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公田法

“唉,也不知曉那履善如今如何,是否順利?”

眼見着文天祥離開,陳宜中卻陷入了擔憂中。

正在這時,那大門卻傳來一陣敲門聲,陳宜中感到奇怪,讓隨從將門打開之後,卻見來者卻是王從,想起先前自己所行之事,心中莫名一緊低聲問道:“是你?你找我幹什麼?”

這王從乃是賈似道隨從,一直以來都擔任着替賈似道傳達命令的職責。

正所謂宰相門前七品官,雖然只是一介隨從,但陳宜中也不敢大意。

“陳御史莫要慌張,我不過是一介隨從,哪裡敢得罪陳御史?只是啓稟陳御史,今日賈丞相有些事情想要處理,故此派我前來找你,不知你是否願意?”

“好吧,那還請你在前面帶路。”

陳宜中心中莫名一緊,以爲自己之前會見文天祥之事穿幫了,連忙繃着臉吩咐道,生怕露出一些破綻。

那王從也沒注意到,自然走在前方,領着陳宜中沿着街道,一路行至丞相府。

踏入丞相府之中,陳宜中這才注意到在這府中,除了自己之外,還有留夢炎、韓忠銳、夏貴、呂文德這些人,而這些人全都和賈似道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見到這番陣勢,陳宜中一時間也是呆住,不知應該如何是好。

這時,那坐在上首的賈似道卻是自座位之上走下來,牽住陳宜中的手,關懷的說道:“陳御史啊,終於等到你了。來來來,快上座。”牽着陳宜中的手,便朝着那座位拉去。

陳宜中見賈似道這般熱情,心中只感覺古怪,腳步不免頓了一頓,卻被拉了一個踉蹌,見到賈似道似有埋怨,連忙回道:“這個,只是不知丞相爲何如此熱情?畢竟我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御史,和各位相較來說,還是太小了。”

“哈哈!陳御史,你卻是過謙了。”

那賈似道搖搖頭,又是笑道:“天下之人誰不知曉,你當初力薦陛下,讓那丁大全丟盔卸甲的輝煌?僅僅是這般勇氣,便非是我等所能匹配的。”大概是感覺到陳宜中太過拘謹,他卻是直接講陳宜中摁在座椅之上,然後說道:“要不然,爲何我讓王從將你招來?”

“這個,卻是太過了吧!”

陳宜中尷尬的笑着,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應該回應。

按照往日立場,他應該和賈似道勢同水火,如今卻被這般殷勤對待,實在是弄不清楚狀況。

賈似道笑道:“唉。哪裡過了?你可曾記得,當初因爲那六君子事情,你曾經被奪去功名,被迫藏於建昌軍之中?”

“這個,自然記得。”陳宜中面有苦澀。

雖是將丁大全弄了下來,但六人卻也並無代價,皆是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貶斥,而他潛居於建昌軍的記憶,也是深刻無比。

旁邊的留夢炎也藉此插嘴道:“而且你忘記了嗎?當初時候若非承蒙宰相慧眼識珠,向陛下舉薦你,讓你從此自建昌軍之中走出來,從此之後一路平步青雲,如今時候也已經成爲了御史。這一點,你難道忘了嗎?”

“這,在下不曾忘卻!”陳宜中俯首回道。

見賈似道屢次提及這些事情,他心中更是害怕,不清楚對方究竟在打着什麼注意。

“哈哈,既然你記得那就好。”旁邊的夏貴和呂文德也是一起應和道:“正所謂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若非丞相,你如何能夠今日身份?”雖是平淡訴說,但話中卻潛藏着威脅,讓陳宜中聽着,就感到一陣發抖,連連稱是。

賈似道笑道:“爾等也莫要多嘴,我相信陳兄弟定然是良善之輩,絕不會忘卻從前之事的。”

一行人這般說了,陳宜中也不敢反對,只好低聲問道:“這個當然,只是丞相你也知曉,我不過一介小小御史中丞,實在不知曉應該如何行事,才能夠幫到丞相!”

“幫忙,這倒是不必了,只不過最近那程元鳳一直和我作對,時常找我的錯漏。”賈似道搖着頭,一派沒有人理解自己的樣子:“你說這人啊,怎麼就喜歡管閒事?而且我也是爲國考慮,他怎麼就老是反對呢?”

“程元鳳?莫不是當今右相?”

