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各執一端

“雖然不能完全這樣說, 可是李氏一家在遼東這一局棋中的作用卻是任何人都無可否認,也無可替代的。

且不說李老將軍鎮守遼東三十年,所立下的無數戰功,便是李家第二代的九位將軍,哪一個不是久經沙場、戰功顯赫。不能因爲一場戰沒打好,便要問刑吧!如此,豈不寒了天下將士們的心?”

楊舉連連搖頭。“唐兄此言,楊舉不敢苟同。李氏固然爲我大明朝遼東的柱石。可是也正因爲他李家的顯赫,天下人人都盯着李家在看。如果此次李如柏怯戰敗逃,朝廷不予追究,那麼將來,軍中效仿之人必多。

如此下去,將來再與女真對戰沙場,怯戰敗逃的將軍必會有大把。將士沒有拼死沙場之心,這戰還怎麼打?”

臺上的楊舉與唐轍就如何處理李如柏的問題,各執一詞、爭論不休。臺下的衆人也各執一端,爭的不可開交。有人支持楊舉的觀點,認爲對李如柏要嚴懲。也有不少人支持唐轍的觀點,認爲對李家的處理要慎重,特別是當下朝廷正是多事之秋,正當用人之際。

俞仁碰了碰一旁的盧象升的胳膊,“盧兄如何看?”

“遼東戰場本不樂觀,卻萬萬沒想已壞到了這個地步。臨戰之將,必當以勇爲第一,李如柏怯戰敗逃,不戰而潰,必不可赦。”

俞仁點頭,他大概是所有人中最早知道這個結果的人。可是,對於李如柏的處理問題,說實話,他還真沒有深想過。直到現在,楊舉與唐轍把問題提出來了,而且雙方都有充分的理由。想到大明之後的歷史,似乎並沒聽到李氏的名字,甚至連曾最被衆人推崇傳爲神話的李成樑,在後世的史書中也很少提到。

俞仁估計,這應該是因爲遼東李氏從此開始走向了沒落,不再是遼東棋局的主角。

“俞兄的意見如何?”盧象升問。

俞仁低頭慢慢喝了口茶,這才道,“我認爲,遼東戰局已是如此,不可改變。當下最重要的是,如何挽救眼下的遼東危局,不讓女真人打到山海關來。這纔是我們目前最應該關心和考慮的。至於李如柏的處理問題,我想,我們是不是可以緩一緩再討論?”

盧象升聽了俞仁的話,微微點頭。

“俞兄所言極是。既然目前大家對處理李如柏還形成不了統一意見,先把這個問題放一放,倒是個錯的主意。俞兄的思路果然獨特,不眼前所拘泥!”說着,盧象升輕輕嘆了口氣,似乎是對自己沒能及時抓主問題的重點而不滿。

俞仁見盧象升方纔還慷慨陳詞,這會兒卻好像又有些不大自信了,也不免有些奇怪。

他哪裡知道,這盧象升雖然是位士子,可他卻從小善武,自幼熟讀兵書。十五歲便曾協助當時到宜興圍剿太湖水賊的南京水軍守備,攻破水賊水寨,也因此而名傳鄉里。

盧象升也因此被常州的同窗好友們捧爲,可帶十萬甲兵的帥才。不僅如此,這盧象升伸手也很不差。他自小家中便請了一位武師長期教他練武,可以說是宜興城裡有名的文武雙全的才子。

可是這一次,當他聽到俞仁短短的一句話,便感覺自己與其相比,不說別的,就光光這對戰爭的關鍵點的把握,便差了一截。他也第一次認識到,自己在軍事上,其實並不那麼的成熟。

俞仁輕輕拍了拍盧象升的肩膀,安慰道:“盧兄也不必妄自菲薄。我也不過是因爲比你早些聽說遼東的戰況,這才比你們想的更多了些。以盧兄方纔未能親臨戰場,而能提前預見我軍的兇險,光這份眼見,已是非常難得了!”

“那麼,以俞兄來看,就當下的遼東,朝廷應當做些什麼,才最妥當?”

