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舊情

“彬來遲了,諸公莫怪!”人還未露面,外面先傳來一句朗聲笑語。廉希憲起身相迎,餘人也紛紛起身,向外探望着。

婢女引着那公子進來,卻是一個身着白苧衫,頭戴紗襆頭的翩翩佳公子,不過三十出頭的年紀。他看着諸人,微微一笑,灑然拱手。廉希憲忙上前相扶,笑道:“克明叫吾等久等,你說該怎麼罰?”

那公子揚眉一笑:“廉公這是怪罪我了?也罷,彬便自罰三杯罷!”

“好!”廉希憲笑道,盧摯也笑着附和,“史公子不愧是出自將門,果然豪爽英邁。”

“盧學士擡舉我了。”史彬淺笑着擺手,俄而向他拱手見禮。

白瑀和盧洵只站在廉希憲身後,微微頷首,默不作聲。史彬還未問及他二人,自然不好貿然上前。

Www⊕ttk an⊕¢ Ο

“你來了纔好。聽聞你爲大都路學捐出善款,此等義舉,若是皇上知道,也會大爲嘉賞。今日白學正特地來向你致謝呢!”廉希憲這才把白瑀引出來。

史彬聽了,眸光一亮,親身上前,扶起正在作揖的白瑀:“彬常聞家父提及白學正文名,一直無緣得見。今日會於高堂,豈不快哉!”

見到金主,白瑀也不似以往一樣孤高,又是向他一拜,懇切道:“史公子爲路學慷慨捐資,如此功德,瑀銘感於心。瑀謹代路學諸學官、生員向公子致謝!”

“噯,算不得甚麼。”史彬執手相扶,笑道,“白學正不以功名利祿爲念,苦心維持路學,孜孜授業。彬不過略盡綿力罷了。但能有所助益,我心意已足。”

“好啦,有什麼話都在酒席上說罷。”廉希憲打斷二人,將史彬迎到上座。

“自釀的葡萄酒,我以此酒先敬克明。”廉希憲端起一盞紅酒,舉杯相敬。

史彬忙起身迴應,“廉相公折殺晚輩了。這杯酒彬不敢不飲。”說罷,舉起案上的高足金盃,從容飲下。

而後,盧摯、白瑀紛紛向其敬酒,史彬也不推辭,笑着一一飲下。

席間其樂融融,諸人一邊閒談,一邊就着菜餚下酒。自史彬來後,話題便不復沉重。廉希憲再未提及真金、阿合馬等朝中人事,而是開始品評京師名伶歌伎。廉希憲又問候了其父史天澤,簡評宋元戰事,但也不深談。

“吾等枯飲無趣,不如讓佳人以歌助興。方纔唱劉太保《蟾宮曲》的,是哪位娘子?好一個‘賞菊陶潛,散誕逍遙’!”酒至半酣,史彬提議道。

“克明不提,我竟忘了!”廉希憲扶額笑道,而後望望在角落裡默然侍立的雲軒兒,“寧娘子先敬史公子,而後再歌一曲。”

貴人提了要求,雲軒兒並無選擇的餘地。她默然起身,低首行至史彬案前,盈盈一拜:“奴雲軒兒,見過史公子。還望公子賞個薄面,飲下奴這一杯。”

說罷,輕拾杯盞,雙手奉上,卻一直斂眉低首,不敢去直視史彬。她背對着我,纖細的腰身顯得十分單薄,此刻竟微微發顫。我倍感詫異:雲軒兒雖是倡優伶人,卻也是孤高自賞之輩。剛纔與廉希憲對話,雖略顯羞怯,尚能從容應對。此番面對這個史公子,同樣是權貴,竟似有些畏懼,卻是爲何?

