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血戰大淩河(三)

感謝清泉清泉0901182318的打賞,感謝大家的月票!

皇太極本陣出動,讓孫承宗大喜過望,他原本以爲最先做出這個動作的會是自己,哪怕他已經做了足夠的佈置,但雙方實力上的差距,不是做些佈置就能夠彌補過來的,這種大規模戰爭,比的就是誰更能熬,從過往的經歷來看,明軍顯然是熬不過後金兵的,不要說是那些白甲和披甲兵,哪怕是那些漢人包衣,在耐苦戰方面都要比明軍稍微強一些。

交戰之後,孫承宗心中一直都在祈禱,祈禱着自己手下的兵將們能夠多堅持一段時間,多消耗一下後金兵的銳氣,這樣大軍全部投入進去的時候,也能夠多幾分勝算,說實話他沒打算打贏,能夠打個平手,讓皇太極知難而退,這就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想要達到這個目標,同樣也需要前面投進去的兵馬能夠多堅持一段時間,儘量避免大軍太早投入進去。

如今看來皇天不負苦心人,他們竟然真做到了,而且做得比預計的要好的多,先期投入的隊伍雖然一直堅持的很苦,但最終卻讓皇太極先將自己的大隊投入進去,哪怕在宋慶麾下三將投進去之前,他都是不敢想象的。

現在,一切都實現了。

打這種大仗其實很簡單,因爲是堂堂正正的交鋒,兩邊所比拼的就是氣勢,比拼的就是誰更能耐得住性子,誰先將自己全部力量投入進去,誰其實就已經輸了三成,至少在氣勢上面被對方壓住一頭,因爲你除了將自己的主力全部投入進去之外。沒有其他辦法改變戰局,甚至還有可能輸掉之前的較量,做出這種改變的瞬間,你其實就已經在表達自己的弱勢了。

皇太極心中發苦,他久經戰陣,自然知道這意味着什麼,同樣明白先將大隊投放進去,對方就可以以逸待勞,這場大戰他已經失去了先手,可他卻沒有絲毫辦法。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這個口號已經成爲了後金方面作戰的金科玉律,如今萬餘人的較量他們打不贏,士氣必然會隨着時間的蔓延而逐漸降低。若是影響到大隊的士氣,那將是毀滅性的災難。

萬般無奈之下。他才做出了這個決定。率先投入了大隊,並且期待着八旗的勇士們能夠展現出勇氣來,將先前所丟失掉的那些東西,連本帶利的全部討還,他已經拔出了腰間的寶劍,在一羣戈什哈的簇擁下親自展開了攻擊。

孫承宗卻沒有急着動手。因爲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如果戰陣之中的人馬能夠多消耗一下皇太極的本陣,到了那個時候他再將大隊人馬投入進去,將會起到最好的效果。他開始了慢慢的等待,同時內心深處向自己所知的所有仙佛祈禱,祈禱着上蒼能夠眷顧大明,讓這決定遼東走向的一戰,能夠稍微往他們這邊偏向一下,哪怕能夠打個平手都是好的。

當年來遼東的時候,孫承宗也曾經意氣風發,只是這麼多年下來,太多血淋淋的事實告訴他,有些東西希望太大,失望自然也就會很大,還是腳踏實地來得更好,因此他沒盼着能夠一舉擊潰皇太極,只想着能夠打的不錯,將對方驅逐出去就好,攻擊沈陽什麼的更是從來沒動過那個念頭,以如今關外明軍的實力來看,這基本上等於是癡人說夢似的傻話。

但戰局的發展,還是讓孫承宗緊張起來,因爲他發現即便自己將要求將到一個比較低的標準,還是不太容易實現,原本明軍各處打的都還不錯,雖然整體上被壓制,但某些地方還是很有閃光點的,甚至在一些細微之處佔了便宜,就比如說祖二瘋子那邊,巴布泰已經快被他打成另一個瘋子了,宋慶手下三將對上豪格、蘇克薩哈和遏必隆,也同樣不落下風。

只是這一切在皇太極率領本陣加入戰場之後,瞬間就消失無蹤了,三萬人的後金大隊一起殺入,位置在最中心處的吳三桂部首先就被擊退了,吳三桂原本一直咬着牙堅持,他打的也確實很不錯,哪怕手下兵將被壓制住,但他跟阿巴泰的小隊規模單挑卻依然都能打成平手,勉強也還能支撐一陣,可在皇太極的大軍衝進來之後,所有一切都被瓦解掉了。

