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談蒙古緣何南下,說華夷文明區別

“這不可能。”

聽到張威勸說,呂文煥脫口而出。

他一想到自己的那個哥哥,便感覺腦袋發疼,依照呂文德那多疑的心思,便是和華夏軍稍微有聯繫都不願意,如何還可能讓華夏軍的軍隊自襄陽路過?

“不可能?呂安撫使,我知曉你的顧慮,但是事在人爲不是嗎?更何況那蒙古來勢洶洶,咱們若是不及早做好準備,到時候等到他們攻來,豈不是遲了?”張威暗道一聲果然如此,旋即便哭言相勸。

他當初接到這個任務的時候,便知曉這件事並不簡單,不過爲了未來華夏軍的未來,自己也只有走這一趟了。

呂文煥卻只是搖頭,訴道:“若是別的事情我都可以答應你,但唯獨這件事情不行。”

“爲何?”

張威追問了起來。

呂文煥始終搖頭,保持否決態度:“你別問了,總之這件事情絕不可能。”

“好吧,既然你不願意的話那就算了。”張威見對方心志堅決,也沒有繼續堅持下來,不然的話只會敗壞自己在對方眼中的印象:“借道一事就此算了,只是我想問一下,若是尋常商船的話,不知可行?”

“尋常商船?”呂文煥用狐疑的眼神看着呂文煥,口中也是追問道:“你們是打算僱傭尋常船伕,好幫你們運輸糧食嗎?”只聽張威的語氣,呂文煥便知曉張威並沒有放棄自己的打算,依舊想要借道襄陽。

張威點點頭,並沒有隱藏的打算:“沒錯。要不然前線將士的糧食如何才能滿足?”

若是軍艦的話,自然不可能從襄陽走過,但若是商船的話,張威還是想要努力爭取一下。

“若是這樣的話或許可以。只不過這樣的話,只怕就危險多了。畢竟沒有軍艦護航,只是依靠船上船伕的話,是無法保證安全的。”呂文煥訴道。

若是往常的時候,或許商船還可以憑藉着數量的優勢戰勝對方,但現如今的戰艦全都是裝備着火炮,蒸汽輪機更是基本配置,若是更先進的直接就在船身之上覆蓋着厚重的鎧甲,根本就不是商船所能對抗的。

張威笑道:“若是護航的話,我相信襄陽諸位軍官應該可以幫上忙吧。以爾等水軍的實力,若要和蒙古對抗的話,應該不會趨於下風。”

爲了抵禦蒙古入侵,宋朝沿着長江一帶部署了重兵,更是依託水路建造了龐大的水軍。

張威就知曉這襄陽水軍就裝備了數百隻戰艦,其中裝備火炮、蒸汽輪機的鐵甲艦更是多達數十艘,足以保證整個長江流域的安全,乃是這一帶水域最強的水軍,便是均州水軍也差了許多。

沒辦法,受限於丹江的水域,均州水軍噸位基本不超過五百噸,自然無法如同襄陽一樣裝備重達千噸的鐵甲艦了。

而對於戰艦來說,噸位越大所裝備的火炮也就越猛,所以張威也相當清楚僅憑均州水軍是無法和襄陽水軍對抗的。不過因爲衆多礁石的限制,襄陽水軍也無法進入丹江水域,可以說是各有優劣。

呂文煥聽了這話,也若有所思的說道:“若是這樣也不是不可以。不過此事我需要和我哥哥稟報,不然的話只怕無法通過。”

“這是自然。畢竟他纔是襄陽主官,不是嗎?”張威回道。

只是這話在呂文煥聽來,卻感到特別不舒服,凝望着張威他卻感到好奇,便問:“此事能夠順利解決就好。只是我很好奇,爲何你們就這麼認定,那蒙古當真會南下?”

之前對話時候,呂文煥就感到奇怪了,整個借道的前提就是蒙元南下,但是那蒙元也纔剛剛立朝,會如此迅速的展開行動嗎?

