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逍遙遊(1)

學習就這麼開始了。

楚人自有語言和詩歌,不與中原諸國相同。雖然楚人自稱是顓頊高陽之後,自楚武王開始自立爲王,表示與周王有分庭抗禮之意。但除卻自己國內的往來,身爲貴族子弟,首先要學的還是周禮魯詩。

學詩,便是從《詩》開始。

羋月自幼也隨着莒姬學了一些詩篇,不過是挑些如《關雎》、《桃夭》《綠衣》之類的簡短且小兒易記的詩篇,且都是以楚語背誦。到得正式隨屈原學詩的時候,便要從頭教起。

先要學的便是雅言,即周天子之畿所用之語。這是列國交往官方用語,十歲左右開始學便正好,若是再早些,小兒年幼辨識能力低,倒容易把雅言與母語混雜。

當下教的便是《大雅》篇頭一組《文王之什》,一共十篇,爲述文王功業,這是周人用不同的方面讚美開創王業的周室祖先,最後總是要歸結到周文王爲止。學這一組詩,一來是學習雅言,二來是學周人如何建國的歷史。

頭一日教了十二句道:“綿綿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復陶穴,未有家室。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爰及姜女,聿來胥宇。”屈原解釋了一下,講的是周人先祖古公亶父率部族自沮漆遷至岐山,與姜人結姻,尋找居住地的意思。這幾句內容甚是簡單,粗粗解說一下,重點是教幾個弟子反覆背誦,校正口音而已。

羋月學得甚快。楚宮之中后妃均是來自各國,聰明的早早學了楚語,但楚語與列國不同,有些舌頭甚不靈便羞於自己發音怪腔怪調,多半還是使用雅言。

如此幾月,便把《大雅》篇學得差不多了,羋月埋頭苦讀。手不釋卷,她對學習有一種近乎瘋狂的熱衷,對能夠找到的所有竹簡都恨不得一夕之間全部記到腦子裡去,甚至走在路上都經常因爲捧卷苦讀幾番撞上柱子的事。

她學得如此刻苦努力。卻讓黃歇很是不高興。

這個年紀的男孩子對女孩子已經開始發生興趣了,但表現方式卻是不太一樣,有些是藉着欺負小女孩來讓人家記住他,有些是獻殷勤討好小姑娘。

黃歇本來就是從小聰明伶俐,家族亦是寄於厚望。就讀於屈原門下,更是懂事極早。他與羋月第一次見面雖然不甚愉快,但得知她是個小姑娘的時候,就已經消氣了,甚至就從那時候起,他就有些暗中關注這位與衆不同的小公主。

當他得知大王駕崩,得知她住到了離宮,不禁爲她的命運所揪心。只可惜他只是屈子的學生而已,在這宮闈中沒有半點能力,枉自擔憂。卻無能爲力。當他在南薰臺看到羋月的時候,那一刻真是欣喜若狂。

屈子收下了她,她以後可以常常與自己在一起,想到這些,那一日這小小少年,竟是興奮地失眠了。

可是,第二天,他卻委屈地發現,自己爲了這一天如此興奮,如此期待。想了許多許多話要同她說,想了許多許多的遊戲想讓她開心,可是對於她來說,自己竟似是不存在一般。

她每日來。見面,行禮,道一聲“師兄”以後,就不再理他,眼睛除了埋於書卷,便是看向屈子詢問。然後坐在她身邊的他,以及所有的人,都是被她所忽略的。她學得是如此之努力,進步是如此之迅速,可是她的生命中,似是除了這些以外,再也沒有什麼能夠讓她感興趣了。

黃歇很不開心,黃歇很不甘心,他想做些什麼,讓她的眼中看得到他。她來了,他引導着她,爲她備几案,爲她研墨,爲她磨好小刻刀,爲她鋪好竹簡,她只是冷漠地一點頭便不再理會他了。

天氣炎熱,他爲她打扇,爲她端來泉水,爲她放下簾子,換來的只是她頭也不擡的聲音道:“別擋着我的光。”

黃歇終於爆發了。

這一日見屈原不在,他將她拉到無人處,質問道:“你到底是什麼意思?”

羋月眉頭也不挑一下,冷漠地說道:“什麼意思?”

