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4章 還是先試點吧

南京城包含外廓,共分爲兩個縣,北邊是江寧縣,南邊是上元縣。

城中百姓習慣上把上元縣的外郭稱爲南鄉。

這一天秦牧帶着侍衛,微服走仿了南鄉一些生活相對貧困的人家。然後從首牛山順着秦淮河的柳堤回城。

自從他提出醫療保險制度,並在《大秦時報》刊出向民間廣求意見後,引起巨大的反響,民衆對此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民間初具雛形的智庫和有識之士爲此獻計獻策,當然,也有很多反對的聲音,認爲這是好高騖遠的大有人在。

但而實際情況是,下層百姓的聲音在什麼時代都是最弱的。

而秦牧提出醫療保險制度的初衷,更多的恰恰是想保護中下層的百姓之家。

因爲他們經濟基礎差,抵抗風險的能力最弱。家中一但有人患病,或是聽天由命,或是因病反貧,甚至因此傾家蕩產。

以前的秦牧家就是這樣,他父親本來是個七品小官,生活過得不錯,但病重時把家中積蓄全部花光了,最後落得個無藥可吃地步,父親撒手離世後,是他的母親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的。

在這件事上,秦牧深感不能只在朝堂上討論,也不能只聽民間智庫或有識之士的聲音。因爲這些社會精英人士,通常家裡都是比較富裕的。

是以秦牧特意抽了一天時間,帶着侍衛,騎馬走訪下層民衆,聽聽他們對此有什麼看法有顧慮。

牛萬山和李式等人跟在後面,默不作聲。因爲秦牧的神色有些凝重,一通走訪下來,秦牧發現,支持實施醫療保險制度的多是那些中、上戶。

而秦牧最想保護的屬於弱勢羣體的下戶,支持醫療保險的卻少之又少。

出現這種反差。原因也很簡單,中、上戶生活相對富裕,對於他們來說,拿出一點錢來繳醫療保險費,就可以享受免費醫療很合算。

而下戶因爲生活比較困難,把一文錢都看得很重。儘管現在朝廷的公信力很高,但一涉及到錢。這些生活貧困的百姓還是顧慮重重。

那些家中有病人的當然是巴不得早點實施這項政策。多數家中沒有病人的,則捨不得掏這份錢,說難聽點叫不見棺材不滿淚,不見兔子不撒鷹。

試想,平時有病,他們往往是硬捱過去。不捨得花錢尋醫問藥,現在還沒病,就想讓他們先掏錢交醫療保險,他們樂意嗎?

多數窮困的百姓都存在僥倖心裡,認爲自己不會病,病了挨一挨也能過去,要消除他們這種僥倖的心裡。很難,很難。你說得天花亂墜也沒用,一讓他們掏錢就會心大心小。

現在大秦還不到六千萬人口,就算把蒙古和青藏各部一起納入醫療保險體系內,總人數也不過六千出頭。

相對於後世十幾億人而言,現在只是零頭而已。從這一點上來說,似乎事情容易解決得多。

但實際不然,一來是醫療資源相對缺乏。二來人們的意識還相對保守,三來地廣人稀,很多地方還非常封閉,就醫困難總之,一一列舉的話,問題可謂是一大堆。

本是一項利國利民的政策,真要實行下去。卻是困難重重。這讓秦牧眉頭不展,回城的路上,連秦淮河邊美麗的景色也懶得多看一眼。

回宮後,他立即把大臣們招集到華蓋殿。開門見山地問戶部官員道:“許卿,楊卿,以大秦現在的財力,有沒有能力免除所在下戶的醫療保險費?”

許英傑與楊超對視了一看,許英傑出來答道:“啓奏陛下,這首先要看每個人一年要繳納多少醫療保險費,如果繳費數目較多,國庫恐怕很難長期承擔這筆開支。”

秦牧立即轉頭問吳有性道:“又可,太醫院調查清楚了嗎,普通老百姓一人一年要繳多少醫療保險,纔夠維持這項制度運行?”

“回陛下,目前只來得及在江北的六合縣和天長縣作初步統計,以這兩個縣去年就醫人數,以及藥品銷售量、除以兩縣的總人口,統計出的初步結果是至少每人每年要繳納十四文錢的保險費,才足勉強夠運轉。

另外,臣要提醒陛下和諸位大臣的是,現在統計出來的數字,只是粗糙的數據,如果真的推行醫療保險政策,每人十四文的保險費肯定是不夠的。

因爲現在很多普通人家患病後並不就醫,有些病重的,乾脆就放棄了醫治,任由患者自生自滅。病症輕的,往往也不就醫,而是硬捱過去。

一但醫療保險制度實施下去,這部分病人也來就醫的話,那麼所須的經費有可能會加倍,甚至更多,才足以維持正常運轉。”

