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節 政府

政府機構設立方案已經由政務局拿出,並且經過軍委會主要成員的三輪討論和定案。 國會成立,政府的組成方案終於出臺了。

實施總統制,確定國名,國旗,國歌,國徽及首都,甚至國會議長及總統的選舉雖然都是大事,但在最高層次的人眼中都沒有什麼值得討論研究,倒是新中華政府究竟設立哪些機構,誰來出任部長,以及各省省長人選才是值得關心的。總統也罷,總理也好,總要有一大幫助手來幫襯。就一般官員而言,部長及省長才是最重要的。

當然,還有一個總理人選。不過,這個註定是龍謙行政副手的大人物肯定是方聲遠無疑了。

在國會完成總統選舉並明確政體後,轉入下一個程序。即委託總統來組建政府。

媒體突然發現,對於政府機構,外界所知甚少。至少沒有權威人士公開談過此事。除了已經組建並開始運作的國防部、教育部、兵工總署和國安總局外,其餘部門都深藏於雲霧之中。於是,在國會休會的這天,北京的媒體不約而同地探討起了政府機構的組建以及可能的部長人選來。新聞界不乏“高手”,他們在國會已經召開,國家的權力架構基本明晰後,拋出的分析頗有見地,吸引了無數的京師民衆參與到這個“遊戲”中來。

22日國會休會一天。23日,按照國會批准的《政府組織法》,龍謙提名方聲遠擔任共和國首屆總理。當日,國會召開全體會議,批准了對方聲遠的任命。24日,龍謙提交了政府組建方案(該方案得到了新任總理的副署)。24日下午。龍謙向國會報告了政府機構的設立原則及職責分工。

按照《政府組織法》,政府機構的設立、取消、職責確定調整權歸總統。但須經總理副署方可遞交國會。國會在批准方案(含調整方案)後。須在七個工作日內研究批覆。機構設置經國會批准後,主官的任命權就不需要國會批覆了,只需要總理的副署即可生效。

對於總統制下的總統大權,這裡出現了雙重製約。第一是國會對於機構及職能設置的審批權。第二是總理的副署權。

當前情況下,龍謙可以順暢地組建政府。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後任總統就未必那麼隨心所欲了。所以,國會議員們在對總統遞交的有總理副署的政府組建方案投票時,頗有些自豪的感覺。覺得國會的權力也蠻大。假如不能通過,總統不是得“乖乖”地拿回去重新修改嗎?

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在蒙山軍系統“把持”國會的情況下,否決總統提案根本就不可能。26日,國會“高效”地批覆了政府組建方案。

根據龍謙提交給國會的政府組建方案,中央分爲行政系統,強力系統和司法系統三大塊。

先說行政系統。龍謙及其幕僚們設計的中央行政系統最高權力機關叫政務院。其首長爲總理。總理在目前的情況下,其真正的角色卻是總統的秘書長,協助總統管理中央行政體系。

政務院系統設八部、一廳、二署、一行、一局。八個部分別爲外交、財政、文教、工業、商業、農林、交通、民政。一廳爲總統辦公廳。兩署分別爲兵工總署和新聞出版總署。一行爲中央銀行。一局爲國家安全總局。總計

其中,國家安全總局在行政上受警政部領導。

強力系統爲國防、監察部及警政部。三部不歸政務院領導。直接對總統負責。強力系統這個詞是龍謙使用的,方聲遠等人趕到有些不合適,但有想不出一個更貼切的詞彙。

司法系統爲最高法院和司法部。前者實際爲憲法法院,後者則管理全國的司法系統。

12月26日,龍謙發佈了強力及司法系統各部門的任命名單。

國防部長:王明遠

警政部長:陳超

監察部長:曹敏忠

司法部長:伍廷芳

最高法院院長:宋教仁(兼)

