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真是你大爺!

坐在大殿之上,大概是登基以來諸般瑣事勞心勞神,朱由校年歲又不大,瞧見今曰宮中這般熱鬧,心中也十分興奮,竟是直接忘了大婚的流程。

只見朱由校渾然沒有今曰他纔是新郎官的覺悟,坐在上邊,瞧着熙熙攘攘的人羣,一副樂不可支的模樣,像是就打算這樣在大殿裡浪費一天時間一樣。

滿面喜色的司禮監秉筆太監王安,眼看時辰差不多了,再耽擱就遲了,而皇帝這邊還沒有動靜,連忙顫巍巍地走到朱由校面前,躬身行禮道:“陛下,迎親時辰快到了,還請陛下接見完文武百官、勳卿誥命後,起駕赴乾清宮,等候皇后殿下晉見”。

聞言,朱由校才反應過來,“喔”了一聲,而後看着殿內望着他的一干人等,坐在龍椅上,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了低頭。

張璟瞧朱由校這樣子,心裡也是暗道,這纔是朱由校這個年齡段的人,該有的模樣。

想到他之前見過朱由校的兩次會面,朱由校給他的樣子,完全不像是個少年的感覺,張璟心裡也是犯嘀咕,果然皇宮這權利之地,是最能讓人早熟的。

當然,朱由校會害羞低頭,在場衆人可不敢和普通百姓逗新郎官一樣,拿害羞的新郎官開涮,紛紛同樣低頭,不敢出聲。

待朱由校習慣後,他這纔對衆人道:“王安,唱名吧,讓各文武百官、勳卿誥命,按制恭賀晉見。”

“是!”王安行禮領命,而後轉身便對殿內一干人等,按照制度,點名上前向皇帝進獻他們準備的禮物,恭賀祝福皇帝大婚。

這就是民間恭賀新郎官,當然,他們每批人道賀的時間有限,要想在短時間內,令皇帝滿意,記得他們在大婚的表現,除了禮物要好以外,也得看他們個人的嘴皮子能不能討皇帝開心了。

在王安點了幾名京中宗室長輩的名,緊接着一堆權貴家族晉見過後,張璟便瞧見,適才在宮殿裡,和他逗嘴的那小道童陪,陪着一箇中年道士,出列道賀了。

不會吧?

這麼快?

張璟愕然,原因自然很簡單,這又不是皇帝需要道士祈福的時候,那道士和道童,怎麼比他這個正經的皇室外戚成員還早晉見皇帝呢?

他們是誰?

難道也是皇室成員?

畢竟,大明以孝治國,天子以身作則,在大婚這種場合,更要注意在禮節上,孝順長輩。

而能比他張家提前點名向皇帝恭賀,也只有老朱家的長輩纔能有這待遇。

一個疑問,出現在張璟腦海,可礙於現在場合,張璟是連竊竊私語都不敢,更別提出聲問身旁的人了。

又等了不少時候,王安便將張國紀、張璟二人的名字點了,他們代表皇后家族,在老朱家在世的長輩恭賀完,自該是他們,體現皇后身份的尊貴。

在張國紀出列後,張璟快速走到張國紀身後,和他一起上殿晉見。

張家的嫡系親屬自然不會就他們兩個,不過這次皇帝大婚匆忙,自然不可能立刻去河南再接其他宗族親屬來,因此只能是他們兩個作爲後族成員晉見了。

不過還好,他們二人和另外的兩個貴妃家族一樣,是唯一不用進獻禮物的,而且,還是要得賞賜的。

張璟恭敬守在張國紀身邊,全程安靜看着張國紀和朱由校這對老丈人和女婿的官方性對話。

對話是張國紀和朱由校早就被禮部安排的人訓練過的,很快結束,而後便聽朱由校下令,令王安拿出聖旨,宣讀賞賜張家的一應珍貴物品,以示恩寵,當然,這禮品得下面程序給他們。

二人依禮謝恩,而後朱由校令王安送二人退下,至於殿內,另由另一個張璟不認識的司禮監太監繼續點名。

張國紀、張璟二人,便在殿內衆人注視下,由王安領着,出了皇極殿。

路上,走過那小道童身邊時,張璟瞥見那小道童對自己眨巴了下眼睛,口裡還沒有發出聲音的對着口型說了幾個字,眼裡還帶着幾絲譏笑的意思。

張璟看出來了,他在說“我是你大爺”,若不是時候不對,張璟真想上去,好好扇這個沒家教的孩子一巴掌。

一旁的張國紀顯然也注意到了那小道童和張璟的無聲互動,微微皺了眉頭,並未有異動,依舊帶着張璟,跟着王安離開。

“老皇親,接下來就勞煩您和國舅爺了!”出殿後,王安笑着提醒二人道。。

“請王公公放心,我們絕不會誤了時辰,鳳輦到時,府上必定安排周全。”張國紀自是明白王安何意,笑着回道。

“這我便放心了,殿內還有不少勳臣要晉見,咱家就不遠送了。”

“王公公慢走!”

