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舉周鼎(2)

羋月站在那兒,看到羋茵正自最得意的時候,她的笑容忽然凝結於臉上,只見一寸長的劍尖在她的胸口出現,然後便是血花飛濺,羋茵便緩緩倒下。

羋茵身後,郭隗面無表情地拔出劍,用一條絹帕,輕拭劍尖的血痕。

他這劍一拔,羋茵便撲倒在地,一動不動,顯見已氣絕身亡。

郭隗卻對羋茵連多餘的一眼也不看,只是看着自己的劍,愛憐地輕拭着,長嘆:“茵姬,我給過你選擇的機會,只可惜,你選擇了不給老夫退路。”

羋月看着郭隗。她當時手已經解縛,以她的身手要抓點什麼東西格擋羋茵的劍也並非難事,郭隗卻只讓羋茵獨自上前而並不是叫侍衛先制住她,羋茵爲仇恨衝昏了頭腦,竟沒注意到這點,她卻是留意了。羋月淡淡對郭隗問道:“郭相這是何意?”

郭隗拭淨寶劍,收劍入鞘,向着羋月一拱手:“老夫慚愧,治家不嚴,以至於放縱了小妾,假借老夫的名義而逞私慾。老夫奉大王之令前往碣石宮迎賢,得知此事,星夜趕到,幸而還能及時阻止。老夫有罪,已經懲治主犯,餘下的事情也當一一解決之後,再自行向大王請罪。”他一轉身:“退下,不得對公子歇無禮。”

侍衛退開,黃歇已經快步跑到羋月身邊,將羋月一把抱入懷中,一時間哽咽出聲:“皎皎……”

方纔這大起大落,由生至死,又由死至生,饒是羋月心志堅定,也不禁精神虛弱,抱住黃歇,熱淚盈眶:“子歇……”

兩人緊緊相擁。

好一會兒,黃歇才放開羋月,轉身向着郭隗行禮:“多謝郭相大義!”

羋月卻站住不動,看着郭隗。

黃歇覺得不對,轉頭看向羋月:“皎皎——”不管郭隗出於何意,終究是救了他們,他們總要有所表示纔是。

羋月的臉上卻有一種了悟的微笑,看着郭隗,問道:“郭相,咸陽有什麼新消息?”

黃歇一怔,轉頭看着羋月。

郭隗這時候才露出進來之後的第一個微笑:“果然不愧爲羋夫人……”轉而長嘆一聲,“唉,茵姬真不應該執意視你爲敵。”

羋月整了整凌亂的衣服,肅然拱手:“還望郭相相告。”

郭隗肅然拱手:“洛邑急報,秦王蕩身受重傷,性命垂危。”

一個月前,洛邑城中。

城門大開,一隊兵馬旌旗招展進城,“秦”字旗下,秦王蕩那張年輕英武的臉,更顯得意氣飛揚。

這一年,已經是秦王蕩繼位的第四年了。他自繼位以來,便時常以征伐爲念。一年多前,他與韓王倉在臨晉城外會盟之時,曾經對站在他身邊的甘茂說:“寡人慾容車通三川,窺周室,死不恨矣。”

甘茂知其心意,但卻擔心自己非爲秦國公族,而只是客卿身份,若是執掌大軍,會受樗裡疾和公孫奭之牽制,秦王蕩便與甘茂約誓信其不疑。甘茂於是率重兵與庶長封攻打韓國的宜陽,又恐楚國乘機攻打,再派馮章出使楚國,向楚王槐許諾割讓漢中之地。半年之後,秦軍攻克宜陽,斬首六萬,乘勝渡過黃河,奪取武遂並築城。韓王倉無奈,只得向秦求和,三川洞開,不敢再擋秦人鋒芒。

秦王蕩大喜,便親率大軍,引任鄙、孟賁等人巡視,然後直趨洛邑,以窺周室。

此時周天子雖在名義上爲天下共主,實則困居小城,且執政的東周公和西周公不和,內鬥頻頻,於是王室氣象,更加衰微。

周天子派使者郊迎,向秦王致天子之問候,並稱周天子欲在王城宮中盛禮相迎秦王。秦王遜謝,卻提出欲在明堂一觀九鼎。周室衆人聽話聽音,均是大驚,但眼見秦國兵臨城下,素日倚爲屏障的韓國也是低頭讓步,也不得不答應此事。

於是兩人便依約在明堂相見。

所謂的明堂,便是王朝先祖之宗廟,在夏朝時稱爲“世室”,殷商時稱爲“重屋”,周稱爲“明堂”,至後世,則稱之爲“太廟”。

秦王蕩率兵進入明堂時,便見周室之人已經在高臺之上相候了。

這一任的周天子姓姬名延,史稱周赧王,年紀雖與秦王蕩相差不多,但看上去卻顯得蒼白虛弱,萎靡不振,雖然高高地站在高臺之上,卻是一臉的愁苦之相,與正在階下雖以臣禮相見,但相貌魁梧雄壯,更帶着意氣飛揚神情的秦王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兩人見禮罷,秦王蕩看了看周天子氣色,再轉眼掃視這明堂之中,建築陳舊,朱漆掉落,甚至連旌旗也顯出顏色殘褪的樣子,眼中輕視之意,更是掩遮不住,對身邊的甘茂低聲道:“周室氣數已盡,在這明堂與周天子的臉上,都能夠看得出來。”

