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方氏物理辯論法

文素臣其實一開始,就不可能是王守仁的對手。

一個成日在書齋裡誇誇其談的人,可以打敗一百個書齋裡清談的對手,卻永遠打敗不了一個上山下海,誠如王守仁自己所言的那樣,他真的去格過物的人。

“格物致知,這句話我深以爲然。”王守仁其實並非是一個反叛者,而是一個繼承者:“通過觀察事物,去窮究萬物之理,學生也極贊同。”

“可既要格物,那麼朱夫子所格之物,與你我不同。朱夫人所見所聞,也於你我不同。因而,朱夫子通過他的所見所聞,他的思考,自然能學到他的自然之理,他的聖人之道。這一切,都是朱夫子對萬物的理解,朱夫子對於自然之理的理解,極爲深刻,學生佩服。”

“那麼,敢問,文先生也有眼睛,也有耳朵,也有自己的所見所聞,朱夫子提倡格物致知,那麼,文先生在生活中,可格何物,又領會了什麼自然之理?”

文素臣勉強打起了精神:“吾通讀《四書章句集註》、《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說》……”

王守仁搖頭:“這都是朱子先生的書,是朱子先生,通過對事物的觀察,也即是我們所言的格物,從而學到的道理。文先生,學生想問的是,先生自己,對聖人之道和萬物之理,有什麼領會?”

“……”自己領會,文素臣大義凜然道:“我等讀書人,乃代聖人立言。”

所謂代聖人立言,是理學的一種說法,即讀書人的要務,在於爲聖人說話,正因爲如此,所以讀書人總是滿口‘子曰’、‘孟子曰’、‘朱夫子曰’,總之,聖人不會有錯的,聖人的言論要流傳下去,讀書人就必須代聖人立言。

王守仁搖頭:“還是不對。”

文素臣道:“那麼,還要請教。”

王守仁道:“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可見,這天下處處都是學問,學問不必拘泥於四書五經;朱夫子也倡導,讀書人該格物致知,既自己去體悟萬物之理。文先生既乃當世大儒,若沒有自己的見解,不過是因爲對理學研究的精深,便要代聖人、朱夫子說話,這樣是不對的。孔聖人和朱夫子所看到的東西不同,自然感悟不同啊。而文先生自己沒有眼睛,沒有耳朵,是瞎子聾子,不曾看到這個世界,因而,卻需聖人們來告訴你,原來世界該是什麼樣子的嗎?”

“讀書人不該如此!讀書人學聖人之道,是牢記聖人們的本心,聖人之道是什麼?聖人之道是教你我孝敬自己的父母,友愛自己的兄弟。是叫我們多去觀察事物。是叫我們崇尚禮儀。是叫我們爲政以德,叫我們勤學、是教導我們君使臣該以之禮,臣事君當以之忠。諸如種種,都是聖人之道。”

“可如何去觀察事物,如何去窮究自然之理,卻需要有自己的眼睛,有自己的耳朵。代聖人立言,孔子出自春秋,他流亡於諸國,推行仁政之法,這些,在當今世道,有嗎?春秋時,井田制雖已崩壞,可依舊還有井田之殘餘,因而,孔子認爲井田崩壞,是天下動亂的原因。那麼,當今的世道,井田之制,已經很久遠了。”

“還有,朱夫子在的時候,那時靖康之恥,南宋偏安,朱夫子請求抗金,不爲採納。這些,而今有嗎?朱夫子作《四書章句集註》,更著有書冊無數,著作等身,天下人,無不敬仰,可這些書,是他的人生,是他的經歷,是他所見所聞,對世界的感悟。學生敬仰朱夫子,因而,學生自以爲,自己既是聖人門下,也是朱夫子的學生,正因爲敬仰他,才學習他一樣,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去觀察事物,又學習他如何去思考,去慢慢的完善自己的知識啊。”

“文先生說,讀書人應當爲聖人立言,可這後一句,文先生似乎說漏了,後一句是:爲往聖繼絕學啊。朱夫子在聖人之上,開啓了自己的思考,興盛了儒家,這就是爲往聖繼絕學。而今日之你我,爲何不敢學朱夫子,在此基礎上,針對聖人之道,去開啓思考呢,世道已變了,人也應當變,聖人之道不會變,可如何詮釋聖人之道,又如何在這已變化的人間,在聖人之道的基礎上,如朱夫子一般,去開啓新的思考,這不正是你我之輩應當做的嗎?”

