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掠奪

戀上你看書網630bookla,最快更新明騎最新章節!

第四百六十五章掠奪

崇貞四年,九月。

臺灣鎮軍和緬甸大軍隔江對峙了三個月後,緬甸南部能搶的地方早已被搶光了,大批失去財產的緬甸人,和聞訓趕來的大明商人簽定了賣身契,每天都有載滿緬甸人的船隻往來於臺灣和緬甸之間,臺灣三司再一次嚐到了殖民戰爭的紅利,上上下下都瘋狂了。臺灣鎮軍在緬甸掃蕩,福建,廣東沿海的商人,便如同聞到腥味的蒼蠅圍了過來,尾隨在大軍之後做些齷齪的勾當。

奴隸貿易,土地買賣,收售髒物,這都是沿海商人熱衷的產業。馬城對此聽之任之,這些事情,由臺灣三司的官員去做即可,軍政分治,也是臺灣府的一大特色。馬城只管領兵打仗,少有干涉南居益和福建三司的行政,這和大包大攬,什麼權利都要抓在手裡的東林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馬城看來軍政分離是必然的,無數次的歷史事實證明,外行指揮內行必然出大亂子,是行不通的,這便是眼界,心胸的不同。

渡江之戰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三個月時間日夜趕工,在大明工匠使用水力鍛造的技藝日益成熟之後,打造全身騎兵甲的速度陡然加快。百套精良到無以復加的全身騎兵甲,將一百名擔任臺灣鎮軍基層軍官的開原子弟武裝了起來。南居益又從臺灣送來了兩百套精良鎖子甲,讓馬城湊齊了三百人的重騎部隊。

而此時攻緬大軍已經膨脹到五萬兵力,兩萬鎮軍,還有三萬新兵,輔兵助戰,更讓馬城讚歎的是,大明商人的無孔不入,自發組織了船隊,攜帶重金越洋跨海而來,瘋狂的聚斂搜刮着緬甸的財富。對這些不請自來的行商,甚至是奴隸販子,馬城是很樂於見到的,因爲臺灣三司對奴隸貿易徵收的是重稅,三稅一的重稅。

高達三稅一的重稅,加上馬六甲海峽的通行費用,依然擋不住奴隸販子的熱情,三個月的時間,臺灣三司,馬六甲總督衙門的錢袋子火箭一般膨脹起來,奴隸貿易可怕的利潤讓馬城都有些心驚膽戰,終於深刻的理解了,資本主義是如何完成原始資本積累的,充滿罪惡的奴隸貿易。

事實上,南老大人還是很要面子的人。

每一名登船的緬人都要籤賣身契,商人要給一筆安家費用,然而這也僅僅是南老大人的矜持。事實上緬甸南部的緬人,大部分都被徵召了,因此奴隸貿易並沒有形成規模,然而仗還沒打完,大明的商人們已經盯上了戰後的緬人俘虜,那可是整整二十萬青壯,何等巨大的一筆財富呀。

大量緬人簽了賣身契,緬甸南部便出現了大量閒置土地,千里良田,由臺灣三司公開發賣。

滿對蜂擁而至的大明海商,馬城也知道這場仗不能再拖延了。

十月間,雨季結束,便挑了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繞路渡江。三百重騎,五千騎馬的步兵夜間悄然出營,沿江而上尋找水淺處架設浮橋,大戰只在旦夕之間就會爆發。正面戰場,明軍炮營的實力已經擴充到一百二十餘門大炮,隔江猛轟,從戰艦上拆卸的十二磅巨炮轟鳴,對岸的緬軍也不甘示弱,集結了八十餘門大炮奮起反擊,炮戰再次熱烈起來。

十月初,江畔。

距離正面戰場兩百里處,騎兵大軍沿四座浮橋緩緩通過。楊天生忠實的執行了命令,前鋒騎兵渡河後迅速展開,搜捕附近的緬人防止行蹤暴露,三百重騎,五千騎馬的步卒渡江之後迅速集結,便悄無聲息撲向緬軍側後方。兩百里路,對騎兵來說不過是短短兩日夜的路程,可謂兵貴神速。

緬軍大營西南,行軍途中的明軍大隊。

楊天生在馬上顛簸起伏,前後左右都是精悍的騎兵,行軍隊列保持着詭異的安靜,只有兵器碰撞發出的叮噹響聲。楊天生對馬城是極爲感激的,視之爲再生父母,恩主,是大帥讓他從一個海盜變成了三品參將,還是實權的臺灣鎮軍參將。

