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無間道

范文程和寧完我爲了自己的安全也爲了確保完成任務,挑選人手之時極度認真。

潛入者的忠誠度是重中之重,所有人都是從投奔大清國的漢將家丁和各牛錄的旗丁中選拔,最起碼的條件就是家庭完整。

萬一他們叛變投明,不僅僅家主會被問罪,他們留在盛京的兒孫都會被千刀萬剮。

滿清物資匱乏,但是金銀財寶不少,幾百執行特殊任務的漢奸都領到了大量黃金和珠寶作爲活動經費。

六七百特務們由范文程、寧完我集中培訓一段時間掌握一定的技能後跟隨濟爾哈朗繞道伐明的大軍前往陝西,一部分人轉道四川前往貴州、廣西。

大明已經陷入混亂,原本的路引制度已經名存實亡。

再加上滿清這些年攻破了太多大明的城池,得到了大量大明官府的文件、印章,連巡撫這一級的官印都有好幾枚。

給無間道一個合法的身份太簡單,使用的路引都是真正的大明官方出品。

這個時代相當於身份證的路引上僅僅是文字記錄,不但沒有照片,連簡單的畫像都沒有。

估摸着即便遇見衙役、官兵檢查,他們也無法分辨真僞,無間道再給檢查者幾分碎銀子肯定能夠安全過關。

黃漢在佈置姜新、陸元華、竇快、謝虎潛入平壤防線做無間道,沒想到紅歹是也即將派遣范文程、寧完我潛入大明搞事情。

兵者詭道也!古人誠不欺我。相對於黃漢、紅歹是,崇禎皇帝一點點都不“詭”,絕對是個老實人。

此時這個老實人還在等待楊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張網”帶來好消息。

殊不知滿清又要耍花樣,用不了多久,大明更加狼煙四起,需要張網已待的何止十面?

偏偏此時剿餉已經下派,基層農民面臨的負擔加重,眼看着活不下去了,揭竿而起者會掀起一股造反的高潮,大明肯定會雪上加霜。

崇禎去年從黃漢打擊晉商之中分了一杯羹,手頭寬裕不少,有了剿餉收上來的預期,急功近利的崇禎迫不及待了。

他撥付大量錢糧給楊嗣昌用於增加兵力,期待早日完成圍殲流寇的夙願,殊不知好不容易弄來的糧餉到了下邊真正用來招募青壯年成軍的少之甚少。

文官層層剋扣,武將吃空額屢禁不止,他們都掌握了貪墨軍餉的竅門,都聯合起來欺騙楊嗣昌派下來負責點驗人馬的文官。

往往通過點驗的人馬中超過一半都是臨時拉來的流民、乞丐,還有一部分是當地的流氓、混混。

這樣的軍隊如果真拉出去跟流寇幹仗,一大半人行軍途中就跑了,一小半人遇見流寇絕大多數都會選擇加入。

崇禎朝的最後幾年就是如此,絕大多數剿寇的明軍約等於成爲了爲流寇送裝備、送兵源的運輸隊。

然而大明流寇太不堪,不僅僅相互之間的聯合鬆散,還一個個都脫不了匪氣。

他們目前根本沒有提出“均田免賦”的政治綱領,還是採取拿下一地就毀了一方的做派在野蠻生長,拷餉、凌辱婦女、肆意屠殺搞得天怒人怨。

滿清、‘紅旗軍’、流寇、大明朝廷四方博弈,老實人崇禎肯定最吃虧,笑到最後的成功者肯定是最“詭”的那一個!

“紅旗軍”發動春季攻勢拿下一大半朝鮮,穩住局勢後緊接着發動秋季攻勢奪取平壤,年底前肅清朝鮮半島的清軍實際控制鴨綠江是計劃內的任務。

原本沒有意圖全殲留在朝鮮的清軍,現在探報到製造揚州十日大屠殺的元兇多鐸就在平壤城,黃漢決定召開會議調整部署,爭取把多鐸以下一萬滿蒙騎兵全部留下。

孫傳庭、宋鵬飛、劉奮勇、孫元化、毛承祿、金聲、黃龍等等文官武將得知徵虜大將軍的要求後,人人摩拳擦掌。

他們當然不滿足於逮拿一個漢奸王,都渴望逮住老奴的兒子、正經八百的建奴親王朝天闕。

完善計劃的同時還在不斷修改計劃,還得防止給清軍的壓力過大,導致多鐸感覺到危險放棄平壤逃回遼東。

如果是在遼東意圖佈置圍困一萬騎兵的包圍圈試圖全殲敵人,肯定是困難重重,因爲遼東北方的天地太廣闊了,多了崇山峻嶺,少了鴨綠江天險。

要在幾百裡的方圓設置能夠確保不被一萬騎兵沖垮的防線談何容易,這得調動多少人?投入多少勞動力?

