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儒學

“哈。”

章鑑噗嗤一聲,笑了起來:“你是因爲先前曾被那賈似道貶斥,所以纔有這個想法嗎?”

“正是!”

葉李頓感羞赧,低頭回道:“先前在國子監的時候,在下也曾深感賈似道無能,故此上書聖上,試圖揭發其罪行。只可惜那賈似道權傾朝野,不僅僅未曾功成,反而將枝葉搭進去了,直到現在也不過是一介國子監生。”

“原來是這樣?”蕭鳳若有所思的看着葉李。

若是有了這種體驗,那葉李會提出這種想法,也是理所應當。

葉李連忙回道:“沒錯。而且蕭首相即爲宰相,也應該知曉,若有權臣阻塞言路、因言定罪,禁止他人議論朝綱,終歸會導致奸臣橫行、權相肆掠,皆是任憑你如何威武,終究避免不了國亡政息的下場。正是因此,我才覺得應該確保士人的自由議政權,若是如此的話,縱然日後有人爲非作歹,也可以以此法確保他人不會太過猖獗。不是嗎?”

“原來是這樣嗎?若是這樣的話,的確需要注意。”

章鑑若有所思,他在宋朝任職時候,也曾苦於上訴無門,以至於奸佞橫行的事情,隨後側目看了一下蕭鳳,問道:“蕭首相,不知這個是否可以?”

“自然可以!”

蕭鳳闔首回道。

而作爲新創的王朝,蕭鳳自然要採取各種手段,杜絕類似的事情再度發生,至少決不能讓這類奸臣阻塞言路、禍害百姓。

其餘士子見到葉李得到蕭鳳、章鑑賞識,也是一臉的羨慕,僅僅因爲一句話便得到這般賞識,日後定然能夠飛黃騰達吧。

只是蕭鳳卻是看着葉李,又是問道:“只是我很好奇,這所謂的自由議政權,便只有士子可有嗎?若是那黎民百姓的話,他們是否也有類似的權力?”

“這?”

葉李一時訝然,顯然也沒有料到這一點。

那些士子,包括章鑑等人聽了這話,也是齊齊一愣,弄不清楚蕭鳳爲何要問出這個問題。

葉李自然是怔住了,他稍作思考,然後說道:“啓稟蕭首相。你也知曉,那些百姓懵懂無知,對於朝堂之事如何知曉,若是放任他們肆無忌憚議論朝綱的話,只恐造成朝堂混亂,不是嗎?”

“然後一如那方臘一般,起兵造反嗎?”

蕭鳳不以爲意,絲毫不掩飾自己的鄙夷:“若是落到這般境地,到時候又該如何?”

“這……”

葉李更感緊張,他深吸一口氣之後,方纔回道:“在下以爲,只要君臣相交、政通人和,自然可以避免這些事情。”

“又是這些個說辭。”

蕭鳳聽了,不免感到失望,先前還以爲對方乃是什麼良才,如今看來也只是一個傳統的士大夫罷了,若是談及核心之處,總是說着這些車軲轆話,更不願意深究其中的根本緣由。

這葉李的能力的確出衆,只可惜還是未曾突破他既有的侷限性。

蕭鳳擺擺手,訴道:“算了吧。你們還是先討論一下祖律的事情吧。”旋即帶着王牧,自此地離開,只留下那章鑑、葉李等人在此,弄不清楚她有究竟是生了什麼氣。

葉李眼見蕭鳳離去,隨後便轉過頭來看向章鑑,問道:“章主席,先前時候我說錯了什麼嗎?”

對那蕭鳳,他終究還是以敬畏居多,並不敢如同對待賈似道那般,敢於和對方爭辯。

“沒什麼,也許只是覺得你說的,有些不妥罷了!”章鑑安慰道。

葉李更感擔憂,又問:“那不知這會不會影響到我接下來的仕途?”前來此地的,皆是爲了能夠在議會之中佔據一席之地,葉李自然也是如此,只是他先前似乎惹了蕭鳳生氣,所以有些擔憂,這會不會讓他無法擔任議員。

對於葉李來說,想要成爲議員,也是他的夙願。

章鑑笑道:“蕭首相素來寬以待人,對於你的冒犯,自然不會放在心上的。而且你日後知曉用心做事,自然可以扭轉局面,讓她刮目相看的。”

“這就好。”

葉李稍感放心,旋即對着章鑑躬身一拜,訴道:“只是接下來,還請章主席指教了。”

“這是自然。”

章鑑朗聲笑道,受了葉李這一拜。

他如今也已年邁,體力自然不支,自然需要有人能夠幫襯做一些事情,如今這葉李出現,自然是深的章鑑喜好,當即就將其納入自己門楣之中。

另一邊,那王牧眼見蕭鳳離開,當即問道:“主公,對於那人你就不管嗎?”那朱崇自然是不用說了,她對於那葉李的感觀也不太好,總覺得此人太過高傲,充滿着一種自以爲是的感覺,這感覺讓王牧感到不舒服。

“爲何要管?”蕭鳳反問道。

王牧頓感奇怪,又道:“可是那葉李不是說了嗎?只讓那士子能夠擁有自由議政權。照他這般說來,那黎民百姓又該如何?”

