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收穫(含enigmayanxi長老+)

兩人走到花園的時候,三娘道:“剛聽太后娘娘說園子裡的金桂開的正好,我們不如去採上一些帶去慈安宮?”

太后喜歡讓人採了新鮮的花枝回來,用各種花瓶插了,擺在寢殿裡。可能因爲年紀大了,嗅覺不是特別靈敏,她對香味濃重的花尤其情有獨鍾。

鶯歌應了聲好,轉身將離着她們有幾步遠的宮女招了來:“你回去找花籃子和剪子帶了來。”

宮女領命回去了,三娘和鶯歌往園子深處走去。

宮女們回來的很快,三娘遠遠的就看到當先的那一個綠衫的小宮女,瞧着很是活潑。

鶯歌注意道三孃的視線:“那是墜兒,以前是與我一起服侍麗妃娘娘的,我見她乖巧懂事平日裡便總不忘提拔她幾句。我住到宜春宮偏殿之後,麗妃娘娘便讓她來服侍我了。”

宮女們過來行了禮,那綠衣衫的小宮女揚了揚手中的花籃子笑道:“鶯歌姐姐,這籃子還是上次張公公讓人送回來的那個呢,我之前將它洗幹盡收好了。”

鶯歌點了點頭:“你們去尋了那花枝沉累的金桂枝剪了,等會兒要送去太后宮裡。”

宮女們應聲去了。

三娘看了那個叫墜兒的宮女一會兒。

“是不是有什麼不妥?”鶯歌問道。

三娘笑着搖了搖頭:“是個活潑的小丫頭,並沒有什麼不妥。不過你得了機會還是爲她在魏月娥面前另討一個好差事吧。”

鶯歌想了想:“她性子雖然活潑,卻是個單純的……”鶯歌說到這裡自己頓住了。

這宮裡單純的人是活不下去的,她既然已經選擇了這一條路。她的未來就必不會是平靜順遂。墜兒跟在她身邊要麼學會心機深沉成爲她的左膀右臂,要麼就成爲她身邊容易被人攻破的突破口。

三娘剛剛見墜兒當着人的面都是喊鶯歌姐姐,說明這姑娘還是沒有對兩人之間身份的變化反應過來,這樣的性子……現在鶯歌或許人小位卑。可若是鶯歌將來有了機遇,這個墜兒怕是連自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而且三娘還想起了以前範姨娘身邊的那個丫鬟,聽說當初那丫鬟害範姨娘小產。就是因爲嫉妒昔日的姐妹飛上枝頭,而自己卻要每日被她呼來喚去,心中極其不平衡。

鶯歌現在出於好心將墜兒帶在身邊,可是權欲富貴是這世間最能迷人心智的東西,誰能保證她今日的好心,在不久之後的將來不會被人記恨?

到不如趁着現在兩人關係還好的時候,給她尋一個更好的位置。讓她感念你的好,又保全了兩人之間的情義。

三娘將自己的想法說與鶯歌聽了,鶯歌恍然:“你的顧慮也不是沒有道理,我現在只不過是一個依附宜春宮的小小宮妃,其實也給不了她什麼。到不如爲她謀一個好的前程。等過幾日我便去求麗妃娘娘,聽說御膳房的高嬤嬤正要收徒弟,我去爲她求了這個恩典。”

御膳房是一個有油水的地方,且那裡的御廚有些還是有品階的,連女子也是一樣。只是御膳房的御廚她們的絕活向來只傳給自己的子女,所以這些官品大都還是世襲,就如同太醫院的御醫一般。

若是哪個御廚想要收徒弟的話,那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這樣的話你怕是要欠麗妃娘娘一個大人情呢。”三娘想了想,笑了。

鶯歌朝三娘笑着眨了眨眼:“麗妃娘娘可是正在發愁怎麼讓我欠她個大人情。”

魏月娥再如何將鶯歌當成自己的所有物。可是欠的多了,總是會心生不岔,倒不如給她機會還了。

欠債這種事情,有時候是很讓人匪夷所思的。

就如同有時候債主反而得管欠債的人叫爺爺,因爲怕債收不回來。

而有時候卻是欠債人發愁怎麼將欠的債還回去,因爲怕欠多了欠久了還不起。他們便在債主面前少了底氣,或者以更大的代價去還。

三娘見鶯歌明白,便也沒有再說什麼了。

微風吹來,也送來了濃郁的花香,皇宮裡的這幾株金桂不知道是因爲品種的原因還是御花園那些嬤嬤和太監的本事,開的要比往年晚些,且花期也長了許多。

鶯歌笑着看着那幾個宮女一邊剪着花枝,一邊還歡快的叫着:

