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誰說大明沒有攬權的外戚?

bookmark

人逢喜事精神爽,今天的朱由校,就是如此。

畢竟是他大喜的日子,他的氣色很好,笑吟吟地登上龍椅後,便喚起了文武百官,大婚也就此進入了正式主題。

禮部尚書孫慎行,手捧用明黃色的布,包裹在案上的金寶、金冊、金印,走到大殿正中朗聲宣讀皇帝冊命皇后、貴妃的冊文、寶文。

金寶,即爲皇后、貴妃的寶印;金冊,即爲冊立皇后之文書;金印,亦可稱爲鳳印,其和金寶意思差不多,卻爲皇后獨有,乃是皇后坐鎮中宮,管理六宮的權利證明。

其實,除卻金印爲皇后獨有外,金寶也應爲皇后獨有,只是到了如今有了改變。

大明開國初,朝廷規定,冊立皇后時,皇后有金冊、金寶、金印,而其餘貴妃等,卻是有冊無寶。

不過在宣宗章皇帝朱瞻基掌權時,因朱瞻基極寵孫氏,即位後便冊立其爲貴妃,並且有冊有寶,待遇一如皇后。

後來朱瞻基在宣德三年時,廢了胡皇后,令其退居長安宮,並晉封冊立孫貴妃爲皇后,始開大明貴妃有冊有寶之先河,並演變延續下來。

雖然按理來說孫氏後來成了皇后,她得金寶,應該也算名正言順,但畢竟孫氏得寶是在她爲貴妃時,所以朱瞻基此舉,其實說到底也是違背祖制了。

可是,木已成舟,孫氏終究是貴妃得寶,禮制已變,因此大明後來也逐漸將貴妃得金寶,引爲制度。

當然,後來事實也證明,孫氏後來的行爲,也對得起朱瞻基給她如此殊榮。

那時,朱瞻基駕崩,皇太子朱祁鎮繼位,登基爲皇帝,年號正統,孫皇后也被尊爲皇太后。

後至正統十四年,瓦剌背信棄義,犯邊挑釁,寇掠大明,英宗睿皇帝朱祁鎮當即果斷決定,北征瓦剌,卻發生了土木堡之變,朱祁鎮爲瓦剌所俘,大明數十萬精銳也因此盡失,朝廷文武重臣共有百餘人喪命殉國,京師告急,大明陷入自開國以來的空前危機。

是時,正是這位時爲皇太后的孫氏,果斷擯棄了部分朝臣的南渡陪都的主張,採納了兵部侍郎于謙等主戰派的意見,讓庶子朱祁鈺即位,年號景泰,他便是後來的代宗恭仁康定景皇帝。

之後,隨着大明忠臣,漢族英雄于謙,整飭兵備,部署要害,親自督戰,以京師所剩老弱殘兵和抽調來的各地疲憊之師,共計二十二萬,關閉北京九門,並列陣九門外,以血肉之軀,抵禦瓦剌大軍,守住北京,化解了危機,充分證明了孫氏值得朱瞻基如此做。

而後來的“奪門之變”,英宗復辟,其中也有孫太后的功勞。

若非是孫太后允許,以及孫氏外戚的暗中輔助,武清侯石亨、太監曹吉祥等人才能更容易完成那復辟之事。

否則,若是沒有孫太后允許,英宗如何有名義復辟,沒有子嗣的代宗,又不肯立親兄英宗之子,大明兄終弟及的法統制度不能正確運行,也不知那樣的話,大明之後又會出現怎樣的關於皇位的腥風血雨。

隨着皇極殿的禮儀完畢,便見禮部安排迎親的鴻臚官接了節、冊、寶、印,便直趨午門去安排皇后和貴妃三人的車駕去了。

看着那鴻臚官離去,張璟心裡不由自主的心熱起來。

他知道,再過不久,張嫣就將成爲大明的國母,而他張璟,也將正式確立自己國舅的身份。

只是,這一世,張璟還能讓大明亡國?

張嫣如真實歷史一樣殉國?

華夏大地爲韃子所佔,漢族爲異族奴役凌辱?

不能!

絕對不能!

不說大明亡了後,他張璟的好日子也將沒了,就是爲了漢民族不再被打斷脊樑,爲異族之奴才,張璟都不能讓這事情發生。

只是,將來的他該如何去做,才能挽救這一切?

畢竟,大明有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定下的祖制,外戚不得干政攬權,這就極大的限制了張璟的行事。

雖說在明初朱元璋、朱棣、朱允炆這三人,都沒有完全按這祖制行事,但到了後來,基本成了慣例,後代王朝之中,幾乎沒出過攬權外戚。

若是原本,張璟的想法是利用自己的一些知識,在不違背身份原則的情況下,通過他對皇帝朱由校的影響力,不斷改變大明這還沒有徹底爛掉的攤子,令其再次崛起。

可是,受制於人,那終究太慢了,而且有些事情,不經他自己控制,很難辦成。

更何況,若是做得太越界,還會被清流文官那幫人清算彈劾,實在得不償失。

不過,在剛剛看到那金寶,想到孫太后和她背後那搏命一押,支持英宗復辟的孫氏家族時,一個不成熟,卻已經有人實踐過的想法,出現在他心頭。

孫氏家族當時在支持英宗復辟成功後,不就成了大明攬權的外戚嗎?

