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和印度的泰格爾沒什麼關係,前面四句是張曉嫺寫的,後面的是網絡上的集體創作,和後世的“甄嬛體”類似,都是仿寫。
現在這是林子軒的自創了。
他想用這首詩試探一下陸小蔓的反應,再決定怎麼做。
陸小蔓和王庚相當於包辦婚姻,兩人之間並不互相瞭解,而且性格不合。
王庚注重公務,把重心放在工作上,陸小蔓更在乎生活中的浪漫情趣,喜歡玩樂,婚後兩人就矛盾不斷,最終只能分手了事。
林子軒並沒有挖牆腳的負罪感,他覺得自己拯救了一對即將陷入糟糕婚姻的青年男女。
這是積累功德的好事。
陸小蔓還年輕,正處在愛幻想的年紀,她不知道這首詩是林子軒隨手寫的,還是專門寫給她的。
應該是後者吧。
她心跳的有些快,臉上發熱,對於這樣的情話沒有女孩子能夠抵擋。
然而,橫在他們之間的是她的未婚夫,她有些不知所措。
是大膽的迴應,還是默默地放在心裡?
她還是個涉世未深的少女,還沒有做好準備,她在想,如果是思嘉的話會怎麼做?
以思嘉的性格應該會勇敢的追求愛情吧,可她畢竟不是思嘉,而中國也不是美利堅,她心中游移不定。
這一夜,陸小蔓失眠了。
她最終也沒有突破社會道德的勇氣,而是選擇了暫時逃避,她把翻譯的稿子給了林子軒,但那首詩卻被她藏了起來。
這也是一種試探。
如果林子軒找她要詩稿,就說明那首詩不是寫給她的,是她誤會了,如果林子軒沒有要詩稿,這說明詩作的確是寫給她的。
他們之間的情愫是真實存在呢,他們互有好感。
事實證明,她的感覺是對的。
林子軒沒有提詩稿的事情,兩人默契的什麼都沒有說,一切盡在不言中。
不過和以前的相處相比,他們更爲客氣和疏離,似乎刻意的保持着距離,爲了不被別人發現,保守着只有兩個人知道的秘密。
這種若有若無、若影若現、若即若離的感覺非常奇妙。
他們偶爾的對視,不小心的肢體接觸,說話時默契的配合,總能找到共同的話題,這些小細節讓他們覺得愉悅。
似乎兩人的心靈是相通的,只有他們彼此能夠了解。
在這種心有靈犀的狀態中,兩人工作的效率很高,《亂世佳人》的進度超乎尋常,寫了將近30萬字。
一個多月後,郵輪終於抵達了美國。
按照外交部的建議,先安排林子軒和季鴻明會談,看看能不能達成和解。
在王庚的牽線下,紐約曼哈頓區的一處餐廳內,林子軒和季鴻明時隔一年再次見面。
一年前,林子軒還是個稚嫩的穿越者,爲了剽竊世界名著的理想而努力,卻處處碰壁,最後不得不黯然回國。
如今,他有了自己的事業,有了名望,自信滿滿。
季鴻明看起來衣裝光鮮,儀表非凡,卻掩不住深深的疲倦。
這些日子他的境遇並不好,他原本靠着從出版社預支的稿酬生活,一旦《老人與海》出版,他有了名望,稿酬自然會越來越多。
但這種美夢被林子軒生生打破。
當《新聞報》的記者把林子軒將要來美國和季鴻明對簿公堂的消息散佈出去之後,出版社暫停了書籍的出版,其他報紙雜誌也不再刊登季鴻明的稿子。
他的生活又回到了原地,他雖然還住着高級公寓,卻沒有錢支付下個月的租金了。
只有一些記者圍繞着他,想要刨根問底,挖出事實真相,讓他不堪其擾。
美國人不是傻子,相反非常實際。
你能爲他們創造收益,他們就會追捧你,一旦發現你會影響到他們的利益,他們會毫不猶豫的把你一腳踢開。
季鴻明弄不清楚,爲什麼以前對他笑臉相迎的記者們變得如此的面目可憎。
他把一切都歸咎在林子軒的身上,如果沒有林子軒的搗亂,他的生活將是多麼美好啊!
兩人會談的重點是《老人與海》的創作版權問題。
林子軒承認《老人與海》是季鴻明翻譯的,也可以不去追究季鴻明在美國的所作所爲,相反還會給予季鴻明補償,這是翻譯稿件的費用。
但季鴻明要承認他只是個翻譯者,而不是原創。
季鴻明對此嚴詞拒絕,他已經沒有退路了,他想要優渥的生活,要名利雙收。
一旦承認了這件事,他將會身敗名裂,被美國社會所唾棄。
他堅稱自己纔是《老人與海》的創作者,林子軒只是一個無恥的剽竊者,利用他的友誼,偷看了他的稿子,還企圖用權勢來壓迫他。
季鴻明把自己僞裝成被欺凌的弱者,這是他的策略。
因爲這件事引起的轟動,有美國律師願意幫助季鴻明打官司,這就是律師幫助他設計的形象,能夠引起大衆的同情。
林子軒是個有錢有勢的大人物,季鴻明是個有才華,但沒有後臺的小人物。
這些律師無利不起早,他們看重的是這件事的轟動性,從而爲自己揚名,而且一旦季鴻明獲勝,就是一顆任憑他們宰割的搖錢樹。
兩人在關鍵的一點上談不攏,會談不歡而散,只能對簿法庭。
林子軒回到飯店,在《新聞報》記者的引薦下,見到了一位傳奇人物。
此人是美國第一位華人律師,叫做張康任。
張康任於1860年出生在廣東象山縣南平鄉一個商人家庭,是清政府公派的留美幼童第一批30人之一。
當清政府因擔心這些學童過於美國化,而下令召回全部留美幼童時,張康任已經是耶魯大學法律系一年級的學生了。
他讀過菲利普斯安多福學校,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曾經取得美國國籍,成爲第一個在美國執業的華人律師。
然而,因爲美國1882年頒佈的《排華法案》,他的美國國籍被認定無效,而其律師資格也被吊銷。
後來,他轉向了銀行業和外交界。
1908年底他在美國首都華盛頓中國使館從事外交工作。
1913到1914年,他是中國新政府駐美使館一等秘書、代辦。同年曾出席美國總統威爾遜在白宮爲女兒舉行的婚宴。
1916到1917年,他在加州伯加利任中國海軍學生監督,後因病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