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李淵稱帝

在知道李靖在薛舉那裡之後,秦瓊便派人帶着自己的命令前往金城郡,任命李靖爲安西大都護府長史,在秦瓊不再西域的時候統帥西域大軍,並且在合適的時候進攻關中,騷擾李家,讓李家不能安心的發展。

秦瓊相信以李靖的能力,是一定能看出自己的目的的,自己也不用說的太多,免的自己的信使萬一被李淵的人抓住,讓李淵有了準備,自己可就有些不妙了。

信使送走之後,還沒等秦瓊興奮的勁頭過去,就得到關中真君準備進攻巴蜀之地的消息。秦瓊連忙召集一衆文武商議如何應對。

雖然說這些事最終都要由剛剛登基的楊侗下最後的命令才能生效,但是這些事都是在秦瓊的大都護府中商議決定之後,方纔拿到朝堂上進行討論的。說是討論,實際上也已經算是定下來了,只不過是走一個過場而已。

楊侗對這個也是很清楚的,但是他也沒有任何的辦法。因爲在朝堂上,秦瓊所作出的決定一定會得到大多數臣子的同意,他也不好反對的太激烈。

這次李淵準備進攻巴蜀之地的消息傳出來之後,不但洛陽的小朝廷做出了反應,江南的蕭銑、朱燦也極爲關注。

先前李淵佔據了關中,雖然說他們也注意到了,但是關中距離自己很是有一段距離,而且還有秦瓊擋在前面,他們根本就用不着怎麼擔心,可是一旦李淵佔據了巴蜀之地,那麼他隨時就有可能從巴蜀之地出兵,進攻自己等人。

而自己這些人想要進攻巴蜀之地,難度卻不是一般的大。正在大戰的蕭銑與朱燦都停下了動作,注意着巴蜀之地的一舉一動。

竇建德現在是極爲的煩惱。他現在可以說是處在羅藝、李淵、秦瓊三人的包圍之中,偏偏這三人的實力都是相當不小,自己想要獲得發展是相當不容易地。對於李淵準備進攻巴蜀之地的消息。竇建德也是感覺自己的機會來了。

只要李淵前去進攻巴蜀之地,那麼他地兵力勢必會分薄不少,自己就有可能佔據距離自己比較緊近的太遠、晉陽。

秦瓊那裡還沒有對李淵準備進攻巴蜀之地的消息作出什麼反應,有得到宇文化及的十五萬大軍快要到來的消息。

這時候朝堂上頓時分成了三派,第一派一蘇威、樊子蓋、張須陀這些人爲首,主張趁着李淵進攻巴蜀之地的時候進攻關中,趁機將關中拿下來。讓西域與河南的地盤連成一片。他們認爲增強自己地實力纔是最先應該做的,只要自己的實力強勁了,宇文化及什麼時候消滅都是可以的。

而以邱瑞、定彥平、新文禮、尚師徒這幾位爲首的則是提議攻擊宇文化及,殺死宇文化及爲隋煬帝楊廣報仇。

他們四人都是跟隨楊廣前往江都的人,皇帝被叛臣殺死,他們卻逃了回來。雖然說當時的情形由不得他們作出其他地選擇。但是內心深處還是覺得有一股恥辱感,現在發現宇文化及自己找上門來了。不殺死宇文化及怎麼都說不過去。

這兩派之中。蘇威、樊子蓋、張須陀基本上都是屬於實權派地,雖然說洛陽朝廷的大部分權力都在秦瓊手中。但是這三人畢竟在洛陽城中處理了公務好長時間了,也掌握了一定地權力。當然如果秦瓊想要收回他們的權力地時候,他們是沒有一點辦法反抗的。不過秦瓊也並不想這麼做。

邱瑞、定彥平、新文禮、尚師徒這四人之中。邱瑞與定彥平這兩人都是大隋地開國重臣,雖然由於邱瑞多年不問世事。定彥平隱居多年,使得他們的影響力有些下降,但是洛陽朝廷中不分文武,還是有不少人是他們地門生故舊。

