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慕少艾(2)

羋月見衆人均是有意扯過話頭,便也笑道:“既見君子,雲胡不喜?就是不知道哪個纔是諸位阿姊心中的君子?”

羋茵大方地拍拍羋月的腦袋道:“你這小丫頭靈竅未開呢,告訴你也不曉得。”

羋月撫頭,抗議道:“你怎麼曉得我靈竅未開?”

羋姝掩袖道:“你要靈竅開了,跳起舞來就不會象練武了!”

羋茵見此,也是笑了道:“正是,小丫頭當真是靈竅未開呢。”

羋月頓足道:“阿姊,你們取笑我,我可不答應。”

羋姝便故意逗羋月,羋月伸手去呵她的癢,羋姝便躲到孟昭氏身後。

孟昭氏有心解圍,忙道:“好了好了,再鬧下去,陽靈臺那邊該遲了。”

羋姝便道:“好好好,快去罷。”

衆人便止了嬉鬧,一齊往陽靈臺方向去了。

羋姝見羋月似乎興致不高,以爲還爲方纔的話着惱,便走到她身邊,見左右無人,在羋月耳邊悄悄說道:“九妹妹別惱,回頭你獨自悄悄去我房中,我給你看宮中的避火圖。”

羋月一怔,便明白過來,低聲問道:“原來阿姊你已經看到過那種……”

羋姝神秘地使眼色,點頭。

所謂避火圖,便是指秘戲圖春宮圖之類。傳說火神是未出閨閣的女子死後封神,當時的房子多爲木製,最是怕火,便有民俗,畫一些男女歡愛之圖,貼於房上壁後,教火神看了生羞,便不來光顧此宅。

於是這類秘戲之圖,也稱爲避火圖。

楚國民風開放,不忌歡愛。民間有些春季播種之時乞神的祭祀上直接就有歡好之舞,濮上桑間,無拘無束。便是貴族女子,到一定年紀,也會私底下傳這些秘戲之圖。

高唐臺上,既都是到了這一定年紀的女子,自然類似的話題便也會悄悄流傳,羋月雖然隱隱聽過,但她的確是不曾於這些事情上心過,便當真是如羋茵說言的“靈竅未開”了。

羋月心中暗忖,不知是何人敢偷渡這樣的畫圖給羋姝看,若是楚威後曉得,定要出事。此事她雖毫無興趣,但見羋姝熱切,只得點了點頭,道:“多謝阿姊。”

一會兒便到了陽靈臺外的廊橋之上,這廓橋下面便是一個宮道,諸士子進出陽靈臺,便要從這廊橋下經過的,恰好一目瞭然。

當下諸女便聚在一起,嘰嘰喳喳,討論起今日會有哪些士子能夠來拜見大王。過得好一會兒,便見陽靈臺殿門開啓,一羣少年自廊橋下宮道盡頭的門中走出。

因爲宮道狹窄,所以兩兩並行,兩排之間隔着一段距離漸漸走近。他們穿着各種顏色的褒衣大袖,均是峨冠高踞,玉帶繫腰,更顯得飄飄欲仙,似要乘風而去。

楚人好細腰,不止女子,連男子服色,都是盡顯瘦而修長之特色。昔年楚靈王好男風,尤其好士子細腰,故靈王之臣爭相以瘦爲美,吃飯只吃一碗以爲節制,爲了顯示腰身,穿衣時都要先吸口氣縮小肚子,將玉帶勒到最細,以至於日常跽坐之後,竟不能自行站立,而要扶牆而起。

因此在穿衣打扮上,便流行褒衣大袖,衣帶既長,衣袖既寬,再加上玉帶一束,更顯得細腰纖纖,再加上頭戴峨冠,腳着高屐,顯得人更修長。

雖然自靈王之後,楚國諸王並無此等特殊愛好,這種衣飾上面爭妍鬥麗的風氣卻奇怪地深入人心,直到變成楚人的服飾特色。甚至有人說時下流行的偏髻,便是因某大夫被風吹歪髮髻,顯得格外瀟灑,遂成流行的。

陽靈臺下的少年們在大王面前剛剛完成了此生最重要的一次考覈,走出殿外,便有些鬆弛下來,三三兩兩散漫地走着。卻見頭兩個剛走出中門之人,忽然整個人的身體由散漫變得繃緊,甚至比剛纔君前面試還要緊張。後頭的少年們,頓時已經猜到了什麼,便自動排好了隊形,踩着節奏走出去。

果然走出二門,便感覺到了不知何處來的熱烈眼光,他們擡頭張望,卻見前方高高的廊橋下,有無數衣香鬢影,頓時心中一蕩。“知好色而慕少艾”恰是他們這個年紀少年人的特色,便更是儘量把頭擡得高高的,走出一副氣宇軒昂的架式。

衆少女居高臨下,又是逆光,更有侍女執扇相遮,自知只有她們往下看的份兒,這下面的少年們又如何能夠看得清她們,於是更顯大膽。

孟昭氏便指着一個少年,詢問道:“你們看,那個美少年是誰?”

