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官軍殺賊

侯家莊裡沒有任何人想投降,雙方打紅了眼死傷幾千,人人都知道此時投降也不可能被留下性命,只能死扛,實在等不到援軍唯有玉石俱焚。

忽然間莊外喧譁聲一片,張鳳儀連忙站到高處眺望北方,只見煙塵滾滾紅旗飄揚,一彪人馬橫衝直撞而來。

太熟悉了,縱觀大明也不會有如此衣着華麗的騎兵,不會有哪一支騎兵擁有如此多的阿拉伯戰馬。

霎時間,張鳳儀淚流滿面,她揮舞白蠟杆長槍吶喊道:“川娃子們,侯家莊的鄉親們,‘紅旗軍’來了,我們得救了!”

終於等來了援兵,成百上千劫後餘生的白桿兵和侯家莊鄉親們失聲痛哭,族長也是老淚縱橫。

他顫聲問道:“張將軍,您說的‘紅旗軍’是不是平遼將軍那一支把韃子、建奴打得狼奔豕突的英勇之師?”

張鳳儀大聲道:“正是打得韃子、建奴聞風喪膽的‘紅旗軍’,川娃子們,有能夠動彈的有一個算一個跟着本官出城殺敵博軍功啊!”

頓時許多白桿兵掙扎着起身擦乾淚痕齊聲大吼:“殺賊!殺賊!爲戰死的兄弟們報仇雪恨,殺……”

族長家的三兒子侯本齋有一身武藝,他恨透了城外的賊兵,因爲三天的激戰,他的二哥哥和五弟都被打死了,此時當然要出城殺敵報復。

他聲嘶力竭道:“賊兵殺我族人上千,此仇不共戴天,還能跑的鄉親們跟着我殺賊去啊!”

張揚的把總有六個總旗三百三十六位騎兵,外加不算兵額拭百戶以上級別的鎮撫官、百總、副把總、文化教官等等二十三人,算上張揚自己一共三百六十人。

六個總旗的騎兵有一半人是冷兵器騎兵頂盔摜甲,一半人是熱兵器騎兵火槍手只有頭盔不着甲,身上穿着鴛鴦戰襖春裝。

“紅旗軍”跟韃子、建奴交戰的戰術一般情況下都是騎兵火槍手射擊,冷兵器騎兵衝殺。

這是因爲具備騎戰技能的冷兵器騎兵難以練成,完全跟不上“紅旗軍”發展的需要。

選騎術好的青壯年訓練使用自生銃和短銃殺敵相對而言容易許多,一般情況下苦練六個月就能夠上戰場。

如今一個紅旗軍騎兵百總都是一個總旗冷兵器騎兵搭配一個熱兵器騎士,兩個總旗經常合練,配合已經完全沒有問題。

熱兵器騎兵早就不需要下馬射擊,他們可以在敵人騎兵羣接近到三百步內減速平端自生銃開火,射出的鉛彈無論打到敵騎還是他們的戰馬都一樣。

在騎兵對決之時戰馬被打死、打傷導致騎士落馬,能夠留下性命的少之甚少。

當熱兵器騎兵打空自生銃之時,冷兵器騎兵加速前進,此時的敵軍騎兵無一例外被彈雨襲擊打得不成陣列,己方列陣如牆平推過去優勢明顯,往往都能夠把敵騎衝得七零八落。

況且騎兵士官配發自生短銃已經普及,佔比已經超過全體騎兵的百分之二十。

他們可以近距離拔出配發的兩支短銃連續射擊,最起碼能夠有效打出二十幾顆鉛彈,殺傷效果不可小視。

但是今天的打法完全不同,熱兵器輕騎兵的自生銃還背在身上根本沒有使用,此時他們一個個揮舞馬刀藉着馬速從背後劃拉逃竄的賊兵。

原因很簡單,流寇太弱了,揮舞馬刀一劃拉就倒,犯不着打空自生銃還要浪費時間下馬裝填。

況且熱兵器騎兵揹着一杆裝填完畢的自生銃心裡增加了太多安全感,真的發現有難纏的對手,完全可以近距離射擊當場把敵人轟了。

不用擔心啞火現象,因爲“紅旗軍”騎兵講究配合,都是結陣廝殺玩羣毆。

一支自生銃可以啞火,不可能一個小旗人馬的十一支一起啞火,況且他們如今還有兩成人已經配發了短銃,屆時可以快速拔銃接着開火。

張揚雖然武力值爆棚,但是他愛學習不迷信個人勇武,如今已經能夠熟練打響自生短銃,並且在四十步內保證能夠一槍爆頭。

騎兵火槍手中也有米尼槍手,比例佔十分之一,今天他們發揮不出優勢,因爲實在沒有時間也沒有必要狙殺流寇,直接衝上去把馬刀一揮就萬事大吉,高效還痛快何樂不爲。

張揚揮舞的釘頭錘此時已經沾滿了血污和腦漿,他一邊衝殺還一邊大呼小叫道:“我們是打得建奴聞風喪膽的'紅旗軍'跪下投降免死,主動報告賊頭去向的有賞!”