尚師徒與新文禮兩人在大隋也算是比較有名的大將,洛陽城周圍防守的士卒,現在雖然是由張須陀統領,但是有不少人曾經都是尚師徒與新文禮的屬下。

兩派之人都各有

而以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王、高士廉這五人爲首的秦瓊麾下的一羣人,卻是閉口不言,像木偶一樣呆在大成殿上。

秦瓊這會也是比較的頭疼,宇文化及的目標很明顯,是準備前往關中,這件事說起來對洛陽也算是有好處的,只要宇文化及和李淵打起來,不管誰勝誰負,最終結果對秦瓊來說都是好消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事,是任何人都願意去幹的。

可是如果不攻擊宇文化及,邱瑞、定彥平、新文禮、尚師徒這幾位的情緒又不好照顧。而且想到楊廣對自己也是相當的不錯,就算是當成朋友,自己也應該爲楊廣報仇,殺死宇文化及。歷史上宇文護駕此次北上是被李密給擊敗的,現在李密已經死了,瓦崗寨也已經解散了,也只能是由自己帶人前去阻擋宇文化及了。

想了許久,秦瓊方纔出班奏道:“陛下,逆賊宇文化及弒殺先皇罪不可恕,如今又立僞帝一路招搖,若是不能將宇文化及斬殺,我大隋的臉面將無法保存。”

楊侗雖然聰慧,但畢竟還是一個孩子,從心底也是想去攻擊宇文化及爲楊廣報仇的,可是自己手中沒有一點的權力,只能是看下面的這些所謂的大隋臣子如何決斷。現在聽到秦瓊也贊同攻擊宇文化及,將宇文化及殺死,爲楊廣報仇,心裡一陣的高興。第一次對秦瓊的感官有了一些改善。

看到秦瓊說話了,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王、高士廉這一批人也都出班,奏請楊侗派兵狙殺宇文化及。

邱瑞、定彥平、新文禮、尚師徒四人看到秦瓊也同意自己的想法,心裡都是極爲的高興。而蘇威、樊子蓋、張須陀三人看到秦瓊贊同邱瑞、定彥平、新文禮、尚師徒四人的意見,知道自己的意見是不太可能被採納了。

現在的朝堂上,只要是秦瓊說出來的話,基本上沒有人能夠改變。

看到沒有人再反對出兵攻打宇文化及,楊侗極爲興奮地說道:“既然衆位愛卿都已經同意進攻宇文化及。那就定下來,不用多說了。不知哪位愛卿願意領兵前去,爲朕分憂啊?”

邱瑞、定彥平、尚師徒、新文禮四人一股腦全部涌出來。同時對楊侗說道:“陛下,臣願意帶兵前去平叛,提宇文化及的首級前來。”

秦瓊僅僅比這四人慢了一步便出班奏道:“陛下,臣願意帶兵前往。”

邱瑞看到秦瓊出班,皺了一下眉頭說道:“大都護,你身受先皇輔政之責,如今我大隋內憂外患。大都護身爲輔政之臣,卻是不方便離開洛陽城。”

雖然邱瑞與秦瓊乃是姨表之親,私下裡,邱瑞也是一直稱呼秦瓊爲叔寶的,但是在朝堂上,還是要稱呼秦瓊地官職。

本來看到秦瓊出班,一位自己領兵沒有什麼希望的尚師徒、新文禮眼前一亮。想道:“對啊。大都護現在已經不是以前的大都護了。先皇在離開洛陽城的時候,便任命秦瓊爲輔政之臣。雖然現在先皇駕崩、。新皇登基,但是陛下還未曾行過冠禮。還不能親政,自然是由秦瓊這位先皇任命的輔政之臣來輔佐。

所謂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更何況身爲一國輔政之臣的秦瓊,地位是何等的重要。又怎麼能輕易帶兵前往剿滅反賊?

秦瓊聞言楞了一下。很快說道:“先皇對本官有知遇之恩,任命本官爲輔政之臣。先皇遇害,本官心如刀絞。如今逆賊宇文化及自己送上門來,本官又怎麼能不親自出戰,爲先皇報仇呢?”