景氏道:“我知道我知道,那個是唐勒,是唐昧將軍的族侄。”見衆人皆看着她,笑道:“你如何知道這般清楚。”景氏臉一紅,道:“我兄長景差與他很是要好,素日我在家中,曾見過他的。”

孟昭氏是昭陽的侄女,許多士子的情況更知道得多一些,當下便道:“呀,便是那個寫《章臺賦》的唐勒啊,聽說他和宋玉、景差三人,被稱爲是屈子之後年輕一代的三大才子呢。”

羋姝聽了便生了好奇,忙道:“是嗎是嗎,等我看看,哪個是啊?”

羋茵忙指道:“右邊那個……”羋姝待要看去,怎奈已經說得太遲了,下面的美少年們雖然是走得儘量拖延,畢竟不好意思真的站在原地不動顯出輕浮相來,再不捨,也得依次走過,待羋姝看時,卻是已經走過了。

見羋姝不悅,羋月忙道:“阿姊你來看,後面那個亦是俊俏的哩。”

羋姝張望道:“穿黃衣服那個?”

羋月搖頭道:“不是,第四行那個穿紅衣服的。”

屈氏也湊過來看,這個卻是她認得了,忙轉頭向景氏笑道:“我看看,唉呀景阿姊恭喜了,那是你族兄景差。”

羋茵也聽到了,忙道:“景差?莫不是那個爲先王寫《大招》之辭的那個景差?”

楚威王下葬之時,禮官念誦的《大招》之辭寫得洋洋灑灑,極爲華美,諸人皆是聽過的,當下羋姝便對景氏道:“咦,我如今方知《大招》之辭竟是你阿兄所寫,我還道必是屈子這般的老先生所寫呢?”當下也仔細地瞧了瞧,撫掌讚道:“《大招》之辭甚美,不想真人更美。”

景氏掩口笑道:“公主贊甚,我回頭便與我阿兄說這樣的話,想來他必然更加得意。”

孟昭氏和季昭氏忽然跳了起來一起大喊道:“宋玉,宋玉——”

宋玉之名,楚人皆知,乃是楚國第一美男子,其人辭賦亦是極好,《高唐賦》《神女賦》《登徒子好色賦》等不曉得被多少女子抱在枕邊一字字吟過誦過。

聽得昭氏姊妹這般叫起來,當下連羋姝和羋月也連忙伸出頭去道:“哪個哪個?”

景氏也跳了起來道:“便是我阿兄景缺身邊的那個!”景氏心中,實是想顯擺一下她自己的親兄長景缺的,但她的聲音卻淹沒在衆女一齊呼叫“宋玉”的聲音中去了。

便只有羋月於衆女的歡呼中,還記得與景氏說上一句道:“我聽說此番泮宮大比,你阿兄景缺騎射得了第一,實是恭喜了。”

景氏稍有安慰,感激地道:“多謝九公主。”

只是這點聲音,很快淹沒於衆女的呼聲中了。

貴女們過響的聲音終於傳到廊橋下的宮道中去了。宋玉停下腳步擡頭,看着因逆光而顯得模糊的貴女們,衝着上面輕佻地一笑,拱手朝着上面的貴女們作了一揖。

身邊的景缺見不得他這般輕佻,推了他一把道:“你當你雉雞展羽啊,快些走吧,莫要擋後面的道了。”

宋玉得意地看了景缺一眼,安慰道:“景兄,莫惱,其實昨日騎射之時,愛慕你的淑媛亦是不少。”

景缺沒好氣地道:“休要得意,今日大王欽點最優者可是黃歇。”

宋玉得意地表情微微一滯,看了後面一眼,再向上面衆女一笑,瀟灑地走了。

景氏雖然口中嫌宋玉奪了她兄長景缺的風光,然手頭着實不慢,見宋玉走過,便急忙將自己早就握在手中的荷包扔了下去,正扔在宋玉的懷中。

宋玉眼疾手快,將荷包接到手中,便衝着上面再一笑,拱手一揖以爲禮。

見景氏如此手快,羋姝、羋茵手中已經握着荷包欲扔,便覺得落於景氏之後,顯得效法景氏一般,便有些怔住了。

孟昭氏和季昭氏卻沒這等顧忌,孟昭氏腦子轉得極快,見此狀便將左手握着的荷包一收,右手的絹扇卻已經朝着宋玉扔了下去。

季昭氏反應亦是不慢,忙解下腰下的玉佩也扔了下去。

宋玉左接絹扇,右接玉佩,舉止瀟灑,飄逸非凡。

羋茵欲待也扔一物下去,卻見景缺已經是忍無可忍,直接上前挾了宋玉腳不沾地往前走了。

羋姝手中已經握了香囊欲待扔下,卻是慢了一拍,嘆息道:“好生可惜,我的香囊竟是來不及扔給她了。”

屈氏卻是施施然一笑,晃了晃手中的玉佩道:“八公主勿急,我的玉佩還未扔出去呢。”

羋茵來了興趣道:“後頭還有誰?”