其實嚴格來說,皇太極大軍的衝擊力並不算強,大部分騎兵都已經派了出去,而且在眼前這種混戰場面之中,騎兵其實起不到多大作用,因爲你面前堆積如山的都是自己人,衝到地方也要降下速度,接下來就跟前面的人一樣,慢悠悠的掄着馬刀砍人,從靈活方面等角度上來說,戰鬥力甚至還比不上步兵,尤其比不上那些武藝高強,膽大心黑的步兵精銳。

不得不說的是,皇太極觀察戰場的能力很強,反應也很敏銳,直接將騎兵放在後面,漢人包衣則在中心位置,把最精銳的白甲和披甲兵全部掉到了最前方,這些最強悍的旗下子弟奮力一衝,吳三桂所部頃刻間被瓦解掉了。

接下來,就是宋慶手下三將,王堅首當其衝受到波及,大隊關寧軍的敗兵向他這邊用來,好在他反應還算夠快,立刻舍了豪格,帶着幾十個最能戰的卡住位置,將吳三桂接了回來,隨即再重新上前頂住。

吳三桂敗退回來,幾乎將牙齒咬碎,憤恨的眼神一直在盯着皇太極的大旄,再看看自己身後的兩百來號人,最終還是理智戰勝了仇恨,沒有再上前去討死,而是跑去張韜那路,幫着這位沉穩有餘,勇猛不足的將領收攏部隊,避免被前面的敗兵衝擊過來,事實證明他的選擇非常正確,纔剛到達沒多久,張韜所部也敗下陣來,被他接住退了回去。

連續兩路兵敗,中線附近的薛五和洛小北應付起來也很吃力。只有祖大弼那邊形勢依然不變,還在壓着巴布泰打,孫承宗再也忍耐不住,立刻拔出隨身寶劍,吹鬍子瞪眼的喝道:“諸位,殺敵報國就在今日,隨老夫上陣!”

當然,這個隨老夫上陣只是說說而已,如果換成盧象升,保不齊拍馬舞刀就衝過去了。說不定宋慶都只能排在第二個,孫老大人卻沒這麼大本事,喊過之後老老實實留在原位,祖大壽則領着關寧軍的人馬衝了上去。

跟在祖大壽身後的是白桿兵,秦老太太也在陣中。老人家頭髮灰白,身手卻依然矯健。宛如十幾二十歲的年輕人一般。掌中槍肆意揮舞起來,在日頭照耀下顯得格外奪目,不少白桿兵都在罵着仙人闆闆,瓜娃子,敢跟老子鬥之類,揮舞着白臘杆子長矛。如同一羣冰錐似的戳進戰場,頃刻間便撕開了幾道口子,將後金兵分成了幾段,這才分開了廝殺。

當秦良玉威風凜凜。英姿颯爽,帶着老年人驕傲和夕陽紅,風馳電掣般衝過孫承宗身前的時候,宋慶明顯看到老督師臉上一紅,輕輕搖頭,估計是在感嘆百無一用是書生之類……

至於宋慶,他依然護持在老大人身邊,等待最後一刻投入戰場,他對自己目前的定位也很清楚,就是關鍵時刻捅刀子用的,無論是捅出致勝的一刀,徹底奠定勝局,還是在扛不住的時候給別人一刀,拼個兩敗俱傷,總之是最後壓軸登場。

不過即便如此,他也不打算閒着,立刻將狗營人馬都召集過來,吩咐陳亞李備等人檢查火銃兵,其餘人等原地待命,互相鼓勵幾句,看看隨身裝備是否已經整理,隨後將狀態調整到最好,等待最終的出擊命令。

一時間,原本從來都是勞碌命的宋慶,竟然很詭異的成爲了整個戰場最輕鬆的人,包括他那個同樣也很喜歡動起來的狗營,目前也只有極少數人在參戰,大部分人都是眼巴巴的望着身邊不斷經過的人流,想象着自己什麼時候才能出戰。

秦良玉馳騁在戰陣之中,心中大爲快意,對於這位性格非常好戰的老太太來說,一生中能夠參加這麼一場打仗,尤其還是當自己人生步入晚期的時候,幾乎就不再會留有什麼遺憾,她也不想給自己不知什麼時候就要失去的生命留下遺憾,因此當真是把自己渾身武藝全都展現出來,向着每一個阻撓自己的敵人衝去,沒多會兒便已經衝到了祖大壽的身旁。