邱瑞這時候也顧不上其他地什麼了,爲了能親自帶兵前去洗刷恥辱,忙說道:“大都護,所謂兵兇戰危,大都護身爲輔政之臣,有怎麼能親身犯險?先皇任命大都護爲輔政之臣,目的就是爲了讓大都護守護大隋江山,若是在戰場上有個閃失,纔是真正對不起先皇。”

秦瓊哈哈一笑說道:“老王爺,本官自從十七歲從軍以來,大小數百戰,還從來不知道失敗是什麼意思,區區宇文化及又能奈我何?”

聽到秦瓊提起戰績,朝堂上所有人都沒有什麼話說了。身爲大將,征戰一生能有幾個人一生從不失敗?這樣超凡脫俗的人物向來是數百年纔會出現一個,可是現在站在自己面前的這位,恰恰就是其中之一。”

楊侗看到下面的爭執,想了想說道:“莫若以大都護爲行軍大總管,邱老愛卿與定愛卿爲行軍總管,尚師徒與新文禮爲大將帶領大軍二十萬,前去討伐宇文化及!”

聽到楊侗的話,下面的人想了想也都不在爭執了。這樣一來,想去地人都去了,誰也不會產生一點不滿。楊侗和稀泥地本事還是相當不錯的。

雖然說秦瓊對這樣地決定稍稍有些不滿,但是楊侗已經下了聖旨,秦瓊也不好怎麼更改,畢竟是一國之君。如果說出去的話不能算數,那可真正就完蛋了。

第二天,秦瓊就帶着二十萬大軍出城,向着宇文化及迎去。

洛陽城中地士卒都是秦瓊從西域帶來的精銳士卒,西域地士卒可以說是日日枕戈待旦,隨時準備向突厥發動進攻,或者抵擋突厥人的進攻。可以說每時每刻都在準備着戰鬥,所以第一天下令,第二天就能帶着士卒出戰。

秦瓊出戰宇文化及地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各處勢力耳中。李孝恭知道秦瓊已經帶兵前往阻擊宇文化及之後,大軍行軍的速度更加的快了,而李淵也加快了登基的動作。

竇建德也覺得自己現在進攻太原,效果應該會最好。因爲沒有人會來和自己分一杯羹,只要派人擋住背後的羅藝,自己就能順暢的進攻太原了。

防守羅藝這樣的事,竇建德自然是交給自己的頭號大將——劉黑闥。由於秦瓊的出現,羅藝手下的兵力增強了不少,使得本來會佔據燕山附近地區地劉武周沒有敢在羅藝的地盤上造反。而是帶着自己的一幫親信兄弟投靠了竇建德。

竇建德地仁義也不是隨便誇出來的,對這位在北方名聲極大的豪強給予了相當的信任。也使得劉武周對竇建德極爲的佩服。

此次隨同劉黑闥前往阻擋羅藝的,就是劉武周與他的心腹大將宋金剛。劉黑闥此人也是極爲不凡。不但武藝出衆、兵法過人,氣度也是相當地不小。

劉武周和宋金剛能夠以這麼快的速度融合到竇建德的圈子之中,劉黑闥出力不小。而且長時間和劉武周、宋金剛在一起,劉黑闥對這兩位的能力也是相當清楚的。知道這兩位的能力並不比自己差多少,。

雖然劉黑闥沒有指望自己三人帶着十萬大軍,就能將羅藝的近二十萬燕山鐵騎擊敗,但是守住關隘。讓他們無法進入河北還是能辦到地。

雖然自己軍中地位最高地三員大將都被自己派出去了,但是竇建德並不怎麼擔心。因爲竇建德的手中還有一張王牌。

此人本來只是軍中一員普通地士卒,被劉黑闥在無意間發現。當時只是發現此人力量極大,比一般的士卒要健壯許多。

劉黑闥除了好推薦人才之外,還有一個愛好就是培養人才,看到這名士卒雖然年紀大了一點,但是身體素質很好。培養一下。還是有可能成爲大將地。

可是令劉黑闥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發現地這名士卒不但力量極大。武藝也是相當不凡。手中精鋼長矛,一根單鞭。有萬夫不當之勇,更難得的是此人在兵書戰策上地造詣也是相當不凡。並不比他劉黑闥差。

