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五章:事在人爲

黃漢深知人世間沒有完美的體制,只有在不斷探索、完善的體制。

事在人爲,要使得國家長治久安,是否民主其實根本不重要。

那是現實生活中太多升斗小民渾渾噩噩,根本做不了主。讓精英人士代表民主其實真未必就是壞事。

管理泱泱大國,最最重要的就是管好官員、吏員和軍隊。

說白了就是隻要做到管好了所有吃皇糧的,國家自然能夠得到大治,老百姓肯定能夠安居樂業。

升斗小民基本上見不着縣太爺以上級官員,跟他們打交道的都是最底層的胥吏、衙役,皇帝好不好?大臣是否得力?升斗小民不知道也不清楚。

在升斗小民眼裡,那些管理他們跟他們伸手要稅賦的胥吏、衙役就代表了朝廷,代表了皇帝和文武百官。

黃漢來自於後世,明白小官大惡極具破壞性,使得政府毫無公信力,當然要竭盡所能防範於未然,整頓吏治自然有針對性,重拳出擊直指從八品以下的胥吏。

選擇一千餘忠誠度無可挑剔的退伍兵參與管理地方,目的就是提高武力震懾、摻沙子。

畢竟當兵的和秀才公的成長環境截然不同,雙方恐怕很難打得火熱,只能求同存異,能夠較好的避免一團和氣導致上層耳目閉塞。

黃漢這一次親自組織基層官吏培訓,明確告知所有人,胥吏絕大多數是地頭蛇,跟地方上的的豪強、世家大族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不足懼。

鼓勵退役老兵拿出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的勇氣,不要怕得罪人,任何作奸犯科之輩都必須繩之以法,如果遭遇地方團練無法解決的難題,可以請調附近駐紮的“紅旗軍”出兵協助。