祖大壽原本還在揮舞着戰刀,試圖帶領人馬將對方陣勢鑿穿,然後跟家裡那個充滿着行爲藝術氣息的神經病弟弟會合,不過他很快發現這不太現實,因爲整個明軍的氣勢目前是後退的,只有他那個傻弟弟是前進的,這一幕顯得非常詭異,以至於無論他如何努力,都不能靠近自己的弟弟,反倒是距離越來越遠,讓他心裡面多少有些着急,生怕祖大弼出事。

這一點都不奇怪,祖大壽在家中素有威望,雖然只是長兄,但祖大弼和祖大樂之類卻都將他當成父親一樣看待,他也真正做到這個長兄如父的職責了,各個兄弟成長道路上的溝溝坎坎,幾乎都是在他照顧下過去的,完全就是祖家的大家長。

何況祖大弼這個性格也實在是讓他放心不下,這個弟弟勇則勇矣,腦子卻實在是不靈光,總是讓他放心不下,方纔出戰是沒辦法,如今既然大家都出來了,他自然想要讓兄弟幾個都在一處,眼看着遠隔越遠,只得放開嗓門喊道:“兄弟,我是大哥,速速過來匯合!”

身旁的祖大樂也是扯着嗓門幫忙喊叫,偏偏那祖大弼是個渾濁悶愣的性子,聽到是聽見了,卻只是隨口應道:“待斬了此賊之後便過去,你等先各自應戰,有事再來喚我!”

所謂的此賊,自然就是巴布泰,這位白身九爺如今已經快被折騰瘋了,在祖大弼猛攻下節節敗退,若不是仗着身邊還有幾個忠勇奴才,只怕腦袋都已經被人砍了去,老遠見祖大壽等人呼喚,竟是露出個笑臉,對祖大弼道:“你家兄長喚你,若是想要離去,我絕不阻攔,來日再決勝負不遲!”

“你他娘倒是想阻攔呢,爺爺偏不放過你!”祖大弼爲人比較行爲藝術,可終歸不是純傻子,這般大功勞怎麼會放過,知道巴布泰力怯膽寒,大刀更是一招緊似一招,圍着對方身前幾寸之處不斷砍殺。

他死活不肯回來,祖大壽心中也是着急,萬般無奈之下,突然心生一計,獨自一人衝入亂軍陣中,連續砍死幾名包衣,隨即隔空大喊道:“嗚呼呀,中計矣,兄弟速來援我!”

大哥有事!

祖大弼從來都是單向思維,方纔想的是殺敵立功,因此不管其他,如今聽聞大哥有事,立刻便調轉馬頭,毫不猶豫的趕了回去,倒是讓那已經渾身疲軟,正尋思找機會離開的巴布泰萬分詫異。

所謂人的命,天註定,巴布泰若是就此離去,說不定這命還真就保下來了,偏偏這位九爺是個二桿子脾氣,非要再討兩句口頭便宜,見祖大弼走的甚急,不說立刻脫離戰場,反倒是賤兮兮的加速湊了過去,厲聲道:“賊將休走,再與你家九爺大戰三百回合!”

“去你娘!”祖大弼腦子根本不在他那邊,慣性動作卻跟上了,毫不猶豫的將大刀橫舉,在空中打了個旋,倒轉着劃了一圈,沾滿血跡的刀刃在巴布泰脖子上狠狠劃過,頓時帶出一條紅線,好大顆頭顱沖天而去。

全場譁然,祖大弼根本沒意識到自己殺人了,撒開馬蹄便朝祖大壽方向奔去,倒是手下親兵機靈,將那頭人抓在手上,趕忙一道煙似的追了出去,跟隨巴布泰出陣的後金兵朦朧了好半天,總算意識到自家主將已經身死,這一路卻是敗了,只得朝着皇太極中軍方向緩慢移動,幾個戈什哈心情沉重,開始琢磨片刻之後見了大汗,要如何訴說這件事情。(未完待續。。)

