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義渠王(2)

義渠王看着羋月陽光下的臉龐,如此美麗動人,便是說着殺氣騰騰的話,也是這般可愛異常,當下哈哈一笑道:“好,我等着你來殺我。”

羋月見他如此無賴,本準備想問他關於昨日女兵的事,也氣得不想再提,只低頭騎馬而行。

一路經行,又過了數日,羋月每每欲尋機會逃走,卻總是尋不到機會。

這日一大早又拔營起身,行得不久,便見一個義渠兵騎馬過來向義渠王報告道:“大王,前面發現秦人關隘阻擋前行,我們要衝關嗎?”

義渠王看了羋月一眼,笑道:“衝過去。”那義渠兵領命而去,義渠王便又對羋月道:“你跟我來,我讓你看看我義渠兒郎的英姿。”說着,拔馬馳上前面的一處高坡,羋月亦是驅上跟隨着他上了高坡,居高臨下,看着下面義渠兵和秦兵交戰。

但見前面一所關隘處,城門大開,秦軍黑衣肅然,軍容整齊,列陣而出。對面的義渠兵卻是三五成羣,散佈山野,並不見整肅之態。

但聽得秦軍一番鼓起,秦人兵車馳出,每車有駕車之御戎、披甲之甲士、執盾之車右及執箭之弓士,轟隆隆一片輾壓過來,似聽得大地都在顫抖起來。在車陣之後,又有更多的秦人步卒跟隨衝鋒。

羋月在楚國亦是看過軍陣演習的,當下心中一凜,只覺得楚人隊伍,實不如秦人整肅。

但見秦人兵車馳出,在平原之上列陣展開,義渠人三五成羣,漫山遍野地散落,

但見兩邊開始互射,秦人那邊整排的弩弓穿空而出,殺傷力甚是強大,只是義渠人距離分散,雖然偶有落馬者,但多半卻也藉着快馬逃了開來。而義渠人所射之箭,卻又被戰車上執盾之車右抵擋住。

就羋月看來,兩邊強弱之勢明顯,卻不知這義渠王有什麼把握,竟是如此託大。

一輪互射之後,兩邊距離拉大,此時兩邊的互射均已經在射程之外了,秦軍兵車又繼續往前驅動,就在這時,變故陡生。

義渠軍中鼓聲頓起,義渠騎兵忽然發動急攻,箭如雨下,同時騎兵手揮馬刀向秦兵急速衝刺而去。騎兵衝向兵車之間的空隙處,刀鋒橫掃而過。部份砍翻御戎或者弓士,部份砍在甲士的盔甲或車右的盾牌上被擋回。然而這一排騎兵頭也不回地躍過兵車,後一排騎兵繼續衝上又一波砍殺。幾輪過去,兵車上的秦兵傷亡殆盡,義渠騎兵對剩下的步兵進行砍殺。秦國大旗倒下,剩下的殘兵慌忙退回城中。

羋月見轉眼之間,強弱易勢,只驚得目瞪口呆,整個人頓時手足發冷,心中只有一個念頭:“車戰已亡,騎兵當興;車戰已亡,騎兵當興!”

義渠人的武器不如秦人精良,軍陣不如秦人整肅,可是兩邊一交手,這車戰的運轉不便,騎兵的機動靈活,已經是明顯的優劣之勢。

自然,這一戰的戰果如此明顯,與此城守軍戰車太少亦是有關,若是戰車更多一些,料得騎兵也不能勝得這麼輕易。可是若論戰車以及車陣的軍士之成本,卻是大大高於騎兵了,羋月自楚來,心中有數,便是如此城這般的軍車車陣,亦已經是難得了。若是騎兵遇上步卒,那當真是如砍瓜切菜了。

羋月心裡頭驟然升起一個念頭,若能夠以秦人兵甲之利和軍容整肅,加上義渠人的騎兵之術,那麼只怕就憑這數千騎,亦是可以縱橫天下了。

她在那裡怔怔地出神,義渠王卻甚是得意,道:“小丫頭,我的騎兵如何?”

