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舊事提(1)

一夜雨後,清晨,滿園新芳初綻。

秦王駟攜着羋月,慢慢走在花園中,指着木芙蓉花道:“下了一夜雨,這木芙蓉花開得更鮮豔奪目了。”

羋月也嘆息道:“一分雨露,一分滋長。世間事,莫不如此。”

秦王駟聽了這話,以爲她因自己懷孕不得承寵而生了嫉意,開玩笑地道:“哦,季羋是想知道寡人的雨露恩澤由何人承幸嗎?”

羋月卻是對這個話題略沾即走:“大王說笑了,妾身焉敢如何大膽。妾身是前些日子看《商君書》,想到這君恩和利益的事情。”

秦王駟一怔:“哦,你如何想到的?”

羋月笑道:“妾身自懷孕以來,鎮日枯坐,閒來無事,便看此書。”

秦王駟有些興趣上來了:“哦,你看出了什麼來?”

羋月想了一想,道:“想商君變法,原爲獎勵軍功,禁止私鬥。可如今各封臣權力如故,真正因軍功而受勳者勢力薄弱,各封臣的封邑之間爲了爭奪利益的私鬥仍然不絕。妾身心中疑惑,若是長此下去,商君之法最根本的實質只怕會無法推行。”

秦王駟微怔,看着羋月好一會兒,才移開目光。他妻妾不少,能夠與他一起練兵一起習武者有,能夠與他一起賞花吟月者有,可是能夠與他談商君書的,卻是不曾有。

女人的天性,可以有才,可以有性子,可是卻當真沒有多長,喜歡論政。他長嘆一聲:“你果然很聰明,一眼就看到了實質,一國之戰,需要各封臣出人出物,齊心協力作戰,戰後共享戰利品和土地戰俘。商君之法就是要讓國君以軍功爲賞,讓這些聽從封疆之臣命令的將士們,聽從君王的號令,因爲君王能夠給予他們的,比他們聽從封臣效命得到的更多。但是……”

羋月詫異道:“但是什麼?”

秦王駟道:“寡人問你,君何以爲君?”

羋月一怔,想了想有些不確定地答道:“上天所授,血統所裔,封臣輔弼,將士效命……對嗎?”

秦王駟擺了擺手:“你可知周室開國有三千諸侯,如今只得十餘國相爭霸業,那些被滅掉的數升諸侯,何曾不是上天所授、血統所裔?”

羋月怔了一怔,仔細想了一想,似有所悟:“是啊,莫說中原諸國,便是我楚國立國這數百年,也是滅國無數。”黃國、向國、莒國,甚至庸國,都是在漫漫歷史長河中消失了的諸侯啊。

秦王駟看着眼前的小女子,眼神有一絲玩味。他寵幸她、縱容她,只能算是自己政務繁忙之後的閒暇;帶着她去看商鞅墓、亦只能算得一時興起。但眼前的這個小女子,居然會因此,去看那普通女子難以理解的商君書,甚至她真的有所領悟,能夠把自己的疑惑和見解向他詢問。他忽然生了興趣,他想知道,對於王圖霸業,一個小女子能夠知道多少,理解多少,能夠走到哪一步去?

這是個很有趣的試驗,他想試試。魯人孔丘說“有教無類”,眼前的這個女子,如一顆未琢的美玉,他想親手去把她雕琢出來。他之前有過許多的女人,但每個女人不是太沒有自我的存在,就是太有自己的心思。而一個既聰明,又不會太有自己想法的小女子,最後能夠變成什麼樣的人呢?

