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李自成據北京

李自成一聽驚出了一身冷汗,說:“明朝尚有南方的半壁江山啊!要是崇禎的血詔寫了要傳位給誰的話,他擁有了南方的半壁江山,就能與我們鼎足而立了!能對抗我們了!到時想統一全國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李自成板起臉來,鄭重其事地下令:“嚴令,務必給我找到崇禎的血詔!一定要找到!”

“是!是!”劉芳亮自然得去執行了。李自成又追加吩咐一句:“記住,不要讓崇禎有血詔的事傳出去!崇禎諸臣誤他的遺詔傳出去還不要緊!至於他的血詔在我們沒有確認是什麼內容之時,絕對不能傳出去!以防有歹心的人以僞造崇禎的血詔,迷惑百姓!”

李自成所吩咐的在理,將領們自然是聽命了,他們便是快速地離去執行李自成的命令了。

李自成沒有見到崇禎的血詔,他是不能安心的,要是讓他知道崇禎的血詔落入了張必武的手中,那麼他一定會殺死張必武的。

這一點,李巖是知道的,李巖又不能肯定張必武是不是見過臨死前的崇禎,崇禎的血詔在不在張必武的手裡。

要是把這些事給說出來,不止他李巖會有麻煩,就連張必武也會遭受到滅頂之災。

張必武還有數萬大軍,要是背叛了李自成,這可不是一件好事啊!而且李巖在東進的途中,就一直擔心關外的滿清呢!不能在這個時候害到張必武啊!這會讓滿清高興,況且對付滿清,張必武是一個好手!所以李巖就沉默不語了。

李岩心裡也在想:“血詔?崇禎所留下的血詔是什麼呢?有利於我大順。還是不利於我大順啊?不過崇禎臨死前所言。‘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去朕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真是讓人感嘆啊!唉!可惜啊!這樣的君主卻做了亡國之君!”

李巖看着崇禎的屍體卻是百感交集的。李自成則看着李巖,雖然表面不動聲色,心裡卻在想:“爲什麼李巖定定地看着崇禎的屍體,他是負責清宮的,他應該看慣了崇禎的屍體纔對啊!不應有這樣的表現纔是!這是怎麼回事?難道他知道崇禎血詔的下落嗎?不行!我要把這些搜查的人都找來。問過一次!李巖啊李巖,最好你不要對我有不忠之舉!”

李自成疑心是加重了,這是他日後失敗的原因,他也變得和崇禎一樣疑心重重。

李自成忽然間,他似乎看到了崇禎立了起來對李自成笑着:“你和我一樣!一樣!因疑心而敗!而亡!”

“啊!”李自成一驚。牛金星見狀便問:“陛下,你怎麼了?”

李自成一看,崇禎的屍體還不是好好地擺在那裡嗎?哪有立起來,還說自己會和他一樣呢!哈!這或許是太累了,太興奮了所造成的吧!不必再過於在意,把自己給搞垮了。

李自成便回答:“沒事!”他隨之向牛金星使了個眼色。牛金星便會意了,知道李自成是有吩咐的。只是現在有人在。牛金星的眼珠子一轉,他在想會不會是因爲血詔這一件事啊?

此時,李巖勸李自成厚斂崇禎和周後的屍體,可是李自成現在一心只想着登基正式稱帝,然後傳檄江南以統一天下,建立媲美唐朝的輝煌皇朝!關於厚葬崇禎和周後,他也不理會,就說以後會給崇禎和周後盛葬的。

卻不知,他這是極其失策的!後來的多爾袞一來就是厚葬了崇禎和周後,以此來大收人心呢!

大順軍將朱由檢與周皇后的屍棺移出宮禁,在東華門示衆,“諸臣哭拜者三十人,拜而不哭者六十人,餘皆睥睨過之。”梓宮暫厝在紫禁城北面的河邊。

李自成在李巖走後,他讓牛金星去查血詔的事,把發現,以及跟隨李巖他們見過崇禎屍體的人都給找來問話,所說的都和李巖上報的一樣。而且他們全都沒有見到血詔,也奇怪崇禎上吊的槐樹上爲什麼會有這九個字。

李自成只能是派人繼續追查這一件事,他現在把一切都放在了登基大典上,只要一登基,那麼他就等於是天下之主了!這纔是重中之重!

此時,整個大順軍都洋溢在了一片勝利的喜悅之中,他們的紀律也就鬆懈了!人人都想着既然勝利了,不好好地享受一下怎麼行呢?不然的話,怎麼對得起出生入死打江山呢?

看到此種情況的李巖和宋獻策規勸李自成必須嚴明軍紀才行啊!北京是全國的政治中心,全國人的眼睛都在盯着北京來看呢。

李自成也知道入北京要嚴明軍紀,剛開始的時候,李自成整頓軍紀,入城爲非作歹的士兵被李自成給斬首示衆了,高懸於城門。

可是這樣的威懾只能是幾天時間而已!李自成卻讓軍隊入城,而且讓北京城裡的百姓五戶養他的一個士兵,讓他的士兵與民雜居。

如此一來,又怎麼會不出事呢?這些士兵都是在想着老子辛辛苦苦、出生入死地打下江山,現在該是好好地享福的時候了!加上李自成從長安出兵東進,將士們從上到下的想法就是打到北京城享受去!思想上的放鬆,他們不亂來,又怎麼可能呢?