羋月猛地回過神來,心中暗暗嘲笑自己當真異想天開,便縱是有這樣一支鐵甲騎兵,又與她何干。她便是有這樣一支鐵甲騎兵,又能做什麼?難道她能稱王不成?

還是……如這野人自稱的,憑着手中刀、跨下馬,馳騁天地,無拘無束逍遙一生?

她不禁心中苦澀,若是黃歇還在,她所有的夢想便都是美夢,可是如今黃歇已經不在,餘生她不過是在生與死之中衡量罷了。

當日她親眼見黃歇中箭落馬,在亂軍蹄下,豈有生理,萬念俱灰之下,再無生的意志,只想求死。可如今一旦未曾死成,她亦不是那種矯情之輩,非要三番兩次尋死不可。既然大司命讓她還活着,她便要作活着的打算。要想方設法逃離這些野人,回到咸陽找小冉,回到郢都找小戎,如今世上只有她們姐弟三人,那是無論如何,不能再分開的。

見她回神,一邊的義渠王便得意地道:“如何?”羋月倔強地扭過頭去,冷笑一聲。義渠王很感興趣地逗着她道:“喂,小丫頭,你看看,我們義渠人,可比秦人強。反正你嫁到秦國也不能當王后,那不如留在義渠,嫁給我也行,我也是義渠之王啊,不比大秦之王差啊!”

羋月懶得理會他:“哼,自吹自擂,狄戎之人也敢稱王,誰承認,誰臣服。義渠自己還向大秦稱臣呢?”

義渠王一怔,倒對她有些刮目相看:“咦,看來你這小丫頭知道得不少啊!”他沉默片刻,嘆一口氣,情緒也低落了下來:“不錯,三年前我父王去世,部族內亂,秦國乘機來襲,我們不得已稱臣。可是那只是權宜之計,等我們休生養息以後,我們就有足夠的牧人和馬匹,我的武士比秦人更強悍,總有一天,我會讓秦人向我稱臣的。”他說着說着,倒振奮起來,說到最後,話語中滿是自負。

羋月一怔,仔細看他的模樣,初見他時只看到一臉的鬍子,說話也粗聲粗聲,看上去似增大了許多年紀,然而細看他的臉上尤其是眼睛,再細聽他的聲音,竟似是變聲未完,方看出他的年紀亦是不大。如此一來,不知何故竟去了畏懼之心,更是見不得他得意,忍不住要刺他一刺:“雖然你小勝一場,可若是他們不出關迎戰,你們想要攻城,卻是沒這麼容易。”

義渠王得意地道:“我們是草原之子,天蒼蒼野茫茫,盡是我們的牧場,何必關隘城池。”

羋月見着蠻夷無知無術,忍不住道:“哼,蠻夷就是蠻夷,頭腦簡單,你知道什麼叫輕重術,什麼叫鹽鐵法?”

義渠王怔住了道:“那是什麼?”

羋月便不回答,所謂輕重術、鹽鐵法,便是當年管仲之術。管仲當年在齊國,推行“尊王攘夷”,實有許多對付戎狄之人的招數。

只不過……羋月心中暗想,我又何必教給你們知道呢。

義渠王聽她說了一半,便不說了,滿肚子好奇,便道:“哼,你們周人能有什麼辦法對付我們,當真笑話了,哈哈……”

羋月見他狂妄,忍不住要打下他的氣焰來,道:“別以爲仗着兵強馬壯就得意,你們沒有關隘城池,就不能儲備糧食,交易兵器。一遇災年草場枯死,牛馬無草可食會就餓死,再強大的部族也會一夕沒落。”

義渠王轉頭瞪着羋月厲聲威脅道:“你怎麼知道?”