竇建德雖然已經建立了大夏,但是由於竇建德出身。所以並沒有多少人才前來投靠,雖然軍隊實力不弱,但是人才還是極爲緊缺的。

劉黑闥發現這位名叫尉遲恭,字敬德的士卒如此不凡之後,馬上就將他推薦給了竇建德。竇建德得知自己軍中還有這樣的人物,也是相當的高興。

由於在軍中發現了尉遲敬德這麼一個人才,劉黑闥覺得自己軍中一定還有不少的人才沒有被發現,便發動全軍在軍中搜尋各種各樣的人才。

雖然再沒有找到像尉遲敬德這樣的頂尖武將,但還是找到了不少有用的人。劉黑闥心裡還是有些遺憾,不過轉念一想尉遲敬德這樣的人才,又怎麼可能像大街上的白菜一樣,隨便就能找到呢。再說這次雖然沒有找到像尉遲敬德這樣的人才,但還是找到了不少有用的人的,自己也應該滿足了。

正是由於有了尉遲敬德這名讓劉黑闥、劉武周、宋金剛三人交口稱讚的大將,竇建德才將劉黑闥、劉武周、宋金剛這三員大將都送到北方去抵擋羅藝可能的進攻了。

帶着尉遲敬德,便前往進攻太原了。

這時候,李淵稱帝的消息也傳了出來天下所有諸侯都被這一條消息給震驚了。本來李淵表面上還奉代王爲帝,現在連着最後一層的遮羞布也給撕去了。雖然還有洛陽的朝廷在,但是大隋的威信基本上已經是蕩然無存。

代王彷彿玩具一般,被李淵說立就立,說廢就廢,讓所有人都看到,大隋的江山已經真正的不存在了。

洛陽朝廷之中的官員聽到李淵稱帝的消息之後,自然也是相當的震驚,而且反應比其他的諸侯更加的強烈。

雖然說洛陽的朝廷從來沒有承認過那個被李淵扶持起來的傀儡,但是這個樣子被李淵廢掉,還是讓洛陽衆人感到一陣的難堪,一陣的悲哀。

可是現在洛陽衆人也是沒有什麼辦法,秦瓊已經帶走了二十萬大軍,洛陽城中雖然說還剩下二十五萬人馬,但是這二十五萬人馬之中,有十五萬是瓦崗寨投降過來的。只有十萬人是秦瓊從西域帶來的。

雖然說秦瓊曾經說過,這些從瓦崗寨投降過來的軍官士卒都要和以前的士卒一樣看待,但是朝廷中的大小官員是據對不敢這麼做的。這麼做的危險是在是太大了,一旦這些人賊心不死,洛陽城可就完蛋了。

既然對瓦崗寨的人馬有顧慮,那麼秦瓊帶來的那十萬人馬就不能動,要用來守衛洛陽。如果拍瓦崗寨的人馬前去進攻關中的話,不說這些軍隊的戰鬥力怎麼樣,能不能攻破潼關,單是他們的忠心就值得懷疑,懷疑他們會不會覺得自己被當成了炮灰而投降關中,那樣可就更加讓人笑話了。

洛陽周邊的大軍更是不能動,河北的竇建德最近也是有不安分的跡象。雖然說探子報來的消息是竇建德準備進攻太原,但是誰知道是不是竇建德玩的花樣,萬一竇建德進攻太原僅僅是放出來的煙霧,真正的目的是進攻洛陽的話,他們可就全部完蛋了。

