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 洞吾大變

明初,緬甸地區還是邦國林立,有撣族、緬族、白古、孟族等王國,洞吾國不過是其中之一。

明朝中期,撣族統治阿瓦後,瓦族不堪忍受壓迫,紛紛移居洞吾,使得洞吾實力迅速增加。

當時緬甸地區各國之間戰爭頻繁,洞吾偏於一隅,遠離戰區,未遭戰爭破壞,人口不斷增多。

明嘉靖年間,洞吾就與阿瓦聯姻而獲得皎克西的“糧倉”地區,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又與強大的白古王朝結盟,牽制住阿瓦王朝的進犯。

明嘉靖十四年,洞吾拉開了擴張的大幕,開始進攻盟友白古王朝。前後用了四年時間攻滅白古王朝。

洞吾推行了團結孟族的政策,使孟族將士爲其所用,並僱傭有近代武器和戰艦的葡萄牙兵。又用了兩年又攻佔對外貿易要港馬都八。在嘉靖年間完成了緬甸中部和南部基本統一。

緊接着洞吾又先後滅掉了阿瓦王朝、征服各撣邦,完成了緬甸統一的格局。

人的慾望是無窮的,強大的洞吾國一直沒有放棄擴張的腳步,又征服了東南面的幾個小國,佔領了中南半島三分之二領土。又多次入侵暹羅,企圖把暹羅以及整個馬來半島也納入自己的疆域。

現任洞吾王他隆執政近三十了,這正是洞吾全盛時間,國富民強。放眼四顧,四周已經沒有多少擴張的空間,他隆開始致力於國內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分配土地給無地農民。

八年前他還進行一次全國性普查,編制了各地戶口、耕地面積、產量和稅賦情況的調查統計,作爲徵稅和徵調勞役的依據,進一步增加了洞吾國的實力。

總的來說,他隆算得上是一個很有作爲的國王。

可惜他老了,而且惹了不該惹的強秦。

自從大秦天子頒佈討洞吾敕諭之後,他隆就非常後悔當初出兵雲南,摻和中原王朝的事,心情極度抑鬱,加上年老體弱,這幾個月來一切臥牀不起。

洞吾都城阿瓦城(曼德勒市)位於緬甸中部偏北,大金沙江與阿瓦河交匯於此,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沖積平原,這裡盛產稻米、棉花、甘蔗、芝麻等作物,是緬甸最大的糧倉。

阿瓦城北枕曼德勒山,大金沙江和阿瓦河左右環抱,四周是廣闊的魚米之鄉,得天獨厚。只是現在整座卻籠罩着一股沉重的氣氛,彷彿密雲不雨的天,讓人有喘不過氣來的感覺。

北邊剛傳來平達力大敗於雲南芒市司的消息,南邊的達貢城又傳來秦軍水師入侵的噩耗,緊接着是秦國大將崔鋒兵分五路,大舉入侵撣邦、萊別邦,勢如破竹,迅速向阿瓦城推進。

一時間阿瓦城裡人心惶惶,謠言四起,有的說秦軍會飛,有的說秦軍傳吸人血,有的說秦軍的火器能把山炸平,有的說秦軍都是三頭六臂的怪獸變的。各種各樣的謠言都有,不一是足。

緊接着,又傳來大將軍吳敬在暹羅大敗,被幾百秦軍和暹羅殘兵打得潰不成軍,兩萬大軍喪失殆盡。

壞消息一個接着一個傳來,也不知道哪個消息會成爲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他隆帶病上朝,向百官詢問對策,朝堂上的洞吾百官一個個悶不作聲。

他隆咳得利害,好不容易停下來,臉上呈現一種妖異的潮紅,人讓看了不禁有種不祥之感。

他抽出手帕抹了抹嘴巴,點名道:“杜素,你說……咳咳,眼下秦軍大舉入侵,該怎麼應對?”

洞於和交趾一樣,朝廷的構架大多是效仿中原王朝設置的,杜素是兵部尚書,被點到名後他不得不出班說道:“回皇上,都城裡有不少漢人,臣以爲應該先把這些漢人抓起來,防止他們他秦軍作內應。”

殿中大臣聽了,都不禁暗暗鄙視杜素,他這分明是避重就輕,想矇混過關。

他隆也極爲不滿,一口氣喘不順,又劇烈地咳嗽起來,整個大殿裡,全是他一聲接一聲,沒個停歇的咳嗽聲。

咳到最後,他隆咳出了一口黑血,把殿上的大臣都嚇了一跳,紛紛跪下叩拜,侍殿的太監驚叫着衝有去,有的端茶,有的讓傳太醫,有的扶他隆下金椅,一時間亂成一團。

這場朝會,因爲這個變故,中途結束,他隆被扶回後宮救治,大臣們守在王宮外,惶惶不安。

宰相昂山一丹與六部大臣商議之後,緊急派人去接太子平達力回京。

平達力多年來南征北戰,他不但是他隆指定白王位繼承人,而且是各個王子中最善戰的一個,雖然在亡市司遭遇大敗,兩萬大軍幾乎喪失殆盡,但他並沒有氣餒,退到撣邦繼續組織兵力抵抗秦軍。