朝鮮半島的地形優勢明擺着,這裡三面環海,使得遭遇打擊的滿蒙騎兵不可能往東、南、北三個方向突圍。

往西是他們的必由之路,可是發動進攻的八月初正是鴨綠江水量充沛的幾個月,江上來往不絕的戰船進行封鎖,建奴在中下游根本無法完成渡江。

因地制宜給滿蒙騎兵佈置一個巨大的包圍圈再慢慢收緊是孫傳庭心中的計劃,爲了確保不會出現疏漏,必須身臨其境。

沈明、俞飛等等雖然沒有參與漢城攻防戰,但是他們也很忙。

他們率領水師戰船不間斷在沿海、沿江搞偷襲,累計截獲不少物資和糧食,斬殺俘獲了滿清軍民不下於一萬。

水師陸戰隊絕大多數是知識青年,他們只要登陸就會觀察地形記錄數據,回到戰船上立刻繪製地圖、製作沙盤。

利用崇山峻嶺伏擊騎兵,是孫傳庭的主謀,他提出來之時就得到了黃漢的大力支持,因爲歷史上的他就是利用山地伏擊了高迎祥的老營騎兵。

孔有德選擇重點防禦平壤防線,連義州地區的清軍都被調走了一大半,由於“紅旗軍”水師陸戰隊經常襲擾,留守的兩三千清軍如今根本不敢接近到大海和大河的五十里內。

除了水師陸戰隊沒有配置騎兵外,進行朝鮮戰爭的“紅旗軍”有十三個營擁有騎兵千總,加上近衛營的騎兵,人馬也達不到一萬八千。

開城以南那麼大的地盤剛剛納入囊中不久,抵抗力量沒有完全消除,總要留下五個千總騎兵不間斷巡視新設立的州城府縣。

因此參加平壤爭奪戰的騎兵也就比滿蒙騎兵騎兵多了兩千,總人數一萬二千左右。

第一百四十九章:罵祖大壽第七百二十九章:此路不通第三百八十二章:再拓土二百里第三百一十四章:清洗第一百五十三章:太野蠻了第三百六十六章:短兵相接第九百零九章:殖民和開拓第三百八十三章:佈局第三百五十一章:炫耀第四百零六章:毛承祿第九百四十六章:人盡其才第六百六十七章 :改變歷史第五百九十六章:善始善終第三百八十四章:有槍就是草頭王第六百七十四章:趕盡殺絕第五十五章:收羅人才第六百二十三章:跳邦接舷第三十九章:決絕第二百一十八章:扔進昭獄第二百九十五章:互相支持第三百二十五章:再接再厲第七百四十四章:鄭芝龍第六百六十五章:三路出擊第八百一十八章:割地爲王第一百七十八章:拷餉第四百五十四章:震懾第四百四十七章:天知道第一百三十章:取經第六百零五章:鞭長莫及第一百二十章:虛晃一槍第七百二十九章:此路不通第八百三十章: 慷慨赴義第八百四十九章:裡外不是人第八百六十章:有口皆碑第二百八十七章:叛亂第八十三章:代入感第八百二十七章:急怒攻心第二百六十九章:朕貌似管不着第四百零六章:毛承祿第一百四十六章:出風頭第七百四十四章:鄭芝龍第四百四十八章:征途第六百五十六章:侯恂下獄第四百六十章:越打越弱第六百九十六章:不忘初心第六百七十四章:趕盡殺絕第六百一十四章:到處亂竄第五百二十二章:知恩圖報第八百九十三章:東南亞第八百一十二章:真理永恆第三百四十五章:鷹巢墩第六百七十三章:奪取偏頭關第七百四十八章:實業興國第一百六十六章:反其道而行第四百八十九章: 去河南剿寇第四百五十一章: 所向披靡第一百零九章:人體盾牌第四百四十一章:請旨出擊第四百零七章:船堅炮猛第三百一十八章:威逼瀋陽第七百二十章:算計鄭芝龍第六百九十七章:渾身浴血第九百一十九章:最漫長的一夜第三百三十四章:復州大捷第一百三十六章:會師第六百七十六章:膽寒第七百三十三章:無賴精神第四百三十章:近水樓臺第四百四十三章:戰死沙場第八十五章:朝天闕第一百八十二章:推廣第四百一十章:首戰告捷第七百五十八章:遼海繁忙第八十五章:朝天闕第四十六章: 