屈氏搖頭晃腦道:“最精彩的自然在最後。”

羋茵忽然驚叫道:“你們快來看——”

衆女撲到欄杆上往下看。卻見一個少年步履穩重,緩緩而行,竟是不似方纔諸少年一般故作姿態,搔首弄姿,卻顯得極爲沉穩。他一襲淡黃色的褒衣,雖不及宋玉美俊,也不及景缺英武,卻是難得的“恰到好處”。這種“君子如玉”的溫文氣質,更是令諸女心動。

也不知道是誰先驚叫一聲,然後一枝桃花就衝着黃歇砸下。衆貴女激動地爭先恐後把自己手中的花枝手帕荷包香囊紛紛朝着黃歇扔下去。

黃歇雖知上面有貴女在偷窺,但素來不曾把這種事放在心上。平時郊遊,宋玉景差等人樂在其中,他總是要悄悄溜走的。今日亦見衆人花枝招展的,他只道自己獨自走在最後,必是可躲開了。卻不想他中招最多,這一陣劈頭蓋臉的亂砸,倒把他砸愣了,只得一臉無奈地站在那兒,對滿頭砸下的手帕香囊花枝也不接,也不躲,只是靜靜等着砸完。

此時沒走遠的衆少年見黃歇居然中彩最多,雖然有些羨嫉,但也覺得好笑,都跑回來嘻嘻哈哈地圍觀起來。

其實也並不見得黃歇便是遠勝諸人,只是這般偷窺還砸中美少年,令這些素日困於閨中學習的少女們頓時有了一種“偷偷做壞事”的快樂,黃歇又偏偏是最後一個美少年了,再不砸便無人可砸了,當下便咯咯笑着,把自己手頭的東西砸光了,還互相到處找還有沒有能砸下的東西。

羋姝見衆女皆把自己腰間手上的東西都扔下去了,一時無物可扔,見羋月還站在那兒,便一把拽下羋月腰間的荷包道:“傻丫頭,快扔啊!”握着羋月的手把荷包扔了下去。

羋月一怔,忙護住剩下的一隻香囊道:“阿姊,你拿我的東西做甚麼?”一邊說便一邊逃開。羋姝笑着去追她,衆女見可扔之物皆已經扔完,人也走完了,便也嬉笑着跟着一涌而下。

但聽頭上頭嬌笑聲聲,木屐疊響,衆少年知上面諸貴女已經去了,頓時也跑了回來,圍着黃歇道:“子歇,你今日中了頭彩,得了這許多佳人賜物,當真是豔福不淺,請客,請客!”

黃歇笑着拱手道:“皆因我最後一個出來的緣故,若有下回,請宋玉師弟殿後方可,我實在是應付不來。”

衆人見他說得謙虛,不服之氣頓時解了,也都鬨笑起來。

當下諸人便起鬨讓黃歇將這些東西皆帶了回去,黃歇卻是連道不敢,轉頭與一個小寺人說了一聲,那寺人轉頭便捧了一隻錦盤過來。黃歇便一一拾起那些香囊手帕荷包等物放到那錦盤上,自己竟是一物不取,便這麼空着兩袖走了。