“這裡”

“呀,那邊那支最好。”

“太高了,夠不着,去搬梯子來……”

“皇后讓麗妃娘娘搬去建安宮真的是爲了打四皇子的主意嗎?”鶯歌的聲音淹沒在了宮女們的歡笑中,只有她身邊的三娘聽到了。

三娘也依舊是注意着桂樹的方向:“我今日去給皇后娘娘請安,她和善了不少。這個時候,她應該不會給自己找麻煩纔是。”

想要將寵妃的兒子養到膝下,即便是皇后,也是需要實力的。皇后身後的沈家現在是泥菩薩過江,麻煩不斷,即便想要爲皇后抱養皇子,也不會挑在這個時候。皇后這麼做,與其說像是在給魏月娥施壓,倒不如說是在向太后和皇帝示好。

“可是,宮裡最近就有這樣的傳言。說因爲朝堂上的關係,皇后擔心自己後位不保,下狠心要將麗妃娘娘的四皇子抱去養。皇后娘娘擡舉麗妃就是暗示麗妃投桃報李,用四皇子去換取分位。若是麗妃不從,今後兩人怕是要對上。”

三娘聞言皺眉:“這傳言從何而來?”

鶯歌想了想,搖頭:“很多人都這樣說,現在宮妃們當中已經有人開始站隊了。”

傳出這種謠言的人還真是唯恐天下不亂。

難怪今日麗妃聽見寧妃提起皇后讓她搬去建安宮的時候,臉上會那麼難看。

“會不會是寧妃?”鶯歌沉吟道,她說的是背後散播這個傳言的人。

“讓皇后和麗妃對上。她好收漁翁之利麼?到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三娘想了想,對鶯歌道,“寧妃此人有顆七竅玲瓏的心,又心機深沉。你千萬不要參合到她與麗妃的鬥法中去,免得被人當成了靶子。”

“她對你倒是挺看重的。”鶯歌點了點頭,道。

三娘搖了搖頭:“若非老王妃和太后的關係。她自然不會如此。今日她面上雖是爲了讓我少走一趟才主動來的宜春宮。實際上她這麼做不禁能讓我感激她,在麗妃面前也算是低頭服軟,更讓人覺得她爲人親切,不恃寵而驕,因此反而襯得生了皇子的麗妃有些跋扈。”

“連這麼點小事,也都是陷阱麼?這寧妃還真是……”

“還在孕期的時候,她的風頭大大蓋過了麗妃。最後卻是麗妃生了兒子。她若是事後不爲自己找回來些好名聲,怕是會被之前嫉妒她的人落井下石。如今她伏低做小,既讓太后和皇上心裡滿意,生了兒子的麗妃也舒坦了,她又有皇上唯一的公主當護身符。這宮裡如今最好過的就是她了。”

魏月娥吸引了大家的視線。她寧妃不就正好暗中備戰嗎?

鶯歌聞言瞭然:“這就是了,最近皇上去她宮裡的次數也不少。”

三娘知道,這位寧妃當初進宮最大的原因是因爲她們家族的女子都很能生養。若是她處在如今的麗妃的位置,定會利用這一點把她拉下水,自己轉明爲暗,高枕無憂。

不過她不是麗妃,而麗妃有寧妃這樣的敵人,今後對鶯歌來說也不能說是一件壞事。

於是她道:“寧妃的事情,你只注意少與她牽扯就好。現在她還顧不上你。有了她在旁邊,以後你在麗妃身邊的日子說不定還要好過一些。”

魏月娥這樣的性子,若是讓她稱霸後宮,第一個要遭殃的就是鶯歌。

你不真心待人,又怎麼能奢望別人真心爲你打算?

所以說這是魏月娥蠢的地方,她若是能看清楚自己的位置。與鶯歌結成同盟先一致對外,現在吃虧的就是寧妃了。

而等她們聯手將別的敵人都肅清之後,魏月娥因爲佔着身份的優勢,又有皇子爲依持,鶯歌最後怎麼也不可能越過了她去,只能永遠屈居與她之下。

這時候綠衣服的墜兒跑了過來:“鶯歌姐姐,我們摘了這麼多,夠不夠啊?”

