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南直隸之行

在邳州轉了一趟,尤其是在江南商會停留整整半天,晚上還請那些江南過來的商人出去大吃大喝一通,宋慶算是徹底將情況摸準了,也更加堅定了他往江南一行的決心,很多東西光是聽起來誘人,他也的確很想去做,但如果不設身處地的去看一看,還是無法最終下決心,他要做的畢竟是大生意,也是將來養兵的本錢,千萬不能夠有半點粗疏大意。

做生意這事其實難不住他,畢竟上輩子也算是個金領管理人員,又帶着超越時代這麼多年的見識,若是什麼生意都做不成才叫奇怪,但生意也是分大小的,從前在徐州的時候,那些生意雖然也挺重要,但終歸是爲了自家餬口之用,加上養活當時手下並不多的弟兄,雖然也都事事盡心,但總歸不是那種牽扯極大的買賣,某種程度上還是做得粗糙了一些。

但現在卻不同了,他的兵力越來越多,如果加上那些乞活軍,幾乎已經超過一萬,除此之外宋虎和王昌手下的人馬,他也要花錢拉攏,畢竟那些還都是朝廷的兵,至少也是對朝廷忠誠度超過對他宋參將忠誠度的兵,總歸要花錢買人心的。

加上胡捷這邊的四千人,雖然不用事事處處全都用到他,但胡捷賺錢的能力跟他沒法比,從前只靠着軍戶們種地過日子還行,如今一旦弄出四千多隻操練,不種地的戰兵來,經濟問題一下子就出現了,同樣也需要他的支援。

因此,賺錢成爲了第一要務,而且是要賺大錢,這賺大錢同時又有可能虧大錢的買賣,自然需要實地去考察一下。做到心中有數才行,其實和打仗是一個道理,若是不識天文,不明地理,打敗仗的機率自然會大很多。

這一趟江南之行也不止是完全爲了做生意,更是爲了自己將來勢力的開拓,儘管從強兵的角度上來講,將來如果能夠把手伸進山東是最划算的,但江南卻是個錢袋子,同樣也要抓在手裡。哪怕暫時做不到,也要利用這地方賺錢。

打定主意之後,宋慶便回了徐州,下江南畢竟是大事,要回去找衆人商議一下,還要帶上趙滿熊等專業人士過去,這才能夠成行,否則去了也就是看看風景,很多事情都沒法辦。宋慶雖然有着超越時代幾百年的見識,但很多地方還真是不如手下那些本時空土著,這種事情他早一年前就很清楚了,並且時時刻刻都在心中告誡自己。絕不要小看本時空土著的智商,尤其那些歷史上留下名字的傢伙,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在自己超越時空體系沒建立起來之前。不會有任何的絕對優勢。

關於這方面的例證,在返程途中宋慶又見到了一次,就在他路過翻山鷂子山寨的時候。當真是被這位本時空土匪給震驚到了,他原本只覺得翻山鷂子是個挺聰明,挺會看形勢的土匪,現在卻覺得這傢伙簡直是太有創造力了。

因爲在歡迎宋慶歸程的時候,翻山鷂子在山寨門口掛上了橫幅,上面寫着:全力貫徹宋大人大練兵的主題思想,力爭做徐州衛的有用人才!

宋慶真的被震了,這種橫幅上輩子他經常見到,因此跟翻山鷂子聊天的時候隨便說過幾句,包括什麼主題思想之類的,沒想到這廝聽了一遍之後,居然就給搗鼓出來了,面對這似曾相識的一幕,他真心不知道該展現出什麼表情,但人家翻山鷂子邀功請賞的意思很明顯,又是那麼的虔誠,只得敷衍着誇獎兩句,隨後匆匆忙忙帶着人回到了徐州。

回了徐州之後,宋慶立刻召集人手,把自己的想法大概說了,手下這邊自然沒什麼意見,這年代除了江南本地人之外,幾乎所有地方的人都對去江南有着超乎異常的執着,誰都想去那繁花錦秀之地走走看看,尤其他們這些住在江北的,本身道路就不算遙遠,如果能有機會去趟江南,自然都不會遲疑,因此這人選就成了問題,究竟是帶誰不帶誰。

趙滿熊是肯定要去的,這是宋慶體系下最強力的經濟人才,去江南主要還是爲了做生意,他當然是不能少了,不過其他人就需要仔細挑揀一下,爭取用最精簡的方式,帶去最優秀也最有用處的人,組成這次下江南的隊伍。

