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歸去來(1)

小雨淅淅瀝瀝地下着,天氣陰寒。

這樣的天氣,容易讓人生病。

羋月十餘天前偶感風寒,病勢自此纏綿不去。

此時,文狸在章臺宮廊下煎着藥,內殿窗戶緊閉,空氣中瀰漫着一種令人窒息的感覺。

羋月昏睡着。

魏醜夫跪於她衾邊,爲她掖好被子,擦拭額頭的汗珠,一面心神不定地聽着外面的雨聲。

雨點打在檐上。

咸陽大街上,行人變得稀少。

一隊隊黑甲兵士跑過,行人紛紛走避。

黑甲兵士疾行於秦宮宮巷,控制一個個要害。

咸陽宮,嬴稷高踞於上,看着魏冉:“穰侯年紀大了,寡人不敢再勞煩穰侯,欲以范雎爲相,諸卿意下如何?”

魏冉出列道:“臣效忠王事,不敢言老。”

嬴稷冷冷道:“穰侯,你的確已經老了,應該養老去了。穰侯、華陽君、涇陽君、高陵君長居咸陽,封地無人管轄,實爲不利。自今日起,各歸封地。你們這就收拾行裝,出關去吧。”

羋戎、嬴芾、嬴悝大驚,一齊出列質問:“大王何出此言?”

一陣兵戈之聲傳來,一隊隊黑甲武士衝上殿來,佔住各個方位。

嬴稷冰冷地目視下方羣臣道:“諸卿以爲如何?”

范雎率先下拜道:“大王萬歲!”

王稽等幾名心腹之臣也隨之下跪道:“大王萬歲!”

嬴稷看着庸芮等人:“庸大夫,你們還有何事要說?”

庸芮顫聲問他:“大王,太后何在?”

嬴稷道:“太后年邁,當尊養內宮,寡人不敢再以外事相擾。”

庸芮看了看左右,見其他臣子都已經低下了頭,再看到滿宮的武士,長嘆一聲。

嬴稷道:“寡人慾立安國君爲太子,我嬴氏江山,自此儲位得安,江山無憂,衆卿之意如何?”

羣臣交換了一下眼神,再看看衆武士,皆跪下山呼道:“大王萬歲!”

庸芮終於也跪下道:“大王萬歲!”

章臺宮內殿,羋月睜開眼睛,擡頭看了看周圍道:“什麼時候了?”

魏醜夫顫聲道:“太后,過了午時了。”

遠處的喧鬧山呼之聲,隱隱傳來。

羋月皺了皺眉頭,問道:“這是什麼聲音?”

魏醜夫支吾着:“應該是外面校場練兵的聲音吧!”

羋月道:“這時節練什麼兵?練兵的聲音怎麼會傳進這兒來?”

魏醜夫道:“臣、臣也不知道!”

羋月道:“扶我起來看看!”

魏醜夫道:“太、太后,您病體未愈,這天下着雨呢,還是等過幾日吧!”

羋月道:“扶我起來!”

魏醜夫不敢違拗,只得扶羋月起來,薜荔拿着外衣爲羋月穿上。

薜荔和魏醜夫扶着羋月,慢慢走出內殿。

廊下的文狸連忙上前行禮,神情有些驚惶:“太后,外面、外面……”

魏醜夫驚恐:“慎言,不可驚擾了太后!”

羋月問:“外頭怎麼了?”

文狸低下頭道:“外面好像有些不對。”

魏醜夫道:“太后,外面下着雨呢,您先回去歇息,待臣等去打探一二再來回稟於您。”

羋月道:“不必了,只是下雨,又不是下刀子。走吧!”

