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干涉

位於京師中央的紫禁城,殘雪覆蓋着金黃色的宮殿。

慈禧的心腹,軍機大臣、兵部尚書兼武衛五軍總節制榮祿在單獨面對老佛爺的時候,大着膽子,向老太后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外面都在嚷嚷說要廢除今上,真有此事嗎?

這種事也只有榮祿敢提出來。

自古以來,且不說當今皇帝的廢立了,嗣君的確立都是極爲敏感的問題,不知有多少大臣因爲犯忌而掉了腦袋,罷官算是輕的了。當初南宋的中興名將岳飛就是因爲干預高宗立嗣而失去了皇帝的信任,最終以莫須有的罪名在風波亭丟了性命。

所謂岳飛阻礙高宗議和而被殺不過是一個幌子。

慈禧沒有因爲榮祿的僭越而生氣,就眼下而言,如果慈禧對朝臣的信任程度排一排隊,榮祿無疑是排名前三的,很可能是第一。坊間一直有傳聞慈禧在年輕時與榮祿有過交集,傳言說,如果當初美麗的滿洲姑娘蘭兒不被選秀進入大內,或許就是榮祿的正室夫人了。但傳聞畢竟是傳聞,如今,慈禧把握着大清帝國的最高權柄,而榮祿則是手握重權的一品重臣。

“喔,那你說說,這件事能不能辦哪?”慈禧和顏悅色。而站在遠處的太監宮女一個個低垂着腦袋,根本不敢朝太后與榮祿看上一眼。

“太后要辦的事,誰敢攔阻?”榮祿斟酌的詞語,“但今上之罪不明,外國公使們怕是要干涉呢,還是要慎重些好。”

慈禧嘆氣,“消息早就滿天飛了。據說李鴻章離京前,英國公使便明確表示了他們只認他。”

慈禧嘴裡的“他”自然是被幽禁於瀛臺的光緒皇帝。

“這倒不要緊。”榮祿沉吟道,“皇上年過三旬無子,不如選擇近支宗室立爲大阿哥,養育在宮中,找機會再進一步。”

不愧是太后的心腹,這句話立即得到了太后的贊同,“你的主意是對的。”

榮祿知道,自戊戌之秋之事,慈禧恨透了光緒,最後一點溫情也徹底消除了,早盼着廢黜光緒,另立新君了。

說幹就幹,慈禧立即召集皇族代表人物與文武重臣開會,內容便是廢帝與立儲。光緒皇帝也被召來了,但慈禧沒讓他進殿,而是讓他在殿外候着。

慈禧對宗室和重臣說,當初立光緒爲帝的時候,朝野就有說他來歷不正的議論,我頂住了壓力,自小將其撫養宮中,時至今日,不知感恩,種種的不孝之舉,太令我失望了。事情發展到與南方的奸人(指康有爲和梁啓超,俱爲廣東人)沆瀣一氣,圖謀於我,他是不能再做皇帝了。

衆人自然唯唯。誰也不會站出來觸黴頭。

慈禧的打算是,現在先將儲君定下來,等過年的時候再行更替。不過這個時間表,慈禧沒有說出來。慈禧將儲君人選拿出來了,他就是端郡王載漪之子溥儁。見衆人無意見,慈禧便讓榮祿擬旨。

榮祿早已將旨意擬好,立即捧到慈禧面前。慈禧看了一遍說,讓皇帝進來吧。

光緒進來,慈禧將剛纔的意思對跪在面前的皇帝說了一遍,光緒叩頭道,“此夙願也。”

或許這是他的真心話,經歷了這一年多的時光,光緒,這個晚清最悲情的男人,對於慈禧已經徹底地臣服了。

“既然你願意,這是擬好的詔書,你寫出來,發佈天下吧。”

看了榮祿擬好的《立儲書》,光緒單薄的身體不停地顫抖,在慈禧冰冷的目光逼視下,他開始照本繕寫,因爲手抖得厲害,以至於中間停了好幾次,最終,還是將這件註定是他留給歷史的最後一篇重要的文稿完成了,然後,他竟然昏倒在地。

慈禧讓人將光緒扶起來送走,小聲說了句:皇帝,你要保重。

這是一段看了令人傷心的文字。譯成白話的大致意思是:我自小入繼大統,多虧太后垂簾訓政,對我多加教導,恩情深重。本應振作精神,不辜負穆宗皇帝付託之重。但我身體實在是太差了,連個兒子都沒生出來,真是太慚愧了。現在我病情加重,不能理政,再三請求,皇太后才答應出來垂簾秉政,實乃國家之萬幸啊。爲了使皇家不至於斷了香火,決定立端郡王載漪之子溥儁爲皇子,爲咸豐皇帝的嗣子,以代替我當皇帝,最後再次感謝聖母皇太后海一樣的恩情。

表面對慈禧畢恭畢敬的光緒心中真實的想法沒有人知道,這位身體孱弱連子嗣都沒能留一個的悲情皇帝沒有關於慈禧——他的姨媽的任何文字留下來。但可以猜測到的是,光緒不可能沒有仇恨,所以,在瀛臺迷戀上西洋鐘錶的舉動可以視爲對時間的關注和癡迷。的確,時間是所有政治家的終極殺手,光緒有足夠的時間熬過慈禧。