加上李自成又入住了紫禁城,他深居宮中,對於宮外的事是不知道的,不知道何談管呢?爲此大順軍的軍紀迅速敗壞,戰鬥力快速地衰退了,從以前一支能征善戰的軍隊,變成一支害怕打仗的無能之師。

作爲文武百官之首的劉宗敏也是墮落腐化了,並且還掉了錢眼之中,把明朝的官僚、皇親國戚都給抓起來拷餉呢,更談不上什麼整頓軍紀了。

對於坤興公主,劉宗敏更是把公主給搶來他的府中,然後善加養傷。周世顯就算是十分地不爽,他想救坤興公主,也沒有辦法,而他的父母還讓人把他給關了起來。

張必武知道現在坤興公主身上有傷,劉宗敏是不會把坤興公主給怎麼樣的,坤興公主暫時還是安全的。加上劉宗敏還得繼續追餉,又有【注】美人陳圓圓,自然坤興公主就暫時地安全了。

【注】:吳三桂衝冠一怒爲紅顏,說陳圓圓在北京。而又有一種說法是,吳三桂把陳圓圓帶到了寧遠,並不在北京,而是其軍中。所謂的紅顏禍水,令得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是文學家捏造的。至於誰是誰非,本書就不討論了!採取陳圓圓在北京吧!

坤興公主是安全了,可是不要忘記還有費珍娥和靳健公公,兩人合作,由費珍娥冒充爲坤興公主,想要吸收李自成的注意力,可惜了,還是被李自成所識破了!李自成爲此把費珍娥賜給了他的大將羅虎爲妻,這樣就害死了羅虎的性命!

因爲費珍娥要爲崇禎報仇,而且衆多宮女本來是約她一起投河自盡的,可是她因爲要冒充公主所以沒有隨着宮女等一同自盡。最終費珍娥和羅虎一同殞命,可惜了一代美人和一位年輕有爲的猛將。

費珍娥刺殺李自成的猛將年輕的羅虎這一件事,在北京城造成了很大的轟動。人們不由是對費珍娥稱讚,連稱其爲烈女,似此更令人們覺得向費珍娥學習,必要的時候對大順軍進行反抗。

這不,又出了一件事,太監杜勳喝得大醉,夜歸之時,被人殺死。強調亂臣賊子,死不足矣!於是,人們對杜勳被拍手稱快。

這讓李自成異常地驚訝!他也感受到他和他的大順軍面對着北京城所有人敵對的目光。

轉回來,從小看着坤興公主長大的靳健則是想着要盡力地護公主周全,他不惜犧牲自己,也要讓公主平安無事,這自不待言。本來是想把戲給演好的,可是靳健卻是白白地送了性命,最後他只能是希望他從小就呵護,視如孫女的坤興公主能幸福,能平安了……

張必武是知道這種情況的,他能對坤興公主的安全放心的,況且他和坤興公主的關係從此是一刀兩斷了,他也不用再理會坤興公主那麼多了。他現在要做的就是等待山海關一戰,順利地救出太子和二王。

張必武雖然向李巖說過,讓李巖勸說李自成,小心滿清,可是李巖說了也沒用啊!李自成目空一切,誰的話也不聽啊!

李自成以及他的將領們從上到下都以爲江山已定,從此以後,他們可以高枕無憂,可以過着享樂的悠閒日子了!

卻不知道一個危險已經是悄然而至!當李自成決定東進攻下北京的時候,滿清就已經探得消息了。

當時的滿清內部分成了兩派,一派提議趕在李自成之前先破北京,然後再迎擊東向的李自成。而另一派以洪承疇和范文程爲首的認爲持穩重態度,因爲不知道李自成的軍隊戰鬥力怎麼樣,先調查清楚,做到知己知彼再行出師也不遲。先讓李自成攻破北京,逼死崇禎,從而讓滿清能起着爲鄰國弔民伐罪的正義之舉而出師。(……)

