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塵埃落定

兩天後,一則流言突然在一夜間傳遍京師。

黑龍江將軍,發什尚阿巴圖魯,新編鎮武軍統領人選依克唐阿因爲御下不嚴、縱兵劫掠、謊報軍情、私售軍資被革去頂戴花翎,不日即將押解到京,交付刑部處理。

京師頓時陷入莫名的恐慌之中,依克唐阿乃是軍中悍將,他所任職的黑龍江更是旗人的發源地,事發前依克唐阿正在平壤抗擊日軍,這堂堂的統兵大將居然因爲些許小事丟官罷職,臨陣換將不僅兆頭不好,也給老佛爺的六十大壽蒙上了一層陰影。

事發突然,清政府還沒有反應過來,這則消息就傳遍了京城。就在清政府想要澄清事實的時候,又一則流言傳遍京城。

帝國子爵、新任總兵、鎮武巴圖魯、勝軍副統領、前陣子在朝鮮立下大功的石雲開居然意圖謀反。據說石雲開已和其父記名提督石耀川一起下了大獄,正在前線作戰的勝軍也已經一鬨而散,不日,石雲開就將和石耀川一起退出菜市口凌遲處死。

你妹啊,這消息更是聳人聽聞。老佛爺剛封了石雲開子爵,又賞了巴圖魯稱號,還賞穿黃馬褂,準紫禁城騎馬,可以說是聖眷正隆,是誰如此不知死活,敢編排朝中重臣?

就在被責成處理此事的總理衙門正手足無措的時候,又一則流言傳遍京城,據說黑龍江將軍依克唐阿在黑龍江頗具人望,有“東北三省海外天子”之稱。

當天晚上,身在平壤的依克唐阿就發來電報,求朝廷另選賢能,擔任黑龍江將軍,他本人則因年老體衰,請求“乞骸骨”。

剛過了一晚上,又一則流言新鮮出爐,帝國子爵石雲開在平壤統兵作戰的時候,曾下令屠殺日軍俘虜,並且連一併俘虜的各國洋人也不放過,一併殺了個精光。如今各國洋人大怒,要求清帝國懲治罪魁禍首石雲開,否則的話,那凶神惡煞的英吉利人和法蘭西人就要效仿前朝庚申年間的舊例,出兵京師,將罪魁禍首石雲開緝拿歸案。

熱,這下字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熱鬧了。清國沒有外交部,只要牽涉到洋人,一應事務都由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處理,這下子連京城的各國公使都發函詢問有無此事。

話說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原來的頭,就是慶·親王奕劻。但是就在不久前,奕劻不知道得罪了那位大神,被革去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的職位。所以,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現在的頭,乃是恭親王奕訢,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鬼子六”。

看到各國的公函,奕訢終於感到事態嚴重,一邊下令徹查,一邊上報老佛爺和光緒,請求儘快確定鎮武軍統領人選,以平息流言。

這時,纔有一則流言傳出,原來鎮武軍統領的職位,有三位候選人,其中一位是身在平壤整天嚷嚷着要辭官回老家的依克唐阿,一位是天天跪在宮門口等候處理的石耀川,另一位則是名不見經傳的袁慰亭。

嘖嘖嘖!

你說,這三個人搶官坐,兩個人被漫天的流言逼得想上吊,最後一個隔岸觀火漁翁得利,是誰在暗中搞事好像已經呼之欲出。

袁世凱也不是軟柿子,一邊上表自辯,一邊同樣選擇“乞骸骨”,而且“乞”的很徹底,據說現在已經返回項城老家,家裡人正在操辦後事……

十月初七,就在老佛爺六十大壽的前三天,一則刊登在美國《紐約時報》上的新聞傳遍了京師,其中頭版頭條格外顯眼,用加粗的黑體字醒目的寫道《將軍的宿命》,這是來自於《紐約時報》戰地記者凱瑟琳的新聞報道。