民間關於被囚禁後的光緒皇帝的傳說很多,大部分都是對這位悲情男子的同情。茶館酒肆中流傳着光緒皇帝逃出牢籠的故事,遠在武昌的張之洞總督就處理過一件奇特的案子,差役抓到一個男子,自稱是康有爲的弟弟,又說是從皇宮逃出來的光緒皇帝。差役是給嚇壞了,處事果斷的張之洞吩咐將這個胡言亂語的男子斬首,特事特辦,顧不上走司法程序了,事後給朝廷上了一道摺子彙報此事,受到了太后的褒獎。

在這段時間裡,京師官場民間關注的主題就是皇位問題。沒有人知道遙遠的山東南部山區一夥漏網的土匪竟然屢次打敗受過西洋教官訓練的精銳官軍,消息被刻意壓下了。以天子腳下百姓的高傲,即使聽說了,也不會多在意。京師的民間輿論關注的都是帝王將相和才子佳人,一夥搗蛋的土匪還入不了他們的法眼。

就這樣吵吵嚷嚷間,庚子年的春節就要到了,據說大年初一便是舊皇帝退位,新皇帝登基的日子。年前,新皇的潛邸——端郡王府已是裝扮一新,登門道喜的高官巨賈絡繹不絕。其中,官員又佔據了絕大多數。因爲在帝國,官員是這個世界上生活最不穩定的一羣人,他們的命運完全取決於最高統治者的好惡。長期的專制統治,讓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養成了雙面性格:在百姓面前的極端傲慢和在上司面前的卑躬屈膝。他們是一個最害怕皇帝同時是最依附皇帝的階層,別說是皇位更迭了,就是皇帝的一聲咳嗽,也會給他們帶來人生禍福的瞬間鉅變。

他們沒有理由不去端郡王府。

端郡王載漪是道光皇帝第五子奕宗(加言字旁)的次子。是咸豐的堂弟,於慈禧爲侄,是現任皇帝光緒帝的堂兄弟。咸豐二十年被封爲端郡王。在1898年前,這位郡王幾乎沒有任何留給歷史書寫的東西,突然之間,其子溥儁便成爲了嗣君,這使得端郡王立即成爲官場漩渦的中心。

來祝賀的人很多,每個人都帶着重禮,都力圖在未來的“太上皇”心中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溥儁還是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人們更在意巴結端郡王本人。

很快,被重禮源源不絕地收入禮房而心花怒放的端王開始憂鬱起來,竟然沒有一個外國公使前來道賀?這說明了說明?就算是平素只留意聲色犬馬的端王,也意識到事態麻煩了。

從第一次鴉片戰爭始,洋人,這個曾被稱爲夷人的來自海外或極北苦寒之地的操着各種奇裡古怪語言,穿着奇裡古怪服侍,長着奇裡古怪模樣的人們便越來越深入到帝國權力的最高層,參與到帝國的政治決策中,把持着帝國越來越重要的部門,比如海關,現在還被一個叫赫德的英國人把持着。

如果,洋人不同意廢除光緒改立新君,事情就會很麻煩。在帝國一言九鼎的老太后可做不了洋人的主。

消息當然以最快的速度傳入慈禧耳中,端郡王的嫡妃,滿人叫做福晉的,就是慈禧的侄女。這個消息令慈禧心中燃起對洋人痛恨的怒火。在這之前,洋人的一些舉動已經讓慈禧從不安升格到仇恨:洋人們迫使慈禧答應讓他們選定的洋大夫爲光緒診斷病情,而那個叫多德福的法國醫生竟然宣佈光緒根本就沒病!李鴻章在接受兩廣總督的任命離京前,英國公使竇納樂又威脅性地指出,他們只承認光緒皇帝的政權!在這之後不久,總理衙門(相當於後世的外交部)呈來了各國公使的聯名照會:假如光緒皇帝在基本沒病的情況下不幸去世,將在西方各國之間產生非常不利於中國的後果。

照會是非常正式、嚴肅的外交文件,不是市井傳聞。這表明西方各國已經插手中國的帝位傳承了!

如果時間往前推一百年,大清帝國一定會怒不可遏。接下來,如果洋人不作出正式的道歉,戰爭將無可避免。一百年前,大清帝國的皇帝和大臣們還堅信中華是世界的中心,除卻中華文明照耀的土地,生活的都是蠻夷們。當英國使臣第一次謁見乾隆皇帝時,大清朝就禮儀問題拒不讓步。但現在不行了,一百年來的數次對外戰爭,徹底打掉了天朝上國的驕傲。圓明園被焚燬了,香港九龍以及後來的臺灣琉球都被割讓走了,臣服了中華數百年的朝鮮都脫離了大清朝的控制,成爲了日本實際控制下的領土﹍﹍大清帝國的皇帝與大臣們痛苦地發現,但凡敢上門挑釁的國家,大清朝一個也惹不起了!