“二十八文一個人?”許英傑是商人出身,心算能力驚人,他迅速計算了一下大秦的下戶人數,最後無奈地說道:“陛下,根據戶部在冊數字,目前大秦下戶的人數是三千萬左右,以每人每年二十八文計,每年國庫要額外負擔的醫療費是八十四萬龍幣。

陛下,相對於國庫每年近億龍幣的歲入,這筆錢聽起來似乎不多,但這只是醫藥本身的花費。如果要推行醫療保險制度,現在的官立醫療資源是遠遠不夠的,光是要完善這些,恐怕就是一個數以百萬計的龐大支出。

今後,還要負擔大量行醫人員的薪俸,這又是一筆數以百萬計的開支。陛下,如此大的開支,國庫強撐一時可以,但絕非長遠之策。”

聽許英傑這麼一算,秦牧也有些頭大,他想了想說道:“那麼諸位大臣,這樣行不行,朝廷只負擔一些重症病人的醫治,以避免這些家庭因病返貧,至於那麼小病,則不給予報銷。”

見皇帝苦心孤詣,一意爲貧病的百姓謀福趾,在坐的大臣都有些感動,楊廷麟拜道:“陛下,臣願將一半的傣祿捐出,以盡臣綿薄之力。”

司馬安、路振飛、李源等大臣也紛紛表態,不敢落人之後。

秦牧擺擺手說道:“各位大臣有這份心意,朕心甚慰,只是如此終究不是辦法,捐出俸祿之舉,暫且不提,大家還是另想良策吧。”

路振飛說道:“陛下,萬事開頭難,陛下這項善病,主要還是初期投入大,等各地的醫療機構進一步完善後,今後要負擔的便只是這八十多萬龍幣,至於醫院的醫務人員的薪俸,臣估計只要經營得好,醫院本身肯定是能有一些利潤的,這應該便足夠負擔醫務人員的薪俸了。”

禮部尚書覃秋白建議道:“若如路閣老所言,只是初斯投入大的話,是不是可以從銀行供貨一筆錢,作爲啓動資金。現在朝廷每年的賦稅都有不少的增長,幾百萬龍幣的啓動資金,將來每年從賦稅中抽出一部份償還當不成問題。”

兵部尚書何亮則樂觀得多,他老神在在地說道:“陛下,臣以爲,如果能解決掉醫務人員長遠的薪俸問題,剩下的爲幾百萬龍幣啓動資金,倒也不必太煩心,如今李定兵指沙俄,蘇謹兵出中亞,海如風兵臨印度,若不出意外,諸位將軍總會有不少繳獲的。”

秦牧不禁看了何亮一眼,聽他這麼說,這種思維方式很現實啊。

許英傑說道:“其實啓動資金不是問題,國庫現在每年有三千多萬龍幣的盈餘。真正的問題在於,隨着以後大秦人口的迅速增加,醫院資源也要不斷的增加,國庫的負擔也會跟着年年加重。久而久之,就會成爲巨大的負擔,讓朝廷喘不過氣來。”

“這樣吧,這項新制度,個體實施起來,誰也不知道還有什麼問題,朕的意思是,先找兩個下縣,兩個中縣,兩個上縣試點一下,看看實施起來具體有什麼問題再說,若是能妥善解決,再全面鋪開。若是真有難以解決的問題,再擱置不遲。諸位大臣以爲如何?”

司馬安首先頷首道:“陛下所言甚善,臣附議。”

“臣附議。”

“臣等附議。”

還是先試點吧,光是空談解決不了問題,一邊試點,一邊觀察,一邊研究,這樣實際一點。

在坐的大臣都沒有異議之後,秦牧當即對吳有性說道:“又可啊,那就由太醫院選擇六個縣,先行試點吧。試點過程中,具體有什麼問題,再反饋上來。”

吳有性起身長揖道:“臣,遵旨。”