追逐戰第六十五章: 打哭了第八百四十二章:厚積薄發第一百三十章:取經第八百八十六章:兵敗身亡第四百零七章:船堅炮猛第四百三十三章:充軍發配第三百四十九章: 中計第三百零七章:明軍殺來了第三百零六章:殺入第一百零八章:混戰第六百三十四章:一語點醒夢中人第八百八十二章:奮起直追第四百八十九章: 去河南剿寇第六百七十七章:戰機第五百五十三章:江心洲第三百四十四章:爆破第五百六十一章:以戰養戰第六十章:出色又出衆第八百三十七章:拓土第五百五十章:解圍第六百六十五章:三路出擊第七百四十章:無間道第六百五十二章:朔州城第四百四十四章:西征第一百四十四章:秦良玉
第一百四十九章:罵祖大壽第七百二十九章:此路不通第三百八十二章:再拓土二百里第三百一十四章:清洗第一百五十三章:太野蠻了第三百六十六章:短兵相接第九百零九章:殖民和開拓第三百八十三章:佈局第三百五十一章:炫耀第四百零六章:毛承祿第九百四十六章:人盡其才第六百六十七章 :改變歷史第五百九十六章:善始善終第三百八十四章:有槍就是草頭王第六百七十四章:趕盡殺絕第五十五章:收羅人才第六百二十三章:跳邦接舷第三十九章:決絕第二百一十八章:扔進昭獄第二百九十五章:互相支持第三百二十五章:再接再厲第七百四十四章:鄭芝龍第六百六十五章:三路出擊第八百一十八章:割地爲王第一百七十八章:拷餉第四百五十四章:震懾第四百四十七章:天知道第一百三十章:取經第六百零五章:鞭長莫及第一百二十章:虛晃一槍第七百二十九章:此路不通第八百三十章: 慷慨赴義第八百四十九章:裡外不是人第八百六十章:有口皆碑第二百八十七章:叛亂第八十三章:代入感第八百二十七章:急怒攻心第二百六十九章:朕貌似管不着第四百零六章:毛承祿第一百四十六章:出風頭第七百四十四章:鄭芝龍第四百四十八章:征途第六百五十六章:侯恂下獄第四百六十章:越打越弱第六百九十六章:不忘初心第六百七十四章:趕盡殺絕第六百一十四章:到處亂竄第五百二十二章:知恩圖報第八百九十三章:東南亞第八百一十二章:真理永恆第三百四十五章:鷹巢墩第六百七十三章:奪取偏頭關第七百四十八章:實業興國第一百六十六章:反其道而行第四百八十九章: 去河南剿寇第四百五十一章: 所向披靡第一百零九章:人體盾牌第四百四十一章:請旨出擊第四百零七章:船堅炮猛第三百一十八章:威逼瀋陽第七百二十章:算計鄭芝龍第六百九十七章:渾身浴血第九百一十九章:最漫長的一夜第三百三十四章:復州大捷第一百三十六章:會師第六百七十六章:膽寒第七百三十三章:無賴精神第四百三十章:近水樓臺第四百四十三章:戰死沙場第八十五章:朝天闕第一百八十二章:推廣第四百一十章:首戰告捷第七百五十八章:遼海繁忙第八十五章:朝天闕第四十六章: 追逐戰第六十五章: 打哭了第八百四十二章:厚積薄發第一百三十章:取經第八百八十六章:兵敗身亡第四百零七章:船堅炮猛第四百三十三章:充軍發配第三百四十九章: 中計第三百零七章:明軍殺來了第三百零六章:殺入第一百零八章:混戰第六百三十四章:一語點醒夢中人第八百八十二章:奮起直追第四百八十九章: 去河南剿寇第六百七十七章:戰機第五百五十三章:江心洲第三百四十四章:爆破第五百六十一章:以戰養戰第六十章:出色又出衆第八百三十七章:拓土第五百五十章:解圍第六百六十五章:三路出擊第七百四十章:無間道第六百五十二章:朔州城第四百四十四章:西征第一百四十四章:秦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