羋月往前走去。

魏醜夫不敢硬擋,薜荔使個眼色,文狸連忙跑進側殿,取了華蓋出來,遮住羋月頭頂,一齊向外行去。

章臺宮大門打開,外面卻是一排排黑甲兵士,長戈對準了門內。

羋月看着外面如臨大敵的兵士們,笑了。

她推開攙扶着她的魏醜夫和薜荔,從薜荔手中接過柺杖,向外走去。

黑甲軍官壯着膽子道:“太后有疾,請太后回宮靜養。”

羋月微笑着,一步一頓,往前走去。

持戈的兵士滿臉惶恐,一步步後退着。

黑甲軍官一咬牙,跪下道:“大王有旨,令臣等保護太后靜養,若太后離開章臺宮,誅臣等所有人全族,請太后勿與臣爲難,否則,臣要失禮了!”

羋月卻理也不理他,拄着柺杖自那跪着的軍官面前走過。

落在羋月身後的軍官咬了咬牙,站起來,將劍拔了一半出鞘,厲聲道:“太后,請留步。”

羋月轉頭看了他一眼,眼神冰冷。

軍官忽然間膽寒了,重又跪下道:“太后!”

羋月繼續向前走去。

薜荔與魏醜夫等人匆匆趕上,想要攙扶,卻被她推開。

薜荔顫聲叫道:“備輦,備輦!”

內侍們擡着步輦從內宮出來,來到羋月面前。

黑甲軍官眼神遊移地看着步輦,慢慢上前一步。

羋月看也不看那步輦,伸出柺杖一掃,示意步輦退開,自己拄着柺杖,仍一步一頓往前走去。

一排排的黑甲兵士擋在她的前面,卻在她一步步走近的時候,一點點退開去。

秋雨綿綿。

咸陽宮內,魏冉等人已經不在場。

范雎排在羣臣第一位。

嬴柱跪在嬴稷面前,解下七旒冠,嬴稷將象徵太子的九旒冠戴在嬴柱頭上。

嬴柱站起,轉向衆臣。

范雎上前跪下道:“臣等參見太子。”

羣臣自左右走到中央排成兩列,正要跪倒行禮。

忽然外面一陣齊呼:“太后駕到!”

嬴稷怔住,羣臣也怔住了,都轉頭看向殿外。

羋月的柺杖聲自遠而近,一聲聲打在人們的心頭。

終於,一根柺杖自殿外伸入,羋月出現在衆人面前。

羣臣不禁一起跪下道:“參見太后。”

羋月走入殿內,站在正中,看着嬴稷。

嬴稷看着殿外畏縮的黑甲兵士,長嘆一聲,一步步走下臺階,走到羋月面前跪下。

嬴稷道:“兒臣參見母后。”

羋月舉目一掃,問道:“穰侯、華陽、涇陽、高陵何在?”

嬴稷道:“穰侯已卸相位,與華陽君、涇陽君、高陵君出函谷關,各歸封地。”

羋月道:“把他們叫回來。”

嬴稷看着羋月的臉,又看看范雎和嬴柱道:“恕兒臣不能遵命。”

羋月平平掃過衆臣道:“我沒叫你。國相何在?”

范雎上前道:“臣范雎見過太后。”

羋月道:“你是何人?”

范雎道:“國相范雎。”

羋月道:“無名之輩,何堪爲相?庸芮——”

庸芮上前,深施一禮道:“太后——”

庸芮看着羋月的眼睛,輕輕地搖頭。

羋月舉目望去,衆臣見了她的眼光,紛紛低下頭去。

羋月冷笑一聲,看向嬴柱道:“子柱,去把你的舅公和叔父們追回來,若是追不回來,你也不必再回來了!”

嬴柱無比惶恐,哆嗦着一步步退後。

嬴稷上前一步,擋住羋月道:“母后若要一意孤行,就先賜死兒臣吧!”

羋月指着嬴稷道:“你——”話音未落便暈了過去。

嬴稷抱住羋月,連聲呼喚道:“母后,母后——”

雨過天晴,整個秦宮在陽光下更顯肅穆輝煌。

章臺宮內殿中,一縷陽光斜射進來,照在羋月臉上。

羋月睜開眼睛,視線有些模糊,凝神打望,看見了牀前的庸芮。

羋月長嘆一聲道:“庸芮,我沒有想到,連你也會背叛我。”

庸芮道:“整個秦國,自大王起,到庶民黔首,沒有一個人會背叛太后。”

羋月冷笑道:“那現在這種情勢,又算是什麼?”