鶯歌看着她燦爛的笑容,點了點頭:“夠了,挑幾枝出來讓我們帶去慈安宮,剩下的給麗妃娘娘送去。”

墜兒歡歡喜喜的應了一聲,又跑走了。不多會兒就又提了個籃子過來,裡面有七八枝金桂,枝枝花簇飽滿。

“這些送去給太后可以嗎?”

鶯歌看了一眼,點頭:“把籃子交給她們,你帶幾個人回去給麗妃送花。”

墜兒便將手中的籃子給了另一個小宮女,自己跑去那邊正在收梯子的內侍那裡交代。

“時候不早了,走吧。”鶯歌轉頭對三娘道。

三娘點了點頭,兩人又相攜着出了園子。

“你與我一起進去吧?現在不同以前,到了門口了不進去請安也說不過去。”眼見着慈安宮就在前面不遠了,三娘問鶯歌道。

以前鶯歌也送了她幾回,不過每次都是在慈安宮門口就止步了。

鶯歌點頭道:“好,我去給太后娘娘請了安再走。”

進了慈安宮,太后正與靜太妃,老王妃三人說話。見到三娘和鶯歌提着花籃子進來了,太后果然高興:“這花兒可真香,你們沒進來我就聞到了。”

兩人上前去給太后請安,太后的眼睛在鶯歌的身上一掃,溫和地道:“你是宜春宮的貞貴人?哀家倒是很少見到你,怎麼今日與三娘一起過來了?”

三娘笑了笑,看了鶯歌一眼,鶯歌恭謹地回道:“回太后娘娘的話,剛剛麗妃娘娘讓宣少夫人過去說話,臣妾便送了宣少夫人出來。少夫人想起太后娘娘提到過園子裡的金桂,想着太后定是喜歡。便邀了臣妾一起去御花園摘花。”

太后聞言笑着對三娘道:“她們都說哀家偏疼你,其實還是你惹人疼。這麼久沒進宮了,還不忘哀家這點愛好。”

三娘笑道:“也難怪三娘會惹人嫉妒,這園子裡的花都是皇家的。連摘花的人都是貞貴人找來的,最後好處還是讓三娘一人給受了。其實她們也沒有冤枉太后娘娘,您確實是偏疼三娘。”

太后聞言哈哈大笑。連靜太妃也笑了。

老王妃卻是被氣笑的:“有你這麼臉皮厚的嗎!連太后的玩笑也敢開,真是越來越跳脫了!太后娘娘,你也別太慣着她,都讓您給慣着沒邊兒了。”

太后擦了擦眼角:“你是怕她被哀家慣壞了,讓你少了做祖母的威嚴吧?你放心,哀家和她都是有分寸的,是不是啊三娘?”

三娘笑着連連點頭。

太后便轉頭對鶯歌道:“貞貴人的孝心哀家也領了。你們都是乖孩子。春嬤嬤,去拿前幾日南邊進獻上來的那些海貨讓她們一人挑幾件回去。她們這些孩子想必都是喜愛那些新奇的東西。”

因爲魏月娥的關係,鶯歌很少到太后宮裡來。太后雖然對鶯歌沒有太過深刻的印象,也因此認爲她是一個老實忠厚的性子。在皇帝越級封了鶯歌當貴人之後,太后也僅僅是在當時不悅了一陣。之後見皇上和鶯歌都是一切如常,便也放下了。

“外洋來的新奇玩意?太后也賞賜我一件吧。”靜太妃突然出聲道。

老王妃驚奇道:“你怎麼也跟着孩子們一起起鬨了?”

