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

bookmark

看着周魴幾近崩潰的模樣,一旁的蔣濟暗暗爲自己捏了把汗。

幸虧當初被俘虜時,他沒在糜暘面前擺出什麼譜,不然可能今日周魴接受的折磨,他往日也得嘗試一下了。

而就在蔣濟暗暗幸運的時候,他見到了糜暘正在向他招手。

看到糜暘的動作後,蔣濟絲毫不敢怠慢,他連忙趨步至糜暘的身旁。

當糜暘見到蔣濟站在身旁後,他微微俯身對着周魴說道:

「孤想要的很簡單。

孤想天下一統,孤也想子魚留名青史。」

「若子魚能答應孤,待回到江東後,隱爲孤之內應。

孤可以做出保證,出示在天下人面前的,只會是你方纔看到的第一份供狀。

當然子魚也不會太過擔心,孤知道子魚目前在江東的分量,故而孤不會讓子魚做一些力所能及外的事。

孤亦可以保證,來日孤要子魚所做之事,大多爲順水推舟之事。

如何?」

糜暘的保證,有效用嗎?

那自然是有的。

就像剛纔周魴以爲的那般,糜暘是繼承了劉備遺望的人。

劉備遺望四個字,雖會給糜暘帶來不少束縛,但也會給他帶來許多隱性的好處。

世人會相信劉備言而無信嗎?

可正因爲周魴對糜暘的話沒有懷疑,他才更會覺得不可思議。

就好像一位高明的獵人,費勁辛苦布了一張密不透風的網,而到了可以收網之時,這位獵人索取的卻是一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東西。

之前的高明,與現在的剋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種鮮明的對比,讓周魴的思緒亂作一團。

糜暘見周魴遲遲不作出迴應,不由得從鼻間發出了一聲輕哼。

糜暘的這聲輕哼,落在周魴的耳中卻宛若雷鳴一般。

這聲雷鳴震的周魴擡起頭,看向此刻正俯視他的男人。

他揹負雙手,居高臨下,純純一副勝券在握的神態。

這一刻周魴才恍然醒悟。

自己還在遲疑什麼呢?

自己又有什麼資格遲疑呢?

若是自己不答應糜暘的話,想來不用多久,那份足以令他家族覆滅的供狀,就會傳到孫權的手中。

其實當自己今日邁入大司馬府的那一刻,自己就已然失去了說不的權力。

想到此,周魴發出了自嘲的笑聲。

於自嘲的笑聲下,周魴想支撐着身體站起身來。

可或許是情緒還未平復,周魴剛剛起身一些,就又跌坐在了地上。

周魴的這副表現足以體現出,剛纔糜暘的話,對他造成的打擊有多大。

而糜暘見到周魴的無力後,一向善於關心他人的他,連忙看向了一旁的蔣濟。

機警的蔣濟看到糜暘的眼神後,略一思索便明白了糜暘的意圖。

明白糜暘意圖的蔣濟,連忙屈身握住周魴的手,將他從地上攙扶了起來。

知道周魴只能答應自己的糜暘,在周魴被攙扶起來後,就對着他笑着說道:

「子通現任孤帳下司聞校尉,爲孤掌管一切情報事宜。

來日你回到江東後,若孤有所令,或者你有所報,皆將通過子通之手。」

糜暘的話一字不落的進入了周魴的耳中。

而周魴在看到糜暘在這一刻,竟還能表現出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時,內心悲慼的他,忍不住說道:

「大司馬是在以此爲樂嗎?」

周魴的話,讓糜暘有些不解。

「什麼?」

「天下如棋局,衆生如棋子。

大司馬是在享受執棋者的樂趣嗎?」

周魴的話,讓糜暘有着片刻的沉默。

可很快的,糜暘就給出了自己的回答:

「是又如何。」

是又如何?

好霸道呀!

似乎是沒想到糜暘會回答的如此乾脆,坦然,周魴有些反應不過來。

但很快的,周魴收攏起臉上的茫然與畏懼,他對着糜暘深深一拜。

自己是棋子,蔣濟是棋子,想來茫茫衆生中的許多人,也都是糜暘手中的棋子。

而在江東時,自己難道不是孫權手中的棋子嗎?

名爲天下的棋局很大,大到可以網羅衆生。

可名爲天下的棋局也很小,小到執棋者也不過那三五人而已。

既然無法逃脫做棋子的命運,那麼爲何不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那方呢?

「落子江東,臣願爲前驅!」

終於,周魴明着說出了糜暘想要的那句話。

得到這句話的糜暘,負手仰頭大笑起來。

「善!」

「孤果然沒看錯你。」

...