其家族一門在那場政變中,都獲得巨大利益,其中孫太后兄長孫繼宗更是在此之後,與石亨、曹吉祥等人共同攬權,勢力龐大。

孫繼宗,字光輔,忠會昌伯孫忠之子,天順元年發動奪門之變使英宗復位,因功進侯爵,加號“奉天翊衛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柱國,自身可免二死,子免一死,世襲侯爵;諸弟爲都指揮僉事者,都改爲錦衣衛都指揮僉事。而孫繼宗死後更是贈郯國公,諡榮襄。

當然,僅僅如此,還不算什麼,孫家那時權利大,還在於不僅僅孫家人官大,連孫家家奴也跟着獲利。

後來孫繼宗利用政變之功,上書言道:“臣與弟顯宗率子、婿、家奴四十三人,參加奪門之變,有功,乞加恩寵。”

其意便是向英宗求官,英宗礙於孫家那時勢大,之後又下了進升顯宗爲都指揮同知,其子璉授錦衣衛指揮使,其婿指揮使武忠進升都指揮僉事,再令授官孫家家奴十七人,之後更是命繼宗督五軍營軍務兼掌後軍都督府事,將京師兵營之權,盡賜孫氏。

孫家由此,成爲大明難得一見的實權掌兵外戚,要知道,那時的京營,可都是土木堡之變、北京保衛戰後,大明火速補充的各地精銳,而不是日後崇禎時爛透的花架子。

有了這些精銳兵,孫家在朝堂之上,想不立足都難?

而且,極爲恐怖的一點,那就是朝堂清流文官,對此都是聽之任之,未曾用什麼外戚不得掌權的祖制來勸阻。

這裡面,除了有土木堡之變後,京師武勳家族人才凋零,陷入青黃不接之地的原因,比如按理來說最應該接掌京營的英國公張家,自張輔土木堡兵敗殉國,便進入後輩在兵事上,沒有什麼能力突出者的尷尬地步。

至於另外的原因,那就是朝中文臣不敢彈劾,畢竟,挽救大明的功臣于謙,都因爲政變的不可說原因,不得不被英宗治罪,蒙冤而死,其他的文臣,哪裡敢忤逆英宗的意思?

因此,英宗剛剛復辟的那幾年裡,孫繼宗和他背後的孫家可是勢力滔天,得寵之極。

不過,臣子貪得無厭,不知收斂,必然被皇帝所忌諱。

英宗剛剛復辟上臺,爲了鞏固政權,需要依靠石亨、曹吉祥、孫繼宗這些人,所以對他們聽之任之,有求必應,但等權利穩固,自然不會再如此縱容。

先是石亨貪得無厭,被英宗下獄,後來曹吉祥想要更多權利,謀反事敗,被滅族,到了孫繼宗,作爲當時身份最尊貴的外戚的孫家,在英宗不斷賞賜後,還是不滿足,屢屢以復辟舊事不斷向英宗求賞,因此自然犯了忌諱。

不過因爲其母孫太后之故,英宗對孫家,也只是拒絕賞賜,隱忍不發,並未實施行動。

後來隨着孫太后,在天順六年薨了後,英宗和孫家再也沒有太多阻礙,找了孫家侵佔了官地,建立私莊的理由,將除了孫太后兄弟孫繼宗幾人以外的孫氏宗族子弟、家奴,盡數罷官,同時解除了孫繼宗的京師兵權,只保留爵位,以閒職安置。

可謂是一招就把原本勢力龐大的孫家解散,否則,若是孫家沒因此事惹惱英宗,恐怕現在大明最尊貴的勳臣家族,得是這個毫無武勳的孫家了吧!

有着這個先例,張璟心中便有了點想法,既然孫家可以憑藉外戚之身,掌京師兵權,一門榮寵,那他張家怎麼不行?

要知道,當初孫家失勢,除了孫家人貪得無厭之外,也是有着孫家後輩無人,讓英宗不忌憚孫家,否則英宗怎麼會下手這麼果決?

畢竟,孫家那時候完全吃老本,都是靠着孫繼宗這個政治嗅覺極準,膽大包天的老人維持。

若非孫繼宗聯繫英宗和孫太后,並且主動參與,否則在那場奪門之變裡,其他孫家子弟家奴,其實都是被這位孫家家主,不明就裡,裹挾着政變的人而已。

只要有了兵權,再有文官不敢相對之勢,那他這個外戚身份就不是阻礙,而是一個無往而不利的護身符了!

一瞬間,張璟心裡有了明悟,既然上天讓他做了大明的外戚,那他就要把這外戚做好。

有孫繼宗的例子在前,他還怕什麼,況且,有違祖制怕什麼,大明開國至今,那些違反祖制的事情,歷代皇帝和朝廷幹得還少了嗎?