太后卻是瞭然的笑道:“她是要討了去哄外孫的。”

老王妃見太后提起烏恩其,便笑了:“那太后您就大方些,一併賞了吧。”

因爲烏恩其出面指證莊郡王污衊莊親王先世子一事。老王妃對這個蒙古二皇子印象極好,她纔不在意這當中關係到什麼政治因素。

太后見大家都有興致,也樂得大方,便讓春嬤嬤去把東西都呈上來讓她們挑。

上次禁海重開之後,雖然只有少數幾個得了允許的大商行得以出海,卻也因爲出海的許可權把持在了皇帝的手中。而使得國庫充盈了不少。進獻進宮的這些東西便是那些商行獻上來的。

宣韶曾問過三娘想不想要些什麼,三娘知道皇帝之前又讓宣韶在海|關事物上插了一手。不過一來她對那些所謂的外洋事物並不感興趣,二來是怕宮裡還沒有的東西他們卻有了會讓皇帝忌憚,所以沒有要。

春嬤嬤帶着幾個捧了托盤的宮女進來,三娘擡眼一看,果然是什麼東西都有。

從懷錶。望遠鏡,刀具到香水,蕾絲衣料,五花八門,就跟雜貨鋪子一般。

三娘和鶯歌自然是要讓靜太妃先挑。

靜太妃皺着眉看着一堆玩意兒犯了難,最後只能問三娘:“我挑個什麼好?”

三娘往面前那些托盤上看了看,最後挑了一個式樣華麗的八音盒出來:“我曾聽我哥哥說過外洋有一種四四方方的盒子,打開了裡面會唱歌,瞧着應該就是這種東西。”

三娘將八音盒揭開,並沒有聲音,三娘裝模作樣的仔細研究了一會兒,擰了擰邊上的發條,果然清揚的鋼琴聲響了起來。

靜太妃歡喜地接過:“呀,還真是個稀奇玩意。只是他是個男子,會不會嫌棄花哨了?”

三娘看了那些托盤一眼,那裡倒是有望遠鏡和鋼刀之類的適合男子的玩意,雖然這進獻進宮的刀具可能還是沒有開過刃的,可是烏恩其身份敏感,她自然是不能推薦這些可能成爲作案工具的玩意,免得以後可能的引火上身。

於是她笑道:“太妃娘娘別見怪,三娘是個女子,自然是喜歡這些花哨的東西。不過三娘想這是太后娘娘和太妃娘娘的一番心意,二皇子他定然都是歡喜的。”

靜太妃想了想,覺得也對,便又自己挑了一隻金懷錶加上之前那個八音盒兩樣東西。

太后又示意三娘和鶯歌去挑自己喜歡的,三娘與鶯歌一起上前去,三娘也沒有去拿那些望遠鏡和刀具。怕靜太妃說她給她外孫挑東西不盡心,雖然她比較想要拿這些去送給王璟。

鶯歌拿起了一直小巧精緻的萬花筒,琢磨了一會兒便湊到眼睛邊看,不禁“呀”了一聲。

太后她們忙問怎麼了。鶯歌不好意思的紅了臉:“這圓筒裡有煙花呢。”

三娘接過了她手中的萬花筒看了看,也驚喜的笑道:“呀,還真是呢。”

太后聞言便也拿去看了看。笑道:“小孩子應當會喜歡。”

鶯歌道:“那太后就賞賜給臣妾吧,臣妾帶回去給四皇子耍。”

太后笑眯眯道:“那就賞你吧,你自己也另外再挑一件喜歡的。”

老王妃聞言往那托盤裡看了一眼,指着那個望遠鏡對三娘道:“那三娘也挑那個回去給小一玩吧。”

三娘無語。

不過她也將錯就錯的應了,將那隻與萬花筒長相差不多功能卻差別大了的望遠鏡拿了。

太后道:“你們自己也都去挑一件,這些玩意兒哀家都用不上。”

三娘便又挑了一支精緻的小口琴,打算回去吹着哄兒子玩。鶯歌挑了一瓶香水。

兩人挑完了便上前去謝過了太后的賞。

到了太后這個地位和年紀,賞賜別人其實已經成爲了她的一種日常消遣,給人說媒也是一樣。所以凡是太后,都是喜歡賞賜人和給人賜婚的。

見在座的幾個各個歡喜,太后也是高興的。

最後。話也說了,東西也拿了,自然是到了該離宮的時候了。

鶯歌也跟着告退。

太后對鶯歌道:“以後就由你抱着四皇子過來給哀家請安吧,也免得每次都要哀家派人過去了,哀家喜歡你沉穩本分的性子。”

鶯歌穩穩當當的應了,並謝過了太后的擡舉。

太后見她着模樣,便更爲滿意了。

寵辱不驚,不恃寵而驕,這樣很好。

幾人都行禮退了出去。

說起來鶯歌今日的收穫頗豐。魏月娥打發她來送三娘,其實是有故意提醒她身份的意思,卻讓她成功的在太后面前露了一回臉,還得到了個可以經常進出慈安宮的正當理由。

魏月娥若是知道了,怕是要悔得腸子都青了。

在回去的途中,老王妃好奇的拿起了那一支望遠鏡看了看。一頭霧水地問三娘:“我怎麼沒有看到煙花?只看到一團紅色?”