在這則新聞通稿中,凱瑟琳對於勝軍統領石雲開極盡溢美之詞,不僅將石雲開比喻爲“遠東清帝國最具天賦的將軍”,還將石雲開和美國南北戰爭中的傳奇將領羅伯特·愛德華·李進行了一番比較,最終的比較結果令人吃驚。同是以寡敵衆,同時以少勝多,區別是石雲開贏得了最後的勝利,而羅伯特·愛德華·李最終不敵。

這則新聞以驚人的速度傳播,《萬國公報》和《申報》以最快的速度轉載了這則新聞,並且緊急編纂了副刊,對勝軍、石耀川以及石雲開加以詳細介紹。

新聞傳開後,立即在社會上引起廣泛反響,石雲開也第一次以“國家英雄”的偉光正形象出現在清國百姓面前。

事情鬧到這個地步,關於鎮武軍統領的位置似乎已經沒有了爭議的必要,各種流言也在總理衙門的強烈制止下漸漸歸於平息。

十月初九,光緒和慈禧接連發布了一連串的人事任命,快刀斬亂麻的平息了關於鎮武軍的流言。

原直隸提督葉志超因作戰不力,臨陣脫逃,被革去頂戴花翎,交由刑部候審。

原盛軍統領衛汝貴,作戰不力、御下不嚴、縱兵劫掠、私吞軍餉,被革去頂戴花翎,押赴京城,交由刑部處理。

記名提督,原高州鎮總兵左寶貴,因作戰奮勇,功勞卓著,接替葉志超的職位,擔任直隸提督。

記名提督,總兵石耀川功勞卓著,治軍有方,實授高州鎮總兵,並任命爲新編鎮武軍左軍副都統,將所部勝軍擴充後駐防旅順、大連。鎮武左軍都統爲步兵都統榮祿,但榮祿並不管事,鎮武左軍的大權都貴了副都統石耀川。

黑龍江將軍依克唐阿,功勞卓著,素有威名,任命爲新編鎮武軍右軍都統,將所部靖邊軍擴充後駐紮奉天。

鎮武巴圖魯、總兵、子爵石雲開,調往鎮武左軍聽令。

原太原鎮總兵聶士成,接替衛汝貴之位擔任盛軍統領,一旦前線戰事平息,仍舊駐紮天津。

鎮武軍統領之爭就此落幕。

……

十月初十,慈禧老太太六十大壽,歷史上的今天,日軍攻破了大連灣。此後逼近旅順,遼東半島的清軍紛紛作鳥獸散望風而逃,日軍長驅直入,佔據遼東半島,進而攻破田莊臺,威逼錦州,威脅山海天,於是京師震動。

和歷史相比,現在的情況好了許多,日軍還遠在鳳州,尚未突破清軍的赤壁江防線,京師穩如泰山。

十月初十這一天,京師處處張燈結綵,普天同慶。

慈禧早上先在皇宮接受王公大臣的朝賀,然後大排鑾駕,直奔頤和園。在頤和園內聽大戲,開大宴。

軍機大臣、禮親王世鐸擔任慶典總辦,在西華門至頤和園的幾十裡大道旁,沿途點綴景觀,搭建經壇、戲臺、彩殿、牌樓,組織僧道唸經,戲班演戲,夾道歡迎,供慈禧途中觀覽,是謂“點景”工程。

如此規模,如此宏大,以至於翁同龢在日記中寫道:“濟濟焉,盛典哉!”

