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南方

而這其中不少人都是他們這些得力干將們十分瞧不起的,靠着溜鬚拍馬升上去的草包人物。

比如說張大帥前任的馬伕,張大帥在外面認下的義子,甚至還有張大帥多少任的姨太太家的小舅子,總之都是些酒囊飯袋,草包蠢貨一樣的人物。

可是偏偏就是這樣的人,卻得到了一次走上人生巔峰的機會。

而他們恰是因爲太過於能幹,在張大帥百般思量之後就被放棄了。

這一晚上,在山東以北到底發生了什麼,遠在濟城之中的人們無從得知。

但是在濟城這個同樣不平靜的夜晚裡,卻有許多與山東督軍有關的人以及事情正在發生。

先是初老爺與田中玉的最後一次深談。

沒有人知道這兩個相處的不錯的人到底談了什麼,只有初開鵬與田中玉兩個人知道,他們到底做出了何種的決定。

田中玉手中的屬於山東本土勢力的兩個整編團被交到了初開鵬的手中。

至於一個商人哪裡來的能夠統領軍隊的人才?

這不是就在前幾天,日本人發飆的前夕,這位睿智的大豪商,早就與遠在廣州的小兒子取得了聯繫嘛。

一開始是通過邵年時與其建立起了通信的關係。

畢竟初邵軍先斬後奏,並且與其父親鬥智鬥勇了之後,雖然順利的脫逃了,但是他並不清楚自己在做了這麼一系列的舉動之後,他那位厲害的爹會不會對他採取一些措施。

萬一他爹動用了一些他在南方佈置的眼線或者是新認識的朋友,把他從廣州抓回來可咋辦,所以,在安頓好了之後,初邵軍只是偷摸的給已經在濟城落下腳的邵年時去了一封信。

在這封信中,他先是表達了自己對於邵年時的想念,然後告知對方一切都好,並且給邵年時描繪了一副到處都充滿着新思想,新理念,以及志同道合的年輕人的美好景象了之後,就開始旁敲側擊的瞭解他走後其父親的反應,以及邵年時是否有打算往南方發展的意向。

對於初邵軍來的這封信真正想要表達的含義,邵年時是心知肚明的。

他在第一時間就將這封基本上大半的問題都圍繞着初老爺發不發火了的信,給送到了初開鵬的手裡。

待到第二天的時候,邵年時就收到了初老爺返給他的一封回信,以及一張通用銀行的定存存單。

邵年時明白,初老爺這是徹底的原諒了初邵軍的反抗了。

因爲在這封來自於廣州的信件之中,初老爺看到了自家兒子的成長,以及他將來會做出的一番事業。

對於並不算是胡鬧,還有着意想不到的成果的小兒子,初老爺當然是選擇原諒他,並予以他能給予的最大的支持了。

作爲聰明人,邵年時自然是秒懂其中的含義,當下立馬回了一封羨慕爲主,鼓勵爲輔的信件,並在信件當中表達了一下初老爺怎麼操心的,又是如何想念他的話語,最後附贈一張存單,讓他有空去當地的銀行裡邊提出來即可。

然後,這封信在寫完了之後,就被初家發往南方的糧行掌櫃的給取走,並在抵達到了廣州之後,給送到了位於廣州的黃埔區長洲島內所興辦的一所軍校裡邊了。

這所學校的校址原爲清朝陸軍小學和海軍學校校舍。

地方並不怎麼難找,名氣在當地也是十分的大的。

畢竟南方政府特批的陸軍學校,且上邊還掛出來了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這麼大名頭的招牌,知道了到了長洲島一打聽就能找到這所學校的所在。

作爲這所學校的創辦參與人之一,初邵軍十分順利的就成爲了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的第一期學員。

而這所學校的教員們以及學校的在職員工,有八成都是由保定陸軍學院逃出來的原班人馬所組建的。

後來由着現如今已經完全由國民黨掌權的南方政府裡又給派過來了幾個負責學校日常工作的行政人員,負責經費調撥的後勤人員,以及由蔣界石掛名兼任的校長等一系列的人員補充之後,國民黨陸軍軍官學院,就算是正式成立並對外界開始招生了。

