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

bookmark

當劉封率着萬餘漢軍抵達街亭後,哪怕早已經在當地人的口中瞭解過一些街亭的地貌,但在真正親眼見到街亭的地貌後,他還是不由的皺起了眉頭。

只見從劉封的視角望去,他身處的街亭南北兩面皆被高山包裹,唯有東西向留有一條數裡寬的大道。

按照常理來說,南北兩側有崇山峻嶺作爲天然掩體,街亭應當算的上一處難得的易守難攻之地。

猶如在劍閣外隱匿在羣山中的山道一般。

可街亭與劍閣不同,劍閣外的山道大多狹窄崎嶇,大軍很難在這種情況下行軍乃至於發起進攻。

但街亭的道路雖亦有崎嶇彎折之處,卻在某一段有着寬達數裡的平坦地帶。

那處平坦地帶,便是整處街亭的咽喉之地。

立於高山之上的劉封,很快就俯瞰完了整片街亭的地貌。

而他正是在看到那處平坦的寬闊地帶後,眉頭纔不由得皺了起來。

若是街亭的道路與劍閣山道一樣狹窄的話,他可以通過當道下寨的方式,很容易就將魏軍堵截在街亭之外。

Www● TTKΛN● C〇

只要糧草供應不絕,他就能將魏軍一直堵着。

但街亭的地貌,偏偏卻有一處寬廣地帶。

要想成功阻截魏軍不讓他們越過街亭,那處寬廣地帶是必爭之地。

可由於地勢的平坦與寬闊,漢軍若是在那一處當道下寨的話,地利的優勢會被削減到最小。

最重要的是,要想在寬達數裡的要道上成功阻擋魏軍,那麼漢軍建造的營壘,就勢必要隨着地勢而橫向擴寬。

不能留有一處漏洞,被魏軍有機可乘。

若是手中兵力足夠的話,這一點倒是無妨。

可劉封手中的兵力,目前不過萬餘。

憑藉萬餘大軍在短時間內修建出一處橫跨數裡,固若金湯的大營,這已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更何況接下來還要在這處綿延數裡的大營中,處處分散兵力阻擋着魏軍的猛攻。

任何一位宿將都知道,這件事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艱苦。

怪不得在離開之前,陛下曾對他說過:“街亭易守,卻也不易守。”

那時候劉封還不瞭解這句話的含義,但在看到街亭的真實地貌後,他懂得劉備爲何會對他囑咐這句話。

也明白了劉備爲何會給他一萬漢軍。

就在劉封皺眉往山下走着的時候,幾位梁州小將也一同登上了一處高山,看清了街亭的全貌。

丁奉、鄧艾、張嶷、姜維等四員小將,要麼是經驗豐富之輩,要麼是天賦異稟之輩。

他們自然也能一眼看出,街亭地貌給漢軍帶來的好處與壞處。

在心中浮現判斷之後,幾位小將便你一言我一語的商討起來。

丁奉率先言道:“我軍要立即當道下寨!”

丁奉在投效糜暘前後,充當的都是一個攻堅先登的角色,善攻者往往也善於找出守方的弱點。

在丁奉看來,要想守住街亭,有且只有的一個辦法就是當道下寨。

至於街亭道兩側的高山,丁奉正眼都沒怎麼看一眼。

哪怕兵書中有說:“憑高視下,所向無敵”。

但不會真有哪個傻瓜,會放棄當道下寨的策略,跑去將軍隊轉移至山上固守吧?

丁奉的話讓張嶷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

“然也。”

儘管張嶷也看出了當道下寨,並不是阻擋住魏軍的一勞永逸的辦法。

但這是街亭地勢所限的緣故。

況且就算街亭的地勢沒有劍閣那般險要,但已經幫了漢軍大忙。

例如兩側的險峻高山,儼然成爲了漢軍在南北的天然屏障。

若沒有這兩處天然屏障,要想靠一萬大軍守住寬闊的街亭道,這幾乎是不大可能的事,特別是在魏軍有騎軍的情況下。

街亭道的險峻高山爲漢軍堅守住街亭,提供了最基本的可能性。

在這種情況下,也沒必要要求太多。

畢竟天下像劍閣那般的天險,又有幾處呢?

況且街亭若真是劍閣那般的天險,他想魏軍也不會傻乎乎的率軍來街亭送死。

正因爲街亭地勢有可守及可攻之勢,漢魏兩軍纔會齊齊注視這個地方。

而在張嶷認同丁奉的發言後,鄧艾又緊接着做出推斷道:

“若敵將善戰,他來日必定會率軍左右猛攻,令我軍疲於奔命。”

鄧艾的語氣中有着凝重。

相比於丁奉的推斷,鄧艾的推斷更爲深遠,他已經提前一步預料到魏將來日可能採取的戰術。

而在聽完鄧艾的推斷後,丁奉與張嶷的臉色也不由自主地凝重起來。

鄧艾說的是,以點破面的戰術。

敵將若真能想出這種戰術,那對漢軍來說的確是很不利的。

凝重的神色之下,張嶷重重地吐出一口氣,再次贊同道:

“然也。”

張嶷的兩聲然也,讓丁奉與鄧艾齊齊將目光看向他。

你除了然也,就不會說啥了嗎?

