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銅符節(2)

羋月也道:“我父王在位時擴張疆域,楚國有史以來無人能比。”

最後還是孟嬴先罷戰,知道:“好了好了,我們都有一個好父王,好了吧。”

羋月嘆了口氣,想到自己的父親,看着孟嬴誠摯地道:“是啊,所以公主一定要好好珍惜你父王,孝敬你父王。”

孟嬴見了她的神情莊重,不禁問道:“季羋,對我父王可有好感?”見羋月點頭,忙又問道:“你會不會做我父王的女人?”這次羋月卻是搖頭了。

孟嬴詫異了:“這卻是爲什麼?”

羋月撲哧一笑:“孔子曰:‘吾未見好色如好德也。’吾亦好色也,天底下的好男兒多了去了,欣賞便可,何必一定要逼成夫婿呢?”

孟嬴從來不曾聽過這般離經叛道卻又爽快異常的話,不禁拍膝大笑:“季羋、季羋,你當真是妙人也。”說着自也吐露心事道:“我素來不愛與後宮妃嬪交往,她們一個個的心思簡直都是寫在臉上了,偏還裝模作樣,當我是傻子嗎?”

羋月亦是明白:“她們亦是可憐人,宮多怨女,大王一個人,不夠分啊!”

孟嬴直笑得前仰後合:“哈哈哈,季羋當真是妙人,我從來不曾笑得這般開心,哈哈哈……”

羋月也詫異了:“孟嬴,我說的話,便是如此可樂嗎?還是,你我理解有差?”

孟嬴抹淚笑道:“不差不差,季羋,我只是、我只是覺得耳目一新罷了。”

自此,兩人便多有來往,羋月將自己手抄的莊子之“逍遙遊”贈與孟嬴,孟嬴亦將自己最喜歡的一匹白馬贈與羋月。

那馬才四歲,正是剛成年的時候,十分可愛,羋月與孟嬴到了馬廄之中挑選時,一見之下便十分喜歡。她雖然喜歡弓馬,但畢竟楚國在南方,以舟楫而長,論起良馬,卻不如秦人。秦人善馴馬,始祖非子便是以善馴馬而得封,孟嬴身爲秦王最寵愛的長女,亦有好幾匹良駒,這匹馬恰好是秦王所賜,剛剛成年,孟嬴見羋月喜歡,便轉手贈與羋月。

待得兩人相交頗有一段情份之後,羋月亦便將自己私下用泥土所仿製的符節交與孟嬴,託她辨認打聽一下。孟嬴卻只覺得這符節雖然頗似秦國高層的通關符節,但是具體要查出是誰的,卻非得看這上面的銘文才是。

當日羋月只是匆匆一瞥,能夠記得大致樣子復原出來便已經絞盡腦汁,這上面的銘文,卻實在是當日便不曾看清,又何來回憶。

但她亦知查出真兇,這纔是關鍵所在,心中不甘,只是苦思冥想,幾乎連做夢,夢到的都是當日那銅符節的樣子,只是當她仔細想看清上面的銘文時,卻總是糊作一團,無法看清。

這一日羋月正欲去找孟嬴之時,自廊橋上經過,卻見廊橋下衛良人帶着侍女恍恍惚惚地走過,她的手中居然還持着一枚銅符節。

羋月一見之下,只覺得腦海中轟然作響,那夢中始終糊作一團的東西此刻忽然間清晰地顯現出來,與衛良人手中的銅符節重合起來。她還沒來得及思索,身體已經先於思維快了一些步,一手按住廊柱,雙足已經邁過廊橋的扶欄,躍了下來。

衛良人這日正是自內府中回來,接了家信,心中恍惚時,忽然間一人自天而降,落到她的面前,她還未反應過來,她身邊的侍女採藍便已經嚇得失聲驚叫。

這廊橋離地面也有十餘尺高,若換了普通人,怕是要跌傷,幸而羋月從小就喜歡弓馬,又身手矯健,這纔是無事。此時見嚇着了人,也忙行禮道:“嚇着衛良人了,是我的不是,還望恕罪。