單就她身世來說,和那士族並無多少關係,其父親若非是僥倖加入了華夏軍之中,只怕她也沒有機會進入華夏女子學院,甚至還能夠跟在蕭鳳身後,然而這葉李口中所言,卻僅限於士族之內,對於尋常黎民百姓並無多少掛懷。

正是這一點,讓王牧特別反感。

“的確。單就這一點來說,那人的確存在着這個毛病,但是我且問你,真正願意爲天下百姓着想的,又有多少?”蕭鳳說到此時,忽的感慨一下,臉上也帶着悵惘之色:“就算是在這華夏軍之內,或許的確是爲了‘驅逐韃靼、興復華夏’而來的,但是他們又真的只是爲了這個,而不是存着別的心思嗎?”

“這個!只怕不多。”

王牧頓感羞愧,因爲就連她自己,也是存着揚眉吐氣的心思,根本算不上多麼純粹。

就連她自己都如此,更何況別人呢?

“沒錯。很少。”

蕭鳳長嘆一聲,而那王牧似乎還有話說,但卻隨即被蕭鳳堵住嘴巴,說道:“我知曉你的意思,不過是希望那議員不僅僅才能高絕,而且品行之上,也能夠比肩古之聖賢。然而聖賢之所以爲聖賢,便是因爲他們人數稀少、幾近於無。遍歷歷史之上,品行、才能皆爲上城者,又有多少?不過寥寥數人罷了!若是將希望寄託於聖賢之上,終究太過愚昧。”

“原來是這樣嗎?”

王牧若有所思,開始琢磨往常蕭鳳所行之事。

蕭鳳回道:“沒錯。這世間,終究還是聖賢者稀少,而那庸碌之人居多。若以聖賢者之法,施加於愚昧者之上,豈能有用?”想到這裡,她對那儒學更生厭惡,只是這世界終究被那儒學所統治,她還是不敢對其進行多麼大的動作,生怕惹惱了那些儒生。

若是沒了那些儒生支持,她所謂驅逐韃靼、興復華夏的夢想,終究還是一場幻夢。

“這的確如此!”

王牧對於此事也是頗爲贊同,而就她自進入官場以來所見到的,也的確如此。

捨己爲民、一心報國者,終究還是太少了,基本上成爲官僚的,所求的不就是那高人一等的地位以及遠超常人的享樂罷了,縱然當真有人甘於清平,那也只是他所追求的乃是名望,也不能算是真正的無慾無求。

蕭鳳又道:“沒錯。你也見到了,若是那爲帝者恣意妄爲,那些個大臣又能說什麼?不過是說着一些民怨、賢明、聖賢之語之類的話罷了,除此之外他們又能做出什麼呢?”

“沒有。”

王牧相當乾脆的回道。

事實上,她在閱讀那歷代王朝史記的時候,便對這些個忠臣頗爲不解,若是那皇帝昏庸的話,大可以將其趕下去便是了,就算是趕不下去,那至少也應該挺身反抗。

然而他們卻只能被動承受,最終或是流落他方,或是自殺了事,當真是愚不可及。

“沒錯。既不能挽回王朝頹廢的傾向,更無法阻止昏君、奸臣禍害百姓,除了得了一點清名之外,又有什麼?”蕭鳳想着這些,更感惱火,驀地低聲罵道:“不得不說,這孔夫子當真害人不淺啊。”

自儒學開創以來,這儒學也不是沒有經過改革,譬如董仲舒、王允、韓愈、柳宗元之類的大儒一茬茬的往外冒,便是在這宋朝之中,也是誕生了諸如張載、程顥、程頤、朱熹等等大儒,而他們的學生更是遍佈朝野,可謂是影響頗深。

然而這些個大儒卻始終拘泥於道德之中,根本未曾跳出個人品行的侷限,從整個宏觀角度來看人類歷史。

僅僅這一點,不得不說儒學實在是太失敗了。

王牧聽在心中,也是頗爲感慨,訴道:“若是依着主公所說,那儒學豈不是毫無用處?”

“你覺得呢?”