想到這裡,他沉吟片刻,解釋道:“君之爲君,關鍵不在於血統所裔,而在於封臣輔弼,將士效命。寡人爲太子時,之所以反對商君之法,就是因爲商君之法侵害封臣之權,稍有錯失,就會引起封臣們的反對,最終秦國將會如晉國一樣四分五裂。等寡人繼位爲君,雖然殺商君以平衆怒,但坐上這個位置以後,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商君之法雖然傷封臣,但強君王,興國家。所以寡人殺其人而不廢其法,但商君之法畢竟已經傷到封臣之利,所以寡人繼位之始,國中封臣數次動亂,雖然都被壓下,但卻傷及了國家命脈。”

羋月詫異地道:“妾身聽糊塗了,依大王之意,變法是對國家有利,還是對國家有傷?”

秦王駟仰望青天,沉默片刻道:“各國行分封之法至今,到周幽王的時候,已經是害多於利了。但是卻沒有一個國家有辦法擺脫它,以至於爭戰不止,人人自危。不改分封之法,要麼如魯國等被滅亡的諸國一樣,雖然削弱了封臣,但卻壞了自身的實力,最終被別國所滅。要麼如晉國齊國一樣,雖然國勢強大,但是強大的卻是封臣的權勢,最終國家被封臣取代。分封之法,早已經走到了末路,只是列國不敢承認而已。”

羋月似有所悟:“似吳起在楚國變法,李悝在魏國變法,甚至如齊國的稷下學宮等,列國其實都在或多或少地實行變法,只是變法通常一世而斬,人亡政銷,無法再繼續下去而已。”

秦王駟點頭道:“所謂居其位,謀其政,實是不虛。寡人爲太子,觀的是國內之勢。寡人爲國君,觀的纔是天下之事。列國變法,其實是挖掉自己身上的爛肉,切掉自己的殘肢,以求新生。但是誰能夠真正下定壯士斷腕的決心呢?列國撐不過來,最終變法失敗,而秦國撐過來了,卻也必定要面對元氣大傷一場。”

羋月聽得暗驚,細思卻是越想越是駭異,喃喃地道:“所謂大爭之世,虎視之境。若想自己不落入虎狼口中,就得將自己脫胎換骨,撕皮裂肉。想不讓別人對自己殘忍,唯有先殘忍地對待自己。能夠撐過對自己的斷腕割肉,世間還有何懼之事?所以秦是虎狼之秦,也是新生之國。”

秦王駟點頭,讚許地:“能與寡人共觀天下者,唯張儀與你季羋了。”

羋月聽到這個的評語,心潮澎湃,努力壓抑着自己的歡喜,謙遜地道:“妾身只是旁觀者清。”

秦王駟嘿嘿一笑:“嘿嘿,旁觀者、旁觀者,天底下人人爭着入局爭勝負,又或者閉起眼睛縮進龜殼做尊王復禮的大頭夢,又能有幾個旁觀者?”

羋月想了想,又問:“大王看那張儀是入局者,還是旁觀者?”

秦王駟道:“他曾想作個旁觀者,最終卻被逼上做了一個入局者。”

羋月輕嘆道:“是啊,張儀曾對妾身說,如果不是昭陽險些置他於死地,他還不至於入局。”

秦王駟點頭讚道:“當日我入楚,一是達成秦楚聯姻,第二便是這張儀入秦,老實說,此二事,不相上下。”

羋月點頭,若有所悟:“妾明白了,爲什麼張儀能夠逼走公孫衍。那是因爲,大秦已經不需要公孫衍的治國方式,而是需要張儀的策略了。”

秦王駟來了興趣:“你且說說看?”

羋月肯定地說:“張儀遊說分化諸侯有功,得封國相。而大秦借張儀恐嚇諸侯,休生養息。”

秦王駟忽然長嘆一聲,羋月有些惴惴不安:“大王,妾說錯了嗎?”

