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三方備戰(二)

第二天一早,朱影龍便命人將外交部副尚書大臣劉宗周傳到南書房,劉宗周一項負責的是對蒙古的外交工作,因此對蒙古事務最爲熟悉,所以要了解最新蒙古各部的最新動態,尤其是各部首領檯吉的資料,他就是一部活字典。

成吉思汗的後裔在他第十五世孫達延汗時有了大的發展。達延汗,名巴圖蒙克,六歲即汗位。他的父親巴延蒙克,和其叔滿都魯,結成聯盟。滿都魯即大汗位,巴延蒙克爲濟農(相當於輔政、副汗)。後來,因部族之間的紛爭,二人同敗,相繼而死。滿都魯汗的遺孀滿都海福晉扶立巴圖蒙克即汗位,尊稱達延汗,並同他結婚。這年,一說滿都海福晉三十三歲,巴圖蒙克汗只六歲。滿都海福晉輔佐年幼的達延汗,執掌政事,發誓報仇,維護黃金家族統治。滿都海福晉率軍出征,馳騁大漠,打敗梟雄,消滅仇敵,鞏固統治。達延汗年長後,親自執政,厲行改革,強化汗權,重分領地。達延汗分封諸子,建左右兩翼六個萬戶——左翼三萬戶爲察哈爾萬戶、兀良哈萬戶和喀爾喀萬戶;右翼三萬戶爲鄂爾多斯萬戶、土默特萬戶和永謝布(哈喇慎、阿蘇特)萬戶。左翼三萬戶由大汗直接統轄,大汗駐帳於察哈爾萬戶;右翼三萬戶由濟農代表大汗進行管轄,濟農駐帳於鄂爾多斯萬戶。

布延徹辰汗(林丹汗之父)時期,大小哈喇慎部首領們,同蒙古大汗及其察哈爾萬戶的關係親密,相依爲命。但到林丹汗時期,雙方因部衆歸屬和爭奪在張家口同明朝的互市利益而反目成仇,幾乎導致武裝衝突。萬曆四年年,小哈喇慎宿德蓋臺吉逝世時,其長子滿五素尚未成年,遂被布延徹辰汗收爲義子。徹辰汗對滿五素精心養育,使之成爲一員將才。同時,布延徹辰汗派察哈爾萬戶的巴都前往小哈喇慎駐守,代管其部落和屬衆。林丹汗即位後,滿五素帶領其住察哈爾萬戶期間所組建的軍隊和部衆返回哈喇慎部,投奔其伯父青把都(即巴雅思哈勒次子,按家族輩分,爲滿五素之伯父),他的出走引起察哈爾萬戶各部首領的不滿。林丹汗遂向哈喇慎部的白彥臺吉提出要他們歸還徹辰汗派駐小哈喇慎的巴都所統領的軍隊和部衆。白彥臺吉拒絕歸還。林丹汗傳檄抽調各部軍隊十餘萬騎進行威脅,並遣使明朝,說明張家口一帶系察哈爾萬戶故地,不准他部在此冒領互市賞賜。白彥臺吉等人聯合土默特卜石兔濟農與林丹汗對抗。

天啓七年林丹汗親率十萬大軍西征,與哈喇慎西部首領白彥臺吉在紅山口(今烏蘭察布)大戰,進而克歸化城、奪銀佛寺,白彥臺吉兵敗,西部哈喇慎潰散,白彥臺吉僅以身免。

崇禎元年三月,林丹汗再掠上都開平,清理哈喇嗔餘部,是年三月,林丹汗覆滅永謝布,殺順義王卜失兔的最強有力支持者老把都之孫、永謝布首領那木兒臺吉。右翼永謝布萬戶建制從此消失,哈喇慎東部首領蘇布地爲反抗林丹汗的征討,與順義王博碩克圖汗(卜石兔)、鄂爾多斯濟農、同永謝布餘部、阿索特、阿巴噶、內喀爾喀組成十萬聯軍大戰於土默特的召城,斬殺林丹汗部衆四萬餘衆,又回師在張家口殲敵三千,但是接連兩站的結果使得兩敗俱傷,察哈爾傷亡一萬多蒙古軍兵。林丹汗最後慘勝,雖然損失了四萬精銳,但佔據了大片土地。土默特和哈喇慎部分崩離析,被哈喇慎部吞併的兀良哈部只剩下一系據守朵顏衛一帶,順義王卜石兔戰敗,其擁有的元朝傳國玉璽被奪,其他部落多潰散。這宣告了林丹汗對右翼蒙古之戰失敗,但卻使強大富足的右翼蒙古被劫掠一空,而且傷亡殘重。