秉承着有教無類的原則,這第一期的學員,那可不只僅限於南方政府國民黨內的軍官了。

多民主黨派的優秀軍事人才,諸多親南方政府的軍閥勢力,都有向該所學校推薦學員,並填寫入學申請的資格。

而且,由於學校還處於一種不飽和的新生狀態,他們甚至還面向社會,招收一些有志於從軍的年輕人,並且打算將這一部分人發展成爲今後招生的大頭,以補充今後可能出現的連番大戰過後基層軍官明顯不足的情況。

對於陸軍學院的辦學方針,蔣校長給出了極高的支持。

當然了,一名政治教導員的入駐,也成爲了這一期期新學員的標配。

在這些沒有什麼政治信仰的武夫當中宣傳一下自己黨派的理念,並將其培養成黨派最爲忠實的信徒,就是這些輔導員以及政治宣傳員的最重要的工作了。

招生方面搞上去了,學校還有了新的政府的支持,資金方面也有各界善意的捐款捐物,一切都向着欣欣向榮的方向發展着。

待到這個時候,從祖國的北方跑過來的保定學院的人們,無論是教官還是學員們,就開始想起了自己的家,自己的親朋,自己的好友。

他們擁有了事業,自然還想着擁有家庭。

於是他們呼朋喚友,他們寫信,發報,甚至委託給廣州最有名的行腳行,廣東省最大的商業行會,將一封封信件,將一單單關於搬家的委託,就這樣給遞了出來。

也多虧了這些人的福,讓那些流失在了半路的學院以及教員們終於又找到了自己前行的方向。

中國最有力量的一波血液,也跟着保定陸軍學院的覆滅與昇華,完成了從北方到南方的衍變。

從此之後,中國的軍事力量的重心位置,正在悄然的轉變。

在東三省張大帥這個中國最強悍的軍閥的光芒之下,南方政府的螢火之光是那般的不起眼,不張揚。

但是他們卻並不因此氣餒,只是默默的等待着,等待着一個能夠取而代之,能夠一擊必勝的機會。

他們在積極的團結着屬於南方一派的軍閥勢力,慢吞吞的朝着北方滲透,進發。

待到時機成熟的時候,就會發起第二次的全面性的南北戰爭。

這是中華大一統所必須面臨的戰爭。

也是有關於正統的政府的歸屬權的最終戰役。

這個國家需要的是高度的統一,而不是南北的分裂。

有關於最後的一點與前朝有關的勢力,都不應該在新民國當中繼續存在的。

新的黨派,屬於孫總統的新思想的傳播,纔是現如今的中國所需要嘗試着推廣的政策。

而這些陸軍學院的教師與學生們,只不過是讓這大地上燃起起義之火的最先之火引罷了。

這小火苗當中,有着初邵軍的一份功勞。

這位緊跟着自己的教員,從不曾放棄將軍校讀完的少年人,可算是實現了自己曾經的夢想。

成爲了堂堂正正的軍官學校的學生,不再是預備役,也不再是候補班的成員。

他一躍成爲了這所學校第一期的學長。

在排資論輩之中佔據了先天性的優勢。

這無關於年齡的大小,因爲在初邵軍所在的班級之中,三十歲出頭的同期生那是比比皆是。

他們看起來窮兇極惡,威武雄壯,亦或是斯文端方,睿智聰穎,但是無論是哪一種,都不過是初邵軍的同學罷了。

而他的下一期,再招生的時候,那一批人,無論老少,在見到初邵軍的時候,都要說上一句:學長好!

還是要吼的十分有力的那種。

因爲這就是軍校的上下,這也是初邵軍應得的優勢了。

現在,國民黨陸軍軍官學院一期生中最年輕的一員,正應了傳達室的通知去取一封來自於山東老家的信件。

這讓正在上課的初邵軍心中一喜,因爲這封信的到來,能讓他現在日漸窘迫的日子能有短暫的好轉。

這封信無論是邵年時還是他老爹寫的,當中一定會給他這個快一年都沒拿過家裡一分錢生活費的窮少爺寄來一點錢的。

是的,就初邵軍這樣的人,在外面乾的樂不思蜀的時候,怎麼可能主動的給家中來信?

他難道不知道若是被人知道了他現如今的地址,將會迎來他老爹怎樣的怒火以及可能發生的無情的打擊嗎?