秦王駟搖搖頭:“不,你說得很對”他長嘆道:“變法,乃是逼不得已的自傷自殘,想要恢復如初,就得要有足夠的時候休生養息。但商君之法想要穩固,卻需要發動戰爭,獲得足夠的疆土和奴隸,才能兌現對將士軍功的賞賜。有了軍士的分權,才能消解分封之制。”

羋月心中暗歎,這實是一種悖逆的兩極。爲了變法的成果,需要對外的作戰,而變法帶來的創傷,卻需要國內的穩定。所以雖然秦王駟殺商鞅而不廢變法,但是同舊族封臣們的對抗與妥協中,在國內的穩定需要中,商鞅變法最關鍵的軍功鼓勵,卻被遲遲不能閱現而推遲了。所以秦國才需要張儀,需要張儀在外交中以恐嚇換來利益,換來秦國的休生養息。

秦國所需要的,是時間,爲了變法的真正推行,大秦必要再次展開對外作戰,但這個時間,卻起碼得再等上十幾年。

秦王駟雖鼓勵民間生育有賞,卻也得十幾年以後,這些初生的孩子才能成爲新一代的戰士,那時候,或者是下一代的國君,才能夠實行開疆拓土,以戰養戰的國策。

羋月輕撫着自己的腹部,陷入沉思。

秦王駟從她身後摟住她,手覆在她的腹部,輕聲道:“給寡人生一個兒子,將來爲我大秦征戰沙場吧。”

羋月嗔怪:“大王都已經有十幾個兒子了,還要兒子?”

秦王駟大笑:“兒子永遠不嫌多,越多越好。”他輕撫着羋月的腹部,道:“尤其是這個兒子,有一個聰明的母親,將來必然是我大秦最出色的公子。季羋,寡人喜歡你,因爲你夠聰明,寡人跟你說什麼你都懂,而且你會自己再去找答案,再去學習。後宮的女子雖多,但是象這樣無處不合寡人心思的,卻只有你一個。”

羋月握着秦王駟的手,轉身面對秦王駟,笑吟吟地:“大王,天下男子雖多,但知我懂我,信我教我的男人,卻只有您一個。我但願這腹中的孩子,能有我夫君的一半,我就心滿意足了。”

秦王駟笑道:“一半怎麼夠,寡人的孩子,必要強爺勝祖,方能揚我大秦霸業。”

兩人同時大笑起來。

此刻,遠處,羋姝站在廊橋上,遠遠地看着花園中秦王駟和羋月兩人恩愛,臉色僵硬,手指緊緊握住衣袖,咬緊牙關。

羋姝走進椒房殿,便見乳母抱着襁褓中的公子蕩迎上來。小嬰兒衝着母親啊啊地叫着,羋姝滿臉怒火在看到兒子的時候軟化下來,微笑着抱過兒子,逗弄着。

шшш ☢t t k a n ☢¢ O 玳瑁跟在她身後進來,窺伺羋姝的神情:“不知王后爲何不悅?”

羋姝強笑了笑:“無事。”

玳瑁自然知道她是爲何不悅,見狀又道:“王后,您看小公子何等天真可愛,就算是爲了他,您也得早下決心啊。”

羋姝沉下了臉,把孩子交給乳母,往內室走去,玳瑁忙跟了進去。

羋姝一屁股坐下,見玳瑁一副非說不過的架式,不耐煩地道:“好了,你又想說什麼?”

玳瑁一臉忠心耿耿的模樣:“王后,您可要以您的母后爲鑑啊,當年向氏險些逼得您的母后失去王后之位,險些逼得您的王兄失去太子之位。那季羋象她的母親一樣善於媚惑君王,您可不能心軟。”

羋姝心煩意亂地斥道:“你有完沒完,總是這麼喋喋不休地說這種話,季羋怎麼惹你了,你老是看她不順眼。”

玳瑁咬咬牙,道:“王后,奴婢就實說了吧,若不是您當日阻止,威後是萬萬不會讓那女人活着出宮的。”

羋姝吃驚地問:“爲什麼?”

玳瑁道:“王后可知,當年先王爲何如此寵愛向氏?”

羋姝道:“不是說向氏妖媚嗎?”