衛良人撫着撲通亂跳的心口,強自鎮定道:”無事。“又喝斥採藍住口,方又向羋月笑道:”侍女無知,失禮季羋了。“

季羋臉一紅:”哪裡的話,是我十分無禮纔是。“

衛良人腹誹,你既知無禮,如何還會做出這等舉動來,但她素來溫文爾雅,這樣的話自然是不會出口的,只不知這位新王后跟前最得勢的媵女,爲何忽然在自己面前做出這樣奇特的舉動來。

羋月卻也懶得和她繞彎,直接道:”衛良人手中之物,可否借我一觀?“

衛良人詫異道:”我手中之物?“她看了看自己,左手拿着父親寄來的魚書,右手拿着銅符節,卻不知道對方要看什麼。

羋月已經直接道:”衛良人手中銅符可否借我一觀?“衛良人聽說她只是要借銅符,鬆了一口氣,她還怕若是對方要借她手中的魚書一觀,這可是無法答應的事,當下忙將手中銅符遞過去道:”不知季羋要此物何用?“

羋月接過銅符節,在自己手中翻來覆去地看了一遍,似要把所有的細節都記住,但見那符節正面陰刻秦字銘文數行,秦字與楚字略有不同,她亦不能全識,連猜帶悶其大約的意思是述某年某月某日,王頒節符於某人,可用於水陸兩路免檢免稅通行,準過多少從人多少貨物等內容。

衛良人看着她的舉動,疑惑越來越深,卻不言語,採藍方欲問,卻被衛良人一個眼神製版了。

羋月越看這銅符,心中疑惑越大,雖然那日義渠王的銅符只是匆匆一瞥,但這些日子魂牽夢縈,衛良人手中的銅符,便是她記憶中的那一枚。想到這裡,她深吸一口氣,強抑激動問:”衛良人,此物何用?“

衛良人詫異:”季羋不認得這個嗎?“

羋月道:”不認得。“

衛良人笑道:”大秦關卡審查極嚴,如果有車船經過關隘,如果沒有這種銅符節,都要經過檢驗,若是攜帶貨物還要納徵。後宮妃嬪來自各國,與母國自然有禮物往來,所以大王特賜我等一枚銅符節,以便關卡出入。“她笑容溫婉,娓娓道來,彷彿一個親切的長姊一般。

羋月皺起眉頭,抓住衛良人話中的訊息:”這麼說,後宮妃嬪手中都有這枚銅符節了?“

衛良人掩袖笑道:”哪能人人都有,不過是魏夫人、虢美人還有我的手中有罷了,如今大約王后手中也會有一枚。“

羋月緊緊追問:”其中外形、內容、銘文,可有什麼區別嗎?

衛良人有些不解,看了羋月一眼:“季羋爲何對此事如此關心?”

羋月低頭思忖片刻,擡頭大膽地道:“衛良人當知道,我們在入咸陽途中,曾遇義渠王伏擊,而我在義渠王營中,曾見到過相似的這樣一枚銅符節。衛良人以爲,這符節會是誰的呢?”

衛良人倒抽一口涼氣,似乎想到了什麼,伸手想從羋月的手中抽走銅符節。羋月觀察着衛良人的神情,手中卻握住銅符節不放道:“衛良人可願教我,如何才能夠分辨得出各人手中的銅符節之區別。”

衛良人已知今日之事不能善了,心中暗悔,自己接到父母家書,心思恍惚,握着魚書和銅符竟忘記藏好,竟捲入這等事情當中了。她不禁左右一看,幸而今日這條宮巷上竟只有她主僕二人與羋月,她沉默片刻道:“把符節給我。”羋月鬆手,衛良人拿回銅符節,指着正中一處環形內之字道:“其形制、銘文,基本相似,只有此處……季羋看清楚了嗎,這個位置上是個‘衛’字,是我母族國名。”

羋月瞪大眼睛,盯住了銅符節上的“衛”字,努力回想着義渠王掉在地下的銅符節,試圖看清上面的字,卻是一片模糊,羋月撫額,頓覺暈眩。她回過神來,卻見衛良人扶住她道:“季羋,你那日見到過的銅符節是此處刻着一個什麼字?”

羋月微笑,盯着衛良人的眼睛緩緩地搖頭道:“我記不清了。”

衛良人看着羋月,她口中雖然說記不清了,可表情卻更顯得神秘莫測,衛良人嘆道:“季羋,你真的不象一個宮中的女人。”

羋月笑了:“宮中的女人應該如何?”

