦瓊笑了笑說道:“對於懷玉的事,你說說你的看法吧。”見張毅有些踟躕,秦瓊便接着說道:“不要有顧忌,直接說吧,你們既然選擇了支持懷玉做這樣的事,那一定就有你們的想法。”

見秦瓊確實是讓自己說,張毅便也不再推辭,直接說道:“大都護,您這些年來身處高位,需要處置的事也是越來越多,每天都沒有多少多餘的時間。

這也就造成大都護你和普通百姓接觸的時間越來越少,想要和以前一樣,有時間出去和普通百姓說話是不太可能了。\\*\也使得您不太清楚您在西域的聲望。

將您在西域的聲望稱之爲萬家生佛那是一點都沒有誇張,雖然您嘴上不說,但是想必您自己也是很清楚的,大隋支撐不了多少時間了,改朝換代是一定會發生的。既然一定會發生,我們爲什麼不支持大少呢?”

秦瓊搖搖頭說道:“我西域的實力雖然說不弱,單獨與任何一家諸侯比較起來,我們都要強大不少,但是其他人都不是傻子,都能夠看到我們西域的強勢,他們一定會聯合起來對付我們。

縱然以西域的強勢也是支撐不了多少時間的。”

張毅楞了一下,接着說道:“大都護,卑職沒有什麼才能看不清楚。可是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王、高士廉他們都是有大才能的人,難道他們也看不清楚嗎?既然這麼做了,那麼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王、高士廉這幾位大人一定會有他們自己地想法。或者辦法的。”

秦瓊想了想,擺手說道:“你下去吧,我要休息了。”

“諾!”張毅答應一聲,轉身出來帥帳。

秦懷玉回到自己的帥帳之後,是相當的興奮,一晚上沒有睡着,一直到第二天行軍路上,秦懷玉也是處在極度的興奮之中。

裴元慶看着在自己身邊,一直咧着嘴笑的秦懷玉。卻是極度的納悶。不知道秦懷玉昨天晚上捱了罵,現在怎麼還會這麼的興奮。

秦懷玉一邊笑着應付身邊的裴元慶,一邊在心裡想着昨天晚上秦瓊對他所說地一番話,突然看到前方正在一起說話的徐茂公與魏徵,想起昨天晚上秦瓊所說的東西,便催馬來到徐茂公與魏徵身邊。

“兩位先生昨晚休息的可好?”秦懷玉笑語盈盈的對徐茂公與魏徵說道。

徐茂公微微一笑說道:“行軍途中,未曾露宿荒郊野外已經很不錯了。”

魏徵卻僅僅是點了點頭沒有說什麼。

看到魏徵對自己有些冷淡,秦懷玉也沒有多說什麼,看着徐茂公說道:“先生,你可知道父帥昨天晚上是如何評價您的麼?”

聽到秦瓊在自己的兒子面前說起自己。\/*/\而且對自己做了一番評價,徐茂公也是相當感興趣的。笑着說道:“哦?不知大都護是如何說在下的?”

秦懷玉笑了笑沒有直接回答問題,而是轉頭看向魏徵,說道:“魏先生。父帥曾言先生胸懷天下蒼生,中正耿直,乃是當代關龍逢。”

縱然就是魏徵。猛然聽到秦瓊對自己這樣的評價。魏徵還是覺得有些汗顏。

那關龍逢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諫臣,縱然是被夏桀斬去四肢。已然高聲勸諫夏桀。乃是一個大大地忠臣,而且關龍逢也是一位能臣。治理地方之時,可以說是夜不閉戶路不拾遺。這樣的人可以說是魏徵的榜樣。猛然聽到秦瓊將自己和關龍逢拉在一起比較,魏徵也有些精神恍惚。

更重要的是,這個評語不是一般人給地。而是當朝第一人,私底下被稱爲大將軍王的秦瓊給出來的,有了這樣地評價,自己不管走到那裡,都會受到重用地。

秦懷玉說完之後,看到魏徵千載寒冰一般的臉也有了一絲地動容,心裡也是有些得意。轉頭對着徐茂公說道:“徐先生,家父言先生乃是吳起在世,上馬可橫掃天下,下馬可治政安民,乃是天下奇才。”

徐茂公在瓦崗寨的時候,李密向來是將徐茂公當成軍師來使用地。可是他不知道徐茂公真正的願望是成爲一位替君主橫掃天下地大將軍。

雖然徐茂公覺得秦瓊將自己比作吳起,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但是聽到秦瓊對自己的評價,心裡還是起了一陣知己之感。

