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禪讓?

“這麼說來,那元軍終於走了嗎?”

蕭鳳看罷手中文書,擡起頭來看着段陵。

段陵回道:“啓稟主公,確實如此。等到我們攻破泉州之後,便發現那蒲壽庚等人,已被元軍給炸死。而城中的船隻也被那元軍洗劫一空,我等雖是想要追擊,無奈對方離開偌久,根本就尋不到對方蹤跡。只好作罷。”

“無妨。如今既然已將對方趕走,那便可以了。”

蕭鳳輕嘆一聲,她也想要將對方趕盡殺絕,但先前一戰也耗損她相當精力,穩定地方也離不開身,只好將其交給了別人來負責,這才導致這般結局。

雖是感到懊惱,但眼下已成定局,蕭鳳也只能放棄,轉而將目光投向內部。

他們雖是得了宋朝昔日領土,但這領土太過龐大,若要將其吞併,那就要耗費不小的精力,尤其是那些傳統的士大夫,更是讓人頭疼。不過蕭鳳也在長安之內培養了不少的人才,若要將其收歸己有的話,也不是沒有可能。

只是這事兒,終究還是得費上不少功夫,短時間內也急不來。

“微臣慚愧。讓主公失望了。”

段陵躬下身來,畢竟那元軍終究還是自自己手中逃走。

蕭鳳輕笑一聲,然後安慰道道:“勝敗乃兵家常事,哪裡不敗的將軍?便是我,以前也不免犯了許多錯誤,只是日後需要小心便是了。”

段陵稍感安心,旋即起身退下,畢竟蕭鳳還有其他的事情要做,可無法將精力全都集中到這上面來。

蕭鳳放下心來,卻是看向旁邊王牧,手中捏着一封辭職信,目中透着幾分留戀,問道:“你打算辭職?”自當初將王牧招攬至麾下以來,也已經過去了五年。

而在這五年之內,蕭鳳因爲得了王牧的輔助,可是要輕鬆許多,無需如同往常那樣,總是一時不刻忙碌不止,能夠將精力集中到軍務之中。

然而現在,王牧卻向她提出了辭職,這讓蕭鳳有些意外。

王牧闔首回道:“啓稟主公,正是如此。”

“可否告訴我原因嗎?”蕭鳳問道。

作爲首相秘書,其職介雖然僅僅相當於從六品這種程度,但因爲貼近首相,其影響力並不比一些三品甚至是二品官來的弱,以王牧的才能,若是幹下去的話,可不比其他人來的差。

王牧神色變得凝重起來,卻道:“主公,實不相瞞。這些日子,我跟在您的身後,也的確學到了不少,只可惜卻苦無發揮之處。先前時候戰事未完,所以未曾提及此事。但眼下元朝覆滅,臨安也已經入了我朝麾下。所以我便想要辭職,也好到地方歷練歷練。興許日後,也能如主公這般青史留名。”

“原來如此?”

蕭鳳不免感到失落,依着王牧口中所言,顯然是覺得首相秘書身份限制了她的發展,所以便想要去歷練一下,好發揮自己的才能。

王牧稍微有些緊張,低聲問道:“不知主公是否可行?”

“當然可以。”

蕭鳳點點頭,她並非那乾坤獨斷之人,既然王牧有心離開,自然也不會竭力挽留,畢竟以王牧如今的才能,若是僅僅擔任首相秘書,還是被限制了。

“只是你打算走什麼方向?政務官、事務官、還是議員?”目光灼灼看着王牧,蕭鳳張口問道。

華夏朝之內,官員被分爲政務官、事務官以及議員。

政務官不用說了,就是以前那些知府、知州之類的官員,無論大小都需要通過中央任命,其權力也是最大,足以決定治下的一切事物。而事務官則是以前的胥吏,爲了避免這些胥吏仗着手中權力爲禍鄉里,所以也將其納入政府之內,需要通過嚴苛的考試,方能擔任事務官。至於議員,那自然是不用說了,便是一如張商英、趙文英這幫人,有着相當大的名氣,但是卻又沒有實權。

這三者體系的晉升體系皆有不同,政務官的頂點乃是首相,事務官的頂點則是總理,而議員的頂點則是主席,三者互相糾纏,構成了整個體系。

王牧斟酌片刻之後,然後說道:“自然是政務官了。”

“政務官?”