只是秦軍的火器實在是太利害了,再堅固的工事,在秦軍火箭彈狂轟濫之下,都撐不了多久就造破。

崔鋒五路大軍,又多是些擅長叢林作戰的士兵。

特別是那些土司軍隊,爬山涉水履平地,再配合秦軍強大的火力,更是如虎添翼,還有秦軍那些偵察兵,象鬼一樣,神出鬼沒,無孔不入,讓人防不勝防。

平達力使盡了渾身解數,但除了在一次伏擊戰中,殲滅陳瑞徵一路人馬中的三百多土司兵之外,其他各路基本是敗多勝少。

面對這樣的對手,平達力也只能徒呼奈何,節節敗退,整個撣邦很快全部陷落。

就在這時,宰相昂山一丹派出的信使匆匆趕來,平達力聽說自己的父親病危的消息後,不禁大驚。

各國對王室中,對王位的爭奪通常都是極爲激烈的,洞吾國也不例外,磁達力的弟弟白莽早就對王位虎視眈眈,如果他的父親這個時候西歸,而他不在京城,他弟弟白莽絕對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平達力顧不得其他了,匆匆交待手下大將吳進繼續組織抵抗秦軍後,便帶着親兵匆匆趕回京城阿瓦。

平達力緊趕慢趕,用了兩天時間,眼看阿瓦城已經遙遙在望,在渡過阿瓦河時,誰也沒料到那柔弱的船孃突然暴起行兇,平達力猝不及防之下,被匕首刺入胸腹,鮮血噴出。

同船的兩個親兵怒吼連聲,拔刀劈砍,船孃縱身跳入河中,隨即親兵發現船隻在迅速進水,其他小船上的親兵還來不及救援,身受重傷的平達力就連船沉入滔滔江水之中。

這個消息很快傳到京城,病中的他隆得知後再次噴血昏厥,二王子白莽隨即以侍奉父親湯藥爲由,強行闖入宮中。

洞吾國大臣見形勢如此,由兵部尚書杜素帶頭,議立白莽爲太子,遭到宰相昂山一丹強烈反對。

昂山一丹對大家說道:“太子能征善戰,深得百姓擁戴,是名正言順的國儲,現在太子生死未卜,皇上昏迷不醒,這個時候怎麼能另立儲君?”

杜素立即反駁道:“現在秦軍南北夾擊而來,我洞吾危在旦夕,勢若累卵,皇上又昏迷不醒,若不另立儲君監國,難道眼睜睜地等着秦軍打到都城來嗎?”

“是啊,現在國事不能沒有人主持啊,皇上有恙不能理事,太子遭遇不測,現在確實需要有人監國才行。”

“除了二皇子,現在還有更適合的人選嗎?”

“……”

衆臣議論紛紛,雖然誰都知道平達力遇刺不簡單,但這個時候,除了太子一派的昂山一丹等人,其他人誰也不願去追查此事,這其中的水太深了。

而且就算查出是誰幹的了,又能怎麼樣?