秦瓊回來會不會殺了他們還不知道,就是他們自己也是絕對沒有臉面呆在洛陽。

第54章 後山第51章 強攻2第10章 大帳內羅藝套話第56章 糧草第一六〇章第118章 崩第203章 逃逸第65章 勝第155章 兩伐高麗第203章 逃逸第141章 天緣第29章 伐陳9第70章 平叛第一功(2)第106章 預兆第205章 朝議上第28章 伐陳8第133章 南陽第113章 齊人之福第209章 人豈可不爲帝第39章 麥鐵杖第124章 轅門第2章 太平郎第170章 撤軍第186章 槍絕姜永年第33章 進城第一五八章第137章 戰南陽4第108章 出塵(下)第66章 揚名第132章 禍端第一四章 戰南陽7第99章 惡少2第70章 平叛第一功(2)第99章 惡少2第91章 乞降第207章 李淵稱帝第40章 開戰第82章 五年第96章 拉攏1第130章 姐妹相逢第5章 國破家亡1第112章 小登科第109章 除患(上)第124章 轅門第131章 五招第172章 議事第193章 李密之死第180章 雙刀會1第118章 崩第103章 出征東突厥2第205章 朝議上第182章 暗箭第21章 伐陳1第17章 校場比武1第83章 出征遼西第一五八章第88章 初戰第169章 危機解除第一五八章第102章 出征東突厥1第149章 出征吐谷渾第138章 戰南陽5第51章 強攻2第194章 亂!第6章 國破家亡2第106章 預兆第173章 四明山下首交鋒第122章 無敵(下)第124章 轅門第113章 齊人之福第15章 參軍3第13章 參軍1第129章 姨父第161章 得信第145章 鬧花燈(中)第124章 轅門第19章 校場比武3第124章 轅門第102章 出征東突厥1第100章 除患(中)第22章 伐陳2第98章 惡少1第100章 火第187章 秦瓊到來第65章 勝第30章 伐陳10第37章 遊山明志第189章 太原第205章 朝議上第58章 江潮第206章 朝議(下)第10章 大帳內羅藝套話第137章 戰南陽4第41章 攻城第38章 舉薦第33章 進城第81章 十三太保(下)第187章 秦瓊到來第92章 回京第42章 破城
第54章 後山第51章 強攻2第10章 大帳內羅藝套話第56章 糧草第一六〇章第118章 崩第203章 逃逸第65章 勝第155章 兩伐高麗第203章 逃逸第141章 天緣第29章 伐陳9第70章 平叛第一功(2)第106章 預兆第205章 朝議上第28章 伐陳8第133章 南陽第113章 齊人之福第209章 人豈可不爲帝第39章 麥鐵杖第124章 轅門第2章 太平郎第170章 撤軍第186章 槍絕姜永年第33章 進城第一五八章第137章 戰南陽4第108章 出塵(下)第66章 揚名第132章 禍端第一四章 戰南陽7第99章 惡少2第70章 平叛第一功(2)第99章 惡少2第91章 乞降第207章 李淵稱帝第40章 開戰第82章 五年第96章 拉攏1第130章 姐妹相逢第5章 國破家亡1第112章 小登科第109章 除患(上)第124章 轅門第131章 五招第172章 議事第193章 李密之死第180章 雙刀會1第118章 崩第103章 出征東突厥2第205章 朝議上第182章 暗箭第21章 伐陳1第17章 校場比武1第83章 出征遼西第一五八章第88章 初戰第169章 危機解除第一五八章第102章 出征東突厥1第149章 出征吐谷渾第138章 戰南陽5第51章 強攻2第194章 亂!第6章 國破家亡2第106章 預兆第173章 四明山下首交鋒第122章 無敵(下)第124章 轅門第113章 齊人之福第15章 參軍3第13章 參軍1第129章 姨父第161章 得信第145章 鬧花燈(中)第124章 轅門第19章 校場比武3第124章 轅門第102章 出征東突厥1第100章 除患(中)第22章 伐陳2第98章 惡少1第100章 火第187章 秦瓊到來第65章 勝第30章 伐陳10第37章 遊山明志第189章 太原第205章 朝議上第58章 江潮第206章 朝議(下)第10章 大帳內羅藝套話第137章 戰南陽4第41章 攻城第38章 舉薦第33章 進城第81章 十三太保(下)第187章 秦瓊到來第92章 回京第42章 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