385、宮闈醜事217、真兇是東林黨76、餓死朕了!334、讓朱由校把話說出來242、端起鹿血幹了343、漢族女英雄218、旨意不對勁90、張輔之213、兇手應該上過戰場12、對付張璟的好時機228、賊喊捉賊359、白桿兵要成大爺了231、請旨借兵36、起復熊廷弼251、最多隻有這個數!18、霸王嫖386、西李受辱297、鬥毆笞刑169、言者無罪196、與前朝之禁錮有何異99、私賬蹤跡318、帶俸千戶150、交易推薦管家271、尚不完善337、南京教案312、搜查魏朝400、楊鎬被黑的太久178、逢場作戲142、脫靶了276、我好害怕哦!253、這馬會不會出事?166、臣無罪!210、就剩最後一個63、大婚之後,朕必收權!200、還是葉相公是明白人320、王體乾的預感51、薛府沒落224、張可大179、無論如何就要如花姑娘357、冷熱兵器需結合262、張之極不消停307、走後門408、東林治史有深意355、萬曆脫不開干係375、浙兵訓練343、漢族女英雄48、好好幹!你很有前途!79、高興的搶着吃剩菜180、奴家想要65、你們倒是先打起小爺的主意來了!327、後坐力382、東林黨的紅線32、我是吳庭禮,你說我是誰?101、不單單是爲送禮吧?267、明武宗被黑138、無憑無據133、江南劣幣249、耿直人總闖禍193、管鮑之交,除膜慰道369、楊鎬有救206、不得不爲212、羨慕客巴巴12、對付張璟的好時機52、老滑頭抽兒子387、朱徽媞鞏永固197、賬目上的人怎麼處置63、大婚之後,朕必收權!126、三論201、一碼歸一碼325、發火成功率161、有辦法讓他出來275、高郎中可真會演戲84、非喝哭方從哲不可!80、火器研發慢,購買量不足59、做了個夢,就敢切鳥!318、帶俸千戶274、死無對證53、傾家蕩產去賠罪119、現成人選378、遼西無底洞408、東林治史有深意57、等我見過陛下,再來找你們!333、反水的代價不夠84、非喝哭方從哲不可!245、馬純兒果然是匹好馬305、配合潛伏286、騙得這麼深177、貴人背後,貴不可言!8、天下興亡,匹夫有責!51、薛府沒落5、實爲避禍329、善意的謊言341、秦良玉要報仇310、藏信高府367、蒙古不可信191、少年皇帝很機智346、邱扒皮228、賊喊捉賊342、川兵白桿兵140、驅使地頭蛇
385、宮闈醜事217、真兇是東林黨76、餓死朕了!334、讓朱由校把話說出來242、端起鹿血幹了343、漢族女英雄218、旨意不對勁90、張輔之213、兇手應該上過戰場12、對付張璟的好時機228、賊喊捉賊359、白桿兵要成大爺了231、請旨借兵36、起復熊廷弼251、最多隻有這個數!18、霸王嫖386、西李受辱297、鬥毆笞刑169、言者無罪196、與前朝之禁錮有何異99、私賬蹤跡318、帶俸千戶150、交易推薦管家271、尚不完善337、南京教案312、搜查魏朝400、楊鎬被黑的太久178、逢場作戲142、脫靶了276、我好害怕哦!253、這馬會不會出事?166、臣無罪!210、就剩最後一個63、大婚之後,朕必收權!200、還是葉相公是明白人320、王體乾的預感51、薛府沒落224、張可大179、無論如何就要如花姑娘357、冷熱兵器需結合262、張之極不消停307、走後門408、東林治史有深意355、萬曆脫不開干係375、浙兵訓練343、漢族女英雄48、好好幹!你很有前途!79、高興的搶着吃剩菜180、奴家想要65、你們倒是先打起小爺的主意來了!327、後坐力382、東林黨的紅線32、我是吳庭禮,你說我是誰?101、不單單是爲送禮吧?267、明武宗被黑138、無憑無據133、江南劣幣249、耿直人總闖禍193、管鮑之交,除膜慰道369、楊鎬有救206、不得不爲212、羨慕客巴巴12、對付張璟的好時機52、老滑頭抽兒子387、朱徽媞鞏永固197、賬目上的人怎麼處置63、大婚之後,朕必收權!126、三論201、一碼歸一碼325、發火成功率161、有辦法讓他出來275、高郎中可真會演戲84、非喝哭方從哲不可!80、火器研發慢,購買量不足59、做了個夢,就敢切鳥!318、帶俸千戶274、死無對證53、傾家蕩產去賠罪119、現成人選378、遼西無底洞408、東林治史有深意57、等我見過陛下,再來找你們!333、反水的代價不夠84、非喝哭方從哲不可!245、馬純兒果然是匹好馬305、配合潛伏286、騙得這麼深177、貴人背後,貴不可言!8、天下興亡,匹夫有責!51、薛府沒落5、實爲避禍329、善意的謊言341、秦良玉要報仇310、藏信高府367、蒙古不可信191、少年皇帝很機智346、邱扒皮228、賊喊捉賊342、川兵白桿兵140、驅使地頭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