蕭鳳只感驚訝,然後叮囑道:“你可知曉,這政務官可不比其他,最是困難了。稍有不慎,便有可能遭到打擊。畢竟你乃是女子,很容易遭到中創的。”

王牧笑道:“若是這點困難也害怕,那何談成功?當初主公起事時候,不也一樣克服衆多困難,走到現在嗎?”

“這倒也是。”

蕭鳳點點頭,又道:“只是你打算去哪裡?不妨和我說一下,我也好幫你。不是嗎?”

“嗯!若是可以的話,不如就定在華亭縣,如何?”

王牧斟酌片刻之後說出了自己的目標,眼見蕭鳳臉上透着疑惑,當即解釋道:“啓稟主公。此地臨近海上,更是位於長江邊上,正是發展商業的最佳地方。若是在這裡興建城市,一者可以藉助長江水運,將內地物資運到此地,二來也可以藉助此地發展海運,更可以藉此溝通東瀛、南洋諸國,將我朝所生產的商品輸送到各國。如此一來,豈不是上佳之地?”

“的確如此。”

蕭鳳笑道,而就歷史上來說,此地也的確藉助海運的興起而發展起來,並且被賦予了魔都的美譽。

如今王牧挑選此地,正是最好的地方,她何妨助其一臂之力?

“只是你須得小心,若要讓此地發展起來,則不免會對臨安造成影響。到時候,只怕會有不少人藉此攻擊你。你可明白?”只是一想到接下來的事情,蕭鳳便感到擔憂,又是叮囑道。

如今華夏朝已然佔據宋朝,其都城乃是長安,作爲先前宋朝的行在臨安自然被直接拋棄,僅僅只是作爲一個尋常的治所而以,可以說已經註定了其衰退的結局,不可能和以前一樣繁華。

但是臨安之內的士大夫仍在,他們可不會甘心就這麼衰退,定然會選擇反攻。

蕭鳳實在是擔心以王牧的手段,是否能夠壓服這一切。

畢竟她在處理完這裡的事情之後,也會重新回到長安,縱然想要插手此地事情,也會因爲距離的原因而宣告結束。

王牧卻是充滿信心,張口回道:“主公請放心,關於這一點我自然明白,絕不會讓此事發生的。”

“好吧。那你可要注意了,若是遇到了什麼事情,千萬要告訴我,知道了嗎?”蕭鳳又是叮囑道,生怕王牧會因此遇到了什麼麻煩來,這麼些天的相處,她卻是將王牧當成了自己的女兒了。

兩人依依惜別之後,那王牧自然是前往華亭縣上任了。

而蕭鳳也開始接手宋朝遺留下來的問題,她先是讓人裁定了各地所需官員,然後再從投奔的士大夫之中遴選出合適的人選,將其派到相應的地方擔任官員,若是當地有官紳士族不服從,便會立刻派兵攻打絕不留情。

更是在諸如鎮江府、泉州等地派駐士兵,確保此地會服從華夏軍的統治,不至於等到蕭鳳離開了,這些地方便會轉而投敵。

等到所有的官員就任完畢,也已經是華夏曆一五零零年三月了。

當完成這些事情之後,蕭鳳也帶着麾下大軍迴歸長安,畢竟長安纔是她的根本,而且那元朝也還沒有徹底覆滅,還得繼續努力呢。

而在長安之內,那趙昺一臉焦急,低聲問道:“母親很快就要回來了,你說我該怎麼辦?”

“陛下。莫要忘了,你可是皇上啊,何必如此緊張?”葉李勸道。

趙昺搖着頭回道:“皇帝?你又不是不知曉我的狀況,不過是一介傀儡罷了,有什麼權力?而且你又不是不知曉母親的脾氣。若是她回來之後,定然會訓斥我等。到時候,你說又該如何?”

藉着皇帝的身份,他在這段時間內,也籠絡了不少的官員,雖然其中基本上都是類似於葉李這般投機分子,並不包括楊承龍、段陵這種一品官員,但也算是不小的勢力,對於尋常人來說,還是相當具備誘惑力的。

“陛下。再怎麼說,你也是皇帝,難道就不能據理力爭嗎?就說是嘗試一下治理政事,不就可以了嗎?”葉李撇撇嘴,繼續勸道。

一如趙昺這般懦弱之輩,他也是首次見到,不過是即將回來而已,有必要這麼害怕嗎?

“這不可能!”

趙昺卻是回道:“就憑母親的脾氣,不將你們趕走,那就算是客氣了,怎麼可能會放權給我?”