羋月先是一怔然後明白過來:“因爲草場受災,所以你們明明大敗一場投降稱臣,卻還要不顧危險來劫持王后,就是想要挾秦人換取你們部族活命的糧食。”

此言正中真相,義渠王沉默良久,方嘆道:“不錯。我們義渠本是草原之王,自由放縱於天地之間,縱橫無敵。可惜卻因爲隔三岔五的天災,草原各部族爲了爭奪草場而自相爭鬥,甚至有些部族爲了得到糧食,還不得不受你們周人的驅使,甚至隸從於兩個不同的國家自相殘殺。”

羋月來不及糾正他把自己稱之爲周人,只敏銳地抓住他剛纔的話道:“你剛纔說,受人驅使。難道你這次伏擊我們的事,也是受人驅使?”

義渠王嘿嘿一笑道:“你想知道?”

羋月聽得出他話語之中的撩撥之意,恨恨地看他一眼,撥轉馬頭向前走去。

義渠王卻來了興趣追上她道:“喂,你想知道嗎?”

羋月沉着臉不說話。義渠王卻繼續逗她道:“如果你答應嫁給我,我就告訴你。”羋月白了他一眼。

義渠王去拉她:“你說話啊……”羋月一鞭子打下,卻被義渠王抓住鞭子。兩人用力爭奪鞭子,義渠王一用力,要把羋月拉到自己身邊來。兩馬並行,羋月拼命掙扎中,兩人推攘中,忽然聽得咚地一聲,義渠王懷中似有金光一閃,有一枚東西自他的懷中落下,先落在刀鞘的銅製外殼上撞出一聲脆響,然後滑落在地。

羋月聞聲看去,義渠王已經是臉色一變,用力一抽鞭子,揮鞭捲住那東西。羋月見他自馬背上另一邊低頭拾物,這一邊刀鞘卻正在自己眼前,便乘混亂中拔出義渠王的刀子。

義渠王擡頭嚇了一跳,忙阻止道:“喂,你要幹什麼,別亂來。”

羋月恨恨地看着義渠王道:“你別過來,你再過來我死給你看。”

義渠王道:“我不過是把你抓來,又沒對你怎麼樣,你幹嘛要死要活的。”

羋月手執刀子,腦海中卻是一片混亂,她無時無刻不在想着如何反抗,如何逃走。可她逃過一次,死過一次以後才發現,自己一個孤身女子,在這羣狼環伺中想要逃走,當真是難如登天。欲認命,又不甘心,看到義渠王的刀,拔刀,是這些日子心理中一種本能的反應,可是拔了刀又能夠如何?

殺了義渠王嗎?她沒有這個能力。自殺嗎?卻又不甘心。冥冥中似有一股力量,教她不能逃避,不能就此罷休。從小到大,她苦苦掙扎、思索,用盡一切能力只求得能活下去,求死是一瞬間的絕望,但求生卻是十多年的本能。

可是經行這數日,眼看越來越近義渠王城,她心中亦是越來越悲涼。當初在楚宮能夠掙扎着活,是因爲有親人有期望有目標有計劃,可是如今若當真去了義渠王城,難道她還能夠跟在這些野人堆中生活下法嗎?她既沒有報仇之能,又沒有逃脫之力,只是眼睜睜看着自己墮入無盡懸崖的絕望,實是不能支撐。

擡頭看義渠王一臉焦急,卻又不敢上前的樣子,心中大愉,冷笑道:“我本來就沒打算活着。你殺了子歇,我若不能殺了你,就跟他一起去也罷了。”她說完橫刀就要自刎,卻被暗暗潛到她身後的虎威一掌擊暈,刀子只在她脖子上輕輕劃了一下。義渠王接住羋月,朝虎威讚許地點頭道:“虎威,做得好。”

只是他看着懷中的少女,心中卻有些犯難了。塞上少年成家早,他身爲義渠之王,自然早早有過女人。只是他所見過的女人,或慕他威名,或畏他王權,或愛他富貴,只對他爭相取寵,或順從聽命,從來不曾見過這樣無法馴服的女子來。可偏偏這個女子,卻是他平生第一次生產“勢在必得”興趣的人。

想了想,他還是將羋月放到了自己馬上,道:“速回王城,我要見老巫。”