三品參將,在大明實在不值一提。

然而臺灣鎮軍中的參將便絕然不同,臺灣鎮軍的編制龐大,官銜普遍被壓了數級,他這個參將比多數實職總兵實力還大。楊天生想到少年時代,跟隨兩個叔叔出海爲匪,被官兵圍剿後流落倭國,做過小販,當過護衛,後來投奔大豪客顏思齊,便做了海上的營聲,殺頭的買賣。

誰曾想有一日能手握兵權,搖身一變,成了鎮守一方的大將呢。

楊天生再也不想回到過去,那種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刀口舔血的苦日子,老顏也應是如此吧。老顏呀,這個人夠義氣,就是身上匪太重,南公就很不喜歡老顏的匪氣,大帥倒是極欣賞他。

顏思齊早年在家鄉爲官宦人家所欺辱,一怒之下打死其僕,背了人命官司,逃命至日本平戶。他初以裁縫爲生,後來有了些積蓄,與一羣華人海商混熟了,由於他性情豪爽,仗義疏財、身強體健,武藝高強,久而久之在日本華僑中聞名遐邇,爲當地華人領袖之一。

當是時,日本國家權力落入德川幕府之手,雄才大略的德川家康又死了,繼承者德川秀忠無論在能力與魄力上都與乃父相去甚遠。懷有遠在抱負的顏思齊覷準了機會,認爲可以聯合當地華商勢力共舉大事,推倒德川幕府,將日本三島據爲華人的海外殖民地。大帥爲什麼欣賞老顏呢,楊天生苦思冥想過後,隱隱覺得大帥是看中了倭國的地盤。

大帥不經意間,每每說起當代幕府將軍德川秀忠,都認爲那是個志大才疏的蠢物。楊天生有八成把握緬甸此戰過後,大帥便要對倭國動兵了,這是楊天生長期觀察分析後得出的結論,這個秘密要深深埋藏在心裡,並且早做準備。

打起精神,楊天生心思電轉,打下倭國總要有人駐守。

老顏呀,這個駐倭國總兵官的位子,咱可和你爭一爭,倭國是個好地方呀,金銀遍地,美女如雲,楊天生不自覺的懷念起柔順乖巧的倭人女子,這輩子要是能當上倭國太上皇,人生也就圓滿了呀,別無所求。

“將爺,撞上緬人的馬隊,跑了兩個。” ωwш▪ тт kán▪ co

楊天生擡頭,看到一隊部下勒馬停住,羞愧的低頭領罪。

楊天生色變道:“怎的如此不小心。”

這些部下都是跟隨他多年的心腹,打倭國平戶起就是老人了,心中一陣無力,這些部下殺人越貨是把好手,做斥候卻太不稱職。

臺灣鎮軍的斥候馬隊,比之開原鐵騎可真是差的遠了。

行蹤暴露,楊天生咬了咬牙,決然道:“請崇武將軍來。”

不多時,一隊騎兵護衛着一位年輕營官趕到前隊。

楊天生不敢怠慢,有些尷尬道:“崇武老弟,慚愧,走水了。”

年輕營官聽到江湖黑話微一皺眉,卻決然道:“無妨,大軍在外免不了有個閃失,小心些便是。”

楊天生尷尬答應了,下令前隊手腳快些一路殺過去。

前隊一個軍官此時抱怨道:“將爺,那些緬人土蠻太滑溜了,不好追呀。”

楊天生皺眉不語,這倒是個大問題,緬人馬少騎兵也少,碰到大隊騎兵沒有不逃的道理,追不上呀。

那崇武將軍卻森然道:“不必如此,將那些土蠻驅散便是。”

