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密摺

蘇木並不知道,自己和吳老先生的密摺交到皇帝手上時,又發生了什麼?

時間推前十來天,大內禁中,司禮監值房。

已經進入深秋十月,眼見着大明朝弘治十六年就要過去。翻過年,就是正德年了。改元易敕,國之重典。過完年,正德皇帝就要大婚。、

皇帝大婚在封建社會是一個鮮明的政治符號,意味着張太后的垂拱而治將告一段落,而正德帝要親政了。

即便還有兩個月的時間,按照後世的話來說禮部、欽天監等各大掌管意識形態的衙門就不斷上書,要麼是提出來年的大婚典禮該走什麼程序;要麼提出各地方官員進京朝覲的名單和禮儀;要麼索性就上表預祝。

明朝政治實行的是內閣擬票,司禮監批紅制度。也就是說,官員們所上的摺子要先交到內閣,由內閣三大輔臣先看一遍,提出處理意見,寫在一張小條子上,附在摺子後面,上交到皇帝手中,這叫票擬;摺子交到皇帝那裡,皇帝根據內閣的意見,最終裁決。因爲皇帝的處理意見都要用硃砂寫成,所有,就叫着批紅。

不過,大臣們的摺子大多空洞無物,且這些傢伙都是進士出身,下筆洋洋灑灑萬餘字也打不住。皇帝也不耐煩看,所以,索性將批紅的大權下放到司禮監,讓司禮監自己處理。畢竟,名義上來說,司禮監屬於皇帝的家奴,相當於後世的貼身秘書。

司禮監一般有五人,一個掌印太監,四個秉筆太監。

內閣票擬的摺子轉到司禮監之後,得先由四個秉筆先讀,然後提出處理意見,掌印太監同意之後,這才寫下判詞。

如此一來,內閣管轄百官,司禮監牽制內閣。內閣閣臣被人稱之爲相,而司禮監的太監們則被大家稱之爲內相,誰也管不了誰,達到一種微妙的平衡。

實際上,明朝的政治講究的就是互相掣肘彼此制約。

司禮監五個太監中,除了掌印劉瑾劉公公,其他四人自領了一個監,都有自己手頭的事。只每日過來看看摺子,處理完就回衙門去。因此,一天中,很難有超過三人在值房坐堂。

今日卻是怪了,竟有四人。

爲首的正是劉謹,其他三人分別是馬永成、高鳳和谷大用。

沒錯,這四人都是皇帝陛下東宮舊人,除了他們,還有張永、魏彬、丘聚和羅祥。八人被外官稱之爲八虎,這個名聲很不好聽。不過,考慮到文官天生就仇視內官,東宮老人們倒不覺得有什麼。

先帝駕崩,正德繼位以來已逾九月。雖然張太后垂簾聽政,一手把握整個朝局國政,但因爲慈聖太后她老人家性子和順,爲人也謙和。因此,正德皇帝以未成年之身插手大政,張太后也是睜一眼閉一眼。、

如此一來,整個皇宮各大衙門的管事牌子換成了正德的自己人。

按說,以劉瑾爲首的那羣宦官們該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纔是。只不過,太康公主出宮之後,張太后的心情一日壞似一日,一點小事都能惹得她老人家大發雷霆。

整個皇宮這幾個月都籠罩在一片戰戰兢兢之中,生怕惹惱了太后老人家,被平白無故地打上幾十扳子。

不過,今天在座的劉瑾和三個秉筆太監都是滿面的春風。

下了幾天雨,天氣突然冷了下去,站在監中,擡頭朝外看去,遠處的青山竟不知道什麼時候抹上了一片紅色,想來定是香山的楓葉。

“皇上現在想必還在西苑。”坐在劉瑾右手的顧大用滿面春風地說。

“應該是,萬歲爺龍精虎猛,卻最怕熱,又有游泳的習慣。龍離不開水,自然捨不得中南海那一池碧波。”高鳳接道。

劉瑾:“熱了一個夏天,總算是涼快下去,咱家只覺得渾身爽利。不過,這天兒冷下去也快,把門簾子掛上吧!”沒錯,太監們因爲受了那一刀,身體比起普通人要弱上幾分。偏偏剛纔過去的那個夏天熱得厲害,據說遼東還熱死了人。

紫禁城中因爲安保的需要,別說大樹,就連灌木也找不到一叢。太陽一照下來,光敞敞無遮無擋,悶得更是厲害。

這落了幾天雨,突然涼快下來,大家都感覺心情極好,面上都帶着笑容。

聽了劉公公的話,馬永成因爲身材高大,就拿起簾子走到門口要去掛。

正在這個時候,一個太監喘着氣急衝衝跑進屋來,夾帶着一股涼風。再看他的表情,滿臉都是興奮。

這人叫李能,乃是劉瑾的心腹,如今正在司禮監中負責分檢內閣轉來的摺子。地位雖然卑微,卻非常要緊。

李能一進屋手中捧着一個牛皮匣子,一進屋就撲通一聲跪在劉瑾身前:“恭喜乾爹,恭喜乾爹,天大喜訊,天大喜訊啊!”