三娘看了看望遠鏡正對着的紅漆車壁,默了默:“可能是這個壞了?要不回去之後給相公看看。”

老王妃點了點頭,又將望遠鏡收好了。

最後的結果自然是讓老王妃失望了,這不是一個萬花筒而是一個望遠鏡。老王妃十分沮喪的對什麼也不知道的曾孫子保證:“改日進宮,老祖宗定要再給乖乖討一個煙花筒回來。”

宣小一圓溜溜的眼睛瞪着老王妃,吐了一個泡泡。

平靜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轉眼就又要到年尾了。

三娘終於還是接過了莊親王府的管家權,不讓姜氏再操勞。好在一切都已經上了正軌,就連壞人這個角色也都在姜氏管家期間都替她做了。

加上三娘又有莊嬤嬤,申嬤嬤和鶯歌這些能幹的婆子丫鬟幫襯,自然是萬分順遂,每日其實也花不了她太多的時間。

從十一月開始,各家就開始爲年貨和年禮做準備,也是一年當中各家各府最忙的時候。

到了臘八節京城裡年節的氣氛就漸漸上來了,這一日三娘正指揮着丫鬟婆子們將一早就熬好了的臘八粥用食盒裝了,給平日裡來往親近的幾戶人家送去,白英就過來稟報說莊子裡的惠蘭縣主不見了。

************************************************

謝謝enigmayanxi親砸來的那些粉紅票和紅包~^^

趁着今日沒出門,加更感謝乃~

.

看了今日這一章,或許更多的人會認爲三娘自私涼薄。尤其是三娘對鶯歌說的針對墜兒的那些話,在墜兒還懵懵懂懂的時候就提醒鶯歌把她給調開,只因爲她或許有可能會成爲鶯歌的障礙。在她看來,這其實還算是一種將損失降低到最小的措施,也是保護墜兒的辦法。