甘茂也不禁露出微笑,壓低了聲音道:“而我大秦之業,便似大王,如驕陽凌空。”

秦王蕩哈哈一笑,看着臺上隱約可見的九鼎光芒,眼中露出不可抑止的野心,低聲道:“從來王朝更易,就是九鼎遷移。寡人今日,就要把這九鼎給搬個位置。”說罷便昂首闊步,走上臺階。

他上了高臺,與周天子再度見禮,相攜走到明堂之上。但見殿前擺放了九隻形狀不同、大小各異的銅鼎,顯然亦是久經風吹雨打,顯出年代久遠的青斑來。這就是象徵着天下歸屬的九鼎。

秦王蕩點頭輕嘆,轉而問周天子道:“敢問周天子,此便是九鼎乎?”

他站在周天子身邊,比他足足高了一個頭,更兼氣勢逼人,逼迫得周天子如受重壓,張了張口,方想回話,卻是一陣氣虛,喘咳不已。

此時他身邊便有一個大夫模樣的人上前接口道:“正是,此九鼎本是夏禹收天下九州之金而鑄成,有荊、樑、雍、豫、徐、青、揚、兗、冀九州,上刻本州山川人物、土地貢賦之數。九鼎列於朝,爲天子掌九州的象徵。”

秦王蕩瞟了那人一眼,見他倒是一臉毫不畏懼的樣子,眼光不由得在那人臉上多停留了一下,方問道:“你是何人?”

那人拱手:“小人東周國蘇代。”

秦王蕩哼了一聲,沒有理睬,徑直走了下去。他卻不知,這蘇代便是蘇秦之弟,雖然不如乃兄才智,但於這周室之中,已經算得拔尖人才,見這秦王蕩如此驕橫,心中怒氣勃發,面上卻不動聲色,只瞧着這秦王接下來的舉動,思忖着隨機應變之法。

但見秦王蕩走到九鼎之邊,一隻只看過了,忽然拍了拍一隻銅鼎,嘆道:“此雍州之鼎也,當屬秦國。”說着忽然轉頭問周天子:“寡人慾攜此鼎歸我秦國,大王可允?”

周天子臉色都變了,這種“問鼎”的舉動,昔年只有楚國才幹過,楚莊王曾問鼎之輕重,楚威王亦曾索要九鼎,皆被策士以列國形勢牽制,以計謀破之。

楚人自周建立以來就沒被馴服過,可這北方六國,卻真是誰也沒幹過這事啊。

當此之際,當然是名臣折衝樽俎之時,仍然是那蘇代替周天子發言道:“鼎乃天子之器,重達千鈞,自此九鼎鑄成以來,除奉天子之命合力遷移之外,凡人豈可輕易舉起?”

秦王蕩轉頭,嘴角一絲冷笑,厲聲道:“若是有人能舉起又如何?是不是就能夠把它給搬走了?”

蘇代見他如此無理,險些發作,最終還是忍下氣來,瞧了周天子一眼,這句話卻只有周天子能答,不是臣下敢說的。

周天子終究是帝王之尊,雖然氣虛體弱,但不能被人逼到這份上還不說話,見狀也只有壯着膽子道:“寡人不信有誰能舉得起這鼎。”

秦王蕩忽然張揚地大笑起來:“那寡人與大王打個賭。大王說無人能舉得起,寡人卻說,有人能舉得起。若是寡人贏了,那寡人舉得起什麼鼎,就把這鼎當成賭注帶走,如何?”

此時秦王的野心昭然若揭,便連雍州之鼎也不再提,直奔九鼎而去。周天子被他這張狂之態所震懾,整個人站在那兒,氣得臉色蒼白,身子搖搖欲墜。

蘇代亦是氣得臉色發白,見狀心生一計,扶住周天子,低聲道:“大王,就讓他來舉。”

周天子只得壯起膽子,勉強應了一聲道:“秦王無禮,九鼎非天命不可移,逆天行事,後果自負。”

秦王蕩仰天大笑。自繼位以來,一步步精心謀劃,便是爲了這一天,當下將手一揮,喝道:“任鄙、孟賁、烏獲,你們何人能舉?”