庸芮道:“太后依然還是太后,穰侯依然還是穰侯,大王依然還是大王,而安國君乃嬴氏王胤,成爲儲君,亦屬分內之事。”

羋月隱隱威懾:“我這一生,隨心所欲,到老了,恐怕也不會改了這性子!”

庸芮暗含勸誡:“太后這一生隨心所欲,因爲太后有隨心所欲之後安定局勢的能力。”

羋月道:“我現在失去這個能力了嗎?”

庸芮苦笑道:“不,太后這一生都有這隨心所欲的能力。只是太后,你我再沒有隨心所欲之後安定局勢的壽命了。”

羋月怔了一怔,忽然笑了起來道:“哈哈哈,所以你選擇退讓了?”

庸芮道:“老子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又曰:‘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此謂凡事不可太盡。如齊桓公、趙武靈王等君王,於天下諸侯之間馳騁自如,何等霸氣,可卻沒有想到禍患起於肘腋之間。臣以爲,再英明的君王,也不能將十分的力氣用於隨心所欲。行事當留三分餘地,方是長久之道。”

羋月笑了好一會兒,才停歇下來,拿手帕拭了拭笑出來的眼淚道:“先王臨終之時,遲疑反覆,我曾因此輕視於他。如今看來,他是悟得比我深啊!”

庸芮道:“太后深諳老子之道,臣只是班門弄斧。”

羋月道:“我只是不明白,安國君有何能耐,羣臣這麼快就順從了?”

庸芮道:“在太后的眼中,安國君與涇陽君、高陵君並無區別,可是秦國畢竟還是嬴氏江山!羣臣選擇的是順流而安,而非逆流而亂。”

羋月道:“這天下,原不應該是有才能者居之嗎?”

庸芮道:“涇陽君、高陵君若非太后親生兒子,太后還會這麼執着地選擇他們嗎?”