其實我從未給女主貼上道德模範的標籤,她也確實是一個很現實的人,在處理事情的時候最先考慮的是什麼樣的結果纔是對自己有利的。

不過,三娘也不是沒有感情的,她只是理智的令人髮指罷了。

第一百一十四章 她的隱忍善謀與心狠第五十五章 逼婚第六百三十九章 順藤摸瓜第十一章 問罪第五百一十八章 宣雲的婚事第一百五十六章 亂了分寸第一百一十七章 王棟的秘密第三百九十九章第三百二十七章 五孃的命運第二百零九章 莊王府第九十七章 生或者死第三百五十二章 巧遇第一百三十九章 狗咬狗第一百三十章 四娘脫身之計第五百零一章 命運的分岔路第三百九十二章 太爺的陳年舊怨第三百四十二章 溫存第四百六十二章 做主第四百六十六章 藉手第五百四十二章 又來挑撥?第一百八十九章 良緣第五百零六章第三百九十二章 太爺的陳年舊怨第二百七十章 長進第一百四十七章 怨婦的嫉妒心第五百三十七章 技術活第六百一十六章 沒有永遠的同盟第一百四十六章 栽贓第五百九十四章 怎麼着看着辦第一百二十一章 推心置腹第三百九十九章第二百一十三章 後孃難爲第三百三十九章 永結同心第一百七十七章 薛家主僕第四十四章 不得翻身第四十八章 來信第三十五章 何夫人第三百九十九章第三百八十五章第五百二十三章 驚聞第一百三十章 四娘脫身之計第五百七十五章 姜氏第五百一十六章 心術第三百一十二章 財第六百一十一章 滿月(拖把婉兒長老+)第五百五十八章第六百三十五章 突如其來第三百三十三章第一百七十一章 浮出水面第三百一十四章 下元節的禮物第一百四十二章 二孃的陰招第四十三章 求情第五百八十五章 躁動第二百五十七章 殺龜大法第一百一十七章 王棟的秘密第三百一十七章是與非第五百四十二章 又來挑撥?第一百一十一章 三老爺回府第六章 碰瓷兒的第五百六十七章 伎倆第四百二十章 誰纔是八卦之主第一百三十八章 金氏找來了第六百四十七章 宣信的人品第三百六十五章 眉頭心頭(加更)第六百二十八章 山門前第四百一十七章 眼淚是武器第一百二十三章 柳氏的硬傷第三百零六章 王老太爺的悲催第二百七十七章 邀貼第二百五十章 跟你爹一樣第五百二十八章第九十七章 生或者死第三十八章 告密第三百三十二章 心動第三百四十九章 醋意第十三章 讓該走的走第五百一十一章 調|教第四十一章 後招第二章 王家有女第一百五十九章 不翼而飛第十一章 問罪第十一章 問罪第兩百章 進府第一百七十章 樹後有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栽贓第三百五十九章 經典橋段第三百九十六章 被惦記了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嬤嬤的秘密第八十九章 家中來信第五百三十四章 嬌客第八十三章 半日閒第五百一十八章 宣雲的婚事第一百零三章 中邪第三百二十二章 一念之間第三百八十九章 太爺出馬,一個頂倆第四百一十八章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人歡喜有人恨第四百七十六章 當家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沒嫁妝的女子像根草第十五章 陳年舊事
第一百一十四章 她的隱忍善謀與心狠第五十五章 逼婚第六百三十九章 順藤摸瓜第十一章 問罪第五百一十八章 宣雲的婚事第一百五十六章 亂了分寸第一百一十七章 王棟的秘密第三百九十九章第三百二十七章 五孃的命運第二百零九章 莊王府第九十七章 生或者死第三百五十二章 巧遇第一百三十九章 狗咬狗第一百三十章 四娘脫身之計第五百零一章 命運的分岔路第三百九十二章 太爺的陳年舊怨第三百四十二章 溫存第四百六十二章 做主第四百六十六章 藉手第五百四十二章 又來挑撥?第一百八十九章 良緣第五百零六章第三百九十二章 太爺的陳年舊怨第二百七十章 長進第一百四十七章 怨婦的嫉妒心第五百三十七章 技術活第六百一十六章 沒有永遠的同盟第一百四十六章 栽贓第五百九十四章 怎麼着看着辦第一百二十一章 推心置腹第三百九十九章第二百一十三章 後孃難爲第三百三十九章 永結同心第一百七十七章 薛家主僕第四十四章 不得翻身第四十八章 來信第三十五章 何夫人第三百九十九章第三百八十五章第五百二十三章 驚聞第一百三十章 四娘脫身之計第五百七十五章 姜氏第五百一十六章 心術第三百一十二章 財第六百一十一章 滿月(拖把婉兒長老+)第五百五十八章第六百三十五章 突如其來第三百三十三章第一百七十一章 浮出水面第三百一十四章 下元節的禮物第一百四十二章 二孃的陰招第四十三章 求情第五百八十五章 躁動第二百五十七章 殺龜大法第一百一十七章 王棟的秘密第三百一十七章是與非第五百四十二章 又來挑撥?第一百一十一章 三老爺回府第六章 碰瓷兒的第五百六十七章 伎倆第四百二十章 誰纔是八卦之主第一百三十八章 金氏找來了第六百四十七章 宣信的人品第三百六十五章 眉頭心頭(加更)第六百二十八章 山門前第四百一十七章 眼淚是武器第一百二十三章 柳氏的硬傷第三百零六章 王老太爺的悲催第二百七十七章 邀貼第二百五十章 跟你爹一樣第五百二十八章第九十七章 生或者死第三十八章 告密第三百三十二章 心動第三百四十九章 醋意第十三章 讓該走的走第五百一十一章 調|教第四十一章 後招第二章 王家有女第一百五十九章 不翼而飛第十一章 問罪第十一章 問罪第兩百章 進府第一百七十章 樹後有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栽贓第三百五十九章 經典橋段第三百九十六章 被惦記了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嬤嬤的秘密第八十九章 家中來信第五百三十四章 嬌客第八十三章 半日閒第五百一十八章 宣雲的婚事第一百零三章 中邪第三百二十二章 一念之間第三百八十九章 太爺出馬,一個頂倆第四百一十八章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人歡喜有人恨第四百七十六章 當家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沒嫁妝的女子像根草第十五章 陳年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