其實最初按照宋慶的想法,手下有些地位的都可以帶去,但因爲出了錦衣衛那檔子爛事,讓宋慶不敢有絲毫大意,天知道對方發覺那些錦衣衛久久沒有迴轉,還會不會繼續往這邊派人,加上那個新來的知州馬輝,以及他那個叫做馬慶的愣頭青而已,如果宋慶離開徐州,這幫人肯定會搗蛋,因此還必須要留下足夠的人手,至少也得是能夠挑大樑的人。

上一次丁魁留守,這次自然不能再讓大官人留下來,尤其宋慶在發現丁魁在行政方面的能力後,迫不及待的想要讓他多出去走走,尤其要到那些大一點的地方走走,多見見市面,吸收點經驗,因此這次的江南之行肯定就要帶上丁大官人了。

既然丁大官人跟去江南,家裡頭就必須留下另外一個能撐住場面的,也就必須是薛五了,洛小北在宋慶麾下的地位倒是不低,但畢竟年紀太小,做事還顯得毛躁,在大局觀上頭遠遠比不上薛五,更何況江南那地方魚龍混雜的,天知道會遇到些什麼突發情況,他作爲宋慶身邊最可靠的人,同時也是那些娃娃兵的頭子,自然要跟過去做安全保衛工作。

除此之外,李三郎也要跟去,做些統籌協作之類事情,小狼狗作爲如今狗營最好的狙擊手類型人才,也會跟着宋慶一起去江南,周志安原本挺想去的,但宋慶怕薛五這邊出了事情沒個商量的人,只好將這位文化程度最高的暫時留了下來。

再就是蘇小乙。他原本就是揚州人,當初之所以跑出來,是因爲在家鄉惹了事,如今打聽說仇家早已經身死,心中多少有些思念家鄉,雖然已經在徐州安家落戶,但還是想要回去看看,這次同樣跟上了宋慶的南下隊伍。

主要人選就是這些,其餘還有精挑細選出來的二十個高手,都是最擅長江湖搏殺的。主要就是爲了應對突發事件,江南那地方雖然不像遼東整天打仗,但因爲大豪商和江湖人太多,也絕對不會太平靜的,多做些準備總是要好些。

定下人選,宋慶也不遲疑,回家找宋虎和宋李氏告別,便帶着人再次去到邳州,這次還多帶上了一個翻山鷂子。這位很有想法的土匪從來沒有去過江南,這次好不容易有這麼個機會,滿地打滾的非要跟着一起,宋慶也只得將他帶上。畢竟這是土匪中的表率,他混得好壞很大程度上會左右土匪們跟隨宋慶的意志,加上翻山鷂子自己也很懂事,甚至還帶着幾分文化人氣息。並非那種很愛惹事的粗豪性格,因此帶去也沒什麼,左不過多張嘴吃飯。出事時候還能多個人幫忙呢。

至於周顯和馬強這兩個跟隨宋慶更早些的賊頭,這次則沒有帶過去,不是宋慶信任翻山鷂子超過他們,實在是這二位太掛相了,一看就知道不是什麼好東西,帶去江南除了惹是生非之外沒別的作用。

到達邳州之後,宋慶沒有多在這裡耽擱,胡捷已經幫忙準備好了一條船隻,還給派了些熟悉熟路的船工,專門負責幫宋慶等人南下,當天在邳州草草吃了一頓之後,衆人便坐着船隻順江南下,晚間的時候已經到了淮安府,宋慶懶得下船,乾脆叫人上岸去買了些吃的,就在船上吃喝起來,吃過之後安排人值守,就地休息了一夜,第二天的時候繼續南下。

只是第二天的行程就要慢得多,進入揚州之後,沒多久便在寶應停下,宋慶興致盎然的上了岸,帶着一羣同樣都沒來過寶應的傢伙進城閒逛,首先就是看看揚州的如畫風景,順便看看這裡都是做些什麼生意的,也算是踏上江南的第一步。

常言說得好,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揚州這地方從古至今都是個好地方,到了如今這個念頭,建城已經有了兩千年,屬於最正經不過的古城,而且還是超豪華型的,宋慶上輩子倒是來過江南,但卻沒來過揚州,當時因爲點別的事情錯過去了,後來還一直都挺後悔,覺得應該找個機會專門到揚州走一走,看一看,誰想到這機會竟然放到明朝來了。