第157章 父與子第67章 沛縣第92章 臨別衆生(一)第464章 矛盾第411章 想當戰兵第70章 你擋我路了第210章 遭遇3第203章 大買賣下(4)第399章 中伏第209章 進擊的狗營4第107章 安定門(上)第375章 邊談邊打第265章 追擊第381章 又經年第243章 大明好演員第247章 風向標(下)第16章 槍術第119章 浪漫(上)第21章 三成第329章 末路第407章 左良玉第333章 攻城第254章 調兵遣將第297章 再入京師(上)第454章 安寧4第52章 澡堂子第469章 被追擊的文宣隊(上)第122章 逼戰第133章 潰兵第161章 丁魁的春天第229章 查案第15章 適應第411章 想當戰兵第163章 升賞第51章 發財的構想第358章 出籠第155章 驅趕第399章 中伏第11章 收狗第142章 大戰再起(一)第30章 構想第336章 安頓第38章 定計(下)第341章 山賊大會第314章 平度州第458章 遭遇第270章 對撼(上)第47章 善後第238章 衣服的問題第248章 風靡第293章 血戰大淩河(三)第342章 意外衝突第21章 三成第276章 鏖戰鬆錦一(3)第55章 帖子(上)第97章 北上勤王(三)第157章 父與子第360章 大敵第141章 擒拿第361章 北返(一)第53章 準備工作第413章 探馬戰第453章 車廂峽第181章 衙門第406章 左夢庚第11章 收狗第142章 大戰再起(一)第266章 兄弟相見第129章 霹靂第407章 左良玉第410章 邱老虎第257章 誓師出征第63章 機遇來臨第279章 鏖戰鬆錦(四)第470章 被追擊的文宣隊(下)第303章 輿轎第5章 斷水斷糧第17章 發財第105章 人頭(上)第261章 首戰(上)第55章 帖子(上)第159章 皇帝與千戶(下)第144章 大戰再起(三)第21章 三成第30章 構想第297章 再入京師(上)第272章 城池拉鋸(一)第296章 塵埃落定4第411章 想當戰兵第159章 皇帝與千戶(下)第303章 輿轎第213章 不堪一擊3第373章 試探第200章 打劫上(4)第76章 破財免災(下)第380章 影憐公子第349章 審問第156章 收兵第353章 南直隸之行第139章 突襲(上)
第157章 父與子第67章 沛縣第92章 臨別衆生(一)第464章 矛盾第411章 想當戰兵第70章 你擋我路了第210章 遭遇3第203章 大買賣下(4)第399章 中伏第209章 進擊的狗營4第107章 安定門(上)第375章 邊談邊打第265章 追擊第381章 又經年第243章 大明好演員第247章 風向標(下)第16章 槍術第119章 浪漫(上)第21章 三成第329章 末路第407章 左良玉第333章 攻城第254章 調兵遣將第297章 再入京師(上)第454章 安寧4第52章 澡堂子第469章 被追擊的文宣隊(上)第122章 逼戰第133章 潰兵第161章 丁魁的春天第229章 查案第15章 適應第411章 想當戰兵第163章 升賞第51章 發財的構想第358章 出籠第155章 驅趕第399章 中伏第11章 收狗第142章 大戰再起(一)第30章 構想第336章 安頓第38章 定計(下)第341章 山賊大會第314章 平度州第458章 遭遇第270章 對撼(上)第47章 善後第238章 衣服的問題第248章 風靡第293章 血戰大淩河(三)第342章 意外衝突第21章 三成第276章 鏖戰鬆錦一(3)第55章 帖子(上)第97章 北上勤王(三)第157章 父與子第360章 大敵第141章 擒拿第361章 北返(一)第53章 準備工作第413章 探馬戰第453章 車廂峽第181章 衙門第406章 左夢庚第11章 收狗第142章 大戰再起(一)第266章 兄弟相見第129章 霹靂第407章 左良玉第410章 邱老虎第257章 誓師出征第63章 機遇來臨第279章 鏖戰鬆錦(四)第470章 被追擊的文宣隊(下)第303章 輿轎第5章 斷水斷糧第17章 發財第105章 人頭(上)第261章 首戰(上)第55章 帖子(上)第159章 皇帝與千戶(下)第144章 大戰再起(三)第21章 三成第30章 構想第297章 再入京師(上)第272章 城池拉鋸(一)第296章 塵埃落定4第411章 想當戰兵第159章 皇帝與千戶(下)第303章 輿轎第213章 不堪一擊3第373章 試探第200章 打劫上(4)第76章 破財免災(下)第380章 影憐公子第349章 審問第156章 收兵第353章 南直隸之行第139章 突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