陳宜中微微一怔,心中道了一聲果然。

對於眼前的這些人來說,除了爭權奪利外,也不可能是別的事情了。

賈似道闔首回道:“沒錯,正是此人。”眼中帶着莫名的敵意,又道:“你也知曉,這人曾爲太學山長,其黨羽遍佈朝野。官家遺命之中,之所以將其提拔上來,也是想要藉着此人的聲望,能夠稍微穩定一下朝堂。”

“官家遺命嗎?”

陳宜中心中莫名一酸,卻是想起了那趙昀。

說到這趙昀,也許其才能的確不足,也許其德行也存有瑕疵,但卻一直都勞神費心,試圖能夠重整朝綱,再復中原。

只可惜天不假年,趙昀終究沒有見到這一天的到來。

賈似道點點頭,承認了下來:“沒錯。就是此人!”

這任命乃是趙昀臨終之前的安排,因爲其乃是安置在承天殿之中,並且在趙璂登基時候,就會顯示在衆位朝臣之前,縱然是他以及當今官家趙璂,也斷然難以改變。

“但是不知此人究竟做了什麼事情,讓賈丞相這般憤怒?”

陳宜中俯首問道,這個時候唯有低頭才能夠保全性命,他這一點還是明白的。

“哼!那傢伙,也不知道究竟是怎麼回事,昨日時候竟然在朝堂之上大放厥詞,說是我導致瞭如今朝堂凋敝的狀況。”賈似道一臉不忿的說道。

陳宜中有些爲難的問道:“這個,未聽全文,還請丞相能不能詳情告知在下?”

“唉!你也清楚,我朝自建立以來,便積累了許多的問題,其中以‘三冗’最爲嚴重。”賈似道無奈道。

“三冗”,也就是冗兵、冗官、冗費。

冗兵不用說了,自宋朝建立以來,就一直面對着來自北方的威脅,自一開始的遼國、之後崛起的党項,乃至於之後的金朝,甚至是現在的蒙古和赤鳳軍,莫不是對宋朝產生的嚴重的威脅。

爲了應對這些勁敵,宋朝無奈之下,自然只好建立了一直龐大的軍隊,好保衛自己的國土。

另一邊,有宋一朝以優待士大夫爲名,除非是犯了極其嚴重的罪行,否則便不會動用死刑,多是以貶斥爲主,而且爲了拉攏士大夫,更是大開恩科以及恩蔭制度,讓士大夫的子孫後代,也能夠順利的成爲官員。

這樣一來,自然也產生了龐大的費用。

這兩者一結合,自然也就產生了冗費的問題。

當初王安石提出變法,便是爲了能夠解決這三冗問題。

賈似道如今貴爲宰相,縱然如何玩忽職守,也無法輕易避開此事。

陳宜中聽了之後,立時闔首回道:“這倒是一個問題,只是請問丞相,那程元鳳究竟是做了什麼事情,讓你這般震怒?”

“唉!還不是公田法鬧的?我爲了解決軍餉問題,本打算在境內推行公田法,結果那廝卻以什麼戕害百姓爲由,直接拒絕執行此事。你說,這不是要斷了咱們的根本了嗎?”賈似道一臉懊惱。

說到此事,也是因爲北伐而鬧出來的。

之前因爲北伐,宋朝財政被徹底掏空了,爲了維持最後的財政收入,賈似道便將目的打向了公田法,企圖利用這公田法來解決部分的財政困難。

陳宜中也是緊張,低聲問道:“當真如此?”

“那是自然,要不然我爲何要將你找來?不就是爲了解決這件事情嗎?要知道若是沒有了這公田法,那到時候朝廷可就當真沒有了稅賦。屆時,我等又該如何對抗那隨時隨地都可能南下的赤鳳軍以及蒙古?”

賈似道沒好氣的回道,卻是顯得自己特別的偉大,混無之前的那般無能來。

陳宜中眉梢微皺,又是問道:“那敢問丞相,程元鳳又是爲何要反對?不管他如何反對,總得有個由頭吧。”

“這個,說實在的我也不清楚。只知道這廝什麼也不顧,就直接反對公田法,不管我如何勸說,也不肯就此罷休。”賈似道無奈搖頭,透着幾分惱怒。

這一次,他也不知道究竟是怎麼回事,自己的手下也有好多直接反水,投入到了那程元鳳的麾下。

這樣子的話,就算是自己還是丞相,到時候只怕也會被那廝給架空,沒有一點的權力了。

想到自己屆時孤家寡人的樣子,賈似道就感到害怕。

陳宜中若有所想,又是請求道:“既然如此,那可否讓我去看看,那公田法究竟出了什麼差錯。可以嗎?”