對於這一點,呂文煥表示疑惑。

張威毫無質疑的回道:“那是當然。你也知曉,這蒙古出自於北方苦寒之地。但是你也應該知曉,這塞外之地向來苦寒,如何能夠養活衆多族民?也因此,每當草原之上人口繁衍到一定的程度之後便會展開廝殺,一如養蠱一樣,產生出一個整合各方面實力的遊牧民族,然後一起南下,通過征伐掠取漢家資源來養活族民。若是此刻漢室頹廢,那不免就會產生諸如五胡亂華等歷史慘劇,但若是漢室強橫的話,自然能夠一如當年漢唐兩國一般北擊草原,開疆拓土。這並非一人所能決定,實在是因爲天數使然。”

關於蒙古爲何會南下,長安之內的學者討論了許多次,便是爲了尋求一個答案。

張威跟在蕭鳳之後,關於類似的話題也聽了不少,所以纔有這番見解來。

呂文煥聽了之後,也是大爲開眼,又問:“可是這蒙古業已佔領中原,應該不至於如此吧。”

“非也。正因爲佔領中原,所以這蒙元更無法止住腳步。”張威搖搖頭,又是解釋了起來:“那蒙元出自塞外之地,如何知曉我漢家文化?若要征服中原的話,非得以殺戮之法,才能夠讓麾下子民臣服。也因此,我漢家兒郎不知因此流了多少鮮血來。”

呂文煥也是心有餘悸,迎合道:“確實如此。這蒙古兇殘,當真匪夷所思,只可恨我實力薄弱,未曾將他們趕出中原。”

他和呂文德曾經爲淮南人士,而那淮南之地也因爲蒙古入侵而陷入戰亂之中,而他們自小的時候就親眼見到這一幕,要不然如何萌生出參軍的打算?

“也因此,所以漢族和這蒙元之間貌似相和,其實存有血海深仇,縱然一時屈服,他日若有機會定然會謀求反抗。而那蒙元人口不過百萬,如何能夠和漢族相比?雖是仗着一時武力強壓下來,但隨着時日蔓延,必然會強弱倒轉。到時候漢家強盛之後,你覺得會如何行動?”張威又是說道。

呂文煥眼眸一亮,叫道:“造反嗎?”

“沒錯。將這昔日欺壓在頭上的蒙古徹底推翻,重新建立屬於漢家的天下,這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張威用懇切的目光看着呂文煥,心中想着是否能夠說服對方,這樣即使在面對南下的蒙古的時候,也能夠多出一些勝負來。

“而他們之所以選擇南下,也是存心削弱漢家實力。畢竟漢家實力太大的話,可是會威脅到他們的統治的。”

“既然如此,那爲何那阿里不哥會選擇建立元朝?”雖是如此,呂文煥卻還是充滿疑惑,畢竟這阿里不哥的表現和漢家天子沒啥區別,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還要比當今聖上更好。

沒辦法,誰讓那趙璂乃是腦癱患者,所有的權柄全都被賈似道所控制着。

宋朝之中的有識之士縱然有一腔熱血,但在面對這場景的時候,也只能徒呼奈何,起不到任何用處,最終只能同流合污,更多的只能流連於鄉野之中,過着諸如“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美夢。

張威輕哼一聲,露出幾分厭惡來:“還不是爲了矇騙那些漢家兒郎?只可笑那劉秉忠一身才華,竟然委身在一介蠻夷之下,還爲此說出什麼敵夷入華夏則華夏之,華夏入敵夷則敵夷之,當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說到此處,張威情緒變得亢奮起來,對劉秉忠等人也是充滿不屑。

多年的華夏正統教育,早已經在張威等人腦海之中根深蒂固,自然將劉秉忠等人視爲異端。

“這,也太過了吧。”

呂文煥暗暗心驚,他也自負有些文名,對劉秉忠這等北方文人雖覺可惜,但卻也維持相當的尊敬,卻遠遠沒有張威這般滿是憤慨,只是認爲乃是各爲其主,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張威察覺到呂文煥的神色,便道:“這也算過?依我看,這劉秉忠早已失了禮義廉恥,竟然投身韃子之內?就他這般行徑,縱然族誅也不爲過。”

一如狂信徒的表現,讓呂文煥感到害怕,卻是想起了當初呂文德開設比賽時候,華夏軍派出的那些軍官。

雖然這些軍官平日裡表現也算是謙和有度,但若是提及了蒙古,莫不是如臨大敵,將其當做了畢生仇敵,尤其是對那些置身蒙古之下的漢臣更是口誅筆伐,認爲這羣人已然背叛了華夏文化。

諸多變化,縱然是呂文德也是爲之心驚,要不然如何會如此忌憚華夏軍的借道?

呂文煥心中暗暗想着:“這長安究竟是怎麼回事,怎麼盡出這些怪物來?”看見張威興致勃勃,似乎是打算和自己辯論什麼是華夏話題之後,他連忙指了指天空,說道:“張知州,你也見到了刺客已經日上三竿了,我還有些事情需要處置,只怕要告辭了。若是日後有時間,咱們再洽談,如何?”

“已經到這個時候了嗎?”

