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正是蘇雨汐十五歲生日,是她的及笄禮。
在南齊國,但凡是有些身份地位的人家中的姑娘,這一生只有一次,標識着姑娘家已經長大成人的及笄禮舉辦得是繁是簡,是重是輕,是給衆人一個明示,這位小姐在府中的地位如何,是否受到家族的重視。
至於行禮當日上門添福的女賓人多少和女賓的身份地位,則是在向衆人傳達另一個信息,這位姑娘的品行和人才是否足夠出色。
也就說,受家族重視的姑娘及笄之時,會舉行隆重的儀式,幾天前就會廣發邀請函,但是收到邀請函的卻不一定會出席添福,除非是認爲行禮的姑娘人品與才華都十分出色。
在南齊國,一般來說,及笄後纔會正式議親,一個姑娘的及笄禮是否舉辦得盛大,極有可能左右着她將來親事的好歹。
蘇雨沁早在大半年前就舉行了及笄禮,沈氏辦得十分隆重,也來了不少女賓前來添福,其中不乏身份顯貴的夫人。
而與蘇雨泌只相隔月餘的蘇雨欣,沈氏卻沒有爲她大肆操辦,理由是那些貴婦們纔來添過福,不好再去打擾,爲此小沈氏還在老爺面前鬧過一場,卻也無可奈何。
可今兒,這蘇府四姑娘的及笄禮卻舉辦得十分隆重,與嫡女蘇雨沁相比絲毫也不遜色。
蘇雨汐穿着新制的衣裳,在侍女的扶持下姍姍而來。
正在祠堂三五羣說着閒話女賓一見正出來,全都安靜了下來。
其實,在場的許多人都不理解沈氏的作法,一個庶女及笄而已,有必要這麼重視麼?京城中諸多貴婦都收到了邀請函,本來,以她們的身份是不屑於來給一個蘇府小小庶女來添福的,可是,沈氏親自發的帖子,沈氏是誰呀?是懷了龍胎的靜妃娘娘之母啊,不給沈氏面子,就是不給靜妃娘娘面子,這誰敢哪!
來靜妃孃家添福送禮,這出手還不能太低了,於是,在場的不少貴婦,手中捧着昂貴的髮簪,心中不
斷暗自咒罵沈氏,裝什麼賢明,莫不想趁此機會發筆小財吧!
蘇雨汐一走出來,見到時祠堂前佈滿了人,不禁嚇了一跳,還真沒想到沈氏居然請了這麼多的人。
蘇雨沁見蘇雨汐一出來,便來到她身邊陪着她走到了祠堂門的一個几案前坐下,几案一旁早就站立了此次及笄禮的司儀,沈氏的嫡親長姐綏陽侯夫人沈亦賢。
女賓們心中都納悶了,這蘇家二女向來是眼高於頂之人,又是皇上內訂的楚郡王正妃,居然給自己一個身份並不高的庶妹做了及笄禮的賓相,這賓相是全程陪同行禮姑娘一同行禮之人,一般是由感情極深的姐妹或是閨中好友擔任,難道說,這蘇家二女與四女感情如此之深?
案几上擺着些清水,頭油,髮梳,以及髮帶,頭飾等一些梳頭所用的物件,蘇雨汐必須坐在這裡由司儀助手唱福,讓司儀給她梳成幾個複雜的髮式。
綏陽侯夫人在助手唱福聲中,給蘇雨汐解了象徵着小女孩的髮辮,有梳子輕輕梳理着蘇雨汐烏黑的髮絲,挽了一個繁鎖的高髻,又取出面巾洗了清水與她潔面淨手。
正在這時,人羣中傳來一陣騷動,不一會兒,人羣自動讓出了一條道,只見一宮裝貴婦捧着一個錦盒走了過來。
見此貴婦前來,大家不由倒抽了一口涼氣,這楚王府的側妃安氏居然也來給這個小庶女添福了,這個女孩也不過就會些個醫術,竟然受到楚王府如此厚待?
安側妃人還未走近,笑語聲先到:“還好,給我趕上了,我可是奉我家老太君之命前來添福的,這首次髮髻的髮簪就用我們老太君這個吧!”說完打開盒子向衆人亮了亮這盒中的髮簪。
這是個式樣簡單,通體發綠,泛着波光的翡翠玉簪,雕工精良,簪首的水蓮花花瓣帶幾分俏色,看上去既端莊又大方。
一般來說,及笄的少女要梳上幾個髮式,每個髮式所用的髮簪實際上是一早就訂好的,每梳好一個髮式就會
商量好的貴客添福送簪。
象楚太君這樣突然送簪,並要求給首次髮式戴上,衆人都覺得這蘇四姑娘榮耀非常,但是如果這事要是擱一般貴婦人身上,大家定是認爲她在瞎搗亂。
正說着,衆人讓出的道路還未合攏,又走來一位身着宮服的女官,高唱道:“奴婢奉靜妃娘娘之命,爲蘇四姑娘添福!”
下面的女賓一片譁然,這姑娘不簡單,楚王府與皇宮之中都有人來添福,也幸虧自己不曾失禮,得罪,誰知道,這個出身不好的庶女將會有個什麼樣富貴前程。
綏陽侯夫人給蘇雨汐梳了幾個髮式,第一個髮式戴了楚太君送的簪子,最後一個髮式戴的是靜妃孃的所賜的簪子,每完成一個髮式,都需在人羣中走一圈,給大家亮亮相。
最後,便由在座的各位貴客爲蘇雨汐送簪添福,並獻上祝福語,及笄禮到這時才正式結束。
沈氏一手拉着蘇雨沁一手拉着蘇雨汐周旋寒暄於各夫人之間,說話中字裡行間不斷表明兩女感情好得象一個人,不忍分離。
這京中的貴婦們經過多年的磨礪,一個個都是成了精的,沈氏已表現得如此明顯了,那還能不明白?她這是想二女共侍一夫啊!
若在儀式開始前,沈氏說這話,這羣貴婦們定是認爲她患了失心瘋,一個人所共知的醜女,還想隨其姐一同嫁入楚王府?
可現在她們卻不得不佩服沈氏的好算計,親生的女兒不合楚王府的意,這一點整個京城大家都在猜測,要不然,這楚王府爲何還不遣媒人上門呢?於是,便讓女兒帶上了一個杏林好手的庶妹一同嫁入楚王府,楚王府是將門之家,高超的醫術對他們來說可是極有用處的,這一點看安側妃帶着楚太君的禮品來道賀就能看出來!
爲庶女操持了一聲盛大的及笄禮,沈氏的賢明又開始在京城中傳播了。
不出沈氏所料,及笄禮後沒兩日,楚王府就派的官媒就來到蘇府提親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