一看到他手中的牛皮匣子,馬永成自然知道這是封疆大吏所上的密摺,知道有大事發生,顧不得掛門簾,快步走到劉瑾身邊。

說起密摺,在真實的明朝世界中並不存在,要等到清朝雍正皇帝時,纔會形成一整套嚴格的密摺制度。每個督撫一級的高官都可以不經過驛站,又專門的信使直接送達皇帝手頭。除了皇帝,任何人都沒有權力開啓。如此一來,清朝的中央集權和君主獨裁達到了封建社會的頂峰。

這個密摺制度的提前出現其實也怪蘇木,當年正德皇帝還在東宮潛邸的時候。在一次課業的時候,正德感嘆說如今的通政司和內閣的權力實在太大,一個大臣如果想給皇帝說實話,所上的摺子得先由所在部院的給事中觀看,點頭了,才轉通政司。通政司分檢,覺得妥當了,才發到內閣。內閣草擬,轉司禮監。

也就是說,一份摺子要最後落到皇帝手頭,得經過給事中、通政司、內閣、司禮監四個部門。而明朝的文官習慣性地同皇帝頂牛,若大臣所在的摺子中有不符合文官利益的地方,任何一個環節都有可能被直接卡下來。

如果碰到心懷不軌之輩,阻塞言路,即便皇帝在英明,也會因爲消息閉塞產生誤判。

聽到這個感慨,蘇木習慣性的炫耀自己的見識,隨口將密摺制度說了出來。

他也就是順口一說,卻不想正德皇帝卻記真了。

等到登基,就開始大力推廣。

問題是,他這一推廣,別的文官卻不買帳,反上諫言說君子事無不可對人言,陛下這麼做,那是鼓勵小人風聞奏事,行唐朝武后告密亂政之舉。就算萬歲你要兼聽則明,御吏臺的言官可都是真正的實誠君子。有他們在,還需要密摺嗎,沒得壞了陛下的聖譽。

如此一來,密摺制度最後無疾而終。

在真實的歷史上,清朝大臣們的密摺在交到皇帝手頭時,得先在軍機處備案。

而在這個時空的明朝,則改到司禮監。

正德登基九個月,所發出去的密摺牛皮匣子也有十好幾個。可到現在,卻沒一份回來過。搞得司禮監也不記得有這麼回事。

其他兩個秉筆太監也意識到什麼,同時圍了過來,低頭看去。

這一看,臉上都同時露出狂喜。

劉瑾哈一聲:“皇上洪福齊天,千歲要回來了。”

牛皮匣子已經打開了,裡面是兩份密摺,一份是蘇木的,另外一份的落款則是太康公主。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馬永成長長地出了一口氣,不住搖頭:“自從出了這麼一擋子事,慈聖太后心情不好,咱們這些做奴婢的也是大氣都不敢喘一口。”

高鳳接嘴道:“太后她老人家心情不好,咱們這些做奴才的日子能好過?所謂主憂臣死,咱家見慈聖太后老人家一日消瘦於一日,這心裡啊,就如同有刀攪一般。”

說到這裡,他眼圈就紅了,不住伸手去擦。

谷大用見高鳳表演慾強烈,心中膩味,道:“如今,千歲總算來信了,既然有信過來,自然是想慈聖太后。劉公公說得沒錯,千歲要回宮了。”

劉瑾也是滿面春風:“今天本是咱們司禮監議事的日子,就不議了。這天下的事再大,還能大過皇家?走,我等去見慈聖太后,將摺子轉到她老人家手上。”

“劉公公。”剛纔過來報信的太監李能小聲道:“剛纔分檢摺子的時候張公公也在,壓着大夥兒不許吱聲,自己先去了坤寧宮報喜去了。”

“哪個張公公?”劉瑾一張臉黑得要滴出水來。

高鳳、馬永成和谷大用也抽了一口冷氣,心道:這個張永爲了爭寵,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啊!張公公以前也不過是一個鬱郁不得志的普通太監,就因爲結好了東宮第一智囊蘇木蘇子喬,在關鍵時刻立了功勞,搖身一邊,成爲司禮監首席秉筆、御馬監管事牌,隱約有大內第二人的趨勢。若是讓他再得了太后的歡心,將來還得了?