衛良人臉上露出無奈和憂傷道:“這宮裡到處是眼睛,到處是耳朵,稍有不慎,就會給自己和身邊的人招來禍患,甚至不知道風從哪裡起,往何處辨別申明。所以,在這宮裡久了,有許多事,不能說、不能做,裝聾作啞才能明哲保身。”

羋月看着衛良人:“我明白衛良人的意思,我一向做事恩怨分明,絕不會遷連他人。”說罷,她轉身而去。

衛良人凝視着羋月的背影,嘆息:“季羋,你真是太天真,太單純了。”

這樣天真單純的性子,在這樣詭秘的深宮之中,能活多久呢?

衛良人心中暗歎,卻知道此事只怕不能善罷甘休。

王后入咸陽的途中遇伏,此事她竟是毫無所知。不僅她不知道,只怕在這宮中除了那個主謀之外,誰也不知道吧。

而這個主謀,當真是那個呼之欲出的嗎?還是……另有陰謀呢?

她正自出神,採藍怯生生地問:“良人,我們……要不要提醒一下魏夫人?”

衛良人沉了臉,斥道:“你胡說什麼,魏夫人與此事何干?”

採藍嚇了一跳,忙低了頭:“奴婢也是、奴婢也是……”

衛良人冷笑:“你只是個奴婢罷了,貴人的心,也輪得到你來憂?”

採藍連忙搖頭。

衛良人嘆息:“此事,你管不了,我也管不了。把節符收好了,今日我們什麼事都沒看到,沒聽到。”

採藍心一凜,忙應道:“是。”

而羋月回到自己所居的蕙院之中,已經依着方纔在衛良人手中所見銘文,再度重做符節了。

此時蕙院院中,羋月面前的石几上,已經擺着十來只相似的泥符節,她小心翼翼地用小刀刻着上面的銘文,俱是和衛良人出示的符節相同,唯一不同的就是正中圓環處各國的國名。石几邊的地下,是一個盛水的銅盆,銅盆旁邊是做壞了的許多泥坯。

羋月小心翼翼地把這些曬得半乾的泥符節拿起來,轉動着正面、反面、側面,閉上眼睛又睜開眼睛,努力回憶着……那日義渠王掉落地上的銅符節,那個本來糊作一團的圖案,此時變得越來越清晰,那個字……每一個符節比對以後,那個字,果然是個“魏”。

羋月跳了起來,將其他符節俱收在一起,只取了那隻刻着“魏”字的符節,就要回屋洗手更衣,去羋姝的宮中。

她方一轉頭,卻看到一隻青色的靴子停在她的裙邊,她驚詫地擡起頭來,從靴子到玄端下襬、玉組佩、玉帶、襟口、一直看到了秦王駟的臉和他頭上的高冠。

羋月伏地請安:“參見大王。”

秦王駟的聲音自上而下傳來,冰冷無情:“此爲何物?”

羋月一怔,有些不明白秦王駟的意思,惶然擡頭,看到秦王駟面無表情的臉,頓時感覺到心亂如麻,她似乎有一種不太好的預感,此時,並不是應該見到秦王的時候,這個節奏不對,她支唔道:“這似乎,是……符節。”

秦王駟面無表情:“季羋,符節是做什麼用的?”

羋月道:“是……妾不知道。”

秦王駟的聲音冷冷地自上面傳下來:“這符節是君王所鑄,賜於近臣,過關隘可免驗免徵,是朝廷最重要的符令,豈是誰都可以私鑄的?”

羋月只覺得一陣不祥的預感升起,更是慌亂得理不出一個思緒來,只慌忙答道:“朝廷符節,乃用金銅所鑄,臣妾這是泥鑄的,只是用來找人……”

秦王駟的聲音似在輕輕冷笑:“找什麼人?”