魏徵看着徐茂公,心裡對秦瓊又是高看了一等。魏徵和徐茂公交往也不是一年兩年了,對於徐茂公的才能也是很清楚的,並不覺的秦瓊對徐茂公這樣的評價有什麼不合適的。但是這番話如果換成是秦瓊自己來說的話,徐茂公頂多覺得秦瓊對自己很是看重。可是換了秦瓊最親近的人來說,給徐茂公的感覺就是秦瓊完全是自己的知己。

所謂士爲知己者死,現在的徐茂公完全就是這樣的心態。\\*\\\

不過魏徵卻是想錯了,秦瓊還沒有想到這一點,不過是在背後提醒秦懷玉,這兩人都是相當有才能的,不能輕易放在一邊。

大軍曉行夜宿,五日之後,秦瓊回到了東都洛陽。越王楊侗在留守東都洛陽的文武大臣的陪伴下,出城十里相迎。

秦瓊由於有楊廣封賞之時說過的御前不跪這樣的話,雖然說越王楊侗是代表楊廣留守東都,秦瓊卻也沒有行大禮,不過是從馬上下來,抱拳一禮,然後便與越王楊侗儀器回到了東都洛陽。

可是秦瓊這樣的動作,給越王楊侗的感覺就相當的不一樣了,覺得秦瓊仗勢欺人,不將自己這個大隋地王爺放在眼中。

秦瓊前腳剛回到自己的護國公府。身爲納言的蘇威就找上門來了。

雖然對這位在歷史上沒有留下多大名聲的蘇威,秦瓊並不怎麼看得上,但是從蘇威以前的表現來看,蘇威還是十分忠於大隋的,可以說是現在留在東都的官員之中,忠於大隋的文臣代表,武臣代表自然就是張須陀。

聽到蘇威遞帖子求見自己,秦瓊想了想,大開中門。讓秦懷玉帶自己出去迎接蘇威。

官員的中門又叫儀門,一般情況下那是不會開地。

以秦瓊如今的地位,這大開中門之事,恐怕只有聖旨來了,或者靠山王等幾位老王爺過來,才能讓秦瓊大開中門迎接。

爲了迎接蘇威,秦瓊大開中門,可以說已經是給足蘇威面子了。

坐在轎中的蘇威,看到護國公府中門大開,護國公的大公子親自出門迎接自己。雖然不敢說是感動的一塌糊塗,但是對秦瓊的好感也是多了許多。

秦瓊大開中門迎接蘇威,目的也是很明顯,就是爲了改善和留守東都的原官員之間的關係。雖然說這些官員不敢給自己臉色看。但是能夠不和他們衝突儘量還是不衝突的好。

沒有人知道秦瓊和蘇威在護國公府地客廳之中說了些什麼,後來成爲大秦宰相之一的蘇威,在別人問起的時候。一直是微笑不言。

送走了蘇威之後。\//*/\\便也沒有什麼人來見秦瓊了,秦瓊也不想處理什麼公事。便在家中好好休息了一番。

不過在第二天朝堂之上,秦瓊便直接上奏。罰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王、高士廉、邱天豹幾人俸祿三年。

所有人都知道秦瓊不過是做一個樣子,這幾位也不會靠着自己的一點俸祿過日子。張須陀心中雖然不滿。卻也沒有一點地辦法。

越王楊侗心裡自然是很不滿意的,可是楊廣在離開東都之前,給秦瓊的聖旨上說地很明白——輔政。就算是沒有自己同意,最終地結果還是這樣,便只能悶悶不樂的答應了。

隨後秦瓊又給前來投靠地翟讓、王君可、謝英登、魯明星、魯明月、南延平、北延道、白顯道、樊虎、連明、金甲、童環、齊國遠、李如等瓦崗寨衆將封賞了官職。

雖然對秦瓊淡淡的處理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王、高士廉、邱天豹這幾人地事,朝中衆臣心裡有些不滿意,但是在聽到瓦崗寨由於秦瓊佈局將李密殺死而分裂的時候,心裡也是相當地高

瓦崗寨就在洛陽旁邊,可以說是洛陽最大的隱患。文武衆臣說不擔心那是假的,沒有想到這個難題現在竟然這麼輕鬆的解決了。

前幾天瓦崗寨四十多萬,接近五十萬人馬路過洛陽的時候,洛陽城中士民百姓都是膽顫心驚,雖然說自己城裡也有二十萬大軍,但是二十萬對五十萬,朝堂上的那些人並不覺得他們能夠戰勝。

和瓦崗寨交手數次,差點連命都搭上的張須陀更是相當的緊張。深怕瓦崗寨是來攻打洛陽的,萬一讓洛陽在自己的手上丟了,張須陀可付不起這個責任。

好在探子得來的消息是瓦崗寨的人馬一路直接向着潼關行去。雖然不明白瓦崗寨衆人前去潼關是什麼意思,但只要不是攻打洛陽,張須陀就放心了。

或許是秦瓊的到來讓瓦崗寨覺得呆在秦瓊的身邊不安全,而且他們的頭上就是實力不下於他們的竇建德,洛陽的日子不好過,瓦崗寨的日子也好過不到那裡去。想要換一個根據地,而選擇了關中。

想趁着李淵剛剛拿下關中,關中不穩的時候去關中分一杯羹。

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王、高士廉、邱天豹等人也想不通瓦崗寨爲什麼會突然帶着這麼多人前往關中。不過商議的結果和張須陀得出的結果沒有什麼區別。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王、高士廉、邱天豹他們並不知道李密已經死了,又怎麼可能知道瓦崗寨已經分裂了呢?