“文先生乃是大儒,爲天下人所敬仰,正因如此,方纔更需爲天下人做榜樣啊,若只是撿起孔孟和朱夫子的話,反覆的誦讀,那麼,天下,何須文先生呢?”

文素臣冷然:“若如此,這豈不成了離經叛道!”

王守仁微笑:“文先生莫非忘了,當初,理學,也曾被斥爲“僞學”,也是被指責爲離經叛道的。”

文素臣道:“朱夫子乃是朱夫子,你還敢自比朱夫子不成?”

王守仁搖頭:“不敢,學生亦是朱夫子門下,若不學朱夫子,不知格物致知,如何能給學生開啓新的思考呢。”

所有人聽着二人脣槍舌劍,不過明眼人都看得明白,王守仁的思維要比泥古不化的文素臣要活躍的多。

不少人以爲,王守仁口裡所講的新學,一切隨心,理應可能承襲至宋時的心學,定當會對朱夫子,進行大力的批判。

可誰也不曾想,王守仁依舊還是採納了不少朱熹的主張,並且依然大力的提倡朱夫子在聖人之學中,擁有極高的地位。最無恥的是,王守仁左一口我纔是朱夫子的學生,我所學的,就是朱夫子,沒錯,我很正宗……

這…有點兒尷尬啊。

所以,王守仁的話,雖然有人不認同,可至少……不太遭人反感。

反而是文素臣,一開始就希望讓王守仁站在理學對立面來進行大力的批判,想來他也沒想過,這個新的學問,卻是死死的抱着理學的大腿,死都不肯撒手,這令他有力氣無處使。

甚至……大家隱隱有一個感覺。

王守仁居然在爭奪朱夫子的話語權,自認爲,自己是在朱夫子當年所做的事。

而相比於只知鸚鵡學舌的文素臣,卻不知高明瞭多少。

弘治皇帝面上帶笑,眼睛卻凝望方繼藩,似笑非笑。

那朝鮮國王李懌,忍不住叫了一聲好:“中!”

人羣中的某個人,看着淡定自若的王守仁,卻是沉默了。

他一直覺得,王守仁該是一個古怪的人,打小,就稀裡糊塗的樣子,可今日,王守仁所表現出來的自信,實是讓人誤以爲這是假的王守仁。

“胡說!”文素臣心有些亂了:“朱夫子的本意……”

他話剛出口,有人大喝道:“且慢着!”

文素臣臉色蒼白,卻見方繼藩站了出來:“朱夫子乃聖人,何以你說起朱夫子時,面上這樣的不恭敬?”

“……”

文素臣跟人辯論呢,臉色當然不好看,啥叫不恭敬?

方繼藩厲聲道:“簡直豈有此理,朱夫子亦爲西山書院的祖師,西山書院上下,人人敬仰,奉若神明,我等蒙受朱夫子的教誨,俱爲聖人門下,也是朱夫子門下,你提及我們的祖師,居然如此不敬,這是何意?”

就怕流*有文化啊。

文素臣還是沒明白過來,這人……他到底要不要臉,這些話說出來,你臉不會紅嗎?

方繼藩聽二人囉囉嗦嗦一大堆,實在有些生厭了,他還是比較喜歡自己的方式,方繼藩又道:“祖師爺,是拿來敬的,就比如文先生,你口口聲聲,說你讀朱子,那麼,敢問,你當真敬佩朱夫子嗎?”

文素臣覺得方繼藩胡攪蠻纏,厲聲回擊:“吾學朱子三十二載……”

方繼藩卻從袖裡一掏,一卷畫像便落在了他的手裡,畫像一抖,打開:“你一點都不懂得尊師重道,你看這是誰?”