也就是在這一天,日軍突破聶士成所部防守的清源裡,清軍赤壁江防線終於被攻破。

第七十章 炮擊第267章 籠絡第225章 膨脹第266章 議和第149章 淪陷第211章 遺憾第264章 耗第270章 看上去不錯第214章 生而知之第十七章 死心第三十二章 走隊第242章 捧殺第四十二章 戰後第十五章 倆小鬼第211章 遺憾第九十三章 大殺器第218章 干涉第131章 石耀川教子第八十七章 玉碎第三十二章 走隊第四十五章 回軍第三十九章 多謝二哥第255章 爾虞我詐第268章 利益第九十二章 老不修第106章 僵持第133章 慈禧第六十九章 情報第四十六章 跑得快第162章 發毛第133章 慈禧第202章 治療第九十九章 出擊第123章 愛氏第188章 粗糙第二章 野雞第八十九章 軍門第150章 談判第177章 不省心第六十八章 要你命第八十八章 陷阱第240章 難堪第242章 捧殺第224章 柳京拉力賽第145章 大驚喜第229章 迎接第260章 告別第二十五章 堅強第五十三章 餘波第四十七章 以威服人第七十七章 豌豆第五十三章 餘波第七十八章 白旗第二十四章 離別第五十七章 洗幹剝淨第167章 決然第四十二章 戰後第141章 沒錢第五十六章 叫門第118章 孤臣第166章 三核第九十七章 貓和老鼠第五十九章 素質第五十七章 洗幹剝淨第150章 談判第五十二章 螞蚱第十一章 打羣架第187章 行漸遠第十八章 熱鬧第197章 新淮軍第198章 吞併第十章 平壤第190章 妥協第213章 重刑第八十九章 軍門第六十章 夜襲第九十一章 色胚第235章 柳京的面紗第212章 草菅人命第一百章 必勝第六十八章 要你命第278章 差一點第146章 巡察第九十章 關防大印第八十章 血性第六十一章 窩囊第六十八章 要你命第十三章 歪樓第182章 變化第103章 噩夢之旅第七十六章 一擊必中第194章 將雄雄一窩第247章 賣軍火第十三章 歪樓第六十四章 序幕第162章 發毛第八十五章 挖坑第六十八章 要你命179章 期待第十四章 活的
第七十章 炮擊第267章 籠絡第225章 膨脹第266章 議和第149章 淪陷第211章 遺憾第264章 耗第270章 看上去不錯第214章 生而知之第十七章 死心第三十二章 走隊第242章 捧殺第四十二章 戰後第十五章 倆小鬼第211章 遺憾第九十三章 大殺器第218章 干涉第131章 石耀川教子第八十七章 玉碎第三十二章 走隊第四十五章 回軍第三十九章 多謝二哥第255章 爾虞我詐第268章 利益第九十二章 老不修第106章 僵持第133章 慈禧第六十九章 情報第四十六章 跑得快第162章 發毛第133章 慈禧第202章 治療第九十九章 出擊第123章 愛氏第188章 粗糙第二章 野雞第八十九章 軍門第150章 談判第177章 不省心第六十八章 要你命第八十八章 陷阱第240章 難堪第242章 捧殺第224章 柳京拉力賽第145章 大驚喜第229章 迎接第260章 告別第二十五章 堅強第五十三章 餘波第四十七章 以威服人第七十七章 豌豆第五十三章 餘波第七十八章 白旗第二十四章 離別第五十七章 洗幹剝淨第167章 決然第四十二章 戰後第141章 沒錢第五十六章 叫門第118章 孤臣第166章 三核第九十七章 貓和老鼠第五十九章 素質第五十七章 洗幹剝淨第150章 談判第五十二章 螞蚱第十一章 打羣架第187章 行漸遠第十八章 熱鬧第197章 新淮軍第198章 吞併第十章 平壤第190章 妥協第213章 重刑第八十九章 軍門第六十章 夜襲第九十一章 色胚第235章 柳京的面紗第212章 草菅人命第一百章 必勝第六十八章 要你命第278章 差一點第146章 巡察第九十章 關防大印第八十章 血性第六十一章 窩囊第六十八章 要你命第十三章 歪樓第182章 變化第103章 噩夢之旅第七十六章 一擊必中第194章 將雄雄一窩第247章 賣軍火第十三章 歪樓第六十四章 序幕第162章 發毛第八十五章 挖坑第六十八章 要你命179章 期待第十四章 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