在送走周魴之後,蔣濟回到了糜暘的身邊。

見蔣濟歸來,糜暘放下手中的書籍,問他道:

「周魴離去時,臉上可有異色?」

面對糜暘的詢問,蔣濟恭敬的答道:

「不曾。

張溫雖有疑惑,周魴亦只以虛言搪塞之。

臣觀張溫未起疑心。」

聽到蔣濟回答的糜暘,微微點了點頭。

點完頭後,糜暘便重新看起了手中的書籍。

好似糜暘就對其他事不曾擔心一般。

可雖然糜暘不擔心,但身爲糜暘的謀臣,蔣濟卻覺得有些事還是要提醒一下糜暘。

「臣不解,爲何大司馬今日會選擇周魴,而置張溫於不顧?

臣亦不解,爲何大司馬不將周魴與張溫一網打盡?」

蔣濟說完心中的困惑後,便低下了頭,等着糜暘的回答。

糜暘也的確被蔣濟的不解吸引了注意力。

糜暘知道蔣濟明面上是說自己不解,但實際上是在提醒自己,張溫的存在,或許是個變數。

而這一點,糜暘又何曾沒考慮過呢?

糜暘慢慢放下手中的書籍,對着蔣濟說道:

「張溫是君子,不知變通,周子魚則是追求利益之輩。」

「今日之事,只可施加於周魴。」

糜暘率先說的就是對張溫與周魴二人的判斷。

而這番判斷也不是空穴來風,乃是糜暘後世從史書上得到的。

歷史上的張溫,以性情剛直而得到張昭喜愛,也因爲這一點他將孫權得罪的死死的。

張溫在性情剛直之餘,有時候腦袋還缺一根筋。

張溫明知道孫權外寬內忌,晚年尤爲嚴重,可他在出使完成都後,回到江東就動輒高度讚譽諸葛亮之政。

這種事都做的出來的張溫,先不說他今日是否會就範,就算他就範了,糜暘敢用他嗎?

而周魴與張溫是截然不同的人。

歷史上的周魴能做出斷髮賺曹休之事,一方面能體現他看重利益大於孝道,另一方面則能體現他變通能力十分強。

這樣的人,是可利用,且利用起來事半功倍的人。

至於糜暘之所以放過張溫,還有着另一層考量。

「張

溫的名聲,在江東與張昭不相上下,他的號召力更不是周魴可比。」

「你覺得你若是周魴,你會相信張溫對今日之事完全沒疑心嗎?

而你若是周魴,會將自己及家族的安全,放在外人身上嗎?」

「自然不會。」

蔣濟回答的斬釘截鐵。

而在經過糜暘的這一層點撥後,蔣濟才恍然大悟。

既然不會,那麼周魴在回到江東後,會做什麼也是可以預見的事了。

君子,總是鬥不過小人的。

而一旦他做了那些事,一方面或許能引發江東內亂,另一方面也在不經意間將自己的後路徹底斬斷。

身爲江東望族,卻在江東失盡人心。

這種情況下,爲了謀求家族的平安與發展,周魴還怎麼可能再對糜暘有二心!

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438章 劉禪叩頭 誰家天下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534章 龍捲洛陽 街亭街亭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37章 魏王吐血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陽失陷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53章 你可知五溪蠻?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157章 法正遺策 君臣同悲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36章 麋鹿破槽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604章 設伏密林 斬斷生路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七百五十四章 頗有鋒芒 子瑜盜書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謀 再效班超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六百七十九章 挾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198章 殺伐祥瑞 今日獵狐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115章 糜暘設計 (十更,求首訂)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473章 三路合圍 爲師必勝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53章 你可知五溪蠻?第282章 忠臣喋血 要戰便戰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446章 攻守易勢 慈不掌兵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334章 你方先來 以牙還牙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七百五十九章 失手被擒 張郃蠱惑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14章 接班人第263章 以步克騎 奔潰無方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535章 張郃曹彰 輪番上場第七百六十四章 豫章崩裂 江東震動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466章 死者層積 敵踐而散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415章 一擒孟獲 鹿馬相會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532章 漢皇冬狩 夙願將償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211章 隱患滋生 伯仁野望第229章 強徵私兵 軍心崩喪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靈登場
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438章 劉禪叩頭 誰家天下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534章 龍捲洛陽 街亭街亭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37章 魏王吐血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陽失陷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53章 你可知五溪蠻?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157章 法正遺策 君臣同悲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36章 麋鹿破槽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604章 設伏密林 斬斷生路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七百五十四章 頗有鋒芒 子瑜盜書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謀 再效班超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六百七十九章 挾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198章 殺伐祥瑞 今日獵狐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115章 糜暘設計 (十更,求首訂)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473章 三路合圍 爲師必勝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53章 你可知五溪蠻?第282章 忠臣喋血 要戰便戰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446章 攻守易勢 慈不掌兵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334章 你方先來 以牙還牙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七百五十九章 失手被擒 張郃蠱惑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14章 接班人第263章 以步克騎 奔潰無方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535章 張郃曹彰 輪番上場第七百六十四章 豫章崩裂 江東震動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466章 死者層積 敵踐而散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415章 一擒孟獲 鹿馬相會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532章 漢皇冬狩 夙願將償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211章 隱患滋生 伯仁野望第229章 強徵私兵 軍心崩喪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靈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