警告所有的民事官,來到地方上工作後,萬萬不能被世家大族拉攏腐蝕自毀前程。

這一點黃漢極度自信,槍桿子裡出政權,面對軍隊,地方豪強屁都不是。

有錢糧、有武力、有旗衛提供情報,如果六人組團半年時間還不能夠形成自己的班底接管地方架空原知縣,就得換人,很明顯,這六個人的能力不行。

架空原大明知縣不表示這些士大夫就會被棄用,他們如果願意改弦易轍,黃漢表示歡迎,接着當官沒問題,只不過要按照“漢王”系的章程來,考覈之時一樣的能者上、庸者下。

以後的“大漢帝國”疆域何其遼闊,需要太多文官武將,讀書人更加不是多餘的,只要肯做事就會安排事情給他們做,帝國本土安置不了,大可以去南、北美洲、澳洲收服化外之民。

能夠參加“漢王”親自指導的培訓,兩千餘學員興奮莫名,沒有人被動學習,一個個都積極主動,文職幫助退伍兵習文,武職學員一對一陪着吏員、小官員練武。

同學之間都在努力相處,都學會了小事不計較、大事不含糊,原則要講,人情也要兼顧。

學員們都知道,以後大家都會去地方上做官,同學關係也是重要的資源,以後說不準要請求幫助,當然要多交朋友少樹敵。

絕大多數專業課程都是從幾所大學、學院抽調的講師、教授、院士授業,這些學者知道這是在培養地方官,感覺到責任重大,都講得很認真。

許多教學內容很簡單,但是要死記硬背,如一百幾十條比較重要的政策法規,要求所有的學員無論文武都必須滾瓜爛熟。

示範案例講解、分析的課程最受歡迎,因爲用學員扮演苦主、被告、三班衙役、縣太爺、縣丞等等現場演繹,跟話劇差不離。

這個模式做到了寓教於樂,每一個樣板判決都被學員記在心裡,日後他們處理案例完全可以依葫蘆畫瓢。

這個培訓真不是裝樣子給學員鍍金混結業證書,學習任務不少,不講人情,每個人都必須憑藉自己的實力通過結業考試。

黃漢每天都要抽時間講兩節基本相同的課,這是因爲兩千多人大禮堂根本容納不下,只能分兩批聽課。

由於沒有擴音器,縱然大禮堂迴音設計堪稱完美,一千餘人共同聽課如果不保持全神貫注,恐怕後排的學員根本聽不清。

爲了讓更多學員聽清內容,黃漢演講之時近似於歇斯底里,有些像那個地球人都知道的小鬍子。

黃漢要講的主要內容就是政治思想以及如何做官,如何權衡國家利益、地方利益,怎麼才能夠上對得起國家,下不辜負轄區的子民。

大明朝已經形成了壞風氣,某個官員收稅之時狠了,就會被冠以“酷吏”的惡名,甚至於遭遇聯合抵制,最後丟官罷職。

秀才公、童生敢相互串聯組織起成百上千人衝擊縣衙,把縣太爺驅逐出境。

沒有人會認爲這是在踐踏法律,一個個還爲之叫好。

而不把完成國家的稅賦當回事的官員,被讚許爲不與民爭利的青天大老爺,指不定因爲官聲好,青雲直上。

稅收是支撐國家機器運轉的財力基礎,官員乃是國家發放俸祿僱傭的,理所當然爲國家服務,所有的官員第一要對國家負責。

在黃漢治下肯定是輕徭薄賦,不存在把老百姓盤剝得山窮水盡賣兒賣女,地方上遭受自然災害,不僅僅減免稅賦還會發糧賑濟災民。

在這樣的先決條件下,對於沒本事收上來稅賦的官員輕者罷免,情節嚴重者以瀆職罪判處勞動教養。

慷國家之慨,爲自己沽名釣譽,其心可誅,讓這樣的官員去挖礦、開採石頭接受再教育很有必要。

大明亡國很大原因是財政枯竭,最根本原因其實是稅收分攤存在着巨大的不公平,收不上來富人的稅賦,拼命盤剝窮人,不亡國纔怪。

以後的“大漢帝國”稅賦的重點是工商稅、礦稅、車船稅,取消人頭稅,增加豪宅稅,田畝稅要逐年下降,最終只能佔比畝產的小半成左右……

爲了杜絕地方官聯手瞞上欺下,培訓之時黃漢就明確責任與義務,並且警告準地方官們,各地都有旗衛活動,憑藉某些地方官絕對做不到隻手遮天,唯有踏踏實實做事,本本分分做人,路才能越走越寬。