谷大用本就是一個尖酸刻薄之人,頓時忍不住冷笑一聲:“好的很啊,張永這次去報喜,說不定慈聖太后心中一高興,說咱們幾個都是無能之輩,將大夥兒給趕出司禮監了呢!”

| |

第316章 你就是個燭臺啊第370章 預感第263章 劉瑾之約第657章 巡按大宗師第809章 手頭的資料第754章 八百里加急第129章 蘇木,你是本宮的福將第821章 我家老爺是蘇木第685章 暗流第275章 朕買你的稿子第523章 嫉妒心第897章 什麼都不要提了第537章 探題第766章 捉住安化王了第166章 少年遊第83章 最後一場第829章 暫代都司第266章 這事糟糕了第795章 卯上了第83章 最後一場第138章 千鈞一髮第919章 馮敵劉養正來了第941章 一門三侯第420章 太后和皇帝第952章 食療第836章 我不能再等了第213章 得弄個新玩意兒把這個煩人的傢伙給打發了第418章 多演必定穿幫第157章 這是耍賴吧第464章 莫大機會第741章 化妝第560章 必須點翰林第502章 歸去第860章 手頭的一股力量第804章 回家第100章 旱天雷第169章 寧王府裡尋常見第260章 陪太子讀書第135章 這個奇異的組合第217章 大舞臺第625章 定元第738章 潛伏第112章 約在火神廟第450章 惹到不該惹的人第910章 艱苦的行軍(一)第834章 你這模樣還像是個男人嗎第915章 伏擊地點第346章 真怒第950章 有的事情就別讓陛下知道了第408章 天亮了第679章 你要點什麼心第493章 神秘人物第602章 胡瑩也來了第135章 這個奇異的組合第945章 五雷轟頂第431章 我配合第663章 三邊第184章 審題與取捨第285章 暗流第876章 失之交臂第432章 如此勝利纔夠滋味第186章 終於要解脫了第482章 簡在後心第145章 太子是怎麼傷的,要查第801章 陛下來了第493章 神秘人物第432章 如此勝利纔夠滋味第134章 好熱鬧第838章 荒唐,真荒唐第581章 誤會啊誤會啊第221章 神似第201章 蘇木就是我的福星第227章 誰有這個資格第941章 一門三侯第670章 太康來訪第74章 題海啊題海第47章 除了不要臉還是不要臉第41章 蘇瑞聲的心思第69章 還是力量不夠啊第86章 心理戰的結果第799章 這種風頭可不好出第646章 六禮第845章 議論第427章 生日宴第536章 蘭花的香味第453章 熬鷹第104章 了切首尾第211章 自該如此纔算得趣第867章 查尋無果第575章 餘波(一)第767章 亂糟糟的軍隊來了第62章 如你這種不孝不悌之人第459章 嘉樂樓聚會第437章 哭笑不得第218章 戰棋第802章 皇帝的憐憫第413章 出乎意料的人選第692章 給他找點黴頭第633章 怎麼可能第764章 馬蘭花
第316章 你就是個燭臺啊第370章 預感第263章 劉瑾之約第657章 巡按大宗師第809章 手頭的資料第754章 八百里加急第129章 蘇木,你是本宮的福將第821章 我家老爺是蘇木第685章 暗流第275章 朕買你的稿子第523章 嫉妒心第897章 什麼都不要提了第537章 探題第766章 捉住安化王了第166章 少年遊第83章 最後一場第829章 暫代都司第266章 這事糟糕了第795章 卯上了第83章 最後一場第138章 千鈞一髮第919章 馮敵劉養正來了第941章 一門三侯第420章 太后和皇帝第952章 食療第836章 我不能再等了第213章 得弄個新玩意兒把這個煩人的傢伙給打發了第418章 多演必定穿幫第157章 這是耍賴吧第464章 莫大機會第741章 化妝第560章 必須點翰林第502章 歸去第860章 手頭的一股力量第804章 回家第100章 旱天雷第169章 寧王府裡尋常見第260章 陪太子讀書第135章 這個奇異的組合第217章 大舞臺第625章 定元第738章 潛伏第112章 約在火神廟第450章 惹到不該惹的人第910章 艱苦的行軍(一)第834章 你這模樣還像是個男人嗎第915章 伏擊地點第346章 真怒第950章 有的事情就別讓陛下知道了第408章 天亮了第679章 你要點什麼心第493章 神秘人物第602章 胡瑩也來了第135章 這個奇異的組合第945章 五雷轟頂第431章 我配合第663章 三邊第184章 審題與取捨第285章 暗流第876章 失之交臂第432章 如此勝利纔夠滋味第186章 終於要解脫了第482章 簡在後心第145章 太子是怎麼傷的,要查第801章 陛下來了第493章 神秘人物第432章 如此勝利纔夠滋味第134章 好熱鬧第838章 荒唐,真荒唐第581章 誤會啊誤會啊第221章 神似第201章 蘇木就是我的福星第227章 誰有這個資格第941章 一門三侯第670章 太康來訪第74章 題海啊題海第47章 除了不要臉還是不要臉第41章 蘇瑞聲的心思第69章 還是力量不夠啊第86章 心理戰的結果第799章 這種風頭可不好出第646章 六禮第845章 議論第427章 生日宴第536章 蘭花的香味第453章 熬鷹第104章 了切首尾第211章 自該如此纔算得趣第867章 查尋無果第575章 餘波(一)第767章 亂糟糟的軍隊來了第62章 如你這種不孝不悌之人第459章 嘉樂樓聚會第437章 哭笑不得第218章 戰棋第802章 皇帝的憐憫第413章 出乎意料的人選第692章 給他找點黴頭第633章 怎麼可能第764章 馬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