諸人看着他的背影,只笑話他太呆,卻不知黃歇袖中,早已暗暗握着一物了。

第97章 銅符節(2)第83章 生死劫(2)第242章 別咸陽(1)第223章 風雲變(3)第281章 陰謀施(1)第350章 亂局平(3)第91章 新婚日(1)第272章 莒姬死(3)第113章 山鬼舞(2)第177章 破心籬(1)第90章 大婚儀(2)第136章 故人來(2)第312章 歸秦路(4)第163章 龍回丹(2)第44章 摽有梅(3)第114章 山鬼舞(3)第361章 抉擇難(2)第167章 真與僞(2)第41章 繞樑琴(2)第326章 太后始(3)第305章 歸去來(3)第402章 至絕境(1)第38章 慕少艾(1)第313章 歸秦路(5)第81章 上庸城(3)第130章 翻雲手(2)第146章 重相逢(1)第344章 骨肉逢(1)第376章 謀楚計(4)第5章 少司命(2)第2章 霸星現(1)第60章 魏女恨(1)第155章 和璧現(1)第56章 張儀舌(1)第33章 斷腸別(1)第395章 殺機現(2)第121章 庸夫人(1)第365章 骨肉情(3)第400章 夫與子(3)第101章 謀士策(1)第316章 入咸陽(3)第125章 四方館(1)第28章 高唐臺(1)第94章 魏夫人(2)第173章 昭氏女(1)第77章 秦關道(1)第298章 風雲變(4)第242章 別咸陽(1)第403章 至絕境(2)第96章 銅符節(1)第197章 儲位爭(3)第279章 蘇秦至(2)第163章 龍回丹(2)第364章 骨肉情(2)第24章 逍遙遊(2)第249章 薊城寒(4)第264章 瘋婦人(3)第212章 探真心3第356章 故人意(1)第389章 邊城險(5)第380章 伐楚國(4)第324章 太后始(1)第323章 窮盡處(6)第336章 訓三軍(1)第146章 重相逢(1)第15章 和氏璧(1)第343章 季君亂(4)第75章 公主嫁(4)第148章 重相逢(3)第371章 趙主父(3)第249章 薊城寒(4)第221章 風雲變(1)第245章 別咸陽(4)第61章 魏女恨(2)第88章 狼之子(3)第306章 遠客至(1)第22章 南薰臺(2)第236章 秦王薨(3)第114章 山鬼舞(3)第47章 司命祭(3)第336章 訓三軍(1)第418章 安國君(3)第68章 王后璽(3)第318章 窮盡處(1)第205章 風雲起(3)第70章 大朝日(2)第239章 追遺詔(2)第319章 窮盡處(2)第187章 公主恨(4)第214章 慕少艾1第374章 謀楚計(2)第182章 蘇秦策(2)第215章 慕少艾(2)第210章 探真心1第87章 狼之子(2)第287章 劫西獄(4)第230章 去復歸(2)第254章 國相妾(1)第143章 公子稷(1)第71章 大朝日(3)
第97章 銅符節(2)第83章 生死劫(2)第242章 別咸陽(1)第223章 風雲變(3)第281章 陰謀施(1)第350章 亂局平(3)第91章 新婚日(1)第272章 莒姬死(3)第113章 山鬼舞(2)第177章 破心籬(1)第90章 大婚儀(2)第136章 故人來(2)第312章 歸秦路(4)第163章 龍回丹(2)第44章 摽有梅(3)第114章 山鬼舞(3)第361章 抉擇難(2)第167章 真與僞(2)第41章 繞樑琴(2)第326章 太后始(3)第305章 歸去來(3)第402章 至絕境(1)第38章 慕少艾(1)第313章 歸秦路(5)第81章 上庸城(3)第130章 翻雲手(2)第146章 重相逢(1)第344章 骨肉逢(1)第376章 謀楚計(4)第5章 少司命(2)第2章 霸星現(1)第60章 魏女恨(1)第155章 和璧現(1)第56章 張儀舌(1)第33章 斷腸別(1)第395章 殺機現(2)第121章 庸夫人(1)第365章 骨肉情(3)第400章 夫與子(3)第101章 謀士策(1)第316章 入咸陽(3)第125章 四方館(1)第28章 高唐臺(1)第94章 魏夫人(2)第173章 昭氏女(1)第77章 秦關道(1)第298章 風雲變(4)第242章 別咸陽(1)第403章 至絕境(2)第96章 銅符節(1)第197章 儲位爭(3)第279章 蘇秦至(2)第163章 龍回丹(2)第364章 骨肉情(2)第24章 逍遙遊(2)第249章 薊城寒(4)第264章 瘋婦人(3)第212章 探真心3第356章 故人意(1)第389章 邊城險(5)第380章 伐楚國(4)第324章 太后始(1)第323章 窮盡處(6)第336章 訓三軍(1)第146章 重相逢(1)第15章 和氏璧(1)第343章 季君亂(4)第75章 公主嫁(4)第148章 重相逢(3)第371章 趙主父(3)第249章 薊城寒(4)第221章 風雲變(1)第245章 別咸陽(4)第61章 魏女恨(2)第88章 狼之子(3)第306章 遠客至(1)第22章 南薰臺(2)第236章 秦王薨(3)第114章 山鬼舞(3)第47章 司命祭(3)第336章 訓三軍(1)第418章 安國君(3)第68章 王后璽(3)第318章 窮盡處(1)第205章 風雲起(3)第70章 大朝日(2)第239章 追遺詔(2)第319章 窮盡處(2)第187章 公主恨(4)第214章 慕少艾1第374章 謀楚計(2)第182章 蘇秦策(2)第215章 慕少艾(2)第210章 探真心1第87章 狼之子(2)第287章 劫西獄(4)第230章 去復歸(2)第254章 國相妾(1)第143章 公子稷(1)第71章 大朝日(3)