三人客套性的回禮後,王安便回殿裡去了,他是現在司禮監的絕對的實權人物,自然不可能久離開皇帝身邊,否則出了事情,沒他應對,那宮裡豈不是要亂套了?

之後,張璟跟着張國紀,由一隊宮中衛士護送,快速出了宮門,坐上馬車,直奔朝廷賜給張國紀的府邸而去。

他們這是要去府裡,等待接張嫣的鳳輦的,畢竟,皇后也需要迎親的,總不能憑白無故的從宮門帶進宮裡吧?

這也是朝廷會提前賜宅邸給張國紀的原因,就是要待點名結束後,張嫣要帶着她的鳳輦和朝廷的賞賜,來張府,拜見張國紀,而後再轉頭去宮裡。

當初第一次聽到帝后婚禮的繁瑣儀式時,張璟就暗罵,制定這禮儀的人心裡有病,就愛折騰他,其他人倒沒什麼,他們這些後族,要爲了趕時間,可是得好生一陣折騰。

上了馬車,張璟和張國紀拉下車簾,就在車子裡,把他們在宮裡的禮服脫了,換上車裡早就準備好的另外一套大紅衣袍,既然是送親一方,自然是不能再穿朝服了。

張璟換着衣服,又一次碎碎唸的暗中詛咒着那些禮部官員心裡變態。

“適才在殿內,我看張天師之子,似乎和你很熟,你們認識?”馬車行進之間,換好衣服的張國紀突然問張璟道。

“張……張天師之子?他是誰?”張璟不解道。

“就是那個朝你眨眼的小道童。”張國紀答了一句,而後不可思議道:“怎麼?你不認識那孩子嗎?”

確實,那小道童這般逗弄張璟,不由得不令張國紀不相信張璟和小道童之間不認識。

“不認識,我真的不認識。剛纔陛下沒來皇極殿前,那小道童無緣無故的捉弄自己……”張璟一口否決,而後把那小道童和他以前發生的小插曲簡略說了出來。

“這樣啊!我還以爲你和張天師之子認識了,若是認識就好了,以後可以多找張天師祈祈福,保佑寶珠能順利誕下太子,那我們張家可就富貴了。”張國紀聽後,有些失望道。

“伯父,生兒子不是祈福就行的,那得看機率,別信這些神鬼之言,那都是騙人的……等等,你說那小道童是張天師之子?”張璟聽到張國紀竟然信臭道士的忽悠人的祈福生子言語,不假思索的反駁着。

不過,很快,張璟就有些驚訝的反應過來,那小道童竟然是張天師的孩子,這是搞笑嗎?

“當然。”張國紀認真點頭道,再次證實這不是笑話。

“那……那張天師是龍虎山的?”張璟再次確認着。

“自然是的,天下除了龍虎山,還有哪裡有‘張天師’!那道童名爲張應京,乃是現任‘張天師’張顯庸長子。”張國紀又證實道,前兩日張顯庸正好奉命去張國紀宅子祈福,便帶了喜歡四處玩的張應京一起去的,所以認識這父子兩。

乖乖!

沒想到那小道童有這麼大來歷!

龍虎山張天師!

天下只有一家,自然是那道教名門天師道的教主了!

若那小道童是張天師之子,那不是說他未來是下一任張天師嗎?

可怕,竟然遇到這個時代忽悠界的頂級大佬了,剛纔在殿內,這小傢伙就展現了他忽悠人的功底了。

幸好,那小道童功力不到家,而張璟機智,沒有被他忽悠住,否則,以他調皮的性格,指不得要怎麼整蠱自己呢?

張璟心裡如此想着,他可記得,這天師道,到了後世,可還一直堅挺了,甚至成了道教的千年名門支派了。

要不是因爲某些原因,導致兩岸天師世系互相不承認對方正統,恐怕後來天師道都能一枝獨秀,碾壓其他道教分支了。

而張家的子孫,也都能憑着張家後人身份,用祖宗名氣一輩子榮華富貴,吃喝不愁了。

明白了小道童身份,張璟想到小道童對他說的話,突然嘀咕譏諷道:“明明是下一任‘張天師’,卻一點‘張天師’的素質都沒有,真是莫名其妙!”

“怎麼了?突然不高興了?和張應京有關?”張國紀見張璟臉色,好奇問道。

“嗯!伯父,也不知道天師道怎麼教的禮節,那張應京一點兒禮數都沒有,和我見面後,知道我的身份,一口一個他是我大爺叫着,真是可惡,知道我是皇親,那張應京還這麼無禮!”張璟憤憤道。

“你還別說,張應京論起來,還真是你大爺!”張國紀聞言,認真道。

“……”