在林丹汗摧殘右翼蒙古的時候,察哈爾本部的烏珠穆沁、蘇尼特、浩齊特等部卻因不堪滿州蠶食又不願加入對右翼的摧殘,而向外喀爾喀逃亡

此番大戰對當時明朝來講可謂損益各半:明朝的九大邊鎮外都有蒙古部落,林丹汗西遷,並和蒙古諸部混戰,確實削弱蒙古,減少邊鎮隱患。但是長遠來看,蒙古在這一次大戰中實力被消耗,林丹汗也人心盡失,從此走向衰退,這個時候後金崛起之勢已經銳不可當,甚至在與大明幾次大戰中都沒有吃過什麼大虧,因此戰後,更多的蒙古部落倒向了後金。

而當時朱影龍新君登基,國內政局動盪,加上南北分裂,雖然在接下來對後金的挑釁給予了迎頭痛擊,但當時朱影龍的政策也只是攘外必先安內,因此纔會與後金達成和平協議,簽訂城下之盟。

這個時候林丹汗居然提出和親互市之舉,這讓朱影龍大爲驚訝,因爲在他的記憶裡,察哈爾蒙古與大明關係並不怎麼密切,甚至還有有些敵對,還有身爲黃金家族的後人,林丹汗最熱心的就是復興成吉思汗大蒙古時代,因此大明算是他潛在的敵人,但是如今和親已經完成,再去追究這裡面的原因已經失去意義。

而此時的朱影龍也稍稍的把精力放到了對待蒙古事務上面,右翼蒙古東土默特和哈喇慎、兀良哈殘部也因爲得到大明的庇護得以保存,逐漸恢復了些元氣,也避免了這兩部殘留人馬投向後金,讓皇太極實力大漲的後果。

土默特首領卜石兔濟農,由於實力大損的原因,其部族大大縮水,而且歸化城被林丹汗佔據,駐地被迫西遷,後來因爲皇太極第二次親征察哈爾,兩軍在趙城一帶對峙,互有勝負,林丹汗率部退回察漢浩特,西土默特潰散各部在西哈喇慎部首領白彥臺吉的召集下,順勢突襲了歸化城,重新奪回了屬於土默特蒙古人的本城,哈喇慎殘部以原哈喇慎東部首領兀良哈人濟拉瑪的後裔蘇布地爲首,在遼西赤峰和宣府等部分靠近大明邊境的控制區域內放牧,並且與大明進行互市,大開馬市,並且在大明暗中援助下,開始興建赤峰城。

隱隱約約東西土默特分裂,卜石兔濟農年邁且因爲戰敗被林丹汗奪走傳國玉璽,西遷青海,不久後就鬱郁病死,現在白彥臺吉和蘇布泰各擁一部哈喇慎人馬,分別有各人的支持者,蘇布泰嚮明,白彥臺吉則傾向於後金,兩部雖然還聯合共抗林丹汗,但內部已經有了尖銳的分歧。

傳國玉璽到了林丹汗手中,他是如獲至寶,得到三百年前元廷的傳國玉璽就等於長勝天選他做全蒙古人的大汗,因此林丹汗的野心不可抑制的膨脹起來,加上明廷刻意的需要他在抗金上出大力,給予了打量戰爭物資的支援,修養兩年後,又吞併了不少弱小的部族,壯大自身實力,拉扯起十萬鐵騎來。

面對林丹汗咄咄逼人的態勢,漠南蒙古各部落要麼東進依附後金,獲得皇太極的庇護,靠近大明邊境的蒙古部落則託庇與大明邊軍,朱影龍更是下令邊城九鎮總兵對實力弱小的蒙古部落多爲照顧,甚至可以讓他們在強敵襲來之時舉部暫必邊城之中。