老巫便是他族中巫師,義渠王從由由他教育長大,敬他如父如師,有了什麼疑難之事,便要去找他詢問。三年前他父親去世,叔父奪位,他一介少年,雖然名份已定,又驍勇善戰,但若無老巫相助,亦不能這麼容易這坐穩王位。

眼見着一路疾行,回到了義渠城,義渠王將羋月交與侍女宮人照顧,便大步闖入老巫的房中。

老巫見着他的王從外頭風風火火地進來,皺紋重疊到已經看不出表情來的老臉上也有了笑意,說道:“王,此番伏擊秦國王后,可還順利嗎?”他與義渠王說的,卻又是義渠老語,便是如今義渠部落裡聽得懂的也不甚多了。

義渠王劈頭就問道:“老巫,你知道什麼叫輕重術,什麼叫鹽鐵法嗎?”

老巫怔了一怔,在義渠人眼中,他是無所不能、跡近通靈的半神,可是他縱然知道草原上所有的事情,但對於數百年前遠在大海那頭的齊人舊典,卻當真是不知道了。他搖了搖頭,問道:“王,你這話,是從哪裡聽來的?”

義渠王亦料不到老巫竟也有不知道的事,詫異道:“唉,原來你也有不知道的事啊!”

老巫又問,義渠王便一五一十把伏擊秦國王后,誤抓媵女,但又喜歡上那媵女,但又不知道如何着手的事都說了。

見着眼前的少年一臉苦惱地坐在自己面前討着主意,老巫心中也閃過一絲久違的溫情。草原上的草一年年地新生,一代代草原的少年,也開始有了自己的春心和悸動。

老巫的臉上笑容更加地深了:“這是好事啊,王不必苦惱,這很正常,這是草原上萬物滋長,牛羊新生的道理。小公羊頭一次,也是要圍着小母羊轉半天找不着縫兒的。人也要走這麼一遭,這跟你是不是王,丟不丟臉,都沒有關係。”

義渠王滿腹的委屈惶恐和羞窘得到了安慰,又問老巫道:“那我又當如何才能夠叫她喜歡我呢?”

老巫呵呵地笑了:“這就要看你自己了。老羊再着急,也不能替了小羊去求歡。”