羋月擡起頭來,心頭還將實情說與不說之間猶豫:“妾想找……那個伏擊我們的人。”

秦王駟的聲音依舊淡漠:“伏擊你的,是義渠人,你在秦宮找什麼?”還未等羋月說話,秦王駟伸出手,將石几上的泥符節統統拂入水盆中,冷冷地道:“不管你出於什麼目地,這東西都不是你一個媵妾可以沾手的。”

泥坯入水,頓時融化成一團泥水,羋月看着自己數月費盡心血努力的一切,在他這一拂手間,化爲烏有,不禁伏地哽咽:“大王……”

秦王駟並不理會,只將這些泥坯符節拂入水盆之後,便不再看羋月一眼,就拂袖而去。

羋月絕望地坐在地上,衝着秦王駟的背影叫道:“大王,難道王后被人伏擊,就能算了嗎!”

秦王駟轉身,眼角盡是譏誚之色,只說了一句話:“你以爲你是誰!”

“你以爲你是誰!”

“你以爲你是誰!”

“你以爲你是誰!”

秦王駟不知道已經去了多久,可這句話,似乎一直迴響在羋月的耳邊,嗡嗡作響,佔據了她所有的思緒,讓她沒有辦法動彈,沒有辦法反應過來。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她伏在地上,忽然間大哭,又忽然大笑,嚇得薜荔和女蘿只敢緊緊拉着魏冉遠遠地看着她,不敢靠近。

她真是太天真,太愚蠢了!

她原以爲,她只要找到那個背後支使義渠王去伏擊羋姝的人,就能夠蒐集到證據,把這證據交到秦王的手中,便可以爲黃歇報仇。爲了這個目地,她才進了秦宮,她才寧願違背母生臨死前“不要作媵”的叮囑,以媵女的身份入宮。

可是如今,她才知道自己的計劃是何等可笑,秦王駟志在天下,他豈是連自己的後宮發生什麼事都不清楚的人?他若是有心,豈有查不到之理,又何須要別人爲他尋找證據。就算自己找出證據來又如何?羋姝安然無恙,死的只有黃歇,痛的只有自己。他又能如何會爲了一個與他毫無利害關係的人之生死,去判處一個自己的枕邊人、自己兒子的母親以罪名?

“你以爲你是誰?”這話,他問得刻骨,也問得明白。是啊,自己是誰,何德何能,想去撼動後宮寵妃,想去改變一個君王要庇護的人?

------題外話------

[注1]三月廟見之禮還有一種說法,即爲遠古風俗,男女婚前情愛不禁,所以婚後要等三個月後的觀察期確定新娘不是帶孕而嫁,才能夠正式算夫家的人。所以一些早期風俗如棄長子(如周朝始祖后稷就是被棄),殺頭生子等,都是與此有關。

