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禮制之爭

bookmark

一個十二歲的孩子,能矯情到這般地步,也算是人間奇葩了。

朱厚熜行禮很標準也很嚴肅,一副將秦堪以國士待之的模樣,先擺正衣冠,再朝秦堪長揖到地,臉板得比祭祖還正經。

秦堪心中嘆息。畢竟是個孩子,論虛僞的火候還是差了一些,剛纔說得那麼大義凜然,彷彿完全不在乎皇位的樣子,轉過身便以君主的姿態感謝這個感謝那個,急不可待地宣示自己對這個國家的所有權。

無數人的眼睛盯着二人,秦堪急忙也擺出一副受寵若驚的樣子回禮。

“殿下謬讚,臣羞慚無地。”

朱厚熜直起身環視羣臣,緩緩道:“寧國公出身貧寒,弘治十七年入錦衣衛,遼東除奸,血戰遼河,建天津,開海禁這些功績世所皆知,本王便不提了,任南京內城百戶時奉命赴崇明島抗擊倭寇,敵軍勢大,我大明衛所兵敗如山倒之時,秦堪領麾下七十餘校尉獨力支撐戰局,終將倭寇擊殺於海灘之上,揚我大明國威,這件事恐怕記得的人並不多,如此板蕩忠臣,本王豈可不以國士待之?”

周圍衆臣不論心裡怎麼想,嘴上紛紛含笑附和。

秦堪眼角又跳了跳。

看來朱厚熜啓程赴京前,對自己做過非常嚴密的調查,自己做過的事一樁樁一件件如數家珍,聽在別人耳裡是榮耀,可秦堪總有一種被賊惦記上的感覺……

“名不副實,多是以訛傳訛。臣慚愧,並無諸多功績。”秦堪打定主意謙虛到底。

朱厚熜盯着秦堪瞧了一會兒,忽然拉住他的手,拍了拍,道:“寧國公何必自謙太甚,你爲大明社稷做了多少事,天下人都看在眼裡的。”

“臣……慚愧。”

二人你來我往一個玩命的誇讚一個使勁的謙虛,寒暄了小半柱香後,二人終於演完收工,當着滿朝文武的面完成了一次影帝級的演繹。

朱厚熜踮起腳輕輕拍了拍秦堪的肩。轉過身對楊廷和道:“入城後本王居於何處?”

關於朱厚熜落腳的問題。早在朱厚熜入京前內閣和禮部官員們早已議定,楊廷和不慌不忙躬身道:“殿下尚未登基,按制需由承安門入宮,暫居於文華殿。”

朱厚熜笑容一僵。眼神頓時變得很不悅。

承安門是皇宮的南門。若將皇宮比喻成大戶人家的宅院的話。承安門便是宅院的側門,大明曆來天子必居於乾清宮,而文華殿是內閣大學士們辦公的地方。充其量算是客房,內閣和禮部議定朱厚熜只能由承安門入宮,居於文華殿,就等於是宅院的主人只能由側門而入,而且只能住在客房裡,顯然合於禮但並不合於情。

朱厚熜不悅的神色落在楊廷和以及一衆大臣眼裡,衆人心中紛紛苦笑。

儒家禮制早在兩千多年前便由孔老夫子定下,特別是皇家禮制,更是一板一眼,不能出一絲差錯,否則必被天下士子所詬言,將來登基以後難免有欺名盜世之嫌,朱厚熜沒有正式登基以前,他只能算是皇宮的客人,客人自然只能進側門,住客房。

剛剛渲染出來君臣如魚得水其樂融融的氣氛,這一剎那間頓時凝固了。

朱厚熜停下腳步,語氣已有了幾分冷意:“楊先生,本王繼承皇位是朝中諸臣議定,並由通政司發文至安陸州,本王依足禮制,以藩王儀仗啓程,歷經近兩月,風塵僕僕趕到京師,既然滿朝文武已定下本王爲皇位繼承人選,則本王的身份已不僅僅是安陸興王,而是未來的大明皇帝!大明皇帝進宮不走承天門而走承安門,不入乾清宮而入文華殿,楊先生,吾非竊位諸侯,而是堂堂正正的未來天子,京師諸臣如此相待,先生何以教我?”

楊廷和神情不變,平靜地道:“登基大典以前,殿下仍只是殿下,而不是陛下,殿下只能走承安門,居乾清宮,日後登基大寶,昭告天下後再入住乾清宮,此乃皇家禮制,君臣皆不可違也。”

朱厚熜眼中迸現憤怒的火花,死死瞪着楊廷和,楊廷和躬身不語,周圍諸臣亦不敢出聲,僵冷的氣氛漸漸充滿了火藥味。

僵持許久,朱厚熜深吸一口氣,道:“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本王千里赴京,竟只能由承安門入宮,暫居文華殿,傳之天下,豈非有竊位之嫌?這皇位不即也罷,各位大人,本王告辭了。”