這麼些年過去了,他早已經明白蕭鳳的意思,絕不可能會給自己任何掌握權力的機會,哪怕只是一個尋常的知縣,也不可能。

葉李神色一暗,就趙昺口中所言,的確是蕭鳳會幹出來的事情:“既然如此,那你不如勸進吧。就說自己才德不足,想要將皇位禪讓給蕭鳳。如何?”

“禪讓?”

趙昺雙目一亮,低聲問道:“你覺得這個可能嗎?”

對他來說,皇位實在是一個束縛,若是將其交給別人的話,也不無不妥,反而會讓他感到輕鬆至極。

葉李鼓勵道:“或許可行。”

“很好。那就決定了。等到母親回來之後,我就跟她訴說此事。”趙昺當即說道,他已經急不可耐的想要擺脫這個束縛了。

只是葉李卻是目光幽深,心中暗暗想着:“只是以那蕭鳳深沉的心思來看,若要完成此事的話,只怕很難。”

第十四章忠臣消逝第九十章受邀請長安來訪,法院內案件依舊第三十八章乘勝追擊第一百五十六章末途(一)第一百四十章承天殿三人和離,神箭現力誅祖龍第四十三章回家第二百二十六章媾和第二百三十一章議和背後的考量第一百零九章最壞的狀況第一百四十七章威逼利誘第一百八十八章路遇元軍第六十四章激戰中移剌石死,藏暗處探察奸細第四十一章軍制改革第三百六十二章希望?第六十一章毒雖烈,不及人心狠第二章火器出,全真伏屍魔第三百九十六章目標——終生制首相第三百五十一章還是老樣子第九十八章聞變化謀求中原,知軍情大軍南下第三百六十九章潰壩了第八十四章憶往昔盟約定立,蒙古內異變開端第一百二十二章求勝利謀略爲先,拼真元結果彰顯第兩百一十五章兒子還是質子?第三百四十二章該來的人第五十九章瀝青馬路第一百三十四章遊丹江方知偉業,建水軍謀求長江第二十九章頑疾爲宗族,法典正當時第九十章滅海賊炮艦神勇,絕望中朱聰投降第九十七章入汴京封印解除,啓法陣艮丘再現第七十九章聞惡訊,帝遠怎知情第六十二章牢獄之災第一百四十三章草原上衆人齊心,長生天再度降世第三百七十五章助你“一臂之力”第三百三十八章死路!活路!第二百二十一章第十八軍第一百零三章問緣由根本難除,做準備南下汴京第九十九章結束了第兩百零二章樊城之戰(八)第五十八章入京述職第三十八章鐵鎖巨石堵口子,臨將功成意外顯第三百一十七章舊人第二百一十五章生死一念第十一章醒過來的“死人”第一百四十四章開啓的暗樁第十二章村中兇案又現身,栽贓陷害禍首誰第十一章作祟第一百二十九章阿塔海,死!第一百九十章故友相逢第四十三章謀叛亂費城中招,暗通曲某局未來第二百四十二章結束?第二十三章鳳梧府第二十二章昔日恩怨,今朝得解第十九章案情進展第一百五十章心思各異第二百九十四章走吧,都走吧!第六十一章聞火災赤賊再現,陷害出長卿遭劫第九十三章計中計、迷中迷第四百一十八章爲何要辭職?第八十三章琴聲起罪業孳生,造殺孽妙善普渡第四百四十二章自殺第一百七十七章槍劍之鬥第六十章故識第七十九章毒刺出血路開啓,遭強敵險象環生第一百七十三章終路(十一)第八十七章入敵營暗中搗亂,尋糧倉身份暴露第六十八章締盟約登州爲本,送書信趙葵起疑第一百一十八章風暴肆掠壓九鼎,羣狼噬天奪東京第六十四章失良機再謀後續,知緣由赤軍出動第一百三十四章諜影重重第一百一十七章毒計(二)第二十八章踢皮球第三百七十四章佛與魔第四十三章換城之計第十九章新的世界第四十一章三極光現敵軍撤,內患難除議罪軍第三百九十三章尿了第一百五十七章末途(二)第六章皎月起,仙子做劍舞第六十八章締盟約登州爲本,送書信趙葵起疑第三百八十六章九曜天焰第一百五十二章出兵第四十九章怒意、妒火第六十三章道途艱援軍難擋,埋伏現猙獰初露第四百四十三章各自的幫手第十九章案情進展第一百二十二章艮丘裂地穴忽現,下決定身入地宮第二十四章兩人有安排,蕭月負重則第十八章破突圍重歸雞澤,入沼澤初逢水傀第五十三章朝堂第九十七章敗七雄戰旗不倒,敵軍亂蕭鳳主陣第一百二十五章聞消息擴軍開始,爲南下籌謀四川第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火器顯,三軍齊動滅蒙古第二十二章天淵之隔第四章嬌女童,仗勢欺大聖第二十八章新生第七十二章歸鄉第一百九十七章樊城之戰(三)第二百六十四章唯一的方法第一百六十二章倒計時弟二百零五章計劃