黃歇發泄似地把這些日子來的鬱悶都倒了出來道:“你以爲你是公主,就可以這樣不把人放在眼中了嗎?就可以這樣不理人,這樣欺負人了嗎?”

羋月皺眉道:“你這人好莫明其妙,誰欺負你了?別無理取鬧。”

黃歇氣壞了,用力推了她一把道:“你好生無禮!我問你,你的竹簡是誰整理的,你的刻刀是誰磨的,是誰給你端水,是誰給你放簾子,你就可以當沒看到嗎?”

羋月冷冷地道:“誰要你做了?我又不曾請你來做?”

黃歇氣壞了,手指顫抖着指了羋月半天道:“你……你……”

羋月轉身道:“沒事我就走了,我還有許多課業要做呢!”

黃歇萬沒想到自己素日的一片心意,竟被人這般無視,還當面說出來了。畢竟是小孩子,這時候覺得自己受了欺負,只想把她眼中的冷漠和驕傲給打掉,口不擇言地道:“哼,課業、課業,你以爲你是男兒郎嗎,你以爲你學這些有用嗎?”

羋月本已經要走,聽到這話腳步頓住,轉頭看着黃歇道:“有沒有用,與你何干?你自家不努力,倒尋我的不是?”

黃歇哼了一聲道:“你不過是個女流之輩,學得這般努力做甚麼,難道你長大了還想當女大夫、女上卿不成?”

羋月冷冷地道:“我雖不能做大夫、上卿,但我弟弟卻可爲得大夫、上卿甚至是封君,我學成了,便可輔佐於他。”

黃歇哼了一聲,扭頭道:“你弟弟又不是傻子,他要爲大夫、爲上卿、爲封君,自是倚仗着他自己的努力。從古到今,卻未曾有一個丈夫,是倚仗着姊姊的才華而立足的。”

羋月惱了,道:“縱使別人沒有過的,自我而始,又有何不對?”

黃歇哈了一聲道:“從來無功不立爵,你便學得再好。難道你是能代替你弟弟上陣殺敵?還是能代你弟弟立朝爲政?”

羋月怔了一怔,道:“等他長大了,他自然就能夠上陣殺敵,立朝爲政。到時候我便爲他謀士,爲他管理封地,如何不對?”

黃歇哈地一笑道:“你多大你弟弟多大,等到你弟弟可以立功封爵的時候,只怕你早就嫁人生子了。”

羋月怔了一怔。氣惱地扭頭道:“我不嫁。”

黃歇撇撇嘴道:“男婚女嫁,乃是天地人倫。”

羋月頓足道:“我就是不嫁,你管得着嗎?”

黃歇老氣橫秋地道:“我自是管不着,可旁人卻會管啊。你弟弟將來會長大,他會自己作主,不會永遠聽你的話。”

羋月一挑眉道:“他敢?”

黃歇道:“他現在自是不敢,可他將來成爲一個偉丈夫,成爲卿大夫,征戰立場,如何會再聽一個婦人之言?他有臣工臺僕。如何會讓他聽從一個婦人之言?”

羋月怔了一怔,似是有些呆住了,忽然回醒過來,惱羞成怒道:“關你什麼事?”

黃歇卻越說越得意起來道:“將來你弟弟長大,自己執政。你自是要嫁人從夫,隨夫婿去封地。可你現在學的都不是正常婦人所學的東西,把自己學成一個丈夫模樣,你將來的夫婿如何會喜歡你?”

羋月咬了咬牙,輸人不輸陣地道:“我是公主,我的夫婿又如何能管得了我?”

黃歇搖頭道:“我聽說。公主都是要與他國結親的。”

羋月大怒道:“你真不羞,這麼小小年紀,張口婚嫁閉口結親。”

黃歇被羋月這樣一說,方意識到這一點。臉也紅了,倔強着道:“你說不過我了吧,所以強辭奪理。”

羋月道:“你才強辭奪理。”

接下來便是孩童你來我往的車軲轆話,無非就是“你錯了”“你才錯了”,羋月辨了一會兒便不耐起來,見黃歇不備。將他推倒在地,壓了上去,洋洋得意地道:“你認不認輸,不認輸,我便不放你起來。”

黃歇咬牙道:“不認,你使詐。”

羋月道:“你不識得什麼叫兵不厭詐嗎?”