白瑀默然凝視着她,目光中亦隱着十分的憐惜,終是握緊了酒杯,黯然垂眸。

史彬看着眼前低眉順眼的佳人,遲遲沒有迴應,眸光掠過佳人的面龐,驀地勾出笑意,這笑意漫上眼角,一雙桃花眼裡深情自蘊。雲軒兒見他不動聲色,更是不安,小心翼翼擡眼看他,目光又立時縮回來:“史公子,您便賞光飲下這杯酒罷。”

史彬朗然一笑,稍稍探身,這才接過佳人美酒,持於手中,並不急於飲下,帶着幾分玩賞的笑意,望着佳人,緩緩開口:

“軒兒,原來你還記得我。”

此言一出,諸人神色皆是微微一變。我亦一時訝然。這史公子是名門貴胄,竟當衆說出這般狎暱的稱呼,好像並非無心。雲軒兒剛至大都不久,莫非二人此前便曾相識。聽這話語,隱隱有問罪的意思,但他神色無恙,面上仍戴笑意,一時又叫人摸不透心思。

白瑀不安地瞥了一眼,而後又垂下眼眸,狀若無事地把目光放在了別處。

雲軒兒一時啞然,而後才低低迴道:“史公子雅人深致,風骨卓絕,讓人見之難忘。奴又怎會忘卻?”

史彬聽罷,嗤笑一聲,飲下杯中酒,而後纔將佳人扶起,“原來你也會這般恭維人。”

雲軒兒正要起身,聞言又慌得下拜,“奴不敢。”

“玩笑的話,你別當真。”史彬復又將其扶起,溫言安慰道,但見她略帶驚惶的面龐,語氣更柔了下來,“你怕甚麼呢?起來,且爲我唱一曲罷!”

廉希憲一直旁觀着,聽了這話,與盧摯對望一眼,心照不宣地笑了。

身邊的白瑀一時弛然,稍稍鬆了口氣。盧洵有些擔憂地看了他一眼,又望望雲軒兒,亦垂下眼眸,神色晦暗不明。只有米里哈一派天真,笑眯眯地望着雲軒兒,心不在焉地撫弄懷中的火不思。

我悄悄觀察諸人的反應,心裡隱約猜得了幾分,不禁一時悵然。

雲軒兒恭順地起身,坐回原處,轉軸撥絃,再釀新曲。她似乎有些慌亂,調弄了許久,才定好調子,微微清嗓,方開口唱道:

“幹荷葉,色蒼蒼,老柄風搖盪。減了清香,越添黃。都因昨夜一場霜,寂寞在秋江上。”(1)

她的氣息不似前番那般平穩悠長,唱腔也顯滯澀蹇拙,配着這曲辭,更添了幾分淒寒愁苦。再看佳人俏麗的面龐,哪能讓人聯想到蒼敗枯黃的幹荷葉呢?也不知她緣何唱這首曲子。

史彬卻是一字不漏地認真聽了,末了不禁皺眉,卻仍是微微一笑,“寧娘子似乎很喜歡劉太保的散曲,”沉吟片刻,又道,“可娘子錦繡年華,爲何以‘幹荷葉’自居?又有誰會讓你‘寂寞在秋江上’?”

他狀似無意地一問,雲軒兒聽了,面上驀地一紅,侷促間不知如何迴應。盧摯搖頭輕笑,而後爲其圓場:“暮秋時節,觸目傷懷,寧娘子想必是有感而發了。”

史彬聽了,也不好再說什麼,只道:“盧學士是厚道人。”說着,舉着酒杯輕輕一搖,“不如爲我唱一曲盧學士的《沉醉東風》。”

他直接點了歌名,也不問雲軒兒是否知道曲辭。盧摯聽他點了自己的小令,忙謙辭了一番,那邊雲軒兒已調好調子,輕啓檀口了。

她這次平靜多了,聲音慢慢變得悠緩,宛如深澗中的清泉一般,幽絕出塵,又恢復之前的恬淡意態:

“掛絕壁鬆枯倒倚,落殘霞孤鶩齊飛。四圍不盡山,一望無窮水,散西風滿天秋意。夜靜雲帆月影低,載我在瀟湘畫裡。”

一曲唱罷,諸人紛紛叫好。盧摯也讚不絕口:“娘子果然是朱娘娘之高第。拙作平淡無奇,娘子一曲,竟似唱出一副畫來,讓人頓生蕭然滿目之感。西風秋意,雲帆月影,盡在其中了。”

“既然如此,疏齋要如何答謝寧娘子?”見席間氣氛重新活絡起來,廉希憲也趁勢揶揄道。(按:疏齋,盧摯的號)