“這個,當然可以。不過你可不能拖太長時間,明白嗎?”賈似道吩咐道,卻怕陳宜中會因此接觸到更多的東西,也和別人一樣,直接投入到對方麾下。

陳宜中立時闔首回道:“還請丞相放心,我自然會助你辦成此事的。”

“哈哈。你若是能夠助我辦成此事,那我之後自然不會虧待你,若是有什麼需要的,儘管和我說,我定然會助你辦妥此事的。”賈似道爽朗一笑,顯得相當的開懷。

第一百五十章最終決戰(十一)第九十七章毒牙第一百五十七章幫手第三百二十四章泉州之變(三)第三百零三章意外的消息第三百四十九章決裂第三百二十四章泉州之變(三)第八十三章悲嘆衆生苦,兩人定計謀第一百六十九章終路(七)第十八章獻寶劍衆人入府,得神兵嚴實逞威第兩百二十七章行俠仗義第一百五十二章出兵第一百六十一章新的任務地一百五十二章逆境(二)第五十八章來人少林寺,再說往前事第十七章騎士團中多英雌,蕭鳳神通有感應第兩百三十一章前往濰坊第一百三十四章諜影重重第三百零五章真正的計劃第二百八十二章奸相末路(二)第八十七章歸德堡第六十六章東門前騷亂持續,佔東宮赤軍展威第一百四十章崩潰的前兆第一百八十五章恩澤第五十四章議事堂羣英爭論,憶過往夙願難償第一百八十九章神秘之人第三百零三章意外的消息第四十九章制定的章程第二百四十三章安撫爲上第十五章污水第一百零三章得證據罪名洗清,波瀾起硝煙未散第一百零三章亟神獄力VS玄武真力第二十章目標臨安第二百二十章項莊舞劍第二十七章探緣由猙獰出現,解公案人心俱疲第一百五十七章幫手第四十五章戰略後撤第五十七章心難安楊禪出手,旅途中舊怨再掀第七十章正回去,路上遇車隊第五章月輝對話中,思緒已成型第一百八十五章恩澤第一百四十八章黃金棺材第二十六章冷雨寒人心,邪魔惑天下第兩百四十六章連環套第一百八十四章虎符第兩百一十章風雲詭譎第一百一十四章築堡壘防線開啓,收韃子謀局未來第九章川蜀之變第三百七十章彌勒降生,明王出世第五十五章中都內過往浮現,論計劃謀求轉機第一百二十六章求生路短暫聯合,陰陽爐自成一體第八十七章歸德堡第三十九章衆人齊心堵缺口,身隕神魂依舊在第六十一章聞火災赤賊再現,陷害出長卿遭劫第二百一十八章堅持第六十二章沁水邊鐵鎖成橋,夜訓中遭遇敵襲第三百二十四章泉州之變(三)第六十章翰林學士觀沁州,軍心潰散亂象呈第三十章危險再復現,雙姝難知心第三十章深夜兩心知,心劍有所屬第四百三十八章插手第一百七十三章失控的水軍第三百九十八章崖山第九十章叢林中暗襲忽現,守軍陣靜待佳音第二百一十九章太令人失望了第兩百三十八章君臣相和第一百五十章最終決戰(十一)第四十四章授軍職罪軍安心,論功勳九死一生第二百八十四章夜襲第二百六十九章新舊交替第八十九章民心易變生存艱,城池易手亦尋常第五十八章入京述職第七十六章圖窮出兇手現身,匕首現毒陣詭譎第二章火器出,全真伏屍魔第二百二十四章守護襄陽?第一百七十六章死因第三百七十二章新的面容第一百二十七章激辯第十六章囚籠漸成圍剿出,蕭鳳定計先鋒起第二十三章活殺留聲第九十七章敗七雄戰旗不倒,敵軍亂蕭鳳主陣第二百五十九章塵埃落定第一百章迷霧第十五章匕首現,劫難終難逃第一百零一章兩院制第一百一十九章孤家寡人第一百零六章淳化內危機四伏,求生存暗兵埋伏第三百八十一章彌勒降生,明王出世第七十七章兵進襄陽城,雙雄正當世第四十四章蔭城拜訪來,道盡鐵器難第三百七十章彌勒降生,明王出世第四百零七章三大神捕第四百一十一章東海海軍第八十二章五鬼自退去,和氏璧出世第一百五十章最終決戰(十一)第二十二章天淵之隔第九十九章結束了第二百九十一章貌合神離第十一章火炮連綿鎖赤塘,兵出石嶺取白井第十八章深夜交談