蕭鳳冷哼一聲,言詞之中更是不減嘲諷之意,想着她所尊崇的那個偉人曾經說的,不免感概無比。

“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神龍雖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百代猶行秦法政,理學非是好文章。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

若以此詩而論,儒學的確如此!

第三百二十二章泉州之變(一)第二十七章談過去恩怨早消,論時辰壽宴將至第五章忠心有雙姝,兵血劫滔天第五章來自臨安的聖旨第六十九章劫難重重第三十五章一段過去,一段孽緣第二百一十章抉擇第七十一章背後的陰謀第二十三章勢若流星須臾來,火炮神威震天下第七十一章三強再爭鋒,軍陣鬥武者第七十四章知緣由,連環計難逃第二十五章金剛破滅鬥志散,赤鳳消散神魂存第七十八章曝光第一百九十九章成功了第五十二章敵軍再臨第九十章滅邪第三百一十六章弊端第十七章大名府衆人初抵,遇公子蕭月難逃第一百六十六章終路(四)第一百五十九章末途(四)第一百四十五章城門之處的騷亂第二十章野外遭遇逞兇威,火炮神威鎮騎兵第一百四十九章最終決戰(十)第七章城門口衆人訴罪,苦禪林決議約定第六十二章混亂的局面第六十四章失良機再謀後續,知緣由赤軍出動第一百零二章烽火漫天造殺孽,劍仙縱橫戰雙雄第一百三十九章榷場見聞第二十二章定方略謀局未來,做嚮導請君入甕第一百三十二章工業開啓新時代,鋼鐵鑄就戰艦身第三十九章橫渠易說第三百二十二章泉州之變(一)第二百七十四章抉擇第十五章賊寇正當時,幾人定策略第九十七章入汴京封印解除,啓法陣艮丘再現第一百六十三章目標襄陽第十四章定計劃暗兵埋伏,尋村民白骨鋪地第三十八章遇奸臣王著復仇,暗籌劃計劃已成第四十八章羣雄顯戰亂再起,各方動天地如爐第四百零三章財路第四十四章困陣成形斷糧水,兩路分兵求轉機第三章劍鳴琴音響,玄功定通途第四百一十七章吃絕戶第五十一章軍火協議第六十六章前往保安州第六十二章沁水邊鐵鎖成橋,夜訓中遭遇敵襲第一百二十一章鬥劍術輸贏難論,論辯術技高一籌第一百零三章亟神獄力VS玄武真力第九十七章入汴京封印解除,啓法陣艮丘再現第三百四十二章該來的人第八十九章民心易變生存艱,城池易手亦尋常第九十一章枯井死嬰第七十三章破軍陣狼狽逃竄,議降軍民心爲本第四章三蕭爭鋒破封印,石卵現世變像生第十六章三路鎖生死,一心破玄關第九十三章大明湖凡塵依舊,城隍廟梟雄末路第二十八章人心易散煙花冷,月冷霜凍論黨爭第一百七十章如何解決?第六十八章萬花谷,天女本非凡第十九章案情進展第十三章衝鋒第九章定承諾撤軍成型,破廟內舊情難捨第十九章按兵不動藏詭計,心如火焚問計策第九章義士郭靖第兩百零六章劍訣第六十一章聞火災赤賊再現,陷害出長卿遭劫第九十五章敗!第一百二十五章聞消息擴軍開始,爲南下籌謀四川第四章羣邪惡念生,自古難壓正第一章宋朝的來客第四十章祭長生聖旗生輝,入農莊成風中計第一百二十七章激辯第一百六十五章落幕(一)第二十二章聞敵情潤甫求援,談形勢張秀問心第四十一章入監獄成風醒悟,設法院恩怨自解第七十五章火龍現萬物成灰,定後事權責難斷第一百零四章校場上挪移開始,雷芒動敵人再現第一百五十一章行軍路線第七十五章攻勢漸愈烈,妙善有神威第九十八章聞變化謀求中原,知軍情大軍南下第二十二章聞敵情潤甫求援,談形勢張秀問心第一百五十六章使者第三章另尋他處第一百一十三章店家內解化神仙,傲徠峰玉鑰入手第八十章酒宴起爭執、諜報露馬腳第三百四十八章你的目的?第五十九章第五十六章王牧第一百一十五章會議(二)第一百二十五章聞消息擴軍開始,爲南下籌謀四川第三十九章論赤賊耀卿解惑,滅赤鳳兵進靜海第七十章陷濟南李璮難動,聞噩耗發兵濱州第一百七十一章忠言不聞,奸佞橫行第三百一十一章無言、終局第二百二十九章站前演講第八十三章定謀略意圖深遠,獻益都南朝動心第八十二章面見孟珙第四十七章軍器監第一百三十六章臨安來的天使第一百四十二章遭劫殺黑龍難擋,巨狼現兩獸廝殺