江南這地方基本上都能夠用人傑地靈來概括,但揚州顯然是出名最早的,當年的隋煬帝幾乎對這個地方情有獨鍾,無形中在隋唐之交無限拔高了揚州在江南、乃至在整個中國的地位,雖然到了宋朝的時候,蘇杭和南京等地方也都紛紛成爲江南重地,將揚州的光彩分走了不少,但如今揚州卻依然能夠排進前幾,不光是江南的前幾位,同樣也是大明的前幾位。

寶應在揚州境內也算是比較有名的地方,生產荷藕和大閘蟹,只是宋慶來的季節不對,若是再晚幾個月過來,當能夠領略到這裡與衆不同的魅力和吃食,不過即便是這樣,衆人也很是興奮了,江北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確實是不如江南,尤其宋慶等人都是廝殺漢子,整日裡金戈鐵馬的,哪怕休息時都是在拿着兵刃操練,如今冷不丁來到這麼個地方,確實是很讓他們難忘,同樣也很讓他們驚喜,小狼狗那種從來都是冷着性子的,也沒經受住這種美景的侵蝕,上岸後便露出了笑臉。

宋慶對小狼狗還是很照顧的,畢竟這姑娘是狗營系統中少見的女人,而且還不是那種花瓶類型,是正經能殺人而且很會殺人的,這趟出來同樣也要仰仗這位姑娘精湛的弩箭技術,爲有可能會出現的各種特殊情況打個包票。

小狼狗倒是沒想過那麼多,自從在大淩河打了一仗之後,這姑娘其實已經開朗多了,因爲她看到她的仇人們吃了虧,死了人,在他們面前也佔不到多大便宜,因此更加堅信宋慶答應說能幫她報仇的事情,她畢竟就只是個不到二十歲的女孩子,從前也是在歡聲笑語中度過的,只要那段心結慢慢解開,性格就能夠恢復如初,這也是宋慶最希望看到的現象。

爲此,這趟出來之後,宋慶還特意安排了洛小北去跟人家多聊聊天,只是這方面效果就不太明顯了,洛小北平時挺能說,見了姑娘之後威力銳減,尤其小狼狗還比他大點,殺人放火之類的也毫不遜色,就更讓他沒有任何心理優勢,路上聽了宋慶吩咐,倒是也有意的過來聊過家常,可卻從來沒能聊到一起去,小狼狗的話依然不算多,洛小北畢竟就是個半大小子,這方面本來臉皮就薄,也不好意思總在人家身邊湊着,只能狼狽不堪的敗退下來,愁眉苦臉的找宋慶繳令。

不過這也不是什麼太重要的事情,在旅途之中只是個插曲而已,宋慶真正看到的是寶應這邊的風物,這邊的百姓明顯要比徐州那邊有錢,對那些奢侈品之類的東西接受能力也要高出不少,看樣子大風牌除了邳州之後進入淮安府,隨後就可以大規模進到揚州了,接下來還可以做一些造型比較獨特的首飾和擺設器皿,這些東西都可以賣進來賺錢。

在寶應轉悠了一天,衆人繼續坐船南下,第二站則到了吳三桂的祖籍高郵,這同樣是個建城兩千多年的古城,上輩子好像還弄了個世界遺產城市,也屬於長三角沿江經濟帶之一,同樣很有錢的地方,宋慶原本沒太想來這裡的,只是出於對吳三桂祖籍這個概念,才特意在這邊停船靠岸,上去溜達了一趟,得出結論跟之前的寶應差不多,絕對可以在這裡做買賣。(未完待續。。)