心裡還在暗暗高興。瓦崗寨和李淵在關中大戰,不管是誰勝誰輸,對於洛陽來說都是一件大好事。

在秦瓊回來之後,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王、高士廉、邱天豹方纔知道當時地瓦崗寨由於李密的過世根本就是繡花枕頭,外面看着光鮮,可是裡面卻沒有什麼東西,當時只要出城一戰,說不定就會獲得相當大的戰果。

現在不但讓戳手可得的功勞跑掉了,而且還讓關中增強了不少的實力。

“沒有想到你們的膽子竟然如此之大!竟然做出這樣的事!”等到散朝之後。秦瓊將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王、高士廉、邱天豹幾人交到自己的書房之中。書房的門剛關上,秦瓊便冒出這麼一句來。

在秦瓊沒有回東都之前,這幾位心裡還是有些忐忑不安地感覺。秦瓊對當今陛下楊廣和靠山王楊林的感情,他們都是知道的,自己貿然做出這樣的事,誰也不知道秦瓊會不會做出什麼嚴重的責罰。

不過在看到秦瓊等人回來之後,秦懷玉沒有一點事,心裡的勢頭也放下來了,知道不會有什麼事了。

發生了這麼大的事,如果秦瓊還想不到什麼東西的話。秦瓊可就真的是一個笨蛋了。可是秦瓊是笨蛋麼?答案自然是不是。

秦懷玉沒有出什麼事,那就是說秦懷玉所做的事,秦瓊也已經默默認可了。既然認可了秦懷玉所做地事,他們自然就不會有什麼大問題。早朝的時候,僅僅是罰了他們三年的俸祿,更是讓他們放下心來。

雖然損失了一些錢財。不過能夠得到秦瓊認可秦懷玉所做的事。這樣地收穫可是比那一點點的錢財要強多了。

雖然前面由於秦懷玉的身份,以及自己等人在背後地幫助。秦懷玉地事進行的很順利。可是秦瓊畢竟纔是西域真正地主人,秦瓊默認這件事。他們要進行的時候,也會輕鬆許多。而且會更加地快捷。

他們這些人的地位可以說都是因秦瓊而來,背地裡瞞着秦瓊做事,雖然說幫地也是秦瓊的兒子,但是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王、高士廉、邱天豹他們心裡還是有些不安。現在可算是放下心來了。

聽到秦瓊的怒斥之後,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王、高士廉、邱天豹幾人對視一眼,起身來到堂前叩首道:“屬下等才識不足,未能看出李淵爲禍關中的危害,縱容李淵爲禍關中,請大都護責罰。”

雖然事情在面前明擺着,但是這件事不能由他們說出來。

秦瓊看着自己面前的這幾位,有些頭疼的撓了一下腦門說道:“都起來吧,一個個都變的奸猾之極。說說吧,你們到底都是怎麼準備的?”

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王、高士廉、邱天豹等人起身之後,長孫無忌上前說道:“大人,(雖然妹妹是秦瓊的兒媳婦,但是在處理政事的時候,長孫無忌從來都是稱呼秦瓊的官職),當初我們縮在西域,無法觸及到中原的戰事,所以當時我們準備的是請北平王拖住河北,我們進攻關中,在最短的時間內拿下關中,奪取潼關,將中原諸強堵在通關之外。

然後迅速奪取蜀中,這樣我們就有了關中、蜀中和西域這三塊地盤,我們所佔據的地盤將是大隋的一半還多,我們只要守住少數的幾個關口,就能夠看着中原諸雄在外面爭鬥,而我們慢慢的積攢實力,等到合適的時候,關中大軍從潼關而出。北平王的大軍從河北而下,蜀中的軍隊進入江南。

這樣就能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將中原迅速統一,減少百姓所遭受的苦難。

但是這樣做也有一些害處,那就是最後的名聲會很不好聽,大人您這些年來積攢下來的名聲,可就全部丟失了,後世之人對您的評價恐怕就會相當的不好聽。”