第三百二十二章泉州之變(一)第二十七章談過去恩怨早消,論時辰壽宴將至第五章忠心有雙姝,兵血劫滔天第五章來自臨安的聖旨第六十九章劫難重重第三十五章一段過去,一段孽緣第二百一十章抉擇第七十一章背後的陰謀第二十三章勢若流星須臾來,火炮神威震天下第七十一章三強再爭鋒,軍陣鬥武者第七十四章知緣由,連環計難逃第二十五章金剛破滅鬥志散,赤鳳消散神魂存第七十八章曝光第一百九十九章成功了第五十二章敵軍再臨第九十章滅邪第三百一十六章弊端第十七章大名府衆人初抵,遇公子蕭月難逃第一百六十六章終路(四)第一百五十九章末途(四)第一百四十五章城門之處的騷亂第二十章野外遭遇逞兇威,火炮神威鎮騎兵第一百四十九章最終決戰(十)第七章城門口衆人訴罪,苦禪林決議約定第六十二章混亂的局面第六十四章失良機再謀後續,知緣由赤軍出動第一百零二章烽火漫天造殺孽,劍仙縱橫戰雙雄第一百三十九章榷場見聞第二十二章定方略謀局未來,做嚮導請君入甕第一百三十二章工業開啓新時代,鋼鐵鑄就戰艦身第三十九章橫渠易說第三百二十二章泉州之變(一)第二百七十四章抉擇第十五章賊寇正當時,幾人定策略第九十七章入汴京封印解除,啓法陣艮丘再現第一百六十三章目標襄陽第十四章定計劃暗兵埋伏,尋村民白骨鋪地第三十八章遇奸臣王著復仇,暗籌劃計劃已成第四十八章羣雄顯戰亂再起,各方動天地如爐第四百零三章財路第四十四章困陣成形斷糧水,兩路分兵求轉機第三章劍鳴琴音響,玄功定通途第四百一十七章吃絕戶第五十一章軍火協議第六十六章前往保安州第六十二章沁水邊鐵鎖成橋,夜訓中遭遇敵襲第一百二十一章鬥劍術輸贏難論,論辯術技高一籌第一百零三章亟神獄力VS玄武真力第九十七章入汴京封印解除,啓法陣艮丘再現第三百四十二章該來的人第八十九章民心易變生存艱,城池易手亦尋常第九十一章枯井死嬰第七十三章破軍陣狼狽逃竄,議降軍民心爲本第四章三蕭爭鋒破封印,石卵現世變像生第十六章三路鎖生死,一心破玄關第九十三章大明湖凡塵依舊,城隍廟梟雄末路第二十八章人心易散煙花冷,月冷霜凍論黨爭第一百七十章如何解決?第六十八章萬花谷,天女本非凡第十九章案情進展第十三章衝鋒第九章定承諾撤軍成型,破廟內舊情難捨第十九章按兵不動藏詭計,心如火焚問計策第九章義士郭靖第兩百零六章劍訣第六十一章聞火災赤賊再現,陷害出長卿遭劫第九十五章敗!第一百二十五章聞消息擴軍開始,爲南下籌謀四川第四章羣邪惡念生,自古難壓正第一章宋朝的來客第四十章祭長生聖旗生輝,入農莊成風中計第一百二十七章激辯第一百六十五章落幕(一)第二十二章聞敵情潤甫求援,談形勢張秀問心第四十一章入監獄成風醒悟,設法院恩怨自解第七十五章火龍現萬物成灰,定後事權責難斷第一百零四章校場上挪移開始,雷芒動敵人再現第一百五十一章行軍路線第七十五章攻勢漸愈烈,妙善有神威第九十八章聞變化謀求中原,知軍情大軍南下第二十二章聞敵情潤甫求援,談形勢張秀問心第一百五十六章使者第三章另尋他處第一百一十三章店家內解化神仙,傲徠峰玉鑰入手第八十章酒宴起爭執、諜報露馬腳第三百四十八章你的目的?第五十九章第五十六章王牧第一百一十五章會議(二)第一百二十五章聞消息擴軍開始,爲南下籌謀四川第三十九章論赤賊耀卿解惑,滅赤鳳兵進靜海第七十章陷濟南李璮難動,聞噩耗發兵濱州第一百七十一章忠言不聞,奸佞橫行第三百一十一章無言、終局第二百二十九章站前演講第八十三章定謀略意圖深遠,獻益都南朝動心第八十二章面見孟珙第四十七章軍器監第一百三十六章臨安來的天使第一百四十二章遭劫殺黑龍難擋,巨狼現兩獸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