而面對兩位同袍的注視,張嶷低頭沉思一番後,立即將目光看向姜維。

張嶷的目光中帶着詢問。

好似在說:丁奉與鄧艾都發表自己的看法了,那你呢?

張嶷早就醞釀好說第三聲“然也”的準備了。

當張嶷將目光看向姜維之時,丁奉與鄧艾也順着張嶷的目光,將眼睛對向了姜維。

突然之間,一下子被三位同袍注視,這讓姜維有些不知所措。

倒不是姜維心中沒有見解,只是在來街亭的路上,薑母曾多次告誡姜維,說他是一員降將身份敏感,一開始不要太過於表現自己。

薑母的告誡姜維謹記在心,但心中的確有着見解想着不吐不快,這種矛盾的心理讓姜維不知所措起來。

而姜維的不知所措落入三人的眼中,鄧艾先是輕蔑一笑後,轉而朝着山下走去。

張嶷與丁奉的臉上卻隨即浮現理解之色。

以色娛主之輩,哪裡又會有什麼真才實學呢?

是他們要求太高了。

而在鄧艾朝着山下走去後,張嶷與丁奉見也問不出姜維什麼,便也朝着山下走去。

看着三位同袍接連離去,姜維最後也只能跟在他們的身後朝着山下走去。

只是在朝着山下走去的同時,姜維卻一步三回頭。

姜維回頭的目光,一直注視在那綿連的山脈之中。

他心中不禁有個疑問:

爲何大家都只想着守,以攻代守,難道不行嗎?待梁州四小將都走下高山後,劉封的傳令官到來,將他們四人都召到了身前。

劉封看着到來的梁州四小將,他自是知道他們四人剛剛去做什麼了。

不過劉封卻不以爲意。

劉封知道劉備將丁奉幾人派爲他副將的用意是什麼,對於這層用意劉封並不牴觸。

因爲當年他自己,也是被類似的安排,一步步提拔起來的。

而儘管劉封不喜於糜暘之前破壞他成爲劉備副將之舉,心中也對糜暘的一些方面不服氣,但劉封還不至於去爲難糜暘麾下的人。

眼高於頂的劉封,對不在意的人往往不會投注太多精神。

瞄了一眼面前的四將後,劉封最後將目光集中在丁奉的身上。

丁奉是糜暘帳下,名氣最大的一員戰將。

劉封注視着丁奉,對着他說道:“當下賊軍雖還未到來,但街亭一地至關重要,想來至多不過一月,賊軍大部定然會出現在街亭。

而要想守住街亭,唯有當道下寨一途。”

說完這番話後,劉封轉身從身後的案上拿起一張營壘佈陣圖。

這張營壘佈陣圖,乃是方纔劉封實地探查完街亭的地勢後,回到大帳中畫出來的。

劉封將手中的陣圖交到丁奉手中,然後繼續說道:“你既我之副將,那這督促修建營壘一事,就交由你負責了。”

聽到劉封這麼說,丁奉連忙從劉封接過陣圖看了起來。

與此同時,丁奉及身旁的張嶷幾人,也看起了劉封所畫的陣圖詳情。

在看完後,梁州四小將心中的一塊大石頭悄然放下。

介於劉封之前的壞名聲,在剛剛從山上下來時,梁州四小將心中其實都有個隱憂——那就是劉封爲了爭功,會不會做出不理智的事情呢?

幾人心中的這個隱憂,被劉封親手所畫的這張陣圖給悄然抹去。

從陣圖可知,劉封當道下寨的地方,正是街亭的那一處廣闊地帶。

並且劉封所畫的陣圖,從結構上看是很嚴密的。

從這兩點足以看出,劉封的確是經驗豐富的良將。

歷史上馬謖鎮守街亭前,諸葛亮也曾畫了一張陣圖給馬謖,可惜.

在大致看完陣圖的構造後,丁奉對着劉封抱拳言道:“末將定不辱使命。”

面對丁奉的承諾,劉封只是瞥了一眼,並未做出迴應。

在劉封看來他都畫出陣圖了,丁奉要做的事乃是一件十分簡單的事,實在不需要再多說些什麼。

而在安排完給丁奉的任務後,劉封又將目光看向一旁的張嶷。

劉封對着張嶷說道:“聽聞你性格持重,我便將運送我軍糧草的重擔交予你。”

相比於對丁奉任務的解釋,劉封對張嶷講的話便十分言簡意賅了。

張嶷在聽完劉封對他的任命後,他便也會意的接下了這個任務。

運送糧草的重要性自然不必多言,而這件事也不是聽起來那麼簡單的。

哪怕當下天水、安定郡都在名義上臣服大漢,但兩郡內還是有不少縣城心懷曹魏。

在這種情況下,難保一些魏將不會隱藏在官道之旁,率軍襲擊漢軍的運糧隊。

就算目前沒有魏將敢這麼做,可等魏軍大軍到來後,這種危險是很可能發生的。

所以張嶷接下的,其實是保護漢軍糧道的重任。

在安排完給張嶷的任務後,劉封自覺沒有再疏漏的地方,便想讓丁奉幾人先下去。

可就在這時,鄧艾卻主動上前對着劉封一拜言道:

“將軍應謹防敵將來日,以騎軍的高機動性,來行以點破面之戰術。”

在聽到鄧艾的話後,劉封的眉宇不可避免的皺了起來。

這一點,倒是他之前沒有想到的。

不過劉封卻沒有對鄧艾的擔憂做出迴應,他只是下令讓鄧艾四人先行退下。

鄧艾見劉封好似不在意這件事,他本想再勸,但察覺到劉封臉色不太好的張嶷,暗中拉着鄧艾的衣袖,將他拉出了大帳外。

等鄧艾四人離開大帳後,劉封想着鄧艾方纔的提醒,他的眉頭皺的越來越深。

劉封不是馬謖,他當然知道鄧艾的擔憂有沒有道理。

可之所以他不立即對鄧艾的擔憂做出迴應,原因在於他對於這一點並沒好的應對措施。

守城方相比於攻城方,雖在地利上會佔據優勢,但凡事有得必有失。

在佔據地利的同時,守城方也等於基本放棄了機動性。

這是不可避免的。

那麼在沒有機動性的情況下,他又該如何預防或者反制這一點呢?

劉封頗爲苦惱的思考着這個問題。

在良久的思考之後,劉封還是沒想出一個妥善的策略。

不過劉封對於這一點,倒也不算太過憂慮。

原因在於就算敵將採取鄧艾所說的辦法,可要想借助這種辦法攻取下漢軍大營,耗費的時間也定然不短。

而劉備讓他來守備街亭,爲的只是讓他阻擋住魏軍援軍一段時日,並不是要讓他將街亭守的天長地久。

他只要撐到劉備攻下隴西郡就好。

在這點戰略意圖下,劉封選擇暫時不去過度擔憂這件事。

以不變應萬變,纔是當下最好的應敵策略。

鄧艾被張嶷拉着離開了大帳之外,等來到大帳外後,鄧艾氣呼呼地看向張嶷。

“伯岐何故阻我?”

面對鄧艾的疑問,張嶷反問道:

“士載可有應對之法?”

張嶷的這句反問,讓鄧艾語噎。

他是猜測到來日魏將有可能採取的戰術,但在目前的局勢下,鄧艾一時之間的確也沒有應對之法。

只是就算如此,劉封也不該對這一點隱患,一點表示都沒有呀。

“正因爲當下無應對之法,徵北將軍更應該集思廣益,積極尋求破敵之策纔是。”

鄧艾說的理所當然。

鄧艾的理所當然讓張嶷直翻白眼。

鄧艾是很聰慧的人,不然他不會提前注意到這一點,可惜他的情商實在不咋的。

從剛纔劉封的兩個安排足可以看出,劉封是喜歡獨斷專行的人,他需要的不是爲他參謀的副將,而是忠實執行他命令的副將。

這樣性格的劉封,又豈會像鄧艾說的那般,輕易進行集思廣益的舉動呢?

張嶷只能苦口婆心地對鄧艾解釋了一番,然後又與丁奉硬生生拉着鄧艾離開了劉封的大帳之外。

看着張嶷三人離去的背影,姜維眼光閃爍,不知在思索着什麼。

突然他靈機一動。

既然心中有惑,何不問於大將軍呢?

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410章 五略引贊 馬謖請戰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4章 父子對質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風骨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豬曹爽 許昌告急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第558章 欲引天火 佈局長安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7章 懾服徐詳第36章 麋鹿破槽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31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二)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七百五十四章 頗有鋒芒 子瑜盜書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281章 來日之患 二氣丕鵝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第363章 熱臉白貼 整改大軍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七百六十四章 豫章崩裂 江東震動第570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訂婚啦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七百七十四章 何故發笑 思索滅魏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262章 卻月卻月 關公擂鼓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章推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522章 上頭劉備 句句昭烈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七百五十四章 頗有鋒芒 子瑜盜書第463章 空城計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371章 身死族滅 孤即梁州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番外:亡國之恨第239章 兩勸滿寵 局勢轉變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七百零四章 何時開戰 今日始也
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410章 五略引贊 馬謖請戰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4章 父子對質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風骨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豬曹爽 許昌告急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第558章 欲引天火 佈局長安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7章 懾服徐詳第36章 麋鹿破槽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31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二)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七百五十四章 頗有鋒芒 子瑜盜書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281章 來日之患 二氣丕鵝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第363章 熱臉白貼 整改大軍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七百六十四章 豫章崩裂 江東震動第570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訂婚啦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七百七十四章 何故發笑 思索滅魏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262章 卻月卻月 關公擂鼓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章推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522章 上頭劉備 句句昭烈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七百五十四章 頗有鋒芒 子瑜盜書第463章 空城計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371章 身死族滅 孤即梁州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番外:亡國之恨第239章 兩勸滿寵 局勢轉變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七百零四章 何時開戰 今日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