第388章 果然不同第103章 終於到來的戰鬥(下)第459章 敢來取否第252章 重鑄堅城第143章 大戰再起(二)第137章 野狗(二)第372章 計議第148章 烏雲壓頂(一)第47章 善後第83章 招兵買馬第7章 迴轉第81章 那是我爹第367章 邳州議第390章 女兒身第83章 招兵買馬第114章 周遇吉第289章 重返大淩河第390章 女兒身第404章 初勝第104章 白袍小將第189章 歸途衆生第454章 安寧4第55章 帖子(上)第232章 擴張第53章 準備工作第312章 交鋒(上)第267章 大戰多鐸(上)第91章 戰旗第293章 血戰大淩河(三)第93章 臨別衆生(二)第25章 上官第386章 他是英雄第275章 城池拉鋸(四)第39章 接收第56章 帖子(下)第416章 車輪戰第277章 鏖戰鬆錦二(3)第93章 臨別衆生(二)第233章 入邳州第288章 再見孫承宗第268章 大戰多鐸(下)第153章 旗風獵獵(三)第70章 你擋我路了第273章 城池拉鋸(二)第102章 終於到來的戰鬥(上)第14章 跑圈第194章 新的開始第104章 白袍小將第41章 大戰(上)第233章 入邳州第173章 孫承宗(下)第298章 再入京師(下)第469章 被追擊的文宣隊(上)第74章 夜鬥第4章 百戶第262章 首戰(中)第391章 不值第337章 乞活第230章 竟是真的第258章 客軍過境第258章 客軍過境第32章 勢力圖(下)第108章 安定門(下)第100章 風聲鶴唳(三)第120章 浪漫(下)第259章 抵達第169章 掃蕩北直隸(下)第194章 新的開始第272章 城池拉鋸(一)第6章 大功告成第19章 吳老黑第277章 鏖戰鬆錦二(3)第388章 果然不同第136章 野狗(一)第209章 進擊的狗營4第71章 要報仇第297章 再入京師(上)第184章 衝突第205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417章 反擊第126章 瀝血(三)第275章 城池拉鋸(四)第8章 小旗第83章 招兵買馬第289章 重返大淩河第178章 收復(一)第230章 竟是真的第406章 左夢庚第391章 不值第360章 大敵第474章 紅纓(上)第91章 戰旗第166章 練兵(下)第190章 家鄉(上)第322章 克敵(上)第152章 旗風獵獵(二)第471章 突圍(一)第202章 大買賣(上)第226章 九里山第193章 祭祀
第388章 果然不同第103章 終於到來的戰鬥(下)第459章 敢來取否第252章 重鑄堅城第143章 大戰再起(二)第137章 野狗(二)第372章 計議第148章 烏雲壓頂(一)第47章 善後第83章 招兵買馬第7章 迴轉第81章 那是我爹第367章 邳州議第390章 女兒身第83章 招兵買馬第114章 周遇吉第289章 重返大淩河第390章 女兒身第404章 初勝第104章 白袍小將第189章 歸途衆生第454章 安寧4第55章 帖子(上)第232章 擴張第53章 準備工作第312章 交鋒(上)第267章 大戰多鐸(上)第91章 戰旗第293章 血戰大淩河(三)第93章 臨別衆生(二)第25章 上官第386章 他是英雄第275章 城池拉鋸(四)第39章 接收第56章 帖子(下)第416章 車輪戰第277章 鏖戰鬆錦二(3)第93章 臨別衆生(二)第233章 入邳州第288章 再見孫承宗第268章 大戰多鐸(下)第153章 旗風獵獵(三)第70章 你擋我路了第273章 城池拉鋸(二)第102章 終於到來的戰鬥(上)第14章 跑圈第194章 新的開始第104章 白袍小將第41章 大戰(上)第233章 入邳州第173章 孫承宗(下)第298章 再入京師(下)第469章 被追擊的文宣隊(上)第74章 夜鬥第4章 百戶第262章 首戰(中)第391章 不值第337章 乞活第230章 竟是真的第258章 客軍過境第258章 客軍過境第32章 勢力圖(下)第108章 安定門(下)第100章 風聲鶴唳(三)第120章 浪漫(下)第259章 抵達第169章 掃蕩北直隸(下)第194章 新的開始第272章 城池拉鋸(一)第6章 大功告成第19章 吳老黑第277章 鏖戰鬆錦二(3)第388章 果然不同第136章 野狗(一)第209章 進擊的狗營4第71章 要報仇第297章 再入京師(上)第184章 衝突第205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417章 反擊第126章 瀝血(三)第275章 城池拉鋸(四)第8章 小旗第83章 招兵買馬第289章 重返大淩河第178章 收復(一)第230章 竟是真的第406章 左夢庚第391章 不值第360章 大敵第474章 紅纓(上)第91章 戰旗第166章 練兵(下)第190章 家鄉(上)第322章 克敵(上)第152章 旗風獵獵(二)第471章 突圍(一)第202章 大買賣(上)第226章 九里山第193章 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