玳瑁沉重地搖了搖頭,道:“不是,是當年向氏懷孕時,天有異象,唐味將軍對先王說,‘天現霸星,應在楚宮,當主稱霸天下,橫掃六國’……”

羋姝一怔,只覺得荒唐可笑:“哈,一個女人,而且還是媵侍生的庶出女,稱霸天下,這種話也有人信?”

玳瑁道:“可先王卻信了,他自懷孕起,就將向氏移到椒宮,寵愛有加。季羋出生那日,正是王后您的週歲之宴,先王扔下威後和您,就趕去椒宮等着那個孩子的出生。而那個孩子的確詭異,一個剛出生的嬰兒,脫了襁褓只穿着肚兜扔進御河裡飄了十餘里,居然安然無事,這實在是太過妖孽。所以王后一直防着她,多少次想弄死她,卻總有一些陰差陽錯的事不能得手。”

羋姝打了個哆嗦,強自鎮定地斥道:“這麼荒唐的事你們都相信?”

玳瑁見她不信,不得不拋出殺手鐗:“王后您可知道七公主爲什麼會瘋掉?”

羋姝一怔:“七阿姊?這事與她又有何關係?”

玳瑁在羋姝的耳邊低聲道:“七公主一向有野心,圖謀秦王后之位……”

羋姝不耐煩地揮揮手:“這事兒我知道,你不必多說了,哼!”

玳瑁雙道:“威後知道這件事兒以後,就對七公主說,若她殺了九公主,就滿足她的願望。可您知道嗎,就在威後對七公主說完這話以後,沒過兩天,七公主就瘋了!”

羋姝大驚,失聲道:“你是說七阿姊是被……”她詫異地看着玳瑁,驚得說不出來話,難道她的意思是,因爲羋茵要害羋月,所以反而被某種不知事的力量給暗算了?