第282章 亂局第1020章 最長一夜(二)第1143章 給我一個解釋第1013章 鬼船第234章 三個倒黴蛋第423章 百戰沙場碎鐵衣第1117章 太子遇刺第463章 昨日黃花東林晚第964章 羞辱第1031章 湘妃上殿第310章 蒙軻借東風第694章 忽如一夜春風來第1074章 坐困愁城第257章 亂雲飛渡仍從容第535章 簡在帝心第846章 堂審(下)第494章 月光下的暗影第596章 兵馬未動,大義先行第510章 前車可鑑第539章 久別情濃第963章 夜火第1011章 無知而無畏第349章 靖江水戰第98章 何惜一身罵名第716章 喜報傳來第432章 狐奸似鬼爲狼謀第167章 天人合一VS知行合一第1097章 殺兄逼父第310章 蒙軻借東風第357章 一飯之恩第1120章 我本善良第963章 夜火第576章 崩坍的大清門第511章 讓領導先走第193章 橫掃六合,天命歸秦第798章 一封信第514章 挖坑第1035章 草根的聲音第603章 兵臨燕京第446章 犁庭掃穴第1055章 獲獎後第547章 釜底抽薪第209章 別贛南,論時事第646章 草原私有化第498章 又見螯拜第13章 禍兮福兮第84章 李自成的戰略走向第524章 東海大戰.(五)第1100章 西苑裡的女天皇第589章 風雨飄搖的大清第128章 大混戰(一)第748章 梅子黃時雨(四)第484章 工業革命之野望第280章 兵者,詭道也第614章 螯拜來了第25章 玉漱公主第776章 一團亂麻第826章 詩聯(下)第325章 福建鄭家第898章 歲月的回聲第154章 一夜嗷嗷叫第29章 第五縱隊第784章 夾心餅乾第763章 戰前閱兵(上)第450章 挺進徐州第231章 絕色雙嬌第620章 乾清宮夜話(上)第586章 城下血戰第217章 值得尊敬的醫德第202章 綠雲綺霧醉我春風筆第614章 螯拜來了第828章 風動,幡動,心動第391章 雪域傾城第124章 峽谷中的洪流第678章 日本市場第464章 先下手爲強第971章 驅狼吞虎第620章 乾清宮夜話(上)第1605章 法蘭西之殤第1046章 莫愁湖上第45章 撫軍第822章 不甘認命第579章 一隻死老鼠第800章 捷報頻傳第1169章 大結局第1127章 幕後者第118章 南邊放出一頭狼第598章 科爾沁的女人第492章 殿上發難第753章 好漢不吃眼前虧第892章 天倫之樂第503章 含煙畫繡坊第638章 狼圖騰第669章 午門外的悲喜劇第486章 含煙帶露蓮心顫第799章 青藏未來第111章 驅狼吞虎第1160章 莫斯科沒有眼淚第748章 梅子黃時雨(四)第272章 紅娘子求援
第282章 亂局第1020章 最長一夜(二)第1143章 給我一個解釋第1013章 鬼船第234章 三個倒黴蛋第423章 百戰沙場碎鐵衣第1117章 太子遇刺第463章 昨日黃花東林晚第964章 羞辱第1031章 湘妃上殿第310章 蒙軻借東風第694章 忽如一夜春風來第1074章 坐困愁城第257章 亂雲飛渡仍從容第535章 簡在帝心第846章 堂審(下)第494章 月光下的暗影第596章 兵馬未動,大義先行第510章 前車可鑑第539章 久別情濃第963章 夜火第1011章 無知而無畏第349章 靖江水戰第98章 何惜一身罵名第716章 喜報傳來第432章 狐奸似鬼爲狼謀第167章 天人合一VS知行合一第1097章 殺兄逼父第310章 蒙軻借東風第357章 一飯之恩第1120章 我本善良第963章 夜火第576章 崩坍的大清門第511章 讓領導先走第193章 橫掃六合,天命歸秦第798章 一封信第514章 挖坑第1035章 草根的聲音第603章 兵臨燕京第446章 犁庭掃穴第1055章 獲獎後第547章 釜底抽薪第209章 別贛南,論時事第646章 草原私有化第498章 又見螯拜第13章 禍兮福兮第84章 李自成的戰略走向第524章 東海大戰.(五)第1100章 西苑裡的女天皇第589章 風雨飄搖的大清第128章 大混戰(一)第748章 梅子黃時雨(四)第484章 工業革命之野望第280章 兵者,詭道也第614章 螯拜來了第25章 玉漱公主第776章 一團亂麻第826章 詩聯(下)第325章 福建鄭家第898章 歲月的回聲第154章 一夜嗷嗷叫第29章 第五縱隊第784章 夾心餅乾第763章 戰前閱兵(上)第450章 挺進徐州第231章 絕色雙嬌第620章 乾清宮夜話(上)第586章 城下血戰第217章 值得尊敬的醫德第202章 綠雲綺霧醉我春風筆第614章 螯拜來了第828章 風動,幡動,心動第391章 雪域傾城第124章 峽谷中的洪流第678章 日本市場第464章 先下手爲強第971章 驅狼吞虎第620章 乾清宮夜話(上)第1605章 法蘭西之殤第1046章 莫愁湖上第45章 撫軍第822章 不甘認命第579章 一隻死老鼠第800章 捷報頻傳第1169章 大結局第1127章 幕後者第118章 南邊放出一頭狼第598章 科爾沁的女人第492章 殿上發難第753章 好漢不吃眼前虧第892章 天倫之樂第503章 含煙畫繡坊第638章 狼圖騰第669章 午門外的悲喜劇第486章 含煙帶露蓮心顫第799章 青藏未來第111章 驅狼吞虎第1160章 莫斯科沒有眼淚第748章 梅子黃時雨(四)第272章 紅娘子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