說完朱厚熜轉身便往車輦走去,神情異常堅決。

內閣幾位大學士眼角猛跳,面面相覷,發現彼此眼中一片焦急。

朱家皇帝子嗣不昌,但朱家王爺卻是很能生的,天天關在城池裡不得外出一步,這個時代又沒什麼娛樂活動,除了聽曲看雜耍,便只剩下欺男霸女了,閒着也是閒着,還能幹什麼呢?當然只能關在王府裡御女無數,所以生兒育女自然也無數。朱厚熜走了不打緊,後面等着當皇帝的王爺跟買春運火車票似的通宵達旦排着長隊呢。

但朱厚熜卻是皇位第一順位繼承人,把這位王爺氣走了,換了別的王爺來當皇帝,事情好辦,說出去可就難聽了,傳到天下士子耳朵裡,誰知道會誇大成什麼樣兒?京師朝堂裡臣權強勢到何種地步,才能令這位王爺連皇帝都不想當了,城門都沒進便拂袖而去?那時天下悠悠衆口四下傳揚,京師朝臣顏面何在?

相比這個嚴重的後果,入宮進什麼門,住哪座宮殿這種事還重要嗎?

朱厚熜轉身只邁了三四步,內閣幾位大學士和禮部尚書毛澄互相交換了眼色後,楊廷和急忙揚聲道:“殿下請留步,事可從權,臣等願迎殿下由承天門入宮,居於乾清宮。”

朱厚熜很快停下步,再轉過身時,臉上又佈滿了天真無邪不諳世事的笑容。

“厚熜年幼無知,太過胡鬧,幸得諸臣工不棄,厚熜在此賠罪了。”

“殿下言重,臣等惶恐。”

雙方互相長揖到地,又開始了一場影帝級的演繹,好一派君聖臣賢的盛世中興氣象。

朱厚熜的堅持換來朝臣們的正視,大家終於發覺,這個十二歲孩子的心智顯然與年齡極不相符。

無論朝臣們何種派系,互相之間有怎樣的恩怨,關於君權與臣權的較量上,大家的立場是團結一致的,自大明內閣制度成熟後,臣權一直凌駕於君權之上,現在換了個十二歲的孩子登基爲帝,理論上來說,這個年齡的孩子應該是最容易操控的,可朱厚熜還沒走進城門,他的表現已狠狠扇了朝臣們一記響亮的耳光。

朱厚熜大搖大擺進了皇宮,在乾清宮住了下來,大臣們的心情卻變得很沉重。

一個不容易操控的皇帝,對朝中大臣來說,無疑是件很麻煩的事,前面有個不買帳的朱厚照已麻煩了大家十四年,現在又冒出來一個更年輕而且似乎更難纏的皇帝,未來朝堂上將會掀起多少狂風暴雨?

…………

秋日的微風帶着幾許蕭瑟,肆意拂卷着地上的枯葉,還未入冬,京師已有了幾分凜冽的寒意。

朱厚熜入宮第三日,一切安頓下來後,傍晚宮門即將落閘之時,承天門前卻從南北兩個方向分別走來了兩個人。

二人的身影有些瑟縮,彷彿躲避着什麼,鬼鬼祟祟的,終於在承天門前空曠的廣場上碰了頭,乍見之下,二人不由吃了一驚。

“是你!”二人異口同聲,神情愈發閃爍不定。

“錦衣衛南鎮撫司鎮撫使錢寧,見過江將軍。”

“呵呵,錢大人免禮……”

二人皮笑肉不笑地互相拱了拱手,帶着狐疑之色瞥了對方一眼。

錢寧擡頭看了看天色,不由露出幾分焦急,當下也顧不得掩掩藏藏,一撩官袍下襬,跪在硃紅色的偌大宮門前,神情恭敬地朝門外值衛的小宦官道:“臣,錦衣衛鎮撫使錢寧,跪乞覲見天顏……”

話音未落,另一道聲音更焦急地傳來。

“臣,宣府遊擊領武毅將軍江彬,跪乞覲見天顏。”

門口小宦官皺眉看着二人,他是朱厚熜從安陸州王府帶來的親信宦官,朱厚熜登基在即,小宦官心氣兒正是高昂之時,作爲從龍之臣,將來司禮監掌印的位置或許輪不到他,但司禮監隨堂太監的職位,殿下總會賞他一個吧?

區區一個鎮撫使,一個遊擊將軍,哪有資格見皇帝?儘管是還未登基的皇帝,你們也不夠格兒呀。

正待出口訓斥時,兩錠二十兩重的銀子不約而同落到小宦官的手上。

“煩請公公通報,錢某有關乎社稷安危的大事欲向興王殿下稟奏。”

江彬急忙道:“江某也有極重要之事……”