第十四章忠臣消逝第九十章受邀請長安來訪,法院內案件依舊第三十八章乘勝追擊第一百五十六章末途(一)第一百四十章承天殿三人和離,神箭現力誅祖龍第四十三章回家第二百二十六章媾和第二百三十一章議和背後的考量第一百零九章最壞的狀況第一百四十七章威逼利誘第一百八十八章路遇元軍第六十四章激戰中移剌石死,藏暗處探察奸細第四十一章軍制改革第三百六十二章希望?第六十一章毒雖烈,不及人心狠第二章火器出,全真伏屍魔第三百九十六章目標——終生制首相第三百五十一章還是老樣子第九十八章聞變化謀求中原,知軍情大軍南下第三百六十九章潰壩了第八十四章憶往昔盟約定立,蒙古內異變開端第一百二十二章求勝利謀略爲先,拼真元結果彰顯第兩百一十五章兒子還是質子?第三百四十二章該來的人第五十九章瀝青馬路第一百三十四章遊丹江方知偉業,建水軍謀求長江第二十九章頑疾爲宗族,法典正當時第九十章滅海賊炮艦神勇,絕望中朱聰投降第九十七章入汴京封印解除,啓法陣艮丘再現第七十九章聞惡訊,帝遠怎知情第六十二章牢獄之災第一百四十三章草原上衆人齊心,長生天再度降世第三百七十五章助你“一臂之力”第三百三十八章死路!活路!第二百二十一章第十八軍第一百零三章問緣由根本難除,做準備南下汴京第九十九章結束了第兩百零二章樊城之戰(八)第五十八章入京述職第三十八章鐵鎖巨石堵口子,臨將功成意外顯第三百一十七章舊人第二百一十五章生死一念第十一章醒過來的“死人”第一百四十四章開啓的暗樁第十二章村中兇案又現身,栽贓陷害禍首誰第十一章作祟第一百二十九章阿塔海,死!第一百九十章故友相逢第四十三章謀叛亂費城中招,暗通曲某局未來第二百四十二章結束?第二十三章鳳梧府第二十二章昔日恩怨,今朝得解第十九章案情進展第一百五十章心思各異第二百九十四章走吧,都走吧!第六十一章聞火災赤賊再現,陷害出長卿遭劫第九十三章計中計、迷中迷第四百一十八章爲何要辭職?第八十三章琴聲起罪業孳生,造殺孽妙善普渡第四百四十二章自殺第一百七十七章槍劍之鬥第六十章故識第七十九章毒刺出血路開啓,遭強敵險象環生第一百七十三章終路(十一)第八十七章入敵營暗中搗亂,尋糧倉身份暴露第六十八章締盟約登州爲本,送書信趙葵起疑第一百一十八章風暴肆掠壓九鼎,羣狼噬天奪東京第六十四章失良機再謀後續,知緣由赤軍出動第一百三十四章諜影重重第一百一十七章毒計(二)第二十八章踢皮球第三百七十四章佛與魔第四十三章換城之計第十九章新的世界第四十一章三極光現敵軍撤,內患難除議罪軍第三百九十三章尿了第一百五十七章末途(二)第六章皎月起,仙子做劍舞第六十八章締盟約登州爲本,送書信趙葵起疑第三百八十六章九曜天焰第一百五十二章出兵第四十九章怒意、妒火第六十三章道途艱援軍難擋,埋伏現猙獰初露第四百四十三章各自的幫手第十九章案情進展第一百二十二章艮丘裂地穴忽現,下決定身入地宮第二十四章兩人有安排,蕭月負重則第十八章破突圍重歸雞澤,入沼澤初逢水傀第五十三章朝堂第九十七章敗七雄戰旗不倒,敵軍亂蕭鳳主陣第一百二十五章聞消息擴軍開始,爲南下籌謀四川第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火器顯,三軍齊動滅蒙古第二十二章天淵之隔第四章嬌女童,仗勢欺大聖第二十八章新生第七十二章歸鄉第一百九十七章樊城之戰(三)第二百六十四章唯一的方法第一百六十二章倒計時弟二百零五章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