這一次,俞仁沒有多想,因爲這個問題早在他與袁崇煥在長樂的多次討論遼東局勢時,便做過這樣的假設,併爲此設計了應對方法。

“我認爲,當此之時,我軍新敗。又兼精稅盡失。要想馬上再抽調出一支勁旅北出遼東,與女真人爭鋒,必不可取。何況,只怕當下,朝廷也抽不出來這樣的軍隊了。

因此,我認爲應該派一位老成之將,先在遼東收聚散兵、據城堅守。先穩住遼東局勢,再緩圖攻進之法。必竟,在遼東,我們還有瀋陽、遼陽、廣寧這三座重鎮在手。遼西走廊的要塞更是絲毫未損。女真人這一次雖然大勝,但要想南下破關,卻萬萬不能。

以我想,女真再強必竟不過數城之地。以我大明萬里江山,要打垮女真,不過是個時間問題。重要的是,我們不可急進,也不能怯戰、避戰。只要耗住女真人,便早晚必能將他們拖垮。”

盧象升聽的連連點頭,便像是一位學生在認真的聆聽着老師的教導。

而此時的臺上,楊舉與唐轍正爭的不可開交。就在這時,就聽前排有一人突然拍案而起,大喊一聲,“空論無益,不如大家比一場。”

俞仁忙轉頭去看。說話的人正是李顯忠。就見他正面赤耳紅的瞪大着雙眼,緊盯着楊舉,好像跟他有什麼深仇大恨,要把他一口生吞下去一般。

楊舉顯然不知道,這李顯忠爲何會突然如此,可是唐轍對李顯忠的過激表現卻是心知肚明。李顯忠顯然是因爲楊舉力主要嚴懲他爹,所以纔會如此惱恨。不過,李顯忠的話倒也提醒了唐轍。

他忙向臺上的楊舉道,“是啊!咱們如此空論,最終也辯不出誰是誰非,自古便有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之說。既然楊兄你這堂課叫‘經世致用’。而楊兄對遼東戰局又是如此的侃侃而談,想來楊兄對兵事必然十分精通。那麼,現在不如就讓我們見識一下楊兄致用的手段吧!俗話不也說:是騾子是馬,拿出來溜溜嘛!

到底是你東林人紙上談兵,還是我萬鬆士子枉言虛談,咱們一比大家也就全知道了。

當然,我也沒辦法真的給咱們挑起一場戰爭,分別由你我指揮。但是我們卻可以來一場比武。不知楊兄敢不敢接招啊?”

楊舉一愣,這個提議實在是太出他意外了。自己與唐轍兩個明明都是書生,兩個書生間的爭論,最終卻要以武鬥的方式來解決,實在是有些不合邏輯。

楊舉是個十足的讀書人,他從來沒有練過武。對於唐轍提出的比武,他完全沒有把握。可是,他也知道這一次對他來說,正是一個機會。要想讓萬鬆士子,特別是這個唐轍服自己,看來光用嘴上功夫是不行了。只有在比武中贏下唐轍,才能真正讓他心服自己。如果唐轍服了,那整個萬鬆書院也就服了。他如果可以達到這個效果,那就算是超額完成了先生交待的任務。

雖然楊舉對於打贏唐轍沒有把握,可是看着送到眼前的機會,他仍然不願輕易的放棄。

唐轍見楊舉沉思不言,於是又投下一個更大的誘餌。

“如果楊兄不反對的話。我想我們還可以在比武中加些賭注。如果我們萬鬆士子輸了,我們今天在場的全部三十二位萬鬆士子,便全數投入你們東林門下,正式向錢先生拜師。如果你們輸了,我只要求至庸兄此生不得再參加科考。這個條件,夠優厚的了吧?”

楊舉心中又是一驚。唐轍的這個條件太誘人了!他不會忘記,自己與老師前來杭州,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在浙黨的大本營裡投下一枚重磅炸彈,使浙黨內部的士子們思想出現分歧。能夠爭取一兩個到他們東林黨的陣營自然最好,就算不能,也要以老師錢謙益提出的“致用”學,來打壓浙黨門下士子多數尊崇的明陽先生的‘明心見性’的王學。