想到其中的險惡之處,許多原屬太子平達力的派的官員也開始倒戈,開始支持二子白莽監國,昂山一丹雖是宰相,但獨木難撐……

全本推薦:、、、、、、、、、

最新全本:、、、、、、、、、、

第484章 工業革命之野望第934章 莫臥兒王朝第811章 夜襲積石關第768章 孤獨的闖入者第1004章 驛路新政第937章 各自謀算第1032章 及時的捷報第588章 勺湖鶯歌啼晚風第237章 血戰荊門第801章 蘭州失守第810章 殺人盈野復盈城第86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318章 大戰泗州第164章 晨戲第860章 可憐無定河邊骨第630章 帝都風水第280章 兵者,詭道也第1071章 路易·德·波旁第215章 活捉瘟神第191章 娘子,快開窗!第928章 橄欖枝第946章 奴家顧橫波第502章 驚心動魄第918章 小心通貨膨脹第577章 閻應元的軍令狀第444章 美女使者第1008章 海上敵蹤第3章 侯方域的怒火第642章 青藏局勢第1096章 指鹿爲馬第1105章 突破口第572章 留辮不留頭第336章 稅率.軍功授爵第893章 秦史第529章 姚江春正好第761章 民心第645章 我想成立個外交部第40章 夏夜情詩第691章 悲喜兩重天第896章 沒有硝煙的貨幣戰爭第343章 勸降顧三麻子第430章 孤城一片催戰雲第401章 同室操戈第59章 往死裡練第8章 我是袁粉第569章 上山容易下山難第434章 巨螯未斬濤千丈第75章 必須有真正的嫡系第572章 留辮不留頭第521章 東海大戰(二)第978章 西南的變化第433章 生死追隨到九霄第136章 神兵天降破長沙第472章 明亡帶給知識分子的反思第835章 靜夜思第473章 古代的閱兵式第74章 田一畝的損招第55章 大姑娘上花轎第528章 慶功宴第773章 戰爭的目的第191章 娘子,快開窗!第92章 婚禮之變(3)第812章 臨洮大捷第412章 久別重逢第943章 秦時明月第1136章 黃塵漫漫第633章 救人心切第288章 艱難的決擇第352章 烈火焚城第873章 底線第161章 崇禎的陽謀第711章 可憐的阿基諾第458章 宿命的輪迴第1105章 突破口第905章 猴急第14章 初見卞玉京第476章 誰敢不服第443章 水西兵馬來第353章 雨花臺下賊成擒第926章 海如風要挺進印度第1145章 一拍即合第183章 洞庭煙雨醉鶯歌第47章 雲巧兒的菜第356章 殺人的理由第181章 子嗣問題第169章 金融、糧食、水師第61章 春心蕩漾第860章 可憐無定河邊骨第932章 中亞第一場血戰第52章 針鋒相對第241章 弘光即位第495章 羣情鼎沸第84章 李自成的戰略走向第554章 漢城亂戰第1125章 亂局第965章 遇上奧斯曼第447章 又值烽煙四起第1027章 按部就班第555章 第一個小弟第998章 漿聲燈影
第484章 工業革命之野望第934章 莫臥兒王朝第811章 夜襲積石關第768章 孤獨的闖入者第1004章 驛路新政第937章 各自謀算第1032章 及時的捷報第588章 勺湖鶯歌啼晚風第237章 血戰荊門第801章 蘭州失守第810章 殺人盈野復盈城第86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318章 大戰泗州第164章 晨戲第860章 可憐無定河邊骨第630章 帝都風水第280章 兵者,詭道也第1071章 路易·德·波旁第215章 活捉瘟神第191章 娘子,快開窗!第928章 橄欖枝第946章 奴家顧橫波第502章 驚心動魄第918章 小心通貨膨脹第577章 閻應元的軍令狀第444章 美女使者第1008章 海上敵蹤第3章 侯方域的怒火第642章 青藏局勢第1096章 指鹿爲馬第1105章 突破口第572章 留辮不留頭第336章 稅率.軍功授爵第893章 秦史第529章 姚江春正好第761章 民心第645章 我想成立個外交部第40章 夏夜情詩第691章 悲喜兩重天第896章 沒有硝煙的貨幣戰爭第343章 勸降顧三麻子第430章 孤城一片催戰雲第401章 同室操戈第59章 往死裡練第8章 我是袁粉第569章 上山容易下山難第434章 巨螯未斬濤千丈第75章 必須有真正的嫡系第572章 留辮不留頭第521章 東海大戰(二)第978章 西南的變化第433章 生死追隨到九霄第136章 神兵天降破長沙第472章 明亡帶給知識分子的反思第835章 靜夜思第473章 古代的閱兵式第74章 田一畝的損招第55章 大姑娘上花轎第528章 慶功宴第773章 戰爭的目的第191章 娘子,快開窗!第92章 婚禮之變(3)第812章 臨洮大捷第412章 久別重逢第943章 秦時明月第1136章 黃塵漫漫第633章 救人心切第288章 艱難的決擇第352章 烈火焚城第873章 底線第161章 崇禎的陽謀第711章 可憐的阿基諾第458章 宿命的輪迴第1105章 突破口第905章 猴急第14章 初見卞玉京第476章 誰敢不服第443章 水西兵馬來第353章 雨花臺下賊成擒第926章 海如風要挺進印度第1145章 一拍即合第183章 洞庭煙雨醉鶯歌第47章 雲巧兒的菜第356章 殺人的理由第181章 子嗣問題第169章 金融、糧食、水師第61章 春心蕩漾第860章 可憐無定河邊骨第932章 中亞第一場血戰第52章 針鋒相對第241章 弘光即位第495章 羣情鼎沸第84章 李自成的戰略走向第554章 漢城亂戰第1125章 亂局第965章 遇上奧斯曼第447章 又值烽煙四起第1027章 按部就班第555章 第一個小弟第998章 漿聲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