看清爽的小說就到

第二百三十四章 閹黨第七百三十四章 濟世第五百七十八章 漠北第二百三十三章 開民智第七百三十四章 濟世第五百三十三章 民軍第三百四十七章 信王監國第五百一十七章 香港第八百六十四章 承志第三百三十五章 赫赫兵威第八百四十七章 野戰第五百六十三章 突圍第八百六十七章 報捷第六百零七章 決斷第五百五十九章 攻撫順第二百七十五章 行刺第二百八十八章 興大獄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計第五百零五章 兇悍第七百一十章 頭彩第三百七十三章 亂世人第八百六十一章 邊軍第七百二十六章 張嫣第三百八十三章 攻山第二百四十二章 裁撤第四百四十四章 紅利第七百九十章 總攻第五百三十五章 接戰第三百九十三章 強襲第六百二十一章 決勝千里第四百七十二章 密約第五百零五章 兇悍第六百五十三章 鄰人團第五十一章 射第四十五章 強軍種子第五百三十一章 炮擊第八百二十二章 人品第六百三十九章 自殺衝鋒第八百四十七章 野戰第八十二章 突圍第一百三十四章 投獻第四百八十六章 戰亂時代第五百六十九章 囈症第二百九十一章 對峙第三百七十七章 內耗第六百零九章 老弱第三百九十九章 荒唐第五百九十七章 勳爵第六百七十一章 一銃第五百八十六章 錦繡第四百八十五章 狠人毛文龍第八百九十章 大勝第四十六章 精兵第七百零一章 漁會第六百五十三章 鄰人團第五百六十三章 突圍第六百八十六章 無名火第八百三十二章 小農第一百九十四章 倒卷珠簾第八百五十八章 道理第二百四十九章 援蒙戰略第四百五十三章 保護價第四百二十六章 上位者第七百八十章 攪動風雲第二百五十一章 正本清源第一百八十九章 清議第四百七十五章 臉皮第五百一十五章 大儒第六百一十七章 獸性第八百零五章 梟首第五十章 老夫奉陪第二百三十八章 面聖第三百一十九章 整頓山西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益交換第二百二十四章 四面合圍第八十一章 巷戰第六百九十一章 軍令第七百零五章 郡王第九十三章 虎狼第三百二十三章 深宮第七百一十八章 輪迴第二百六十三章 明志第十五章 強漢亡於婦人之手第二百七十七章 人才井噴第五百九十四章 士氣第五百三十六章 夜襲戰第七百四十一章 遼騎入關第二十六章 上策第一百四十五章 探礦第八百一十三章 堵截第四百三十二章 孤家寡人第八百六十二章 洗刷第一百七十四章 歷史轉向第五百八十七章 接管第一百二十六章 危局第一百八十一章 民富論第二百五十三章 圍獵第二百四十三章 陽謀第四百七十二章 密約
第二百三十四章 閹黨第七百三十四章 濟世第五百七十八章 漠北第二百三十三章 開民智第七百三十四章 濟世第五百三十三章 民軍第三百四十七章 信王監國第五百一十七章 香港第八百六十四章 承志第三百三十五章 赫赫兵威第八百四十七章 野戰第五百六十三章 突圍第八百六十七章 報捷第六百零七章 決斷第五百五十九章 攻撫順第二百七十五章 行刺第二百八十八章 興大獄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計第五百零五章 兇悍第七百一十章 頭彩第三百七十三章 亂世人第八百六十一章 邊軍第七百二十六章 張嫣第三百八十三章 攻山第二百四十二章 裁撤第四百四十四章 紅利第七百九十章 總攻第五百三十五章 接戰第三百九十三章 強襲第六百二十一章 決勝千里第四百七十二章 密約第五百零五章 兇悍第六百五十三章 鄰人團第五十一章 射第四十五章 強軍種子第五百三十一章 炮擊第八百二十二章 人品第六百三十九章 自殺衝鋒第八百四十七章 野戰第八十二章 突圍第一百三十四章 投獻第四百八十六章 戰亂時代第五百六十九章 囈症第二百九十一章 對峙第三百七十七章 內耗第六百零九章 老弱第三百九十九章 荒唐第五百九十七章 勳爵第六百七十一章 一銃第五百八十六章 錦繡第四百八十五章 狠人毛文龍第八百九十章 大勝第四十六章 精兵第七百零一章 漁會第六百五十三章 鄰人團第五百六十三章 突圍第六百八十六章 無名火第八百三十二章 小農第一百九十四章 倒卷珠簾第八百五十八章 道理第二百四十九章 援蒙戰略第四百五十三章 保護價第四百二十六章 上位者第七百八十章 攪動風雲第二百五十一章 正本清源第一百八十九章 清議第四百七十五章 臉皮第五百一十五章 大儒第六百一十七章 獸性第八百零五章 梟首第五十章 老夫奉陪第二百三十八章 面聖第三百一十九章 整頓山西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益交換第二百二十四章 四面合圍第八十一章 巷戰第六百九十一章 軍令第七百零五章 郡王第九十三章 虎狼第三百二十三章 深宮第七百一十八章 輪迴第二百六十三章 明志第十五章 強漢亡於婦人之手第二百七十七章 人才井噴第五百九十四章 士氣第五百三十六章 夜襲戰第七百四十一章 遼騎入關第二十六章 上策第一百四十五章 探礦第八百一十三章 堵截第四百三十二章 孤家寡人第八百六十二章 洗刷第一百七十四章 歷史轉向第五百八十七章 接管第一百二十六章 危局第一百八十一章 民富論第二百五十三章 圍獵第二百四十三章 陽謀第四百七十二章 密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