第253章 去向何方第117章 先機被佔第18章 乾坤園內第325章 出兵濟南第238章 及時火至第283章 揭竿之後第376章 進退之爭第342章 強嫁郡主第164章 徐氏子弟第46章 開場受責第122章 訂單到手第166章 南沙被圍第355章 嚮導難尋第400章 避世山寨第55章 顧全大局第290章 落難文詔第275章 用心良苦第247章 聚和新村第48章 各執一端第334章 新帝暮路第306章 大軍東進第228章 放棄機會第254章 南下之旅第2章 連江渡口第119章 銷 售技巧第348章 夫人懷孕第342章 強嫁郡主第233章 描繪夢想第115章 山東總兵第313章 生死大事第303章 魯王薦人第270章 故友窘境第14章 被縛馬上第103章 東窗事發第299章 聞風而逃第101章 浙黨遺孫第99章 長久計劃第346章 懲治家丁第3章 囂張海盜第199章 無爪之狼第231章 平遼之爭第121章 初見成效第70章 兵行險着第262章 生死不明第65章 自我調節第20章 真假溫情第235章 聞香教主第202章 對面不識第372章 馬氏遺孀第53章 務實楊舉第42章 正式啓動第303章 魯王薦人第248章 蒸汽動力第395章 不忍相棄第261章 海戰慘敗第153章 無路出海第115章 白 頭之約第21章 公子遭耍第105章 刑具加身第397章 逃出小島第168章 小卒敲詐第346章 懲治家丁第384章 男人決鬥第378章 蒙古嚮導第64章 突然出現第351章 夢中被縛第89章 主將失蹤第261章 海戰慘敗第332章 一戰分曉第118章 好事多磨第377章 參將文龍第100章 意外再起第25章 強行登船第10章 鐵嶺李氏第274章 兇悍女人第105章 刑具加身第94章 見與不見第193章 官府封店第115章 山東總兵第183章 籌劃銀行第33章 事事關心第177章 接受招安第194章 貪官醜態第27章 展旗退敵第62章 異想天開第381章 重要人質第356章 請君入甕第49章 外援難尋第222章 街頭鬥毆第138章 許家四爺第318章 來龍去脈第313章 生死大事第101章 浙黨遺孫第146章 半路遇伏第122章 訂單到手第171章 又見故人第384章 男人決鬥第231章 平遼之爭第180章 如願回島第66章 氣球初飛
第253章 去向何方第117章 先機被佔第18章 乾坤園內第325章 出兵濟南第238章 及時火至第283章 揭竿之後第376章 進退之爭第342章 強嫁郡主第164章 徐氏子弟第46章 開場受責第122章 訂單到手第166章 南沙被圍第355章 嚮導難尋第400章 避世山寨第55章 顧全大局第290章 落難文詔第275章 用心良苦第247章 聚和新村第48章 各執一端第334章 新帝暮路第306章 大軍東進第228章 放棄機會第254章 南下之旅第2章 連江渡口第119章 銷 售技巧第348章 夫人懷孕第342章 強嫁郡主第233章 描繪夢想第115章 山東總兵第313章 生死大事第303章 魯王薦人第270章 故友窘境第14章 被縛馬上第103章 東窗事發第299章 聞風而逃第101章 浙黨遺孫第99章 長久計劃第346章 懲治家丁第3章 囂張海盜第199章 無爪之狼第231章 平遼之爭第121章 初見成效第70章 兵行險着第262章 生死不明第65章 自我調節第20章 真假溫情第235章 聞香教主第202章 對面不識第372章 馬氏遺孀第53章 務實楊舉第42章 正式啓動第303章 魯王薦人第248章 蒸汽動力第395章 不忍相棄第261章 海戰慘敗第153章 無路出海第115章 白 頭之約第21章 公子遭耍第105章 刑具加身第397章 逃出小島第168章 小卒敲詐第346章 懲治家丁第384章 男人決鬥第378章 蒙古嚮導第64章 突然出現第351章 夢中被縛第89章 主將失蹤第261章 海戰慘敗第332章 一戰分曉第118章 好事多磨第377章 參將文龍第100章 意外再起第25章 強行登船第10章 鐵嶺李氏第274章 兇悍女人第105章 刑具加身第94章 見與不見第193章 官府封店第115章 山東總兵第183章 籌劃銀行第33章 事事關心第177章 接受招安第194章 貪官醜態第27章 展旗退敵第62章 異想天開第381章 重要人質第356章 請君入甕第49章 外援難尋第222章 街頭鬥毆第138章 許家四爺第318章 來龍去脈第313章 生死大事第101章 浙黨遺孫第146章 半路遇伏第122章 訂單到手第171章 又見故人第384章 男人決鬥第231章 平遼之爭第180章 如願回島第66章 氣球初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