135、要不國舅爺也來聽一出?387、朱徽媞鞏永固368、笑到最後272、熊廷弼出征305、配合潛伏258、五軍都督府106、看了也是白看!200、還是葉相公是明白人306、酒菜有毒306、酒菜有毒7、連臣子都怕,還做什麼皇帝?335、王安有罪92、真是“老”工匠!100、萬煒登門345、那礦監出爾反爾132、水磨腔242、端起鹿血幹了109、執政勤勉的朱由校356、軍隊名號306、酒菜有毒400、楊鎬被黑的太久306、酒菜有毒359、白桿兵要成大爺了251、最多隻有這個數!195、額度高了?404、朝鮮之役裡暗藏的黨爭303、兩面進行236、禁軍中的禁軍206、不得不爲388、朝鮮中立261、都想博關注210、就剩最後一個284、間接影響大明命運的帝師360、訓練浙兵最重要的217、真兇是東林黨76、餓死朕了!141、錢息291、深宮之中要無情388、朝鮮中立355、萬曆脫不開干係239、御馬監也有貓膩396、竟然是楊鎬!168、恕臣死罪254、大明朝貢是賺錢的!78、老狐狸挖坑191、少年皇帝很機智160、高進行蹤210、就剩最後一個393、古英貝勒很尷尬91、軍器局就這麼點人?123、完全想岔了335、王安有罪102、奸商萬煒30、袁應泰自殺殉國213、兇手應該上過戰場374、怎麼去朝鮮了?60、大明敗於奸細63、大婚之後,朕必收權!155、熊蠻子真他奶奶個熊的不是人69、偷樑換柱256、改戶籍不難40、握手河橋柳似金299、六必居153、不識廬山真面目401、稷山大捷41、兩萬兩37、竟不如一少年監生看得透徹325、發火成功率58、前面鳥沒了,後面菊花也不保!138、無憑無據328、銃託很重要103、賑災不力284、間接影響大明命運的帝師218、旨意不對勁252、以次充好205、三方佈置53、傾家蕩產去賠罪184、各黨都腐敗345、那礦監出爾反爾121、抗清三公得其二252、以次充好109、執政勤勉的朱由校261、都想博關注130、門前訓僕47、活該你一輩子富貴不了!348、用誠意打動116、天姿國色275、高郎中可真會演戲363、重刑威加海內230、借不會破案的人破案199、遼東,熊廷弼!342、川兵白桿兵270、自生火銃259、不能小瞧張維賢233、唯你是問170、空穴來風334、讓朱由校把話說出來152、沒有賭博,就沒有九千歲!223、會學習會反思的韃子最可怕331、王體乾求救
135、要不國舅爺也來聽一出?387、朱徽媞鞏永固368、笑到最後272、熊廷弼出征305、配合潛伏258、五軍都督府106、看了也是白看!200、還是葉相公是明白人306、酒菜有毒306、酒菜有毒7、連臣子都怕,還做什麼皇帝?335、王安有罪92、真是“老”工匠!100、萬煒登門345、那礦監出爾反爾132、水磨腔242、端起鹿血幹了109、執政勤勉的朱由校356、軍隊名號306、酒菜有毒400、楊鎬被黑的太久306、酒菜有毒359、白桿兵要成大爺了251、最多隻有這個數!195、額度高了?404、朝鮮之役裡暗藏的黨爭303、兩面進行236、禁軍中的禁軍206、不得不爲388、朝鮮中立261、都想博關注210、就剩最後一個284、間接影響大明命運的帝師360、訓練浙兵最重要的217、真兇是東林黨76、餓死朕了!141、錢息291、深宮之中要無情388、朝鮮中立355、萬曆脫不開干係239、御馬監也有貓膩396、竟然是楊鎬!168、恕臣死罪254、大明朝貢是賺錢的!78、老狐狸挖坑191、少年皇帝很機智160、高進行蹤210、就剩最後一個393、古英貝勒很尷尬91、軍器局就這麼點人?123、完全想岔了335、王安有罪102、奸商萬煒30、袁應泰自殺殉國213、兇手應該上過戰場374、怎麼去朝鮮了?60、大明敗於奸細63、大婚之後,朕必收權!155、熊蠻子真他奶奶個熊的不是人69、偷樑換柱256、改戶籍不難40、握手河橋柳似金299、六必居153、不識廬山真面目401、稷山大捷41、兩萬兩37、竟不如一少年監生看得透徹325、發火成功率58、前面鳥沒了,後面菊花也不保!138、無憑無據328、銃託很重要103、賑災不力284、間接影響大明命運的帝師218、旨意不對勁252、以次充好205、三方佈置53、傾家蕩產去賠罪184、各黨都腐敗345、那礦監出爾反爾121、抗清三公得其二252、以次充好109、執政勤勉的朱由校261、都想博關注130、門前訓僕47、活該你一輩子富貴不了!348、用誠意打動116、天姿國色275、高郎中可真會演戲363、重刑威加海內230、借不會破案的人破案199、遼東,熊廷弼!342、川兵白桿兵270、自生火銃259、不能小瞧張維賢233、唯你是問170、空穴來風334、讓朱由校把話說出來152、沒有賭博,就沒有九千歲!223、會學習會反思的韃子最可怕331、王體乾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