有了“漢王”親自授課的經歷,這兩千餘學員的前途不可限量,只不過無法得知哪些人能夠做到拒腐蝕永不沾,說不定也會有一步步奮鬥,終於做到封疆大吏的因爲貪腐而殺頭。

權力令人着迷,一旦擁有了總是容易讓人迷失自我,警鐘長鳴完善監督體制,不僅僅是對國家負責任,也是對官員負責,免得因爲貪腐被殺頭時後悔遲。

第七十八章:扯張虎皮做大旗第四百章:暗戰第二百零六章:爲人民服務第九百一十五章:整裝待發第四百五十五章:燕北大捷第四百四十三章:戰死沙場第五百一十九章:恍如隔世第三百二十七章: 鳳凰堡第七百九十七章:妙計第五百五十五章:崇禎七年第七百九十九章:窮兇極惡第八百七十九章:兵敗如山倒第七百七十七章:驅虎吞狼第二百一十三章:味道好極了第五百章:安得廣廈千萬間第二百七十五章:巡按御史第四百六十七章:孔有德跑了第二百一十八章:扔進昭獄第七百六十二章:心急如焚第四百二十二章:巢穴第五百三十三章:曲意逢迎第六百八十九章:飛行軍第七百一十九章:岌岌可危第三十五章:人脈第三百九十一章:是龍得盤着,是虎得臥着第七十九章:高家第三百三十三章:遺民淚盡胡塵裡第九十一章:壞壞的第四百六十六章:夜奪登州城第二百九十七章:永平副將第三百二十五章:再接再厲第四百八十三章:鋤奸去惡第七百五十四章:形勢一片大好第二百九十六章:賞罰分明第一百五十二章:殺祖大樂第九百三十七章:求心所安第八百七十二章:壓寨相公第六百一十五章:爭奪南海第三百二十一章:攻擊岫巖堡第二百五十八章:變故第五百八十七章:肆意報復第七百六十四章:烽火連天第四百二十八章:害人不淺第七百四十五章:千刀萬剮第六百九十九章:一網打盡第九百二十二章:自殺式衝鋒第三百九十八章:出海賺錢第八百五十五章:垂拱而治第七百三十九章:聯合流寇第六百四十九章:士氣如虹第一百六十二章:選擇題第二百四十一章:驚愕莫名第三百零一章:結硬寨打呆仗第七百七十五章:臭名昭著第七百四十八章:實業興國第七百一十二章:窩囊廢第八百七十四章:刻薄第八百六十七章:各憑本事第五十五章:收羅人才第三百三十二章:浪得虛名第八百七十三章:孤家寡人第五十章:“兵堅強”第七百五十章:自立爲王第八十四章:打馬長安街第四百六十四章:一箭雙鵰第四百九十二章:坤興公主第二百四十八章:撤退第三百九十八章:出海賺錢第八百二十四章:天亡我也第二百九十一章:聯合東江鎮第七百六十四章:烽火連天第三百八十章:堂而皇之第七百七十六章: 惹毛了大明第四百八十八章: 迎合聖意第七百零九章:報仇雪恨第五百九十五章:歸來第六百零八章:英雄氣短第五百七十九章:獅子搏兔第三百七十二章:砍銀子第六百二十七章:有口皆碑第七百九十四章:分歧第二百二十六章:生死攸關第五百九十四章:光榮犧牲第八百九十章:一身是膽第八百七十八章:曹州攻防戰第二百四十二章:樹倒猢猻散第四百三十章:近水樓臺第七百七十四章:聽天由命第一百三十二章:順天巡撫第六百一十一章:崇禎痛哭第八百三十九章:琉球王國第九十八章:救命糧第五百二十二章:知恩圖報第六百一十三章:一鬨而散第一百四十九章:罵祖大壽第三百二十八章:表決也可以這樣玩第三百四十四章:爆破第四百五十三章:陣斬色楞第四百一十六章:臭名昭著第四百三十五章:拉出去見見血
第七十八章:扯張虎皮做大旗第四百章:暗戰第二百零六章:爲人民服務第九百一十五章:整裝待發第四百五十五章:燕北大捷第四百四十三章:戰死沙場第五百一十九章:恍如隔世第三百二十七章: 鳳凰堡第七百九十七章:妙計第五百五十五章:崇禎七年第七百九十九章:窮兇極惡第八百七十九章:兵敗如山倒第七百七十七章:驅虎吞狼第二百一十三章:味道好極了第五百章:安得廣廈千萬間第二百七十五章:巡按御史第四百六十七章:孔有德跑了第二百一十八章:扔進昭獄第七百六十二章:心急如焚第四百二十二章:巢穴第五百三十三章:曲意逢迎第六百八十九章:飛行軍第七百一十九章:岌岌可危第三十五章:人脈第三百九十一章:是龍得盤着,是虎得臥着第七十九章:高家第三百三十三章:遺民淚盡胡塵裡第九十一章:壞壞的第四百六十六章:夜奪登州城第二百九十七章:永平副將第三百二十五章:再接再厲第四百八十三章:鋤奸去惡第七百五十四章:形勢一片大好第二百九十六章:賞罰分明第一百五十二章:殺祖大樂第九百三十七章:求心所安第八百七十二章:壓寨相公第六百一十五章:爭奪南海第三百二十一章:攻擊岫巖堡第二百五十八章:變故第五百八十七章:肆意報復第七百六十四章:烽火連天第四百二十八章:害人不淺第七百四十五章:千刀萬剮第六百九十九章:一網打盡第九百二十二章:自殺式衝鋒第三百九十八章:出海賺錢第八百五十五章:垂拱而治第七百三十九章:聯合流寇第六百四十九章:士氣如虹第一百六十二章:選擇題第二百四十一章:驚愕莫名第三百零一章:結硬寨打呆仗第七百七十五章:臭名昭著第七百四十八章:實業興國第七百一十二章:窩囊廢第八百七十四章:刻薄第八百六十七章:各憑本事第五十五章:收羅人才第三百三十二章:浪得虛名第八百七十三章:孤家寡人第五十章:“兵堅強”第七百五十章:自立爲王第八十四章:打馬長安街第四百六十四章:一箭雙鵰第四百九十二章:坤興公主第二百四十八章:撤退第三百九十八章:出海賺錢第八百二十四章:天亡我也第二百九十一章:聯合東江鎮第七百六十四章:烽火連天第三百八十章:堂而皇之第七百七十六章: 惹毛了大明第四百八十八章: 迎合聖意第七百零九章:報仇雪恨第五百九十五章:歸來第六百零八章:英雄氣短第五百七十九章:獅子搏兔第三百七十二章:砍銀子第六百二十七章:有口皆碑第七百九十四章:分歧第二百二十六章:生死攸關第五百九十四章:光榮犧牲第八百九十章:一身是膽第八百七十八章:曹州攻防戰第二百四十二章:樹倒猢猻散第四百三十章:近水樓臺第七百七十四章:聽天由命第一百三十二章:順天巡撫第六百一十一章:崇禎痛哭第八百三十九章:琉球王國第九十八章:救命糧第五百二十二章:知恩圖報第六百一十三章:一鬨而散第一百四十九章:罵祖大壽第三百二十八章:表決也可以這樣玩第三百四十四章:爆破第四百五十三章:陣斬色楞第四百一十六章:臭名昭著第四百三十五章:拉出去見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