張威有些失落,他可是想要和呂文煥好好說一下華夏文明的,不過對方有心推拒,也只好作罷:“我想起來了,均州還有一些事情需要我處置,那就告辭了?”

“那日後再見吧。”

呂文煥搖搖手,便從此地離開。

張威眼見事情已經處置完畢,也沒興致繼續留在這襄陽,便起身離開此地,回到了均州之內。

雖然任期已到,按照規矩他也會被調配到別的地方,但是接下來的交接還需要張威在場,可不能因此而出現問題。

第七十四章問情況蕭月念情,處下風威風不墜第一百八十章沸騰第七十七章夜難寐巡邏問對,深夜中偷襲展開第一百零九章聖僧覺心第三百五十四章九百文第三百一十五章君臣之爭第三百六十四章組建水軍第四十五章星夜趕路求玉璽,仙子穩坐釣魚臺第一百二十六章聞動靜景秀心急,爲利益兄弟鬩牆第五章忽逢意外身落水,兵出滅匪又一路第四十七章兵危急戰事已開,火獄現一人孤戰第十章法相寺外訴緣由,三軍矢治共復仇第二十二章攻勢起韃子分兵,雨臨近小麥搶收第六十二章牢獄之災第三十五章破圍剿李信終叛,釜山上合符驚現第十五章匕首現,劫難終難逃第一百三十八章公仇私怨第一百八十四章來襲的敵人第二十三章神童出,幾人能媲美?第一百章一石二鳥第二十二章攻勢起韃子分兵,雨臨近小麥搶收第一百一十二章夕陽下丹霞問對,溯源頭泰山傲徠第十六章囚籠漸成圍剿出,蕭鳳定計先鋒起第二百七十九章殺人?救人!第兩百一十章風雲詭譎第一百七十二章元宵佳節萍花時第五十二章“駙馬府?”第一百七十九章活下去第一百零二章滾!第一百一十八章風暴肆掠壓九鼎,羣狼噬天奪東京第七十四章戰爭初停歇,神憐衆生相第十四章重騎兵第七十七章千佛島降軍復叛,黃河上雙強對決第四十章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第八十二章奪邳州宴席正開,入淄州戰略擬定第五章月輝對話中,思緒已成型第一百四十七章最終決戰(八)第五十一章軍心難定藏邪徒,華夷之辨需謹記第一百六十二章末途(七)第十七章騎士團中多英雌,蕭鳳神通有感應第二十四章知天命第三百四十五章拉幫結派第四章三蕭爭鋒破封印,石卵現世變像生第三百四十一章儒學第五十七章銃槍之內有玄機,叢林之中戰鬥起第八十三章背後之人第一百一十五章心不忍以父爲名,爲融合伙伕開始第三百一十三章生?死?第三百四十九章決裂第六十九章劫難重重第一百四十九章誰來犧牲第五十七章初戰有大捷,識海現玄種第二十一章議俘虜罪軍成型,戰雖敗詭計尤存第三十五章一段過去,一段孽緣第三十四章很重要嗎?第一百四十章承天殿三人和離,神箭現力誅祖龍第十三章佛道辨緣由,全真亦敗走第四百一十三章來自退伍士兵的抗議第七十二章火槍囚八相,天罡鎮法王第四章嬌女童,仗勢欺大聖第三百一十九章改朝換代第兩百零八章難以彌平的爭執第一百八十三章熟悉的刺客第兩百四十章勝負未分第一百七十二章終路(十)第三十章火車站攔截第五十一章萬馬破軍寨,銳士探位置第三百四十六章又開始了第四百零四章捕鯨業第六十六章倉促中工事未完,轉瞬間索橋易手第八十章繼承人第二十三章活殺留聲第十五章政事堂第九十章滅邪第一百四十二章南下的軍隊第八十章英雄志,問君何所求第四十三章火炮滅天地,城牆脆如紙第九十四章恩仇難斷第五十八章星夜有人蹤,火器新設想第二百二十三章新的戰略第一百零五章各爲其主第八十二章面見孟珙第十二章危機未曾解,玄機已佈下第九十五章汴京中主謀開啓,上京內噩夢難消第九章燒地契田地分配,設學校謀略未來第六十一章前往延安府第八十八章又逢敵賢者現身,約定成勝負難斷第十二章村中兇案又現身,栽贓陷害禍首誰第一百九十二章禮下庶人,必有所求第六章家恨難忘懷,國仇未曾丟第三十一章鋒芒交錯處,戰場幾人歸第一百七十九章衆人的決定第八十八章東天戰神第一百九十三章炮臺第一百二十五章攻陷安西第十七章大名府衆人初抵,遇公子蕭月難逃第二十九章時局難勘破,緣定三生情第十一章老驥伏櫪起,鋒芒磨礪出第四百四十章預料之中的敵人