小宦官微微吃驚,神情很快有些嚴肅了,小眼睛眨巴幾下,朝二人點了點頭,轉身入宮稟報去了。

未多時,小宦官的身影再次從宮門內閃出來。

“殿下召令錢寧江彬入文華殿敘話。”

ps:還有一更……

第697章 緩緩歸矣第49章 百戶上任第405章 主動出手第283章 欲覲天顏第143章 初露頭角第269章 劉瑾亮刀第749章 大事已定第301章 接管義州(上)第435章 平定天津(下一)第622章 安慶決戰(中)第147章 朝堂人心第385章 下詔罪己(下)第8章 白手起家(下)第176章 詔獄大亂第192章 水落石出(下)第331章 經營遼東第356章 不歡而散第578章 意欲離京第570章 龍場悟道第59章 小賭怡情第56章 崇明抗倭(中)第78章 翁婿相見第190章 水落石出(上)第302章 接管義州(下)第230章 相識兩世第378章 騎虎難下(下)第380章 眼花繚亂第32章 身不由己第397章 臨行家宴第146章 弘治之託第413章 相生相剋第619章 決戰在即第256章 暗植羽翼第322章 朵顏出兵第369章 岳父進京第66章 廠衛混戰第645章 規矩禮儀第472章 侯府定計(中)第571章 晉爵有道第646章 主動出擊第584章 陽明離京第681章 糊塗亂仗第684章 使團進京第232章 三重身份第162章 合夥買賣第744章 箭在弦上第576章 晉爵國公第580章 把酒敘舊第102章 賢妻主內第265章 獲准練兵第623章 安慶決戰(下)第237章 決意除奸第422章 巾幗壯志第365章 驚覺上當第5章 遊衙驚夢第650章 增益內庫第209章 弘治大行(下)第594章 九江剿匪第253章 再次升官(上)第707章 正德選妃(中)第97章 廠衛衝突(下)第709章 興亡一嘆(上)第661章 國運之爭第142章 童叟無欺第273章 捨身赴死第84章 大婚之喜(上)第362章 籠中金雀第501章 喜堂喋血(中)第120章 太子認錯第554章 功成歸京第564章 李廣難封第491章 不棄天下第28章 移禍江東第181章 東宮發怒第7章 白手起家(上)第233章 欲毀婚約第8章 白手起家(下)第29章 順流逆流第81章 紹興提親(下)第234章 風暴醞釀第500章 喜堂喋血(上)第366章 決意出宮第310章 借兵伐明第242章 準備反擊(上)第711章 外宅夫人第357章 嚴嵩破題第527章 情敵相見第493章 金殿嘴仗(中)第535章 叛亂根源第498章 主動認罪第334章 歸心似箭第315章 待爲上賓第4章 無妄之災第532章 軍心民心(上)第329章 師叔往事(上)第50章 拉攏打壓第707章 正德選妃(中)第204章 寧王進京第47章 城外臨別第404章 施之以威
第697章 緩緩歸矣第49章 百戶上任第405章 主動出手第283章 欲覲天顏第143章 初露頭角第269章 劉瑾亮刀第749章 大事已定第301章 接管義州(上)第435章 平定天津(下一)第622章 安慶決戰(中)第147章 朝堂人心第385章 下詔罪己(下)第8章 白手起家(下)第176章 詔獄大亂第192章 水落石出(下)第331章 經營遼東第356章 不歡而散第578章 意欲離京第570章 龍場悟道第59章 小賭怡情第56章 崇明抗倭(中)第78章 翁婿相見第190章 水落石出(上)第302章 接管義州(下)第230章 相識兩世第378章 騎虎難下(下)第380章 眼花繚亂第32章 身不由己第397章 臨行家宴第146章 弘治之託第413章 相生相剋第619章 決戰在即第256章 暗植羽翼第322章 朵顏出兵第369章 岳父進京第66章 廠衛混戰第645章 規矩禮儀第472章 侯府定計(中)第571章 晉爵有道第646章 主動出擊第584章 陽明離京第681章 糊塗亂仗第684章 使團進京第232章 三重身份第162章 合夥買賣第744章 箭在弦上第576章 晉爵國公第580章 把酒敘舊第102章 賢妻主內第265章 獲准練兵第623章 安慶決戰(下)第237章 決意除奸第422章 巾幗壯志第365章 驚覺上當第5章 遊衙驚夢第650章 增益內庫第209章 弘治大行(下)第594章 九江剿匪第253章 再次升官(上)第707章 正德選妃(中)第97章 廠衛衝突(下)第709章 興亡一嘆(上)第661章 國運之爭第142章 童叟無欺第273章 捨身赴死第84章 大婚之喜(上)第362章 籠中金雀第501章 喜堂喋血(中)第120章 太子認錯第554章 功成歸京第564章 李廣難封第491章 不棄天下第28章 移禍江東第181章 東宮發怒第7章 白手起家(上)第233章 欲毀婚約第8章 白手起家(下)第29章 順流逆流第81章 紹興提親(下)第234章 風暴醞釀第500章 喜堂喋血(上)第366章 決意出宮第310章 借兵伐明第242章 準備反擊(上)第711章 外宅夫人第357章 嚴嵩破題第527章 情敵相見第493章 金殿嘴仗(中)第535章 叛亂根源第498章 主動認罪第334章 歸心似箭第315章 待爲上賓第4章 無妄之災第532章 軍心民心(上)第329章 師叔往事(上)第50章 拉攏打壓第707章 正德選妃(中)第204章 寧王進京第47章 城外臨別第404章 施之以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