盧摯哂笑一聲,“廉公又在給我出難題了。”

“依我之見,盧學士不如回贈寧娘子一首小令,兩廂齊美。”史彬笑着插言。

“甚好!”不等盧摯婉拒,廉希憲已一口應承下來。盧摯無奈,搖頭笑着,目光微凝,似在醞釀着新曲,不出半刻,便扣着酒案,輕聲吟誦出來:

“紅綃皺,眉黛愁,明豔信清秋。文章守,令素侯,最風流,送花與疏齋病叟。”

是一首《梧葉兒》。他緩緩吟罷,諸人齊聲叫好,又道:“寧娘子可否試唱一曲?”

雲軒兒也忙着起身拜謝,待坐定,沉吟片刻,開口唱了出來。她心思靈慧,只消一遍就記住了曲辭。諸人聽罷又是一番讚賞:“妙曲與佳人,兩相輝映啊!”連史彬也忍不住嘖嘖稱善,臉上露出嘉賞的笑意。

而後,諸人又舉杯暢飲,米里哈也應邀唱了幾曲。幾番過後,廉希憲漸漸不勝酒力。盧摯見狀,便道:“廉公若乏了,不如稍歇片刻,吾等可在園中一遊,也好散散酒氣。”

“也好。廉某怠慢了,諸位見恕。”廉希憲也不客套,說罷,喚上奴僕,讓其陪伴諸公遊園。史彬卻揮手拒絕,“無需下人跟從,且由我等隨意罷,更自在些。”

廉希憲由奴婢扶着去了後堂歇息。盧摯其實無心閒逛,也尋了一處堂屋暫歇。史彬依舊興致勃勃,從酒席上起身,來到白瑀身邊,同他閒敘一番,言語頗爲親近。白瑀卻始終對其禮敬有加,並不逾矩。

聽盧洵說,白瑀的叔父白樸與史彬之父史天澤相交甚篤,白瑀和史彬之前雖未曾謀面,但看在父輩的交情上,多少有些情分。然而,情分是情分,兩人身份相距懸殊。光是這份差距,就能隔越人心了。

白瑀似乎有些中酒,越發沉默寡言。史彬見其意興闌珊,便也不再多言,信步往堂屋外走,經過雲軒兒身邊時,俯身低語了一句。雲軒兒面色一紅,遲疑片刻,輕輕點了點頭,放下琵琶,起身小步跟在史彬身後出去了。

白瑀看着二人背影,眸光一黯,握緊酒杯,久久不語。我擔憂地看看他,一時也無從勸解。盧洵過來,輕輕推了推他的肩:“夢石,你醉酒了?起來,陪我出去走走。”

也不等他答應,便將其拉起來,而後又向我笑道:“子清兄也一道來罷。”

“噯。”我應了一聲,起身整了整衣襟,跟了上去。

時景蕭條,萬柳堂前的水塘顯得越發幽碧,乾枯的荷葉寂寥地覆在水面上。堂外株株柳樹殘葉枯黃,枝條凋零,愈顯蕭敗。我們三人一時無言,只是循着園中小路一徑走着。舉目一望,荒冷的秋風凜凜襲來,不遠處的山壁上枯鬆倒掛,天色蒼茫,滿目秋意。

盧洵知白瑀滿腹心事,小心地避開了敏感話題,只是說些無關痛癢的事:“今日席上那回回娘子,歌喉甚是婉轉動人。性情也是有趣得很。”

“哦?”白瑀漫不經心地應着,“你與那回回娘子素未相識,怎知其性情有趣?”

“觀其言行便知了。”盧洵笑道,“諸公誇讚四姐技藝,四姐只是一味謙辭;誇讚米里哈娘子,她卻坦然受之,還主動再唱一曲。別人的評價,我看她並不在意,她只是喜歡唱曲罷了。”

“米里哈娘子天性純樸,無媚骨。”白瑀舉目望着遠處山壁,蕭然道。

“這點卻是與四姐性情相合。”盧洵附了一句,而後又忙忙住口,但見白瑀神色平淡,方纔放心。

“米里哈娘子進那慶雲班,還是夢石兄幫忙說和的。”我閒閒地插了一句,“夢石兄還說要教人家娘子識漢字,認劇本呢!”