朱……朱……夫子……

是朱夫子的畫像。

雖然畫的是醜了一點,怪只怪唐寅已去了寧波府,否則方繼藩保證畫像裡的人能英俊幾分。

可是人都看得出,這畫像,乃臨摹於孔廟中十二哲的朱子雕像。

“你時刻帶有畫像嗎?”

“什麼意思?”

“朱夫子乃我們西山書院的師祖,我等晚生後輩們,不但要將朱夫子放在心裡,更要將其,時刻看在眼裡,不多看幾眼,便吃不下飯,食不甘味,那麼我來問你,你口口聲聲說我們離經叛道,西山書院諸生何在?”

人羣中的沈傲等人具都應諾:“在。”

方繼藩道:“快給祖師行禮。”

沈傲等人不敢遲疑,紛紛朝畫像拜倒:“門下見過祖師……”

方繼藩舉着畫,一臉神聖莫名之狀。

“……”

一下子,這茶肆裡,頓時嘈雜起來。

許多人坐又不是,站又不是,這……這不是胡鬧嗎?

可胡鬧歸胡鬧,人家敬仰朱夫子,關你屁事,難道身上隨時帶着朱子畫像,將朱子視爲偶像,其他生員們見到了朱子他老人家,便進行參拜,有錯嗎?有啥錯?