大明邊軍裁撤老弱,精練軍馬,實力也就越來越強,自朱影龍登基以來,大明與蒙古邊境雖然時有衝突發生,但蒙古大兵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樣放肆的橫衝直闖,絲毫不把大明邊防官軍放在眼裡的事情了。

“皇上,崇禎元年林丹汗以爲後金的壓力而大舉西遷,與右翼土默特、哈喇慎大戰與歸化城,此戰後金皇太極雖然參戰,但其下諸多歸附的漠南蒙古部落都直接或者間接的參與了那次大戰,這一戰林丹先勝而後敗,雙方都損失慘重,得益最大的卻是皇太極,他雖然也暗中參與了大戰,但損失都是由土默特和哈喇慎承擔了,而此戰卻進一步將漠南蒙古諸部落綁在了皇太極的戰車上,以至於後來皇太極親率後金大軍會盟蒙古各部與林丹汗在趙城大戰而佔盡了優勢,迫使林丹汗放棄歸化城等地,進而由示好土默特部,土默特部卜石兔紀農身死後,哈喇慎部白彥臺吉趁勢奪取了土默特各殘部的領導權,土默特多數殘餘部落轉駐青海,投靠卜石兔之子鄂爾多斯蒙古首領額璘臣。

白彥臺吉移駐歸化城後,雖與大明互市通商,但是卻與皇太極暗中書信來往密切,也曾不斷有聯姻的謠言傳出,但由於哈喇慎不的蘇布地得朝廷暗助,其傾向於我大明,不過微臣聽說,後金皇太極已經派出使者秘密出訪歸赤峰新城,秘密的與蘇布地的弟弟萬丹偉接觸,試圖通過萬丹偉影響蘇布地,進而靠向後金,以達到收服漠南蒙古右翼的企圖。”劉宗周大概的分析一下漠南蒙古存在的各大勢力的關係以及後金的圖謀。

大明與蒙古可謂是宿敵,兩百多年來邊關戰火不斷,有明一朝,蒙古幾乎年年犯邊,打了不知道多少仗,若不是蒙古自行分裂成三大部,各部又諸多矛盾,這才讓大明可以採取分化拉攏的政策,才使得強敵難以威脅到中原內腹之地。

劉宗周見朱影龍聽了他的分析後,依舊沉吟不語,又接着道:“皇上,自土默特卜石兔濟農死後,土默特幾乎土崩瓦解,朝廷也再也沒有冊封過順義王,老臣的意思,是不是考慮冊封白彥爲順義王……”