第七十四章問情況蕭月念情,處下風威風不墜第一百八十章沸騰第七十七章夜難寐巡邏問對,深夜中偷襲展開第一百零九章聖僧覺心第三百五十四章九百文第三百一十五章君臣之爭第三百六十四章組建水軍第四十五章星夜趕路求玉璽,仙子穩坐釣魚臺第一百二十六章聞動靜景秀心急,爲利益兄弟鬩牆第五章忽逢意外身落水,兵出滅匪又一路第四十七章兵危急戰事已開,火獄現一人孤戰第十章法相寺外訴緣由,三軍矢治共復仇第二十二章攻勢起韃子分兵,雨臨近小麥搶收第六十二章牢獄之災第三十五章破圍剿李信終叛,釜山上合符驚現第十五章匕首現,劫難終難逃第一百三十八章公仇私怨第一百八十四章來襲的敵人第二十三章神童出,幾人能媲美?第一百章一石二鳥第二十二章攻勢起韃子分兵,雨臨近小麥搶收第一百一十二章夕陽下丹霞問對,溯源頭泰山傲徠第十六章囚籠漸成圍剿出,蕭鳳定計先鋒起第二百七十九章殺人?救人!第兩百一十章風雲詭譎第一百七十二章元宵佳節萍花時第五十二章“駙馬府?”第一百七十九章活下去第一百零二章滾!第一百一十八章風暴肆掠壓九鼎,羣狼噬天奪東京第七十四章戰爭初停歇,神憐衆生相第十四章重騎兵第七十七章千佛島降軍復叛,黃河上雙強對決第四十章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第八十二章奪邳州宴席正開,入淄州戰略擬定第五章月輝對話中,思緒已成型第一百四十七章最終決戰(八)第五十一章軍心難定藏邪徒,華夷之辨需謹記第一百六十二章末途(七)第十七章騎士團中多英雌,蕭鳳神通有感應第二十四章知天命第三百四十五章拉幫結派第四章三蕭爭鋒破封印,石卵現世變像生第三百四十一章儒學第五十七章銃槍之內有玄機,叢林之中戰鬥起第八十三章背後之人第一百一十五章心不忍以父爲名,爲融合伙伕開始第三百一十三章生?死?第三百四十九章決裂第六十九章劫難重重第一百四十九章誰來犧牲第五十七章初戰有大捷,識海現玄種第二十一章議俘虜罪軍成型,戰雖敗詭計尤存第三十五章一段過去,一段孽緣第三十四章很重要嗎?第一百四十章承天殿三人和離,神箭現力誅祖龍第十三章佛道辨緣由,全真亦敗走第四百一十三章來自退伍士兵的抗議第七十二章火槍囚八相,天罡鎮法王第四章嬌女童,仗勢欺大聖第三百一十九章改朝換代第兩百零八章難以彌平的爭執第一百八十三章熟悉的刺客第兩百四十章勝負未分第一百七十二章終路(十)第三十章火車站攔截第五十一章萬馬破軍寨,銳士探位置第三百四十六章又開始了第四百零四章捕鯨業第六十六章倉促中工事未完,轉瞬間索橋易手第八十章繼承人第二十三章活殺留聲第十五章政事堂第九十章滅邪第一百四十二章南下的軍隊第八十章英雄志,問君何所求第四十三章火炮滅天地,城牆脆如紙第九十四章恩仇難斷第五十八章星夜有人蹤,火器新設想第二百二十三章新的戰略第一百零五章各爲其主第八十二章面見孟珙第十二章危機未曾解,玄機已佈下第九十五章汴京中主謀開啓,上京內噩夢難消第九章燒地契田地分配,設學校謀略未來第六十一章前往延安府第八十八章又逢敵賢者現身,約定成勝負難斷第十二章村中兇案又現身,栽贓陷害禍首誰第一百九十二章禮下庶人,必有所求第六章家恨難忘懷,國仇未曾丟第三十一章鋒芒交錯處,戰場幾人歸第一百七十九章衆人的決定第八十八章東天戰神第一百九十三章炮臺第一百二十五章攻陷安西第十七章大名府衆人初抵,遇公子蕭月難逃第二十九章時局難勘破,緣定三生情第十一章老驥伏櫪起,鋒芒磨礪出第四百四十章預料之中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