黃歇不服,奮力地把她掀翻爬起,兩人你推我攘,不知怎地,黃歇的鼻子撞在羋月的腦袋上,頓時血也撞了出來。

黃歇驚呆了,羋月摸摸腦袋,雖然也覺得生疼,但是看到黃歇滿臉是血,也是嚇呆了。

兩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怔了好一會兒。羋月忽然害怕起來,急忙跳起一溜煙地跑了。

她一口氣跑了極遠,才喘着氣停下來,心頭卻有些害怕,一邊自我安慰道:“不妨事,他必是無事的。”另一邊卻不禁害怕起來道:“他流血了,他會不會死了啊。”

這樣一邊害怕黃歇受傷會死,一邊又害怕若是跑回去了會被夫子責罰,矛盾了好久,才悄悄溜了回去,躲在門邊,卻聽得裡頭屈原正與黃歇說話。

屈原用絹帕沾水爲黃歇敷在額頭,讓血流漸漸停住,一邊問他道:“子歇,你素來乖巧,今日爲何一定要招惹於她?”

黃歇老老實實地承認道:“夫子,我錯了。”

屈原道:“你並未曾回答我的問話。”

屋子裡,黃歇皺着眉頭,似乎找不到自己這麼說的原因來,想了好一會兒才道:“我只是不喜歡她現在這樣子……”

屈原問道:“她現在這樣子又如何?”

屋外,羋月也迸住了聲息想聽到黃歇的話。

黃歇想了想道:“她從前雖然淘氣,但卻直率。如今她的卻似乎有些……有些,讓人不舒服。她不與人說話,也不想與人共處……夫子,弟子覺得,弟子覺得……她這樣,似乎、似乎,很不好。”

屈原嘆息道:“她再不好,終是女兒家,你一個男兒家,何苦一定要將她惹怒。”

黃歇童稚的聲音道:“她便是生氣,也好過如今這般陰陽怪氣的。”

屈原不語,黃歇有些惴惴地道:“夫子,弟子是不是做錯了?”

屈原嘆了一口氣,卻不知道如何說纔好。對於羋月這個女弟子,他有點無從着手開始說的感覺。他看得出她對於學習的天份和努力。但她畢竟還只是個孩子,有些事情想得太過樂觀,卻不知世事是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這種天份太高、心氣太強的聰明人,古往今來均不少見。若是自幼太過聰明。把一切想得太過容易,心思用得太過,遇事不能如意,反而越容易受到打擊。所謂慧極必傷,便是如此。

唯其如此。這樣的孩子中,反而不能直白地告訴她什麼,因爲她的聰明自負往往會讓她在一次受教以後假裝愉快接受,實則在此以後把你的意見視爲耳邊風。

他看着黃歇,也許只有孩子對孩子,才能夠打破她心中的障礙。

想到這裡,他道:“她既是你的師妹,你以後對她有什麼看法想法,便直說出來好了。學問之道,不止在學。也在問。問世人,問世情,既學且問,方能夠增進見識。最終所學所學,也不過是爲了體驗世情,爲世所用。”

黃歇想了想,卻將今日的疑問提了出來道:“夫子,九公主這般,把自己當成公子一樣看待,將來可怎麼辦纔好?”

屈原也長嘆一聲。

一室內外俱靜。

黃歇固然是眼巴巴地看着屈原。連室外的羋月也迸住聲氣,希望能夠得到一個答案來。

好半晌,屈原才道:“記得當日先王讓我收她爲徒,不過是信了那……”他看了黃歇一眼。還是將“天命”之語嚥下,道:“先王確是見她聰穎,不忍她才慧掩沒,可是我並沒有答應先王。原因是爲什麼,我曾經對她說過。”

黃歇不解地道:“夫子,那您現在改變想法了?您再收她爲徒。難道她就能夠成爲鷹了嗎?”

屈原搖了搖頭道:“不能。”

室外的羋月一顫。

黃歇也不禁爲羋月抱屈道:“那您爲什麼還要收她爲徒?”