這份外交照會,給了慈禧迎頭一棒!

這還不夠!慈禧已經接到情報,說流亡海外的康有爲已經向全世界發出急電,號召各地的華僑起來反對慈禧,如果不將權力歸還皇帝,國內將會產生民變!

這個消息對慈禧的打擊超過了列強的干預。從慈禧的內心講,她對於內部穩定的關注超過了外來的干涉。

禍患就起於本日,慈禧決定利用內部的力量對抗危局了。

第28節 戰長沙一第5節 大衛的使命第29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六第6節 張孝準與蔣方震第24節 紛亂的局勢一第8節 終戰協定第14節 晉源票號第28節 神槍隊的成立第32節 出征二第5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三第13節 危機與變局五第12節 軍規一第3節 總統府第5節 海空軍第7節 政府第8節 膠縣之敗第2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一第18節 平叛之後第14節 文尼察第8節 奉天第43節 陳淑第8節 許思二第22節 王明遠的疑惑第4節 唐努烏梁海四第17節 犧牲一第14節 十年盤點一第3節 失敗的偷襲一第9節 彰德秋操五第6節 許家第11節 北京一第2節 軍銜第32節 情報處二第36節 初會陳超四第42節 轉機第1章 京師第一節趙舒翹第3節 不是尾聲的尾聲第3節 初戰二第43節 莫理循的報告第8節 阻擊第2節 汀泗一第24節 縱論二第17節 平叛七第24節 春節前二第18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三第3節 初戰二第17節 東北局勢二第25節 靈山之戰二第10節 千里進軍三第3節 周毅一第26節 陳淑的心事第15節 整編前後五第4節 歐洲滑向戰爭第14節 軍規三第21節 外交第7節 政府第8節 天津二第8節 人才第23節 春節前一第6節 彼得留拉反了第17節 刺殺第18節 十月第35節 整編二第15節 突圍二第3章 唐紹儀第3節 重逢第5節 彰德秋操一第24節 風箏第4節 練兵之始第23節 行刺第1章 黑溝臺會戰第一節南滿支隊一第23節 縱論一第29節 慈禧對龍謙的態度第33節 出征三第29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六第6節 許家第2節 美國特使第19節 袁世凱的盤算第5節 吳祿貞的試探第9節 不可能的重逢一第6節 中國成了香餑餑第10節 回國第43節 莫理循的報告第35節 沂州三第5節 國會五第12節 布爾什維克第8節 繁雜的頭緒二第16節 王明遠第1章 滿清新政第一節內幕第11節 整編前後一第26節 變化二第9節 國慶日二第3節 立憲之爭第5節 李純的進剿四第2節 美國特使第10節 天津四第17節 王士珍一第33節 採購第16節 東北局勢一第27節 龍謙與周馥第8節 彼得堡四
第28節 戰長沙一第5節 大衛的使命第29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六第6節 張孝準與蔣方震第24節 紛亂的局勢一第8節 終戰協定第14節 晉源票號第28節 神槍隊的成立第32節 出征二第5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三第13節 危機與變局五第12節 軍規一第3節 總統府第5節 海空軍第7節 政府第8節 膠縣之敗第2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一第18節 平叛之後第14節 文尼察第8節 奉天第43節 陳淑第8節 許思二第22節 王明遠的疑惑第4節 唐努烏梁海四第17節 犧牲一第14節 十年盤點一第3節 失敗的偷襲一第9節 彰德秋操五第6節 許家第11節 北京一第2節 軍銜第32節 情報處二第36節 初會陳超四第42節 轉機第1章 京師第一節趙舒翹第3節 不是尾聲的尾聲第3節 初戰二第43節 莫理循的報告第8節 阻擊第2節 汀泗一第24節 縱論二第17節 平叛七第24節 春節前二第18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三第3節 初戰二第17節 東北局勢二第25節 靈山之戰二第10節 千里進軍三第3節 周毅一第26節 陳淑的心事第15節 整編前後五第4節 歐洲滑向戰爭第14節 軍規三第21節 外交第7節 政府第8節 天津二第8節 人才第23節 春節前一第6節 彼得留拉反了第17節 刺殺第18節 十月第35節 整編二第15節 突圍二第3章 唐紹儀第3節 重逢第5節 彰德秋操一第24節 風箏第4節 練兵之始第23節 行刺第1章 黑溝臺會戰第一節南滿支隊一第23節 縱論一第29節 慈禧對龍謙的態度第33節 出征三第29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六第6節 許家第2節 美國特使第19節 袁世凱的盤算第5節 吳祿貞的試探第9節 不可能的重逢一第6節 中國成了香餑餑第10節 回國第43節 莫理循的報告第35節 沂州三第5節 國會五第12節 布爾什維克第8節 繁雜的頭緒二第16節 王明遠第1章 滿清新政第一節內幕第11節 整編前後一第26節 變化二第9節 國慶日二第3節 立憲之爭第5節 李純的進剿四第2節 美國特使第10節 天津四第17節 王士珍一第33節 採購第16節 東北局勢一第27節 龍謙與周馥第8節 彼得堡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