“卻有此事?”盧洵挑眉一笑,頗有興致地探問。見他好奇,我便把當日之事向他簡敘一番。

白瑀不禁皺眉:“不過是管了一樁閒事罷了。現在學裡繁忙,哪裡顧得上?有四姐在,也能照料她一二。”言罷看看盧洵,見其有些出神,話語便突兀一轉,着眼覷着他,微諷道,“我看你對人家娘子頗爲上心。不如便去教她罷,也好多個紅顏知己。省得你這個令史閒出病來!”

被他譏笑,盧洵也不以爲意,笑道,“好啊!紅粉佳人,詩酒相酬,實乃樂事!”他就是這般溫和的好脾性,白瑀無奈,笑着白了他一眼,心緒也漸漸轉好了。

我們繼續前行,繞過水塘,前面就是一個花園,此時百花凋殘,唯有幾株秋菊,葉片也開始萎落了。花園裡有溝渠,仍有活水流動。我們便沿着水渠一路走着,繞過一座假山石,前方便是一處涼亭。我正欲上前,白、盧二人卻驟然止步,又繞回了假山後面。我不明所以,探身一望,分明有兩人立在亭下交談,着眼一看,那二人不正是史彬和雲軒兒嗎?

“這三年在真定,你過得怎樣?”有話音隱隱傳來,因離得近,能聽得分明。是史彬的聲音。

兩人定然不知有人在旁,因而並未放低聲音。我心下不安,舉步欲走,腳下枯葉卻咯吱作響,連忙駐腳,一時進退不得。白瑀按住我的肩膀,輕輕搖了搖頭,而後就往假山上一靠,狀若無意地聽了起來。

他這舉動讓我不禁咋舌:一個道德君子竟聽人私話?我腹誹了一陣,奈何也心下好奇,便乖覺地把身子貼在山石上,一聲不發。

雲軒兒的話我沒聽清,只聞史彬又開口:“既然過得好,爲何又回來?當初你離開大都,不就是避忌我麼?”

他輕輕笑着,問的也漫不經心。雲軒兒卻是惶然一驚,連忙道:“奴怎敢做此想法?史公子多心了!”

“是麼?”史彬慵然一笑,卻也沒有問罪的意思,“當年你首次做場,便是在我父親壽宴上,”他頓了頓,“我記得那時朱娘娘也在。她特意把你引薦給我,託我照拂。”

“史公子的恩情,奴至今不敢忘卻。”雲軒兒低聲應了一句,話音瑟瑟發顫。

“說謊。”史彬冷淡地打斷她,話裡並無波瀾,“我於你有什麼恩情?倒是你,怕我怕的要命,留一宿也不肯。這倒也罷了。在這裡好好的,爲何要離了大都去真定?”說着,他兀自一笑,“當我是什麼人呢?你若不願意,我還會強人所難?我又不是阿合馬……”

“是奴的錯。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雲軒兒依然害怕,話語間也帶着三分委屈,“奴這三年在真定過得順當,想必是史公子有意照拂。奴於心有愧,怎敢不承公子的情?可奴不過一介伶人,蒲柳之姿,當不得公子青眼……”

“你是個靈慧人。不要妄自菲薄。你那點傲骨,我還不知道?”史彬打斷她,沉吟片刻,又道,“原想你這三年能有所長進,如今看來還是這般性情,風月場上恐難長久。若遇上貴人要喚官身(2),你能不去?”

被他這麼逼問,雲軒兒啞然失語,良久才澀聲回道:“墮入賤籍,很多事便身不由己……那也是沒辦法的事。”

“我爲你脫籍,你留在我身邊,好不好?”史彬溫言勸道,“你本就是官家小姐,怎做得了這煙花行當?”

話說到這個份上,先前兩人是什麼情形,我大抵明白了。但見白瑀臉色蒼白,像被抽了魂魄一般。我不免擔憂,又無從勸慰,只得默然在旁,再聽二人言語。

“奴是罪臣之女,怕是辱沒了公子家門。”雲軒兒沉默片刻,復而開口,語氣並無太多的猶豫,“史公子有董氏娘子爲妻,更復何求?可嘆奴福薄緣淺,蒙公子錯愛了!”