[注2]五齏,就是五種切絲的冷菜,把昌本(蒲根)、脾析(牛百葉)、蜃(大蚌肉)、豚拍(豬肋)、深蒲(水中之蒲)這五種葷素不同的菜餚煮熟以後,切成細絲的冷菜。

七菹:就是七種醃菜,把韭、菁、蓴、葵、芹、菭、筍這七種蔬菜進行醃製。

第83章 生死劫(2)第222章 風雲變(2)第147章 重相逢(2)第231章 去復歸(3)第313章 歸秦路(5)第269章 牛馬橫(4)第208章 諸子封(3)第410章 人獨行(1)第195章 儲位爭(1)第398章 夫與子(1)第217章 慕少艾(4)第63章 流言起(1)第378章 伐楚國(2)第84章 義渠王(1)第64章 流言起(2)第133章 商君墓(1)第285章 劫西獄(2)第292章 破樊籬(1)第368章 不能留(3)第328章 羣狼伺(1)第219章 女醫摯(2)第6章 少司命(3)第118章 公子蕩(2)第204章 風雲起(2)第40章 繞樑琴(1)第269章 牛馬橫(4)第232章 去復歸(4)第135章 故人來(1)第224章 風雲變(4)第245章 別咸陽(4)第323章 窮盡處(6)第127章 風雲變(1)第145章 公子稷(3)第399章 夫與子(2)第80章 上庸城(2)第135章 故人來(1)第12章 金丸禍(1)第77章 秦關道(1)第334章 退五國(3)第76章 公主嫁(5)第108章 君王心(1)第121章 庸夫人(1)第136章 故人來(2)第403章 至絕境(2)第404章 至絕境(3)第38章 慕少艾(1)第93章 魏夫人(1)第331章 羣狼伺(4)第117章 公子蕩(1)第36章 死與生(1)第209章 諸子封4第259章 燕王母(2)第106章 王后娠(1)第143章 公子稷(1)第139章 舊事提(2)第373章 謀楚計(1)第389章 邊城險(5)第232章 去復歸(4)第161章 無名毒(4)第413章 霸業興(1)第271章 莒姬死(2)第168章 真與僞(3)第222章 風雲變(2)第246章 薊城寒(1)第162章 龍回丹(1)第291章 山中夜(4)第351章 亂局平(4)第109章 君王心(2)第279章 蘇秦至(2)第333章 退五國(2)第74章 公主嫁(3)第178章 破心籬(2)第215章 慕少艾(2)第42章 摽有梅(1)第353章 唐八子(1)第315章 入咸陽(2)第340章 季君亂(1)第264章 瘋婦人(3)第200章 韓與蜀(2)第156章 和璧現(2)第174章 昭氏女(2)第374章 謀楚計(2)第334章 退五國(3)第3章 霸星現(2)第241章 追遺詔(4)第134章 商君墓(2)第254章 國相妾(1)第30章 西市婦(1)第177章 破心籬(1)第205章 風雲起(3)第344章 骨肉逢(1)第318章 窮盡處(1)第349章 亂局平(2)第180章 破心籬(4)第369章 趙主父(1)第68章 王后璽(3)第130章 翻雲手(2)第280章 蘇秦至(3)第54章 秦王謀(2)第186章 公主恨(3)
第83章 生死劫(2)第222章 風雲變(2)第147章 重相逢(2)第231章 去復歸(3)第313章 歸秦路(5)第269章 牛馬橫(4)第208章 諸子封(3)第410章 人獨行(1)第195章 儲位爭(1)第398章 夫與子(1)第217章 慕少艾(4)第63章 流言起(1)第378章 伐楚國(2)第84章 義渠王(1)第64章 流言起(2)第133章 商君墓(1)第285章 劫西獄(2)第292章 破樊籬(1)第368章 不能留(3)第328章 羣狼伺(1)第219章 女醫摯(2)第6章 少司命(3)第118章 公子蕩(2)第204章 風雲起(2)第40章 繞樑琴(1)第269章 牛馬橫(4)第232章 去復歸(4)第135章 故人來(1)第224章 風雲變(4)第245章 別咸陽(4)第323章 窮盡處(6)第127章 風雲變(1)第145章 公子稷(3)第399章 夫與子(2)第80章 上庸城(2)第135章 故人來(1)第12章 金丸禍(1)第77章 秦關道(1)第334章 退五國(3)第76章 公主嫁(5)第108章 君王心(1)第121章 庸夫人(1)第136章 故人來(2)第403章 至絕境(2)第404章 至絕境(3)第38章 慕少艾(1)第93章 魏夫人(1)第331章 羣狼伺(4)第117章 公子蕩(1)第36章 死與生(1)第209章 諸子封4第259章 燕王母(2)第106章 王后娠(1)第143章 公子稷(1)第139章 舊事提(2)第373章 謀楚計(1)第389章 邊城險(5)第232章 去復歸(4)第161章 無名毒(4)第413章 霸業興(1)第271章 莒姬死(2)第168章 真與僞(3)第222章 風雲變(2)第246章 薊城寒(1)第162章 龍回丹(1)第291章 山中夜(4)第351章 亂局平(4)第109章 君王心(2)第279章 蘇秦至(2)第333章 退五國(2)第74章 公主嫁(3)第178章 破心籬(2)第215章 慕少艾(2)第42章 摽有梅(1)第353章 唐八子(1)第315章 入咸陽(2)第340章 季君亂(1)第264章 瘋婦人(3)第200章 韓與蜀(2)第156章 和璧現(2)第174章 昭氏女(2)第374章 謀楚計(2)第334章 退五國(3)第3章 霸星現(2)第241章 追遺詔(4)第134章 商君墓(2)第254章 國相妾(1)第30章 西市婦(1)第177章 破心籬(1)第205章 風雲起(3)第344章 骨肉逢(1)第318章 窮盡處(1)第349章 亂局平(2)第180章 破心籬(4)第369章 趙主父(1)第68章 王后璽(3)第130章 翻雲手(2)第280章 蘇秦至(3)第54章 秦王謀(2)第186章 公主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