屈原緩緩地道:“我曾說過,智者憂而能者勞,若公主能夠一世無憂,何須學這些東西。若公主不能一世無憂,那麼多學一點,多知道一點,也可以爲自己多一重應變之能。只可惜,她理解錯了。”

“錯了,怎麼錯了?”黃歇問。

羋月將耳朵緊緊地貼在了門了,她的心跳得厲害。

屈原嘆息道:“多年以來,她看到能庇佑一切的人只是先王,所以遇上事情,她也只會以從先王爲楷模去思考事情。她想成爲先王那樣的人,以爲可以學得先王那樣的才識就行。她這些時日以來的異常努力,我何曾看不到。可是我不能說,不好說,有時候人在痛苦之中,若能夠尋到一個方向去努力,亦是一件好事。”

黃歇失聲道:“那她現在努力所學的這一切,豈非無用了?夫子,那你如何又要教她?”

屈原搖頭道:“不錯,她是女兒身,縱其一生都不能像一位真正的公子那樣,縱橫列國,征伐沙場,可是她又何必現在就知道、就面對。她如今還小啊,等到她真正長大,心志堅韌到足可以面對這一切的時候,再知道又有何妨。世間的道理很多,人人若都要學了,是承載不了的。若是都不學,也沒有什麼損失。可是若是學習能夠讓她有目標,有快樂,讓她有更多的智慧去處理以後的境況,又何曾不好呢?”

忽然聽得門外砰地一聲,屈原一驚,方要轉身出去看,卻見黃歇早已經掀掉巾帕,極靈活地跑了出去。

可便是黃歇,卻也只能瞧見羋月遠去的一角衣袖,追之不及了。

羋月轉身奮力向外跑去,兩邊的廊柱,花木,都從她的兩邊迅速後退。如同御風而飛,又如同馭馬而騎,整個人似要將所有的怒火、憤懣、委屈、痛苦都在這不停的奔跑中發泄掉似的。

她不知道要往何處去,不願意回西南離宮去,亦是不願意回南薰臺,可是除了這兩處以外,她亦無處可去。她腦子裡亂糟糟地,根本無法分析辨別,只是下意識地避開這兩處,下意識地避開宮闈,下意識地擇無人處跑去。

楚宮本是宮苑爲主,有些地方只以花木草林爲隔離,並非處處都是高牆深院。她本就住在偏宮,多跑得幾步穿林過河,不知不覺自一處半開着的小門中跑出了宮去。

她沿着林中小路一直飛奔,也不知道跑了多久,終於跑到再也支撐不住,砰地一聲倒在一個小樹林中。

她閉上眼睛,靜靜地躺着。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忽然一陣香氣飄來,十分誘人。

她折騰這許久跑了這許久,朝食早就耗空了,方纔情緒上頭自是想不起來,如今躺了這半晌,激動的心情漸漸平復,腦子竟是一片空白,唯有這香氣縈繞鼻端。(。)

