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對面的莊先生先有些奇怪,後又像是想到什麼,隨手就將這麻包中的盒子取出,在兩人的面前打了開來。
這長方形的木盒的盒蓋一打開,內裡的東西就一目瞭然。
這木盒當中被薄薄的木板隔成了五小一大的六塊格子,當中擺着蓮子,桂圓,棗子,芹菜,紅豆和豬肉條這六種相當傳統的六禮。
這是古法傳承的六禮束脩,是老輩子入學的時候,必須要送的六種禮物。
莊明儒瞧着這盒子中被收拾的乾淨利落的乾果肉脯,心中是一陣的滿意。
捻了捻鬍子,將蓋子扣在上邊,就給出了正式收學生的承諾。
“是個懂規矩的好孩子,既然李先生是你開蒙的蒙師,我這半道出家的就不讓你磕頭敬茶了。”
“咱們就按照私塾中的孩子們的進度來論,依照你現在的進度,我就算你是蒙學乙班的學生吧。”
“我這裡的束脩的費用是一年兩個銀元,年節時的節禮是並不強求的。”
“你若是覺得能接受,就找日子將錢交到我常隨的手中。”
“咱們就從那日期,開始正常的授課了。”
“我這個人對於旁的沒什麼特別的要求,只有一點,那就是對於學習的態度一定要認真。”
“我不管你在旁人的眼中有多麼的成功,也不管你在初家的鋪子中擔任着多麼重要的職位。”“單隻一點,在我的明儒私塾之中,你也只不過是我的學生罷了。”
“我佈置的功課你要按時的完成,我教授的知識,你要認真的學會。”
“不可馬虎對待,不可懷有輕慢之心。”
“這些,你可是能夠做到?”
說的邵年時肅然而立,如同面對慈愛又威嚴的初家老爺一般,對對面的莊先生表示出了他由衷的尊敬。
然後他特別認真的朝着莊明儒鞠了一躬,回到:“可以的先生。”
“我今日已經做好了拜師的準備,故而特意將束脩給帶了過來。”
“兩塊銀元現在已經備下,一會我就交給剛剛給我開門的常隨手中。”
“希望先生莫要嫌棄小子的魯鈍,我會認真學會先生教給我的所有的知識的。”
“還有,多謝莊先生,願意犧牲晚間休息的時間,給我這麼大的人單獨授課。”
“我,我也不知道再說些什麼,才能表達出我的感謝了。”
說完,就帶着點小可憐,特別認真的看向了莊先生的所在,彷彿對方若是再提出什麼要求的話,邵年時是立馬就會同意了的。
看得莊先生一陣的心軟,只是朝着自己手邊的那一張小案子點了點,就叮囑到:“你也不用太過於緊張,既然認了我做先生,我自然對待與對待旁的孩子沒有任何的不同。”
“更何況,我與李先生乃是舊識,他託付的事情,我一定會認真去對待的。”
“你也不用再麻煩去找一趟我的常隨了,就把錢放在這個案子上,從今日起算,到明年的此日,你再來交新的一年的束脩吧。”
“若是沒有旁的事情,你就先回家準備一下,晚上戌時之前,來我私塾後院報道,我們每晚授課一個時辰,待到一更天時你回返到鋪子中,也不耽誤平日的休息。”
“做到這些你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吧。”
聽完了莊先生的要求,邵年時自然點點頭。
後又想到他出來聊城時在縣城的城門口看到的那一隊巡捕,就與對面的莊先生提了一句。
這位先生本是聊城本地人,對於晚上半封閉的宵禁,也有所耳聞。
他對於這些小巡捕之間的貓膩還是有一定的瞭解,並完全沒當回事的擺了擺手:“莫要擔心,你現在好歹也是初家鋪子的掌櫃的了。”
“就住在鋪面之中,也算是半個聊城的本地人,他們要查到你頭上也不會爲難你了。”
“你只需要在下學回家的時候,走得快一些,從小路抄一下,不與他們打交道,他們也不會在明面上爲難你。”
“若是真碰上什麼全縣城戒嚴的事情,我自然也不會勉強你在那日還來我這私塾上課的啊。”
“所以,邵年時啊,莫要太過於謹慎。”
“我莊明儒現在成了你的先生,自然在你有事情的時候,也會成爲你的靠山的。”
說完,莊明儒就端了一下手中的茶杯,這意味着,兩個人的話題可以暫時的結束,這就是端茶送客了。
邵年時的規矩跟着李先生學的不錯,他朝着莊先生微微一點頭,一撩長衫,轉身就退了出去。
在門外常隨的帶領下,沿着後院的迴廊繞過了學生們日常授課的私塾教室了之後,又從正門走了出去,直接往第三糧鋪回返。
這一路上,邵年時走的不快,他在明儒私塾的周圍瞧了一下,發現這附近竟然沒有開一家鋪子,擺一個攤子,甚至是連行腳挑擔的貨郎都很少走這幾條街了之後,就特別有心的從一家張開了屋門,瞧着在小巷之中玩耍的孩子,手底下搓着衣服的婦人家門前走過。
在過去時,邵年時就裝作一腹飢無力的模樣,朝着這洗衣服的婦人詢問到:“大姐,問你個事兒唄?”
“請問這附近可有吃的?我從漕運碼頭那邊過來,本想着尋一處清淨乾淨的地兒再吃飯呢。”
“誰成想,走過了這幾條街之後,地方到是清淨了,可是這鋪子卻是一家都不曾見到啊。”
聽得那被問詢的嬸子一頓,就指了指身後的這些看起來並不像是民居的院落,跟沈度解釋道:“大兄弟啊,那你肯定不是本地人啊。”
“我們這條街你瞅瞅,住的全都是文化人。”
“從街的這一頭開始,開蒙的私塾,舊派人家自己辦的學院,還有前朝的老秀才,都住在這裡。”
“用他們的話說,販夫走卒的吆喝會影響這裡的書墨氣息。打攪孩子們的讀書與習字。”
“所以啊,若是聽到了外邊有吆喝着叫賣的小販,就讓書院中的常隨,僕役,去驅趕人家。”
“這一來二去的,行腳商人和貨郎都不願意來這條街了。”
聽到這裡,邵年時就頓了一下,接着問道:“那大姐你們家住在這裡,要想買個零碎就不會覺得不方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