站於階下的秦國諸臣相視一眼,有些人這時候才明白,爲何秦王蕩自繼位起,便對這三個大力士厚賜高爵,卻原來是爲了今日。

第60章 魏女恨(1)第135章 故人來(1)第95章 魏夫人(3)第403章 至絕境(2)第111章 絕處謀(2)第380章 伐楚國(4)第383章 申包胥(3)第319章 窮盡處(2)第408章 情腸斷(4)第391章 郢都滅(2)第168章 真與僞(3)第125章 四方館(1)第228章 賭國運(4)第248章 薊城寒(3)第60章 魏女恨(1)第304章 歸去來(2)第372章 趙主父(4)第355章 唐八子(3)第76章 公主嫁(5)第88章 狼之子(3)第44章 摽有梅(3)第331章 羣狼伺(4)第348章 亂局平(1)第84章 義渠王(1)第272章 莒姬死(3)第1章 前言第220章 女醫摯(3)第164章 龍回丹(3)第120章 公主嫁(2)第323章 窮盡處(6)第390章 郢都滅(1)第376章 謀楚計(4)第167章 真與僞(2)第384章 申包胥(4)第43章 摽有梅(2)第409章 情腸斷(5)第56章 張儀舌(1)第376章 謀楚計(4)第81章 上庸城(3)第255章 國相妾(2)第417章 安國君(2)第219章 女醫摯(2)第52章 思君子(2)第194章 巡四畿(4)第161章 無名毒(4)第246章 薊城寒(1)第338章 訓三軍(3)第42章 摽有梅(1)第384章 申包胥(4)第74章 公主嫁(3)第254章 國相妾(1)第71章 大朝日(3)第35章 斷腸別(3)第407章 情腸斷(3)第290章 山中夜(3)第84章 義渠王(1)第58章 鄭袖計(1)第298章 風雲變(4)第296章 風雲變(2)第339章 訓三軍(4)第420章 歸去來(2)第76章 公主嫁(5)第396章 殺機現(3)第179章 破心籬(3)第9章 鷹之惑(1)第333章 退五國(2)第380章 伐楚國(4)第319章 窮盡處(2)第201章 韓與蜀(3)第120章 公主嫁(2)第211章 探真心2第413章 霸業興(1)第36章 死與生(1)第282章 陰謀施(2)第209章 諸子封4第31章 西市婦(2)第129章 翻雲手(1)第6章 少司命(3)第265章 瘋婦人(4)第23章 逍遙遊(1)第333章 退五國(2)第373章 謀楚計(1)第28章 高唐臺(1)第176章 昭氏女(4)第369章 趙主父(1)第311章 歸秦路(3)第155章 和璧現(1)第343章 季君亂(4)第210章 探真心1第194章 巡四畿(4)第295章 風雲變(1)第320章 窮盡處(3)第312章 歸秦路(4)第420章 歸去來(2)第124章 別遠人(2)第413章 霸業興(1)第339章 訓三軍(4)第405章 情腸斷(1)第247章 薊城寒(2)第59章 鄭袖計(2)
第60章 魏女恨(1)第135章 故人來(1)第95章 魏夫人(3)第403章 至絕境(2)第111章 絕處謀(2)第380章 伐楚國(4)第383章 申包胥(3)第319章 窮盡處(2)第408章 情腸斷(4)第391章 郢都滅(2)第168章 真與僞(3)第125章 四方館(1)第228章 賭國運(4)第248章 薊城寒(3)第60章 魏女恨(1)第304章 歸去來(2)第372章 趙主父(4)第355章 唐八子(3)第76章 公主嫁(5)第88章 狼之子(3)第44章 摽有梅(3)第331章 羣狼伺(4)第348章 亂局平(1)第84章 義渠王(1)第272章 莒姬死(3)第1章 前言第220章 女醫摯(3)第164章 龍回丹(3)第120章 公主嫁(2)第323章 窮盡處(6)第390章 郢都滅(1)第376章 謀楚計(4)第167章 真與僞(2)第384章 申包胥(4)第43章 摽有梅(2)第409章 情腸斷(5)第56章 張儀舌(1)第376章 謀楚計(4)第81章 上庸城(3)第255章 國相妾(2)第417章 安國君(2)第219章 女醫摯(2)第52章 思君子(2)第194章 巡四畿(4)第161章 無名毒(4)第246章 薊城寒(1)第338章 訓三軍(3)第42章 摽有梅(1)第384章 申包胥(4)第74章 公主嫁(3)第254章 國相妾(1)第71章 大朝日(3)第35章 斷腸別(3)第407章 情腸斷(3)第290章 山中夜(3)第84章 義渠王(1)第58章 鄭袖計(1)第298章 風雲變(4)第296章 風雲變(2)第339章 訓三軍(4)第420章 歸去來(2)第76章 公主嫁(5)第396章 殺機現(3)第179章 破心籬(3)第9章 鷹之惑(1)第333章 退五國(2)第380章 伐楚國(4)第319章 窮盡處(2)第201章 韓與蜀(3)第120章 公主嫁(2)第211章 探真心2第413章 霸業興(1)第36章 死與生(1)第282章 陰謀施(2)第209章 諸子封4第31章 西市婦(2)第129章 翻雲手(1)第6章 少司命(3)第265章 瘋婦人(4)第23章 逍遙遊(1)第333章 退五國(2)第373章 謀楚計(1)第28章 高唐臺(1)第176章 昭氏女(4)第369章 趙主父(1)第311章 歸秦路(3)第155章 和璧現(1)第343章 季君亂(4)第210章 探真心1第194章 巡四畿(4)第295章 風雲變(1)第320章 窮盡處(3)第312章 歸秦路(4)第420章 歸去來(2)第124章 別遠人(2)第413章 霸業興(1)第339章 訓三軍(4)第405章 情腸斷(1)第247章 薊城寒(2)第59章 鄭袖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