義渠王滿把大鬍子也蓋不住臉上的羞紅,站起來跑了。

看着他的背影,老巫呵呵地笑了。

第245章 別咸陽(4)第142章 生與死(3)第354章 唐八子(2)第63章 流言起(1)第175章 昭氏女(3)第184章 公主恨(1)第314章 入咸陽(1)第174章 昭氏女(2)第228章 賭國運(4)第331章 羣狼伺(4)第334章 退五國(3)第5章 少司命(2)第138章 舊事提(1)第119章 公主嫁(1)第8章 垂髫年(2)第336章 訓三軍(1)第104章 亂象起(2)第32章 西市婦(3)第164章 龍回丹(3)第375章 謀楚計(3)第157章 和璧現(3)第308章 遠客至(3)第208章 諸子封(3)第119章 公主嫁(1)第412章 人獨行(3)第230章 去復歸(2)第78章 秦關道(2)第285章 劫西獄(2)第213章 探真心4第5章 少司命(2)第140章 生與死(1)第83章 生死劫(2)第238章 追遺詔(1)第17章 和氏璧(3)第244章 別咸陽(3)第156章 和璧現(2)第228章 賭國運(4)第301章 舉周鼎(3)第336章 訓三軍(1)第23章 逍遙遊(1)第280章 蘇秦至(3)第102章 謀士策(2)第19章 楚王殤(2)第314章 入咸陽(1)第191章 巡四畿(1)第119章 公主嫁(1)第346章 骨肉逢(3)第94章 魏夫人(2)第135章 故人來(1)第402章 至絕境(1)第310章 歸秦路(2)第113章 山鬼舞(2)第67章 王后璽(2)第98章 不素餐(1)第68章 王后璽(3)第261章 燕王母(4)第57章 張儀舌(2)第362章 抉擇難(3)第1章 前言第145章 公子稷(3)第174章 昭氏女(2)第272章 莒姬死(3)第70章 大朝日(2)第172章 連環計(4)第175章 昭氏女(3)第240章 追遺詔(3)第29章 高唐臺(2)第248章 薊城寒(3)第244章 別咸陽(3)第368章 不能留(3)第18章 楚王殤(1)第414章 霸業興(2)第272章 莒姬死(3)第128章 風雲變(2)第93章 魏夫人(1)第380章 伐楚國(4)第294章 破樊籬(3)第120章 公主嫁(2)第197章 儲位爭(3)第141章 生與死(2)第309章 歸秦路(1)第317章 入咸陽(4)第204章 風雲起(2)第233章 去復歸(5)第336章 訓三軍(1)第103章 亂象起(1)第420章 歸去來(2)第290章 山中夜(3)第379章 伐楚國(3)第402章 至絕境(1)第314章 入咸陽(1)第39章 慕少艾(2)第340章 季君亂(1)第10章 鷹之惑(2)第270章 莒姬死(1)第400章 夫與子(3)第242章 別咸陽(1)第175章 昭氏女(3)第369章 趙主父(1)第356章 故人意(1)
第245章 別咸陽(4)第142章 生與死(3)第354章 唐八子(2)第63章 流言起(1)第175章 昭氏女(3)第184章 公主恨(1)第314章 入咸陽(1)第174章 昭氏女(2)第228章 賭國運(4)第331章 羣狼伺(4)第334章 退五國(3)第5章 少司命(2)第138章 舊事提(1)第119章 公主嫁(1)第8章 垂髫年(2)第336章 訓三軍(1)第104章 亂象起(2)第32章 西市婦(3)第164章 龍回丹(3)第375章 謀楚計(3)第157章 和璧現(3)第308章 遠客至(3)第208章 諸子封(3)第119章 公主嫁(1)第412章 人獨行(3)第230章 去復歸(2)第78章 秦關道(2)第285章 劫西獄(2)第213章 探真心4第5章 少司命(2)第140章 生與死(1)第83章 生死劫(2)第238章 追遺詔(1)第17章 和氏璧(3)第244章 別咸陽(3)第156章 和璧現(2)第228章 賭國運(4)第301章 舉周鼎(3)第336章 訓三軍(1)第23章 逍遙遊(1)第280章 蘇秦至(3)第102章 謀士策(2)第19章 楚王殤(2)第314章 入咸陽(1)第191章 巡四畿(1)第119章 公主嫁(1)第346章 骨肉逢(3)第94章 魏夫人(2)第135章 故人來(1)第402章 至絕境(1)第310章 歸秦路(2)第113章 山鬼舞(2)第67章 王后璽(2)第98章 不素餐(1)第68章 王后璽(3)第261章 燕王母(4)第57章 張儀舌(2)第362章 抉擇難(3)第1章 前言第145章 公子稷(3)第174章 昭氏女(2)第272章 莒姬死(3)第70章 大朝日(2)第172章 連環計(4)第175章 昭氏女(3)第240章 追遺詔(3)第29章 高唐臺(2)第248章 薊城寒(3)第244章 別咸陽(3)第368章 不能留(3)第18章 楚王殤(1)第414章 霸業興(2)第272章 莒姬死(3)第128章 風雲變(2)第93章 魏夫人(1)第380章 伐楚國(4)第294章 破樊籬(3)第120章 公主嫁(2)第197章 儲位爭(3)第141章 生與死(2)第309章 歸秦路(1)第317章 入咸陽(4)第204章 風雲起(2)第233章 去復歸(5)第336章 訓三軍(1)第103章 亂象起(1)第420章 歸去來(2)第290章 山中夜(3)第379章 伐楚國(3)第402章 至絕境(1)第314章 入咸陽(1)第39章 慕少艾(2)第340章 季君亂(1)第10章 鷹之惑(2)第270章 莒姬死(1)第400章 夫與子(3)第242章 別咸陽(1)第175章 昭氏女(3)第369章 趙主父(1)第356章 故人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