第三百三十九章:同甘苦,共患難第六百九十一章:壓倒式的完勝第五百二十三章:發財了第六百三十三章:喜迎王師第七百九十一章:赤膽忠心第三百五十二章:自作聰明第五百九十章:殿試第四百七十一章:他還是個孩子啊第四百七十三章:小徐啊,你變壞了第八百七十一章:恩賜第四百八十九章:不堪一擊第四十八章:烏鴉嘴第八十七章:準確無誤第八百七十九章:龍種第七百九十八章:堂皇大明宮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最後一戰第六百六十三章:神器再出世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化敵爲友第三百三十三章:煥然一新第一百二十一章:震動朝野第二百七十八章:重賞第七百九十章:千年未有之功第六百四十四章:臣有一個門生 他真的很棒第一百三十八章:給太皇太后的禮物第二百二十九章:牆倒衆人推第七百四十七章:欽命巡西山第七百六十二章:脫離了低級趣味的劉公公第一百五十一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三十章:三才子出世第八百二十八章: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第四百六十七章:老虎發威第三百一十八章:御前失儀第六百六十八章:發大財了第五百二十九章:利國利民第七百七十五章:炸第二百六十一章:天佑大明第四百六十章:龐然巨物第八百八十章:鯉魚躍龍門第三十七章:加官進爵第一百七十二章:舍他其誰?第二百一十七章:神機妙算第五百七十三章:急救第一百八十六章:風雨欲來第四十一章:臭味相投第四百三十九章:我的恩師方繼藩第四十章:誠實做人第四百四十九章:捕鯤第六百八十八章:生死勿論第五百七十八章:頭功第六百三十八章:用兵如神第五十四章:敗家玩意兒第五百章:找到了第四百四十五章:原來陛下也愛吃魚第一百八十五張:祈雨第七百零一章:神兵利器第七十八章:滿滿正能量第七百二十五章:卿家生了個好兒子啊第二百六十九章:堯舜之君第六百四十二章:我方繼藩不服第一百零一章:家門有幸第五百九十章:殿試第四百六十九章:陛下哭了第六百四十五章:超凡入聖第三十一章:放榜第五百八十七章:好漢子第五百九十七章:大恩公第七百五十章:真甜啊第四百一十四章:牆倒衆人推第六百八十二章:神箭手第二百一十一章:扶朕起來第八百七十一章:此大功也第四百一十一章:大局已定第二百五十四章: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六百一十九章:鄉親們 要發大財了第七百六十八章:爲國爲民第二百四十二章:大捷第四百二十三章:但願海波平第六百六十一章:有教無類第二百六十一章:天佑大明第五百七十六章:陛下醒了第八百一十八章:黃金時代(第五更,求月票!)第五百零二章:天降正義第七百四十六章:二狗子的妖孽人生第二百零六章:聖賢第五百六十九章:走你的路,讓你無路可走第八百二十九章:義薄雲天朱厚照第七百六十三章:儒道至理第六百一十二章:命中註定第二十九章:師恩似海第八百三十二章:有怨報怨 有仇報仇第一百二十七章:聖人出世第七百四十八章:戰場之神誕生第六十七章:誤交匪類第八百零二章:正氣凜然第七百九十四章:忠義之名第七百八十九章:太子彰國威第五百八十章:聖旨第六百六十六章:發現金脈第四百八十五章:除倭第六百三十六章:天崩地裂
第三百三十九章:同甘苦,共患難第六百九十一章:壓倒式的完勝第五百二十三章:發財了第六百三十三章:喜迎王師第七百九十一章:赤膽忠心第三百五十二章:自作聰明第五百九十章:殿試第四百七十一章:他還是個孩子啊第四百七十三章:小徐啊,你變壞了第八百七十一章:恩賜第四百八十九章:不堪一擊第四十八章:烏鴉嘴第八十七章:準確無誤第八百七十九章:龍種第七百九十八章:堂皇大明宮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最後一戰第六百六十三章:神器再出世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化敵爲友第三百三十三章:煥然一新第一百二十一章:震動朝野第二百七十八章:重賞第七百九十章:千年未有之功第六百四十四章:臣有一個門生 他真的很棒第一百三十八章:給太皇太后的禮物第二百二十九章:牆倒衆人推第七百四十七章:欽命巡西山第七百六十二章:脫離了低級趣味的劉公公第一百五十一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三十章:三才子出世第八百二十八章: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第四百六十七章:老虎發威第三百一十八章:御前失儀第六百六十八章:發大財了第五百二十九章:利國利民第七百七十五章:炸第二百六十一章:天佑大明第四百六十章:龐然巨物第八百八十章:鯉魚躍龍門第三十七章:加官進爵第一百七十二章:舍他其誰?第二百一十七章:神機妙算第五百七十三章:急救第一百八十六章:風雨欲來第四十一章:臭味相投第四百三十九章:我的恩師方繼藩第四十章:誠實做人第四百四十九章:捕鯤第六百八十八章:生死勿論第五百七十八章:頭功第六百三十八章:用兵如神第五十四章:敗家玩意兒第五百章:找到了第四百四十五章:原來陛下也愛吃魚第一百八十五張:祈雨第七百零一章:神兵利器第七十八章:滿滿正能量第七百二十五章:卿家生了個好兒子啊第二百六十九章:堯舜之君第六百四十二章:我方繼藩不服第一百零一章:家門有幸第五百九十章:殿試第四百六十九章:陛下哭了第六百四十五章:超凡入聖第三十一章:放榜第五百八十七章:好漢子第五百九十七章:大恩公第七百五十章:真甜啊第四百一十四章:牆倒衆人推第六百八十二章:神箭手第二百一十一章:扶朕起來第八百七十一章:此大功也第四百一十一章:大局已定第二百五十四章: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六百一十九章:鄉親們 要發大財了第七百六十八章:爲國爲民第二百四十二章:大捷第四百二十三章:但願海波平第六百六十一章:有教無類第二百六十一章:天佑大明第五百七十六章:陛下醒了第八百一十八章:黃金時代(第五更,求月票!)第五百零二章:天降正義第七百四十六章:二狗子的妖孽人生第二百零六章:聖賢第五百六十九章:走你的路,讓你無路可走第八百二十九章:義薄雲天朱厚照第七百六十三章:儒道至理第六百一十二章:命中註定第二十九章:師恩似海第八百三十二章:有怨報怨 有仇報仇第一百二十七章:聖人出世第七百四十八章:戰場之神誕生第六十七章:誤交匪類第八百零二章:正氣凜然第七百九十四章:忠義之名第七百八十九章:太子彰國威第五百八十章:聖旨第六百六十六章:發現金脈第四百八十五章:除倭第六百三十六章:天崩地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