第229章 去復歸(1)第403章 至絕境(2)第300章 舉周鼎(2)第370章 趙主父(2)第200章 韓與蜀(2)第187章 公主恨(4)第87章 狼之子(2)第200章 韓與蜀(2)第106章 王后娠(1)第169章 連環計(1)第100章 不素餐(3)第17章 和氏璧(3)第302章 舉周鼎(4)第296章 風雲變(2)第1章 前言第266章 牛馬橫(1)第201章 韓與蜀(3)第391章 郢都滅(2)第10章 鷹之惑(2)第33章 斷腸別(1)第172章 連環計(4)第313章 歸秦路(5)第335章 退五國(4)第47章 司命祭(3)第367章 不能留(2)第292章 破樊籬(1)第366章 不能留(1)第207章 諸子封(2)第229章 去復歸(1)第337章 訓三軍(2)第228章 賭國運(4)第88章 狼之子(3)第198章 儲位爭(4)第70章 大朝日(2)第139章 舊事提(2)第312章 歸秦路(4)第3章 霸星現(2)第353章 唐八子(1)第403章 至絕境(2)第183章 蘇秦策(3)第141章 生與死(2)第41章 繞樑琴(2)第180章 破心籬(4)第157章 和璧現(3)第291章 山中夜(4)第350章 亂局平(3)第188章 燕公子(1)第62章 魏女恨(3)第259章 燕王母(2)第194章 巡四畿(4)第5章 少司命(2)第285章 劫西獄(2)第190章 燕公子(3)第181章 蘇秦策(1)第288章 山中夜(1)第184章 公主恨(1)第45章 司命祭(1)第83章 生死劫(2)第97章 銅符節(2)第112章 山鬼舞(1)第215章 慕少艾(2)第295章 風雲變(1)第266章 牛馬橫(1)第339章 訓三軍(4)第235章 秦王薨(2)第300章 舉周鼎(2)第326章 太后始(3)第256章 國相妾(3)第383章 申包胥(3)第375章 謀楚計(3)第12章 金丸禍(1)第36章 死與生(1)第226章 賭國運(2)第397章 殺機現(4)第133章 商君墓(1)第340章 季君亂(1)第231章 去復歸(3)第329章 羣狼伺(2)第199章 韓與蜀(1)第360章 抉擇難(1)第71章 大朝日(3)第194章 巡四畿(4)第353章 唐八子(1)第403章 至絕境(2)第46章 司命祭(2)第17章 和氏璧(3)第161章 無名毒(4)第3章 霸星現(2)第343章 季君亂(4)第22章 南薰臺(2)第284章 劫西獄(1)第311章 歸秦路(3)第318章 窮盡處(1)第102章 謀士策(2)第393章 郢都滅(4)第197章 儲位爭(3)第20章 楚王殤(3)第362章 抉擇難(3)第71章 大朝日(3)
第229章 去復歸(1)第403章 至絕境(2)第300章 舉周鼎(2)第370章 趙主父(2)第200章 韓與蜀(2)第187章 公主恨(4)第87章 狼之子(2)第200章 韓與蜀(2)第106章 王后娠(1)第169章 連環計(1)第100章 不素餐(3)第17章 和氏璧(3)第302章 舉周鼎(4)第296章 風雲變(2)第1章 前言第266章 牛馬橫(1)第201章 韓與蜀(3)第391章 郢都滅(2)第10章 鷹之惑(2)第33章 斷腸別(1)第172章 連環計(4)第313章 歸秦路(5)第335章 退五國(4)第47章 司命祭(3)第367章 不能留(2)第292章 破樊籬(1)第366章 不能留(1)第207章 諸子封(2)第229章 去復歸(1)第337章 訓三軍(2)第228章 賭國運(4)第88章 狼之子(3)第198章 儲位爭(4)第70章 大朝日(2)第139章 舊事提(2)第312章 歸秦路(4)第3章 霸星現(2)第353章 唐八子(1)第403章 至絕境(2)第183章 蘇秦策(3)第141章 生與死(2)第41章 繞樑琴(2)第180章 破心籬(4)第157章 和璧現(3)第291章 山中夜(4)第350章 亂局平(3)第188章 燕公子(1)第62章 魏女恨(3)第259章 燕王母(2)第194章 巡四畿(4)第5章 少司命(2)第285章 劫西獄(2)第190章 燕公子(3)第181章 蘇秦策(1)第288章 山中夜(1)第184章 公主恨(1)第45章 司命祭(1)第83章 生死劫(2)第97章 銅符節(2)第112章 山鬼舞(1)第215章 慕少艾(2)第295章 風雲變(1)第266章 牛馬橫(1)第339章 訓三軍(4)第235章 秦王薨(2)第300章 舉周鼎(2)第326章 太后始(3)第256章 國相妾(3)第383章 申包胥(3)第375章 謀楚計(3)第12章 金丸禍(1)第36章 死與生(1)第226章 賭國運(2)第397章 殺機現(4)第133章 商君墓(1)第340章 季君亂(1)第231章 去復歸(3)第329章 羣狼伺(2)第199章 韓與蜀(1)第360章 抉擇難(1)第71章 大朝日(3)第194章 巡四畿(4)第353章 唐八子(1)第403章 至絕境(2)第46章 司命祭(2)第17章 和氏璧(3)第161章 無名毒(4)第3章 霸星現(2)第343章 季君亂(4)第22章 南薰臺(2)第284章 劫西獄(1)第311章 歸秦路(3)第318章 窮盡處(1)第102章 謀士策(2)第393章 郢都滅(4)第197章 儲位爭(3)第20章 楚王殤(3)第362章 抉擇難(3)第71章 大朝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