27日,各部部長正式亮相。

外交部長:唐紹儀

文化教育部長:蔡元培

財政部長:段祺瑞

工業部長:周學熙

商業部長:張謇

交通部長:端方

農林部長:于右任

民政部長:王士珍

總統辦公廳主任:歐陽中

兵工總署:連樹鵬

新聞出版總署署長:秋瑾

中央銀行行長:賈繼英

國安總局局長:江雲

在這份備受關注的名單中:蒙山系佔了八席,尚不足一半。民黨佔了三席,北洋系出人意料地佔了三席(唐紹儀被劃爲該系),無黨派或派系不明者佔了三席(秋瑾、蔡元培、張謇)最令人意外的是,滿清權貴還出任了一個重要部門的部長,令所有人沒有想到。

表面上看起來很公道。一時間,國內及國外媒體一片讚譽之聲,認爲龍謙展示了一種包容天下的氣魄。

名單公佈後,媒體馬上做出了反應。顯然,龍謙只是抓住了軍權及警監察之權,其餘的都對蒙山軍前敵手開放了。考慮到秋瑾及蔡元培的經歷,民黨和北洋系算是大獲全勝。甚至有媒體認爲,方聲遠這個總理不好當,上面有個強勢的總統,下面又有一幫“反對黨”出任部長要職,這個總理還有什麼趣味?

就行政系統而言,外交、財政、交通三部至關重要,但都給了蒙山軍體系外的人。尤其是段祺瑞出任財政部長令很多人沒想到。一直傳言與龍謙合作不太愉快的段氏要被打發回老家安徽任職,沒想到龍謙竟然將財政部如此重要的部門交給了軍人出身的段祺瑞!段氏的任命與出任交通部長的端方成爲了這份名單中最令人感到不可思議內容。

名單是經過反覆醞釀過的。反對端方和段祺瑞的聲音一直有,包括對王士珍的新任命。直到22日在海宴堂最後的討論中都未平息。但龍謙堅持,其他人的反對也就無效了。

自梁啓超回國擔任國會議員,一直有他將出任政府要職的呼聲。結果沒有,於是有人分析,梁氏還是沒有得到龍謙的信任。其實,一向對權位淡漠的蔡元培的確向龍謙提出讓出文教部長的動議,認爲梁氏更合適這個職位,但龍謙沒有同意。

國慶日已經確定,4月28日!除了北方軍區司令官魯山身處前線不能前來,其餘大區司令齊聚北京,他們是奉命前來參加開國盛典的。跟隨他們前來的還有百餘名在開國之戰中立下戰功的官兵代表。這個國家是蒙山軍創立的,開國大典最有資格參加的就是軍隊系統。

26日,在預定的人員全部抵京後,龍謙在海晏堂召開了軍隊系統高級將領的秘密會議,會議的主題不是北方軍區向唐努烏梁海的進軍,而是政府組建,龍謙講了政府與軍隊的關係問題,團結問題和山頭問題。除方聲遠、陳超、王明遠、曹敏忠、連樹鵬和江雲之外,政府其他官員未參加這次沒有任何報導的會議。

ps:

有事外出,明日恢復正常。

第18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三第25節 新生活第16節 末日三第4節 國會四第7節 初識方聲遠一第9節 整編第12節 回國三第2節 繼位爲誰第14節 文尼察第8節 戰後一第4節 周毅二第10節 千里進軍三第32節 驚變第3章 根據地第一節破莊一第16節 末日三第5章 兩廣風雲第一節楊士驤進京第4節 李純的進剿三第22節 沂州遇伏二第10節 生意第39節 大勢八第4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三第2章 魯南新春第二節周氏父子第6節 日俄戰爭爆發低二十九節廣州會議二第7節 政府第4節 聖旨到山東二第6章 逐鹿中原第一節慈禧之死第36節 大勢五第15節 整編前後五第14節 突圍一第19節 北京九第21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六第15節 同盟會分裂第12節 條件第5節 太原第10節 阻擊三第11節 動員 動員第5節 洹上第7節 意外第22節 德州戰役四第3節 要塞三第20節 中興實業第27節 德州的最後一戰第28節 唐紹儀來了鄭家莊第4節 春節三第6節 沂州軍議第39節 大勢八第3節 失敗的偷襲一第6節 政黨之議第16節 陳豪的使命第38節 廣州及鎮南關之變二第17節 龍楊會第3節 司徒均二第9節 彼得堡五第26節 紛亂的局勢三第26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三第22節 袁世凱的心事一第13節 俄國戰略第27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四第11節 回國二第16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一第20節 秋瑾一第5章 兩廣風雲第一節楊士驤進京第30節 軍火採購第10節 勘電一出天下驚二第2節 北京二第9節 繁雜的頭緒三第30節 龍謙與秋瑾第11節 繁雜的頭緒五第27節 風波二第15節 波士頓協定第32節 大衛要求入夥第4節 初見李鴻章第5節 太原第2節 分歧第18節 榮軍農場第7節 這一仗一第18節 末日五第5節 肘腋之變一第19節 視察第6節 武昌一第3節 生計與編隊第24節 貪腐案三第11節 江雲的愛情三第4節 萊州第3章 唐紹儀第5節 吳祿貞的試探第8節 羅姆內戰役二第21節 京師的亂局一第15節 大衛和江雲第6節 日俄戰爭爆發第15節 張作相第7節 外交沙龍第10節 阻擊三第24節 寧時俊一第11節 插曲和演變第42節 龍謙的思考第3節 立憲之爭第3節 周毅一第9章 俄國內戰第一節焦點
第18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三第25節 新生活第16節 末日三第4節 國會四第7節 初識方聲遠一第9節 整編第12節 回國三第2節 繼位爲誰第14節 文尼察第8節 戰後一第4節 周毅二第10節 千里進軍三第32節 驚變第3章 根據地第一節破莊一第16節 末日三第5章 兩廣風雲第一節楊士驤進京第4節 李純的進剿三第22節 沂州遇伏二第10節 生意第39節 大勢八第4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三第2章 魯南新春第二節周氏父子第6節 日俄戰爭爆發低二十九節廣州會議二第7節 政府第4節 聖旨到山東二第6章 逐鹿中原第一節慈禧之死第36節 大勢五第15節 整編前後五第14節 突圍一第19節 北京九第21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六第15節 同盟會分裂第12節 條件第5節 太原第10節 阻擊三第11節 動員 動員第5節 洹上第7節 意外第22節 德州戰役四第3節 要塞三第20節 中興實業第27節 德州的最後一戰第28節 唐紹儀來了鄭家莊第4節 春節三第6節 沂州軍議第39節 大勢八第3節 失敗的偷襲一第6節 政黨之議第16節 陳豪的使命第38節 廣州及鎮南關之變二第17節 龍楊會第3節 司徒均二第9節 彼得堡五第26節 紛亂的局勢三第26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三第22節 袁世凱的心事一第13節 俄國戰略第27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四第11節 回國二第16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一第20節 秋瑾一第5章 兩廣風雲第一節楊士驤進京第30節 軍火採購第10節 勘電一出天下驚二第2節 北京二第9節 繁雜的頭緒三第30節 龍謙與秋瑾第11節 繁雜的頭緒五第27節 風波二第15節 波士頓協定第32節 大衛要求入夥第4節 初見李鴻章第5節 太原第2節 分歧第18節 榮軍農場第7節 這一仗一第18節 末日五第5節 肘腋之變一第19節 視察第6節 武昌一第3節 生計與編隊第24節 貪腐案三第11節 江雲的愛情三第4節 萊州第3章 唐紹儀第5節 吳祿貞的試探第8節 羅姆內戰役二第21節 京師的亂局一第15節 大衛和江雲第6節 日俄戰爭爆發第15節 張作相第7節 外交沙龍第10節 阻擊三第24節 寧時俊一第11節 插曲和演變第42節 龍謙的思考第3節 立憲之爭第3節 周毅一第9章 俄國內戰第一節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