第142章 吳軍將領紛紛陣亡第152章 多鐸出擊第121章 順治入套了第62章 豪言妙論第114章 絕處逢生第77章 邂逅美女第67章 心急如焚的往家趕!第128章 捉住溫體仁第25章 提防後路被截第93章 滿清的應對第45章 面聖第143章 吳三桂最後的奮起第90章 饑民多帶來的煩惱第84章 龜縮防守第110章 騎兵成孤軍第127章 張必武獻計第93章 大玉兒啓程第98章 敗豪格第170章 吳三桂蠢蠢欲動第18章 以南城爲突破口第11章 救不救洪承疇?第46章 轟爛鐵門第190章 救李巖第51章 李自成出兵相助第26章 接應張必武第158章 兵圍京城第30章 牛金星的進言第90章 要奪皇后鳳駕第80章 挑選寶馬第86章 勸說吳三桂(上)第123章 擊敗大塊頭第100章 返回領地第16章 完了!主船被釘住無法動彈第90章 行軍詭異第160章 李巖來解圍第9章 松山激戰第61章 李過父子顯威第39章 降清漢人的矛盾心態第112章 假扮成吳軍,造成混亂第100章 損失七千騎兵第95章 追殺倭寇第140章 祭黃帝第19章 百姓們的殷切期望第40章 不再猶豫,振作起來!第39章 阿濟格向新野進軍第90章 范文程獻計第111章 坤興公主的決定第97章 玄燁的遺書第79章 皇太極的陰謀第68章 討論要以何處爲根基?第140章 聯繫天字一號第27章 請周遇吉出山第3章 成功奪取英國軍旗第59章 敗山賊,威勢立!第16章 終於說服了大家第2章 明軍大敗第80章 栽贓第45章 擒賊先擒王第18章 亮出大纛第156章 京城處於風雨飄搖中第94章 迎多鐸第50章 爭取變兵第97章 謀害豪格第79章 騎洋馬爲國爭光第110章 緊緊抓住一線希望第139章 擒獲緬甸國王第133章 皇太極勝利的信心第160章 英勇的戰士第7章 因爲我是中國人!!!第141章 出城決戰第50章 兩軍陣前對話第134章 千鈞一髮第61章 玩弄敵人第36章 攻破錦州外城第70章 凱旋而歸第130章 藺養成陣亡第65章 崇禎惱周延儒第170章 李自成據北京第42章 陷於絕望的滿清第20章 至死也要掣旗向前第72章 兄弟成敵人第93章 放多鐸離開第54章 箭,去吧!射殺陳來福第86章 借刀殺人第16章 終於說服了大家第74章 盧象升的使者第190章 發難!第75章 決定前往瀋陽第30章 一個請求第11章 救不救洪承疇?第5章 單挑第48章 以石頭冒充銀子騙變兵第65章 由愛生恨第18章 亮出大纛第150章 找內奸第71章 炸掉野戰炮第147章 拼死阻止敵海軍逃竄第3章 敵騎犯邊第90章 饑民多帶來的煩惱第127章 張必武獻計
第142章 吳軍將領紛紛陣亡第152章 多鐸出擊第121章 順治入套了第62章 豪言妙論第114章 絕處逢生第77章 邂逅美女第67章 心急如焚的往家趕!第128章 捉住溫體仁第25章 提防後路被截第93章 滿清的應對第45章 面聖第143章 吳三桂最後的奮起第90章 饑民多帶來的煩惱第84章 龜縮防守第110章 騎兵成孤軍第127章 張必武獻計第93章 大玉兒啓程第98章 敗豪格第170章 吳三桂蠢蠢欲動第18章 以南城爲突破口第11章 救不救洪承疇?第46章 轟爛鐵門第190章 救李巖第51章 李自成出兵相助第26章 接應張必武第158章 兵圍京城第30章 牛金星的進言第90章 要奪皇后鳳駕第80章 挑選寶馬第86章 勸說吳三桂(上)第123章 擊敗大塊頭第100章 返回領地第16章 完了!主船被釘住無法動彈第90章 行軍詭異第160章 李巖來解圍第9章 松山激戰第61章 李過父子顯威第39章 降清漢人的矛盾心態第112章 假扮成吳軍,造成混亂第100章 損失七千騎兵第95章 追殺倭寇第140章 祭黃帝第19章 百姓們的殷切期望第40章 不再猶豫,振作起來!第39章 阿濟格向新野進軍第90章 范文程獻計第111章 坤興公主的決定第97章 玄燁的遺書第79章 皇太極的陰謀第68章 討論要以何處爲根基?第140章 聯繫天字一號第27章 請周遇吉出山第3章 成功奪取英國軍旗第59章 敗山賊,威勢立!第16章 終於說服了大家第2章 明軍大敗第80章 栽贓第45章 擒賊先擒王第18章 亮出大纛第156章 京城處於風雨飄搖中第94章 迎多鐸第50章 爭取變兵第97章 謀害豪格第79章 騎洋馬爲國爭光第110章 緊緊抓住一線希望第139章 擒獲緬甸國王第133章 皇太極勝利的信心第160章 英勇的戰士第7章 因爲我是中國人!!!第141章 出城決戰第50章 兩軍陣前對話第134章 千鈞一髮第61章 玩弄敵人第36章 攻破錦州外城第70章 凱旋而歸第130章 藺養成陣亡第65章 崇禎惱周延儒第170章 李自成據北京第42章 陷於絕望的滿清第20章 至死也要掣旗向前第72章 兄弟成敵人第93章 放多鐸離開第54章 箭,去吧!射殺陳來福第86章 借刀殺人第16章 終於說服了大家第74章 盧象升的使者第190章 發難!第75章 決定前往瀋陽第30章 一個請求第11章 救不救洪承疇?第5章 單挑第48章 以石頭冒充銀子騙變兵第65章 由愛生恨第18章 亮出大纛第150章 找內奸第71章 炸掉野戰炮第147章 拼死阻止敵海軍逃竄第3章 敵騎犯邊第90章 饑民多帶來的煩惱第127章 張必武獻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