可是他還是寫了信,這又是爲什麼呢?

那是因爲他是真的沒錢了。

當初他在聊城乘船逃跑的時候,雖然他這輩子最好的朋友扔給了他一個錢袋吧。

在來到了廣州,學校定下來之後,在軍校學習的學生們也有一定的軍餉吧。

但是那些錢對於一個普通家庭的學生來說已經是足夠用了,甚至有些窮人家的孩子還能從一個月二十二快錢的補助裡邊拿出一多半來貼補他們各自的家庭。

可是這些錢落在初邵軍的手中,那可真是不太夠花的。

作爲一個錦衣玉食的大少爺,在特殊的情況下他是可以過苦日子的。

畢竟初邵軍的夢想是做一名將軍,而軍人在戰場上的日子一定不會太過舒坦的。

做好了準備的三少爺是不會因爲戰場上的條件過於艱苦而抱怨的。

可是現在,他可是在廣州的軍校裡讀書的學生。

作爲學生,還是在這個逐漸繁榮起來,洋人衆多,口岸昌盛,燈紅酒綠的廣州生活着的學生,怎麼不得活的瀟灑一些,滋潤一些,品嚐一些他在山東從未曾喝過的洋酒與美食,見識一下外國人最喜歡的俱樂部與夜總會呢?

而這些,都需要錢,白花花的大洋以及灰綠色的美金,實在不行,這邊政府發行的法幣,也是可以湊合着用的。

於是,腰包本就不豐沛的初邵軍就變的更窮了。

貧窮使他不得不對着他最好的朋友求助了。

因爲遠在山東的那個比他大不了幾歲的年輕人,是一個特別會賺錢的小子。

這麼長時間不見了,他一定賺到了更多的錢,對他這個舊友人亦會大方許多。

與其訴苦,跟其借錢還有一個好處……

那就是山高皇帝遠的,他也不用太着急還對方的錢的。

滿腦子都是錢錢錢的初邵軍十分順利的拿到了他的摯友邵年時寄給他的信。

據看門的守衛說到,來送信的人是初家糧商,在這裡卸貨了之後,就要立馬北上。

聽到了這個消息的初邵軍心中更是高興。

一封普通的信件只需要讓郵局的人送過來即可,只有那種特別重要的信,纔會讓自家人幫忙傳遞的。

也不知道,這一次邵年時給自己寄了多少錢。

心急的初邵軍甚至都沒有走回到宿舍,就着操場邊上的小樹林裡就給拆開了。

這裡有個人臨時落腳休憩的石凳,初邵軍剛一打開信就發現,內裡竟然還有一個略小一號的小信封。

咦?這竟然還是一封信中信?

初邵軍先抖開了大信封中的信紙,看向了其中的內容。

這是邵年時寫與他的平安信,字數不多,寥寥數語就將他離開後的濟城形勢給交待了一個清楚。

然後在結尾的地方着重的進行了點題。

“另,吾以告知弟父,亦是吾之恩人初家老爺。”

“他特命人送信一封於你觀之。”

“至於賢弟書信之中銀錢不趁手之事,既然汝之父現已知曉,必然會爲吾弟解決的。”

“勿念,安好。”

看到這裡初邵軍都快絕望了,既然是他爹寫給他的信件,邵年時一定不會去拆看的。

那他怎麼知道他爹到底有沒有給他錢?

若是原諒他了還好,可若這封信是最後的通牒呢?