“卜石兔之子額璘臣尚在青海,若是朝廷冊封白彥爲順義王的話豈不是名不正言不順,這樣的事情朕要是做出來,豈不讓天下人笑話!”朱影龍斷然拒絕道。

第7章 圍困南京(四)第3章 誣陷離間(一)第8章 緩緩徐圖(二)第6章 平倭方略(一)第1章 誰罪誰過(一)第7章 班師返京(四)向大家推薦一本好書第11章 開封風雲(一)第2章 停戰談判(三)第10章 沈家兄妹(二)第5章 刺客現身(三)第8章 觀戰(二)第4章 兄弟反目(二)第12章 黃紅之爭(一)第8章 整風運動(二)第10章 浴火鳳凰(六)第2章 三方備戰(四)第3章 杭州大捷(四)第4章 真相(五)第11章 李香君(二)第4章 以打促和(二)第4章 真相(一)第12章 強勢介入(四)第7章 中秋月圓(四)第12章 演變(二)第8章 整風運動(一)第9章 微服南巡(四)第3章 談判交鋒(二)第3章 巾幗英雄(二)第3章 故人(一)第3章 直搗黃龍(二)第10章 扶桑行省(一)第2章 驚天之密(一)第7章 撲朔迷離(六)第4章 苗疆大智者(二)第7章 撲朔迷離(一)第1章 不速之客(三)第9章 熊瑚第12章 精兵簡政(一)第6章 引蛇出洞(二)第1章 貿易使司(二)第4章 真相(三)第3章 時局第2章 北伐伊始(一)第10章 岳父周奎(二)第9章 戰爭的天平(四)第1章 廢除八股(一)第7章 除夕晚宴(二)第3章 情爲何物(二)第1章 武昌戰役(一)第10章 扶桑行省(十二)第9章 真假玉璽(三)第6章 沈家秘營(一)第10章 浴火鳳凰(四)第1章 孤身入京(二)第7章 撲朔迷離(一)第3章 故人(二)第2章 幕後操控(一)第12章 意外之喜(一)第6章 平定江南(四)第9章 主動權(二)第4章 迫從(一)第8章 英雄所見(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七)第1章 不速之客(四)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二)第1章 不速之客(三)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五)第11章 風流明帝(三)第11章 張嫣第8章 整風運動(四)第10章 扶桑行省(五)第3章 制度變革(二)第8章 倭寇(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一)第4章 苗疆大智者(一)第2章 驚天之密(二)第7章 班師返京(一)第3章 揭開謎底(三)第10章 梟雄遲暮(五)第8章 一網打盡(六)第8章 順帝之璽(一)第9章 突病(一)第9章 微服南巡(二)第2章 驚天之密(三)第8章 傳國玉璽(二)第8章 一網打盡(五)第8章 順帝之璽(一)第5章 省親之路(四)第4章 被迫遷都(六)第1章 廢除八股(三)第12章 黃雀在後(二)第9章 微服南巡(七)第9章 少數民族政策(一)第6章 圍困南京(二)第11章 父女相見(一)第11章 軍制改革(一)第8章 英雄所見(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四)第8章 卓巴歸心(二)
第7章 圍困南京(四)第3章 誣陷離間(一)第8章 緩緩徐圖(二)第6章 平倭方略(一)第1章 誰罪誰過(一)第7章 班師返京(四)向大家推薦一本好書第11章 開封風雲(一)第2章 停戰談判(三)第10章 沈家兄妹(二)第5章 刺客現身(三)第8章 觀戰(二)第4章 兄弟反目(二)第12章 黃紅之爭(一)第8章 整風運動(二)第10章 浴火鳳凰(六)第2章 三方備戰(四)第3章 杭州大捷(四)第4章 真相(五)第11章 李香君(二)第4章 以打促和(二)第4章 真相(一)第12章 強勢介入(四)第7章 中秋月圓(四)第12章 演變(二)第8章 整風運動(一)第9章 微服南巡(四)第3章 談判交鋒(二)第3章 巾幗英雄(二)第3章 故人(一)第3章 直搗黃龍(二)第10章 扶桑行省(一)第2章 驚天之密(一)第7章 撲朔迷離(六)第4章 苗疆大智者(二)第7章 撲朔迷離(一)第1章 不速之客(三)第9章 熊瑚第12章 精兵簡政(一)第6章 引蛇出洞(二)第1章 貿易使司(二)第4章 真相(三)第3章 時局第2章 北伐伊始(一)第10章 岳父周奎(二)第9章 戰爭的天平(四)第1章 廢除八股(一)第7章 除夕晚宴(二)第3章 情爲何物(二)第1章 武昌戰役(一)第10章 扶桑行省(十二)第9章 真假玉璽(三)第6章 沈家秘營(一)第10章 浴火鳳凰(四)第1章 孤身入京(二)第7章 撲朔迷離(一)第3章 故人(二)第2章 幕後操控(一)第12章 意外之喜(一)第6章 平定江南(四)第9章 主動權(二)第4章 迫從(一)第8章 英雄所見(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七)第1章 不速之客(四)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二)第1章 不速之客(三)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五)第11章 風流明帝(三)第11章 張嫣第8章 整風運動(四)第10章 扶桑行省(五)第3章 制度變革(二)第8章 倭寇(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一)第4章 苗疆大智者(一)第2章 驚天之密(二)第7章 班師返京(一)第3章 揭開謎底(三)第10章 梟雄遲暮(五)第8章 一網打盡(六)第8章 順帝之璽(一)第9章 突病(一)第9章 微服南巡(二)第2章 驚天之密(三)第8章 傳國玉璽(二)第8章 一網打盡(五)第8章 順帝之璽(一)第5章 省親之路(四)第4章 被迫遷都(六)第1章 廢除八股(三)第12章 黃雀在後(二)第9章 微服南巡(七)第9章 少數民族政策(一)第6章 圍困南京(二)第11章 父女相見(一)第11章 軍制改革(一)第8章 英雄所見(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四)第8章 卓巴歸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