麾下兒郎也在高呼:“官軍殺賊,想活命的扔掉武器跪下,‘紅旗軍’乃是仁義之師,不會濫殺無辜!”

這是時一個身穿破爛長衫的年輕人指着西南方大聲道:“將軍,匪號紫金樑的王自用剛剛扔掉旗號往那一邊逃了,將軍帶上學生,學生認識那賊子。”

張揚也不下馬,直接把說話的讀書人拉上了備用馬,道:“緊緊的抱着馬脖子,爭取跟上,隨即打馬如飛往西窮追不捨。”

紫金樑是什麼東西?長成什麼樣子?“紅旗軍”中無人知道,這個年輕人如此說肯定是見過那廝,因此張揚帶着他留着辨認俘虜和屍體。

“紅旗軍”名頭大,這裡剛剛變成流寇的流民居然也有一小部分聽說過。

不少人爲了洗脫從賊罪名紛紛開始爲大軍指明賊兵頭領逃竄的方向,有了“紅旗軍”壯膽,被壓迫的流民爆發了。

許多人揮舞大棒、鋤頭、釘耙等等五花八門的農具直接下手把混在他們中間,曾經揮着刀子逼他們做炮灰的賊兵打得血肉模糊。

一千幾百“紅旗軍”騎兵都是雙乘,戰馬的數量和質量比大多數流寇馬賊的坐騎好多了,追殺馬賊是既定方針,以前對陣官軍見勢頭不妙上馬就逃的馬賊們悲催了。

原本有馬是馬賊的驕傲、是他們在流寇隊伍裡身份的象徵、也是他們保命的道具,今天成爲了被判死刑的罪證。

相對而言流寇大頭目的戰馬質量好了許多,他們畢竟破了幾座縣城,毀了太多士紳家的莊園,繳獲到好馬甚至於阿拉伯戰馬不算稀奇。

第六百七十五章:欲蓋彌彰第三百七十章:全完了第四百零九章:弱肉強食第八百三十九章:琉球王國第八百四十章:人心惶惶第二百六十二章:迴光返照第三百四十三章:假炮位第一百三十二章:順天巡撫第九百五十六章:爾等皆亡國之臣第六百七十七章:戰機第五十二章:奪城第一百零九章:人體盾牌第七百三十五章:賭一把第七百七十七章:驅虎吞狼第八百零四章:背鍋俠第九百一十八章:烈火焚城第八百四十三章:閉關鎖國第五百四十五章:南下第二百六十二章:迴光返照第九百五十四章:生死抉擇第二百零二章:君前奏對第十三章:殺敵第五十一章:先聲奪人第一百八十一章:東奴不滅無以家爲第八百四十章:人心惶惶第六百五十二章:朔州城第六百零五章:鞭長莫及第七百五十四章:形勢一片大好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漢帝國第七百五十一章:各顯神通第四百五十五章:燕北大捷第一百七十二章: 豎子不足爲謀第八百七十九章:兵敗如山倒第七百三十章:活捉張存仁第八百五十七章:一舉拿下瀋陽第九百零六章:炙手可熱第八百八十八章:嶄露頭角第四百章:暗戰第一百三十八章:裡應外合第五百九十五章:歸來第八十七章:守備營第九百一十章:推波助瀾第一百六十四章:聯手第五百零六章:放虎歸山第三百九十二章:秀肌肉第一百九十二章:執着第五百三十八章:忠義堡第六百八十二章:咄咄怪事第八百三十七章:拓土第六百四十八章:狼煙滾滾第九百五十一章:擊斃李闖賊第八百三十九章:琉球王國第一百七十七章:徐光啓第八百零九章:崇禎十一年第三百零五章:復州攻防戰第三十二章:座上賓第二百五十四章:捨命不捨財第八百三十四章:威望掃地第三百七十八章:金州大捷第四百六十六章:夜奪登州城第八百三十八章:漢威城第二百二十一章:草原廣闊第二章:來到大明第二百五十九章:值得第九百四十八章:血雨腥風第十三章:殺敵第九百二十七章:重見天日第二百四十九章:富貴險中求第八百六十章:有口皆碑第八百六十二章:收復交趾故土第四十八章: 奔襲第八百八十二章:奮起直追第二百五十九章:值得第九百一十七章: 活捉劉宗敏第六百五十九章:人馬第七百四十五章:千刀萬剮第五百七十二章:羞辱大明第七百九十四章:分歧第六十四章: 