想到這裡的初邵軍就縮了縮脖子,他下意識的左右瞧瞧,唯恐突然從身後蹦出來一個爹來。

待到發現周圍只有沙沙作響的樹葉,以及遠遠傳來的號子聲外就沒有旁人了之後,他才深吸了一口氣,緩緩的將第二封信打開。

第九十七章 清冷第二百五十九章 肉票第三百七十章 杜老闆第二百四十六章 考試第二百四十三章 面試第三百六十八章 互助第九章 報信第五十九章 報信第三百五十六章 五省聯帥第二十九章 錢糧幫第二百四十九章 來意第四十三章 初合盛第十二章 審判第八十八章 結構第三百三十二章 參與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膽第十一章 擒獲第二百一十八章 報信第四十章 複習第三百三十七章 大賣第三百九十二章 明天大結局第一百四十二章 一封信第九十六章 面見第三百六十二章 多方第九十三章 目的第一百八十六章 無題第二百五十章 密謀第三百三十章 開賣第一百九十八章 早有預謀第二百八十一章 拖延第一百四十章 試探第十七章 妥當第二百二十五章 碰壁第五十八章 密謀第二百四十章 好處第三百九十章 搞定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啓第六十五章 分析第一百零二章 盤盤第八十章 紈絝第四十章 複習第三百章 陳介夫第七十三章 形式第一百九十九章 第一步第三百五十三章 脫險第八十九章 賭坊第三百八十四章 末路第二百零三章 出門第二十四章 辦年貨第二百二十七章 膽氣第三十四章 料活第二百一十二章 計策第二百四十九章 來意第三百七十二章 東北少帥第三百五十二章 會面第二百二十章 偷門第二百六十一章 忽悠第三百六十二章 多方第三十章 年夜飯第一百三十章 尋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捨身第七十四章 舒坦第三百七十二章 東北少帥第二百六十二章 事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忽悠第十章 添把火第一百七十六章 改變第三百六十章 廖仲愷第十四章 關東行第三百四十六章 囂張第二十章 清點第三百三十章 開賣第二十二章 橫財第七十三章 形式第三百六十九章 少帥啊第七十五章 田學文第二百三十章 逼退第一百九十三章 愁第六十九章 更名第三百零六章 成?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人之手第一百三十三章 應對第一百四十九章 心善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交心第三百五十七章 廣州第十八章 彙報第一百六十四章 教官第二百四十二章 桃花膠第二百一十四章 捱揍第二百五十一章 開始第二百四十七章 暴力第七十二章 田副官第八十八章 結構第一百三十九章 機會第一百七十三章 談吧第二百零三章 出門第一百四十六章 又見初老爺第二百六十二章 事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威脅第八十六章 啓程
第九十七章 清冷第二百五十九章 肉票第三百七十章 杜老闆第二百四十六章 考試第二百四十三章 面試第三百六十八章 互助第九章 報信第五十九章 報信第三百五十六章 五省聯帥第二十九章 錢糧幫第二百四十九章 來意第四十三章 初合盛第十二章 審判第八十八章 結構第三百三十二章 參與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膽第十一章 擒獲第二百一十八章 報信第四十章 複習第三百三十七章 大賣第三百九十二章 明天大結局第一百四十二章 一封信第九十六章 面見第三百六十二章 多方第九十三章 目的第一百八十六章 無題第二百五十章 密謀第三百三十章 開賣第一百九十八章 早有預謀第二百八十一章 拖延第一百四十章 試探第十七章 妥當第二百二十五章 碰壁第五十八章 密謀第二百四十章 好處第三百九十章 搞定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啓第六十五章 分析第一百零二章 盤盤第八十章 紈絝第四十章 複習第三百章 陳介夫第七十三章 形式第一百九十九章 第一步第三百五十三章 脫險第八十九章 賭坊第三百八十四章 末路第二百零三章 出門第二十四章 辦年貨第二百二十七章 膽氣第三十四章 料活第二百一十二章 計策第二百四十九章 來意第三百七十二章 東北少帥第三百五十二章 會面第二百二十章 偷門第二百六十一章 忽悠第三百六十二章 多方第三十章 年夜飯第一百三十章 尋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捨身第七十四章 舒坦第三百七十二章 東北少帥第二百六十二章 事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忽悠第十章 添把火第一百七十六章 改變第三百六十章 廖仲愷第十四章 關東行第三百四十六章 囂張第二十章 清點第三百三十章 開賣第二十二章 橫財第七十三章 形式第三百六十九章 少帥啊第七十五章 田學文第二百三十章 逼退第一百九十三章 愁第六十九章 更名第三百零六章 成?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人之手第一百三十三章 應對第一百四十九章 心善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交心第三百五十七章 廣州第十八章 彙報第一百六十四章 教官第二百四十二章 桃花膠第二百一十四章 捱揍第二百五十一章 開始第二百四十七章 暴力第七十二章 田副官第八十八章 結構第一百三十九章 機會第一百七十三章 談吧第二百零三章 出門第一百四十六章 又見初老爺第二百六十二章 事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威脅第八十六章 啓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