羋茵發瘋之事,她早就懷疑過楚威後暗中下手,只是畢竟是自己的母親,爲尊者諱,她不敢多想,更不敢多問。如今玳瑁自己把這話說了,倒叫她一時無語。

第255章 國相妾(2)第178章 破心籬(2)第400章 夫與子(3)第6章 少司命(3)第77章 秦關道(1)第100章 不素餐(3)第107章 王后娠(2)第170章 連環計(2)第319章 窮盡處(2)第366章 不能留(1)第319章 窮盡處(2)第321章 窮盡處(4)第85章 義渠王(2)第386章 邊城險(2)第416章 安國君(1)第13章 金丸禍(2)第20章 楚王殤(3)第208章 諸子封(3)第364章 骨肉情(2)第88章 狼之子(3)第19章 楚王殤(2)第205章 風雲起(3)第241章 追遺詔(4)第318章 窮盡處(1)第361章 抉擇難(2)第122章 庸夫人(2)第226章 賭國運(2)第350章 亂局平(3)第357章 故人意(2)第5章 少司命(2)第181章 蘇秦策(1)第384章 申包胥(4)第295章 風雲變(1)第9章 鷹之惑(1)第273章 莒姬死(4)第60章 魏女恨(1)第412章 人獨行(3)第126章 四方館(2)第236章 秦王薨(3)第253章 魑魅行(4)第331章 羣狼伺(4)第55章 秦王謀(3)第124章 別遠人(2)第368章 不能留(3)第280章 蘇秦至(3)第152章 情與妒(2)第349章 亂局平(2)第74章 公主嫁(3)第96章 銅符節(1)第275章 西市居(2)第412章 人獨行(3)第336章 訓三軍(1)第43章 摽有梅(2)第251章 魑魅行(2)第355章 唐八子(3)第251章 魑魅行(2)第4章 少司命(1)第365章 骨肉情(3)第330章 羣狼伺(3)第129章 翻雲手(1)第331章 羣狼伺(4)第322章 窮盡處(5)第288章 山中夜(1)第189章 燕公子(2)第391章 郢都滅(2)第297章 風雲變(3)第349章 亂局平(2)第54章 秦王謀(2)第294章 破樊籬(3)第128章 風雲變(2)第170章 連環計(2)第298章 風雲變(4)第59章 鄭袖計(2)第91章 新婚日(1)第181章 蘇秦策(1)第120章 公主嫁(2)第3章 霸星現(2)第203章 風雲起(1)第105章 亂象起(3)第199章 韓與蜀(1)第47章 司命祭(3)第95章 魏夫人(3)第234章 秦王薨(1)第381章 申包胥(1)第416章 安國君(1)第143章 公子稷(1)第125章 四方館(1)第400章 夫與子(3)第392章 郢都滅(3)第202章 韓與蜀(4)第140章 生與死(1)第117章 公子蕩(1)第414章 霸業興(2)第147章 重相逢(2)第170章 連環計(2)第267章 牛馬橫(2)第51章 思君子(1)第246章 薊城寒(1)第382章 申包胥(2)第72章 公主嫁(1)
第255章 國相妾(2)第178章 破心籬(2)第400章 夫與子(3)第6章 少司命(3)第77章 秦關道(1)第100章 不素餐(3)第107章 王后娠(2)第170章 連環計(2)第319章 窮盡處(2)第366章 不能留(1)第319章 窮盡處(2)第321章 窮盡處(4)第85章 義渠王(2)第386章 邊城險(2)第416章 安國君(1)第13章 金丸禍(2)第20章 楚王殤(3)第208章 諸子封(3)第364章 骨肉情(2)第88章 狼之子(3)第19章 楚王殤(2)第205章 風雲起(3)第241章 追遺詔(4)第318章 窮盡處(1)第361章 抉擇難(2)第122章 庸夫人(2)第226章 賭國運(2)第350章 亂局平(3)第357章 故人意(2)第5章 少司命(2)第181章 蘇秦策(1)第384章 申包胥(4)第295章 風雲變(1)第9章 鷹之惑(1)第273章 莒姬死(4)第60章 魏女恨(1)第412章 人獨行(3)第126章 四方館(2)第236章 秦王薨(3)第253章 魑魅行(4)第331章 羣狼伺(4)第55章 秦王謀(3)第124章 別遠人(2)第368章 不能留(3)第280章 蘇秦至(3)第152章 情與妒(2)第349章 亂局平(2)第74章 公主嫁(3)第96章 銅符節(1)第275章 西市居(2)第412章 人獨行(3)第336章 訓三軍(1)第43章 摽有梅(2)第251章 魑魅行(2)第355章 唐八子(3)第251章 魑魅行(2)第4章 少司命(1)第365章 骨肉情(3)第330章 羣狼伺(3)第129章 翻雲手(1)第331章 羣狼伺(4)第322章 窮盡處(5)第288章 山中夜(1)第189章 燕公子(2)第391章 郢都滅(2)第297章 風雲變(3)第349章 亂局平(2)第54章 秦王謀(2)第294章 破樊籬(3)第128章 風雲變(2)第170章 連環計(2)第298章 風雲變(4)第59章 鄭袖計(2)第91章 新婚日(1)第181章 蘇秦策(1)第120章 公主嫁(2)第3章 霸星現(2)第203章 風雲起(1)第105章 亂象起(3)第199章 韓與蜀(1)第47章 司命祭(3)第95章 魏夫人(3)第234章 秦王薨(1)第381章 申包胥(1)第416章 安國君(1)第143章 公子稷(1)第125章 四方館(1)第400章 夫與子(3)第392章 郢都滅(3)第202章 韓與蜀(4)第140章 生與死(1)第117章 公子蕩(1)第414章 霸業興(2)第147章 重相逢(2)第170章 連環計(2)第267章 牛馬橫(2)第51章 思君子(1)第246章 薊城寒(1)第382章 申包胥(2)第72章 公主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