破網第八百五十七章:一舉拿下瀋陽第四十六章: 追逐戰第二百六十章:掐時間第五百三十章:消失在歷史第九百二十六章:賣直取名第六百七十九章:反水第四百二十三章:旅順號第八百零九章:崇禎十一年第三百一十三章:會攻金州第四十六章: 追逐戰第六百五十八章:晉商大出血第二百五十三章:皇帝重視第三十一章:投軍第三百一十七章:開了先河第五百八十章:騎兵奔襲第三百一十五章:狼窩堡第五百三十一章: 寧折不彎第五百五十五章:崇禎七年第六百三十一章:孫傳庭第五百九十三章:同室操戈第二百七十三章:天子召喚
第六百七十五章:欲蓋彌彰第三百七十章:全完了第四百零九章:弱肉強食第八百三十九章:琉球王國第八百四十章:人心惶惶第二百六十二章:迴光返照第三百四十三章:假炮位第一百三十二章:順天巡撫第九百五十六章:爾等皆亡國之臣第六百七十七章:戰機第五十二章:奪城第一百零九章:人體盾牌第七百三十五章:賭一把第七百七十七章:驅虎吞狼第八百零四章:背鍋俠第九百一十八章:烈火焚城第八百四十三章:閉關鎖國第五百四十五章:南下第二百六十二章:迴光返照第九百五十四章:生死抉擇第二百零二章:君前奏對第十三章:殺敵第五十一章:先聲奪人第一百八十一章:東奴不滅無以家爲第八百四十章:人心惶惶第六百五十二章:朔州城第六百零五章:鞭長莫及第七百五十四章:形勢一片大好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漢帝國第七百五十一章:各顯神通第四百五十五章:燕北大捷第一百七十二章: 豎子不足爲謀第八百七十九章:兵敗如山倒第七百三十章:活捉張存仁第八百五十七章:一舉拿下瀋陽第九百零六章:炙手可熱第八百八十八章:嶄露頭角第四百章:暗戰第一百三十八章:裡應外合第五百九十五章:歸來第八十七章:守備營第九百一十章:推波助瀾第一百六十四章:聯手第五百零六章:放虎歸山第三百九十二章:秀肌肉第一百九十二章:執着第五百三十八章:忠義堡第六百八十二章:咄咄怪事第八百三十七章:拓土第六百四十八章:狼煙滾滾第九百五十一章:擊斃李闖賊第八百三十九章:琉球王國第一百七十七章:徐光啓第八百零九章:崇禎十一年第三百零五章:復州攻防戰第三十二章:座上賓第二百五十四章:捨命不捨財第八百三十四章:威望掃地第三百七十八章:金州大捷第四百六十六章:夜奪登州城第八百三十八章:漢威城第二百二十一章:草原廣闊第二章:來到大明第二百五十九章:值得第九百四十八章:血雨腥風第十三章:殺敵第九百二十七章:重見天日第二百四十九章:富貴險中求第八百六十章:有口皆碑第八百六十二章:收復交趾故土第四十八章: 奔襲第八百八十二章:奮起直追第二百五十九章:值得第九百一十七章: 活捉劉宗敏第六百五十九章:人馬第七百四十五章:千刀萬剮第五百七十二章:羞辱大明第七百九十四章:分歧第六十四章: 破網第八百五十七章:一舉拿下瀋陽第四十六章: 追逐戰第二百六十章:掐時間第五百三十章:消失在歷史第九百二十六章:賣直取名第六百七十九章:反水第四百二十三章:旅順號第八百零九章:崇禎十一年第三百一十三章:會攻金州第四十六章: 追逐戰第六百五十八章:晉商大出血第二百五十三章:皇帝重視第三十一章:投軍第三百一十七章:開了先河第五百八十章:騎兵奔襲第三百一十五章:狼窩堡第五百三十一章: 寧折不彎第五百五十五章:崇禎七年第六百三十一章:孫傳庭第五百九十三章:同室操戈第二百七十三章:天子召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