第一百五十章最終決戰(十一)第九十七章毒牙第一百五十七章幫手第三百二十四章泉州之變(三)第三百零三章意外的消息第三百四十九章決裂第三百二十四章泉州之變(三)第八十三章悲嘆衆生苦,兩人定計謀第一百六十九章終路(七)第十八章獻寶劍衆人入府,得神兵嚴實逞威第兩百二十七章行俠仗義第一百五十二章出兵第一百六十一章新的任務地一百五十二章逆境(二)第五十八章來人少林寺,再說往前事第十七章騎士團中多英雌,蕭鳳神通有感應第兩百三十一章前往濰坊第一百三十四章諜影重重第三百零五章真正的計劃第二百八十二章奸相末路(二)第八十七章歸德堡第六十六章東門前騷亂持續,佔東宮赤軍展威第一百四十章崩潰的前兆第一百八十五章恩澤第五十四章議事堂羣英爭論,憶過往夙願難償第一百八十九章神秘之人第三百零三章意外的消息第四十九章制定的章程第二百四十三章安撫爲上第十五章污水第一百零三章得證據罪名洗清,波瀾起硝煙未散第一百零三章亟神獄力VS玄武真力第二十章目標臨安第二百二十章項莊舞劍第二十七章探緣由猙獰出現,解公案人心俱疲第一百五十七章幫手第四十五章戰略後撤第五十七章心難安楊禪出手,旅途中舊怨再掀第七十章正回去,路上遇車隊第五章月輝對話中,思緒已成型第一百八十五章恩澤第一百四十八章黃金棺材第二十六章冷雨寒人心,邪魔惑天下第兩百四十六章連環套第一百八十四章虎符第兩百一十章風雲詭譎第一百一十四章築堡壘防線開啓,收韃子謀局未來第九章川蜀之變第三百七十章彌勒降生,明王出世第五十五章中都內過往浮現,論計劃謀求轉機第一百二十六章求生路短暫聯合,陰陽爐自成一體第八十七章歸德堡第三十九章衆人齊心堵缺口,身隕神魂依舊在第六十一章聞火災赤賊再現,陷害出長卿遭劫第二百一十八章堅持第六十二章沁水邊鐵鎖成橋,夜訓中遭遇敵襲第三百二十四章泉州之變(三)第六十章翰林學士觀沁州,軍心潰散亂象呈第三十章危險再復現,雙姝難知心第三十章深夜兩心知,心劍有所屬第四百三十八章插手第一百七十三章失控的水軍第三百九十八章崖山第九十章叢林中暗襲忽現,守軍陣靜待佳音第二百一十九章太令人失望了第兩百三十八章君臣相和第一百五十章最終決戰(十一)第四十四章授軍職罪軍安心,論功勳九死一生第二百八十四章夜襲第二百六十九章新舊交替第八十九章民心易變生存艱,城池易手亦尋常第五十八章入京述職第七十六章圖窮出兇手現身,匕首現毒陣詭譎第二章火器出,全真伏屍魔第二百二十四章守護襄陽?第一百七十六章死因第三百七十二章新的面容第一百二十七章激辯第十六章囚籠漸成圍剿出,蕭鳳定計先鋒起第二十三章活殺留聲第九十七章敗七雄戰旗不倒,敵軍亂蕭鳳主陣第二百五十九章塵埃落定第一百章迷霧第十五章匕首現,劫難終難逃第一百零一章兩院制第一百一十九章孤家寡人第一百零六章淳化內危機四伏,求生存暗兵埋伏第三百八十一章彌勒降生,明王出世第七十七章兵進襄陽城,雙雄正當世第四十四章蔭城拜訪來,道盡鐵器難第三百七十章彌勒降生,明王出世第四百零七章三大神捕第四百一十一章東海海軍第八十二章五鬼自退去,和氏璧出世第一百五十章最終決戰(十一)第二十二章天淵之隔第九十九章結束了第二百九十一章貌合神離第十一章火炮連綿鎖赤塘,兵出石嶺取白井第十八章深夜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