第25章 逍遙遊(3)第148章 重相逢(3)第220章 女醫摯(3)第99章 不素餐(2)第412章 人獨行(3)第392章 郢都滅(3)第330章 羣狼伺(3)第391章 郢都滅(2)第69章 大朝日(1)第238章 追遺詔(1)第121章 庸夫人(1)第47章 司命祭(3)第39章 慕少艾(2)第96章 銅符節(1)第400章 夫與子(3)第160章 無名毒(3)第133章 商君墓(1)第87章 狼之子(2)第179章 破心籬(3)第41章 繞樑琴(2)第392章 郢都滅(3)第19章 楚王殤(2)第369章 趙主父(1)第384章 申包胥(4)第222章 風雲變(2)第150章 心未平(2)第182章 蘇秦策(2)第192章 巡四畿(2)第77章 秦關道(1)第143章 公子稷(1)第142章 生與死(3)第4章 少司命(1)第246章 薊城寒(1)第83章 生死劫(2)第32章 西市婦(3)第203章 風雲起(1)第288章 山中夜(1)第354章 唐八子(2)第327章 太后始(4)第161章 無名毒(4)第271章 莒姬死(2)第214章 慕少艾1第100章 不素餐(3)第40章 繞樑琴(1)第321章 窮盡處(4)第187章 公主恨(4)第283章 陰謀施(3)第103章 亂象起(1)第157章 和璧現(3)第389章 邊城險(5)第318章 窮盡處(1)第58章 鄭袖計(1)第139章 舊事提(2)第115章 羋八子(1)第159章 無名毒(2)第126章 四方館(2)第10章 鷹之惑(2)第162章 龍回丹(1)第52章 思君子(2)第93章 魏夫人(1)第2章 霸星現(1)第268章 牛馬橫(3)第344章 骨肉逢(1)第316章 入咸陽(3)第193章 巡四畿(3)第101章 謀士策(1)第176章 昭氏女(4)第123章 別遠人(1)第193章 巡四畿(3)第334章 退五國(3)第216章 慕少艾(3)第136章 故人來(2)第188章 燕公子(1)第346章 骨肉逢(3)第331章 羣狼伺(4)第259章 燕王母(2)第228章 賭國運(4)第298章 風雲變(4)第299章 舉周鼎(1)第340章 季君亂(1)第83章 生死劫(2)第257章 國相妾(4)第15章 和氏璧(1)第293章 破樊籬(2)第271章 莒姬死(2)第421章 歸去來(3)第260章 燕王母(3)第267章 牛馬橫(2)第79章 上庸城(1)第253章 魑魅行(4)第84章 義渠王(1)第384章 申包胥(4)第231章 去復歸(3)第416章 安國君(1)第163章 龍回丹(2)第273章 莒姬死(4)第24章 逍遙遊(2)第219章 女醫摯(2)第282章 陰謀施(2)第211章 探真心2
第25章 逍遙遊(3)第148章 重相逢(3)第220章 女醫摯(3)第99章 不素餐(2)第412章 人獨行(3)第392章 郢都滅(3)第330章 羣狼伺(3)第391章 郢都滅(2)第69章 大朝日(1)第238章 追遺詔(1)第121章 庸夫人(1)第47章 司命祭(3)第39章 慕少艾(2)第96章 銅符節(1)第400章 夫與子(3)第160章 無名毒(3)第133章 商君墓(1)第87章 狼之子(2)第179章 破心籬(3)第41章 繞樑琴(2)第392章 郢都滅(3)第19章 楚王殤(2)第369章 趙主父(1)第384章 申包胥(4)第222章 風雲變(2)第150章 心未平(2)第182章 蘇秦策(2)第192章 巡四畿(2)第77章 秦關道(1)第143章 公子稷(1)第142章 生與死(3)第4章 少司命(1)第246章 薊城寒(1)第83章 生死劫(2)第32章 西市婦(3)第203章 風雲起(1)第288章 山中夜(1)第354章 唐八子(2)第327章 太后始(4)第161章 無名毒(4)第271章 莒姬死(2)第214章 慕少艾1第100章 不素餐(3)第40章 繞樑琴(1)第321章 窮盡處(4)第187章 公主恨(4)第283章 陰謀施(3)第103章 亂象起(1)第157章 和璧現(3)第389章 邊城險(5)第318章 窮盡處(1)第58章 鄭袖計(1)第139章 舊事提(2)第115章 羋八子(1)第159章 無名毒(2)第126章 四方館(2)第10章 鷹之惑(2)第162章 龍回丹(1)第52章 思君子(2)第93章 魏夫人(1)第2章 霸星現(1)第268章 牛馬橫(3)第344章 骨肉逢(1)第316章 入咸陽(3)第193章 巡四畿(3)第101章 謀士策(1)第176章 昭氏女(4)第123章 別遠人(1)第193章 巡四畿(3)第334章 退五國(3)第216章 慕少艾(3)第136章 故人來(2)第188章 燕公子(1)第346章 骨肉逢(3)第331章 羣狼伺(4)第259章 燕王母(2)第228章 賭國運(4)第298章 風雲變(4)第299章 舉周鼎(1)第340章 季君亂(1)第83章 生死劫(2)第257章 國相妾(4)第15章 和氏璧(1)第293章 破樊籬(2)第271章 莒姬死(2)第421章 歸去來(3)第260章 燕王母(3)第267章 牛馬橫(2)第79章 上庸城(1)第253章 魑魅行(4)第84章 義渠王(1)第384章 申包胥(4)第231章 去復歸(3)第416章 安國君(1)第163章 龍回丹(2)第273章 莒姬死(4)第24章 逍遙遊(2)第219章 女醫摯(2)第282章 陰謀施(2)第211章 探真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