秦瓊一邊聽,一邊點頭,卻是沒有說話。

長孫無忌見秦瓊沒有說話,便繼續說道:“不過現如今陛下將您一紙詔書從西域召到了洛陽,雖然說分散了我們的兵力,現在更是讓李淵將關中佔據了,但是也並不是完全沒有好處。甚至可以說好處比壞處更大一些。”

秦瓊點點頭說道:“你說的再詳細一些,到底有什麼好處,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第100章 火第90章 新城第83章 出征遼西第15章 參軍3第44章 衝陣第186章 槍絕姜永年第204章 江淮第188章 李元霸第六十八 掌泉州第66章 揚名第156章 楊玄感第66章 揚名第22章 伐陳2第204章 江淮第7章 宿命的相逢第15章 參軍3第58章 江潮第58章 江潮第36章 箭術2第111章 除患(下)第108章 出塵(下)第一五八章第35章 箭術1第3章 起雄兵北周伐齊第86章 互傳1第11章 學文第207章 李淵稱帝第162章 元慶(上)第29章 伐陳9第3章 起雄兵北周伐齊第103章 出征東突厥2第117章 紛亂第57章 偷襲第48章 齊雲山第100章 火第37章 遊山明志第91章 乞降第143章 洞房花燭第122章 無敵(下)第162章 元慶(上)第25章 伐陳5採石磯第166章 最後的時刻2第44章 衝陣第204章 江淮第21章 伐陳1第107章 出塵上第107章 出塵上第163章 元慶(下)第104章 出征東突厥3第165章 最後的時刻1第139章 戰南陽6第33章 進城第104章 出征東突厥3第62章 相遇第154章 無題第200章 回京第46章 傷愈出戰第79章 認親4第186章 槍絕姜永年第138章 戰南陽5第65章 勝第55章 破敵第85章 初到臨渝關第102章 出征東突厥1第133章 南陽第124章 轅門第48章 齊雲山第125章 天下第一第8章 爲報仇羅藝起兵第28章 伐陳8第126章 招降第114章 廢立第144章 鬧花燈(上)第3章 起雄兵北周伐齊第17章 校場比武1第81章 十三太保(下)第100章 火第108章 出塵(下)第86章 互傳1第97章 拉攏2第72章 牧守一方第123章 圍城第69章 平叛第一功第166章 最後的時刻2第72章 牧守一方第10章 大帳內羅藝套話第169章 危機解除第93章 回家第205章 朝議上第59章 謠言第5章 國破家亡1第31章 伐陳(完)第14章 參軍2第115章 人才第191章 洛陽之爭第200章 回京第54章 後山第54章 後山第97章 拉攏2第21章 伐陳1
第100章 火第90章 新城第83章 出征遼西第15章 參軍3第44章 衝陣第186章 槍絕姜永年第204章 江淮第188章 李元霸第六十八 掌泉州第66章 揚名第156章 楊玄感第66章 揚名第22章 伐陳2第204章 江淮第7章 宿命的相逢第15章 參軍3第58章 江潮第58章 江潮第36章 箭術2第111章 除患(下)第108章 出塵(下)第一五八章第35章 箭術1第3章 起雄兵北周伐齊第86章 互傳1第11章 學文第207章 李淵稱帝第162章 元慶(上)第29章 伐陳9第3章 起雄兵北周伐齊第103章 出征東突厥2第117章 紛亂第57章 偷襲第48章 齊雲山第100章 火第37章 遊山明志第91章 乞降第143章 洞房花燭第122章 無敵(下)第162章 元慶(上)第25章 伐陳5採石磯第166章 最後的時刻2第44章 衝陣第204章 江淮第21章 伐陳1第107章 出塵上第107章 出塵上第163章 元慶(下)第104章 出征東突厥3第165章 最後的時刻1第139章 戰南陽6第33章 進城第104章 出征東突厥3第62章 相遇第154章 無題第200章 回京第46章 傷愈出戰第79章 認親4第186章 槍絕姜永年第138章 戰南陽5第65章 勝第55章 破敵第85章 初到臨渝關第102章 出征東突厥1第133章 南陽第124章 轅門第48章 齊雲山第125章 天下第一第8章 爲報仇羅藝起兵第28章 伐陳8第126章 招降第114章 廢立第144章 鬧花燈(上)第3章 起雄兵北周伐齊第17章 校場比武1第81章 十三太保(下)第100章 火第108章 出塵(下)第86章 互傳1第97章 拉攏2第72章 牧守一方第123章 圍城第69章 平叛第一功第166章 最後的時刻2第72章 牧守一方第10章 大帳內羅藝套話第169章 危機解除第93章 回家第205章 朝議上第59章 謠言第5章 國破家亡1第31章 伐陳(完)第14章 參軍2第115章 人才第191章 洛陽之爭第200章 回京第54章 後山第54章 後山第97章 拉攏2第21章 伐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