那邊史彬沉默了許久,不滿地開口:“我不知是何人鎖住了你的心,竟一分也不願分給我!罷,罷!我不勉強你,你也別胡思亂想,既然回來了,就在大都好生待着罷!” 言罷,衣衫簌簌作響,竟似拂袖而去。

“奴終是有負於公子。”

良久,白瑀長長舒了口氣,頹然靠在山石上,不發一語。

第69章 國事第92章 圓議第33章 用心第54章 浸潤第115章 待嫁第109章 榮辱第79章 指婚第107章 失信第202章 入覲第106章 柔情第202章 入覲第52章 坦誠第25章 變故第219章 忠烈第64章 玩鬧第22章 出征第16章 出逃第246章 夜襲第5章 試探第95章 微醺第174章 歲末第188章 君心第80章 逼婚第168章 宴飲第101章 提點第169章 舊情第17章 少年第149章 不滿第113章 放手第121章 寒夜第89章 奏對第211章 唬嚇第29章 表態第87章 套馬第215章 猜度第118章 書信第246章 夜襲第66章 靜謐第167章 勸進第116章 出嫁第86章 考驗第78章 拜相第31章 稱汗第224章 慷慨第177章 夢魘第140章 求助第199章 分別第5章 試探第145章 要求第85章 治道第57章 使臣第151章 分裂第175章 除夕第242章 鉤考第235章 表章第187章 姐妹第238章 解脫第164章 戲班第140章 求助第214章 雅集第24章 過年第61章 亂局第116章 出嫁第231章 論罪第71章 斥責第60章 真心第197章 春遊第90章 糾偏第24章 過年第131章 探問第78章 拜相第144章 威嚇第49章 婚禮第241章 窮途第2章 路途第172章 求教第83章 敬酒第18章 開平第53章 獻策第168章 宴飲第113章 放手第231章 論罪第81章 道喜第51章 叛亂第174章 歲末第44章 看戲第68章 封王第31章 稱汗第114章 雙喜第180章 諷喻第118章 書信第74章 漕渠第191章 鬥茶第8章 兄弟第198章 兩難第204章 讒害第80章 逼婚第240章 召見第231章 論罪第173章 傷病
第69章 國事第92章 圓議第33章 用心第54章 浸潤第115章 待嫁第109章 榮辱第79章 指婚第107章 失信第202章 入覲第106章 柔情第202章 入覲第52章 坦誠第25章 變故第219章 忠烈第64章 玩鬧第22章 出征第16章 出逃第246章 夜襲第5章 試探第95章 微醺第174章 歲末第188章 君心第80章 逼婚第168章 宴飲第101章 提點第169章 舊情第17章 少年第149章 不滿第113章 放手第121章 寒夜第89章 奏對第211章 唬嚇第29章 表態第87章 套馬第215章 猜度第118章 書信第246章 夜襲第66章 靜謐第167章 勸進第116章 出嫁第86章 考驗第78章 拜相第31章 稱汗第224章 慷慨第177章 夢魘第140章 求助第199章 分別第5章 試探第145章 要求第85章 治道第57章 使臣第151章 分裂第175章 除夕第242章 鉤考第235章 表章第187章 姐妹第238章 解脫第164章 戲班第140章 求助第214章 雅集第24章 過年第61章 亂局第116章 出嫁第231章 論罪第71章 斥責第60章 真心第197章 春遊第90章 糾偏第24章 過年第131章 探問第78章 拜相第144章 威嚇第49章 婚禮第241章 窮途第2章 路途第172章 求教第83章 敬酒第18章 開平第53章 獻策第168章 宴飲第113章 放手第231章 論罪第81章 道喜第51章 叛亂第174章 歲末第44章 看戲第68章 封王第31章 稱汗第114章 雙喜第180章 諷喻第118章 書信第74章 漕渠第191章 鬥茶第8章 兄弟第198章 兩難第204章 讒害第80章 逼婚第240章 召見第231章 論罪第173章 傷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